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药剂学知识总结讲课教案.docx

    • 资源ID:11942832       资源大小:92.4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药剂学知识总结讲课教案.docx

    1、药剂学知识总结讲课教案药剂学知识总结药剂学知识总结第一章 绪论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剂型与制剂 :把各种药物制成适合于治疗或预防应用、与一定给药途经想适应的给药形式。以剂 型制成的具体药品成为制剂。制剂学与调剂学 :研究制剂生产工艺理论的科学成为制剂学。研究方剂的配制、服用等有关技术 和理论的科学称为调剂学。两者以往总称药剂学。药物传递系统: 药物传递系统( DDS)是药物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的总称。包括: 1. 缓释和 控释给药系统 2.靶向给药系统 3. 黏膜给药系统 4.经皮给药系统。药物剂型的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类:经胃肠

    2、道给药剂型;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 分散型。3.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4.按制法分类:浸出剂型、无菌剂型。第二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稳定性: 不仅指制剂内有效成分的化学降解,同时包括导致药物疗效下降、毒副作用增加的 任何改变。一般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生物学稳定性、药效学稳定性和毒理学稳定 性。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的目的 :提高制剂质量,保证药品药效与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影响制剂稳定性因素处方因素: 1.pH 的影响 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3.溶剂的影响 4.离子强度的

    3、影响 5. 表面活 性剂的影响 6.处方中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外界因素: 1. 温度的影响 2.光线的影响 3.空气 (氧)的影响 4. 金属离子的影响 5. 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6.包装材料的影响 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他方法1.改变剂型或改进生产工艺 2. 制成难溶性盐或稳定的衍生物。稳定性试验A新药申请药物稳定性的实验方法: 1. 影响因素实验 2.加速实验 3.长期实验 4.稳定性实验的基 本要求 5. 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B恒温法: 1.经典恒温法 2.活化能估算法 3.温度系数法( Q10法)C线性变温法 D 热分析方法 E 固体制剂稳定性试验的特殊要和方法液体药剂 :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

    4、分散介质(溶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液体制剂 分类: 1 、均匀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2、非均匀相液体制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 特点(与固体制剂 (散剂、片剂等 )相比)优点:分散度大,吸收快,迅速;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皮肤、粘膜和腔道给药;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5 提高生物利用 度。缺点:药物分散度大,化学稳定性差;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物理稳定性差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结构【掌】 表面活性剂 是指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表面活性剂为双亲性分子结构,包含了亲油 的非极性烃

    5、链和一个以上亲水的极性基团。但要注意两亲分子不一定都是表面活性剂。如对固体 表面具有显著润湿作用的物质也称表面活性剂。分类:( 一)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类、硫酸化物、磺酸化物。( 二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合物 新洁尔灭等。( 三)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合成。( 四)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甘油酯类、多元醇类、脂肪酸山梨坦、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的特性:1、表面活性剂的胶束:2、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表面活性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HLB 3-6 :W/O型 HLB 8-18 :O/W 型 HLB 7-9 :润湿剂 HLB 13 18:增溶 剂3、克氏

    6、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升高的某一温度。4、昙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有聚氧乙烯基)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而析出,溶液出现浑浊的现象的某 一温度 。5、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表面活性剂相互间或与其他化合物的配合使用成为复配。6、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1、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增加或减少2、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质变性3、表面活性剂的毒性:阳 阴 非 吐温 206040804、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十二烷基硫酸钠产生损害,吐温类小。表面活性剂应用 :增溶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消毒剂或杀菌剂。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 分子结构的影响;药物多晶型的影响;温度的影响;

    7、粒子大小的影响; PH的影响;同离子效应的影响増溶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 2 、引入亲水基团 3 、应用助溶剂 4 、使用潜溶剂 5 、加入增容剂潜溶剂、助溶剂、增溶剂三者区别:1.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 (助溶剂 ) 而增加其水中溶解度的现象机理:药物 +助溶剂 水溶性络合物、复合物、缔合物2.潜溶: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 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 机理:两种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或潜溶剂改变了原来溶剂的介电常数。3.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 ( 增溶剂 )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机理:被增溶的药物以不同形式与胶束

    8、( 胶团) 相结合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 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分散体系的 液体制剂。溶胶剂: 系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 液。胶体性质1.光学性质:光线通过溶胶剂时从侧面可见到圆锥型光束称为 丁铎尔效应 。这是由于自然光波长 引起光散射。2.电学性质:溶胶剂由于双电层结构而带电,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移动,从而产生电位差,这种现 象称为界面动电现象,最后产生 电泳现象。3.动力学性质:胶粒受溶剂水分子不规则撞击产生不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布朗运动。4.热力学性质:向溶胶剂加入天然的或合成的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

    9、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 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为 保护胶体。溶胶的制备:分散法、凝聚法高分子溶液剂: 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的液体制剂。 制备方法: 有限溶胀和 无限溶胀。高分子溶液的性质1. 电学性质 2. 热力学性质 3. 渗透压性质 4. 凝胶性质 5. 触变性质乳剂: 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 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普通乳: 1100m,微乳: 小于 0.1 m 乳剂形成的必要条件:1、降低两相液体的表面张力 2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3 、形成电屏障4 、确定形成乳化剂的类型 5 、有适当的相比:最大体积 74% 乳剂

    10、的稳定性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在制备或放置过程中,常发生以下几种变化:1分层 2 絮凝 3转相 4 合并或破坏乳剂的制备1干胶法 2. 湿胶法 3. 新生皂法 4. 两相交替加入法 5 机械法 6. 采用二步乳化法7. 纳米乳的制备乳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 液体药剂口服、外用 2. 注射剂肌肉、静脉注射 3. 栓剂 4. 软膏剂 5. 气雾剂乳化剂: 在乳剂中能使一相液体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不相溶液体中形成乳浊液的附加 剂。乳化剂是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降低界面张力,增加乳剂的粘度,并在分散相液湘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界面膜或形成双电 层。乳化剂选择: 1、根据乳剂类型;

    11、 2、乳剂给药途径; 3、乳化剂性能; 4、乳化剂油相所需 HLB值 选择使用混合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 1)O/W型乳化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吐温类)、卖泽类、苄泽 类、泊洛沙姆、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卵磷脂等。2)W/O型乳化剂硬脂酸钙(镁、锌)、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混悬剂: 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药物要求: ( 1)沉降速度慢;( 2)沉降物易分散;( 3)微粒大小均匀,在贮存过程中不变 化;( 4)化学性质稳定;( 5)有一定粘度;( 6)内服应适口,外用易涂布。 下列情况可考虑制成混悬液: (1)难溶性药物;(

    12、 2)增加药物稳定性;( 3)延长药效。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1.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服从 Stoke 定律2.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疏水性药物水化作用弱,对电解质更敏感。亲水性反之。3.絮凝与反絮凝:加入适当电解质使电位降低,在 2025mV内,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4.结晶增长与转型:加入抑制剂阻止结晶的溶解和生长,保持物理稳定性。5.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混悬剂的稳定剂 :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一) 、助悬剂: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的亲水性的附加剂。1、低分子助悬剂:甘油、糖浆剂2、高分子助悬剂: (1) 、天然:阿拉伯胶类; (2) 、合成:纤维素类; (

    13、3) 、触变胶( 二 ) 、润湿剂:使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附加剂( 三)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增加混悬剂稳定性混悬剂的制备 1分散法 2凝聚法 1 )物理凝聚法 2)化学凝聚法第四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注射剂 : 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注射液 2 、混悬型注射液 3 、乳浊型注射液 4 、注射用无菌粉 末注射剂的特点【掌】优点: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适用于不能口 服药物的患者。可发挥局部定位的作用。缺点:1 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 2 制造过程复杂、生产条件严格,所以费用较大,价格较

    14、高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掌】1.无菌 2.无热原 3.无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 4.安全性 5.渗透压 6.pH 49 7. 稳定性 8.降压物 质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PH为 5.07.0 ,氨浓度不大于 0.00002%,内毒素小于 0.25EU/ml ,检查酸 碱度、氧化注射剂的附加剂【掌】 目的:增加溶解性和稳定性;减少疼痛和抑菌1、 PH调节剂:盐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磷酸缓冲液。 2、增溶剂、润湿剂与乳化剂3、助悬剂:明胶、 MC、CMC-N,a 用于混悬型注射剂。4、抗氧剂:焦亚硫酸钠 (酸性) 、亚硫酸氢钠 ( 中性) 、硫代硫酸钠 ( 碱性) 、EDTA、CO25、抑菌剂:苯甲醇

    15、、三氯叔丁醇、硫柳汞6、等渗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7、止痛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8、粉针填充剂冰点降低法:(会计算)(1)血浆的冰点: -0.52 W=(0.52-a)/b 注:W为配成等渗溶液所需加入药物的量a 为未经调整的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b 为用以调整等渗的药物 1%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 1g 药物 呈等渗效应的 NaCl量(1g药物 = X g NaCl , 0.9%NaCl = 血浆 渗透压)W=0.9 - EX注:W为配成等渗溶液所需加入氯化钠的量,E为 1g 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X 为 100ml 溶液中药物的克数热原的概念【掌】 注射后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

    16、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热原的性质【掌】 1.耐热性 2.水溶性 3.不挥发性 4.滤过性 5.吸附性 6.被化学试剂破坏性 污染热原的途径【掌】经溶剂带入经原料带入 经使用的容器、用具、管道及装置等带入 经制备过程 带入 5. 经灭菌后带入 6经输液器带入 7.在注射过程中带入 8. 输液中微粒引起 除热原的方法【掌】1. 容器上热原的除去 2. 水中热原的除去 3.溶液MSOffice3 中热原的除去热原检查方法家兔法 . 细菌内毒素法注射剂的灭菌及无菌技术 【掌】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所有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微生物及细胞的芽孢全部杀灭 无菌操作技术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或控制一定条件

    17、,使产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 法或技术。防腐:采用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手段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指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湿热灭菌法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中进行灭菌的方法。(主) )煮沸灭菌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入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通常煮沸时间为 3060min。)流通蒸汽灭菌法 是在常压下用 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通常灭菌时间为 3060min.) 热压灭菌法 是用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4)低温间歇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制剂的灭菌。射线灭菌法 : 指采用辐射、微波或紫外线

    18、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滤过灭菌法 : 指用除菌滤器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的方法。化学灭菌法1. 气体灭菌(环氧乙烷、甲醛蒸气等) 2. 药液消毒(苯扎溴铵、乙醇等)T0给定 Z 值所产生的灭菌效率相F、F0值的意义)F 值 为在一定温度下给定 Z 值所产生灭菌效率与参比温度同时所相当的时间。流通蒸气、热压灭(不溶性微粒、无菌度、热原、降压 产品输液 输液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 100ml 以上)的注射剂 质量要求 输液的质量要求基本同安瓿剂,但更严格。)无菌、无热原。 )无不溶性微粒。 两个无菌粉末的名称:冷冻干燥产品 无菌分装产品滴眼剂 :直接用于眼部的无菌外用液体制剂滴眼剂的质量

    19、要求:1、无菌:外伤治疗或手术用必须无菌 2 、稳定度 3 、PH:5.09.04、渗透压:相当于 0.5 1.6% 氯化钠渗透压 5 、无可见物 6 、粘度 45Pa.s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1.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 2. 药物从外周血管消除 3.pH 与 pKa 4. 刺激性 5. 表面张力 6. 粘度第五章 散剂固体制剂: 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特点:1.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好,生产成本相对低,携带方便。(与液体制剂相比)2.制备过程具有相同的单元,大多为胃肠道给药,具有溶出、吸收过程。Noyes-Whitney 方程: dC/dt DS/h(Cs C) D:扩散系数 S

    20、 :表面积 h: 扩散层厚度 Cs: 溶 解度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 :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 2. 增大溶解速度常数 3. 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粉体: 指由无数个细菌固体粒子组成的集合体。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的科学称为 粉体学 。 粉体性质对固体制剂工艺和质量的影响1.对混合的影响 2. 对分剂量、充填的影响 3.对可压性的影响 4.对片剂崩解的影响 5.对药物吸收 和疗效的影响。散剂: 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均匀混合或与适量辅料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 为口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特点: 1. 散剂粉状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吸收迅速、起效快; 2. 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

    21、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3. 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和老人服用; 4. 制备工艺 简单,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制备流程: 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加入辅料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散剂包合物: 指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而形成的络合物。特点: 增加药物溶解度与稳定性,液体药物可粉末化,可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 气味或味道,调节释药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等。微囊: 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壳,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嵌而成的粒径为 5250m的药库型微小胶囊。特点: 掩盖药物的苦味或异味; 2.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 防止药物在

    22、胃肠道内失活或减少药物滴 胃肠道的刺激性 4.使液态药物故态化便于制剂的生产、应用与储存 5. 能减少复方制剂中药物之 间的配伍禁忌,隔绝药物组分间的反应 6. 缓释或控释药物 7.是药物浓集与靶区,提高疗效,降 低毒副作用 8. 可将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裹。粉体粒子的性质1.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2.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 3. 粉体密度与孔隙度 4. 粉体流动性与填充性 5.粉体 吸湿性与润湿性 6. 粉体压缩性、粘附性与凝聚性混合操作的注意事项1. 混合时间 2. 各组分的混合比例 3. 各组分的堆密度 4.混合机械的吸附性 5. 各组分的粘附性与带 电性 6. 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第六章 颗粒剂

    23、颗粒剂 :将药物粉末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特点: 1.飞散性、附着性、聚集性、吸湿性较散剂小; 2. 性质稳定,运输、携带、贮存方便;3.服用方便,可改善色泽、口感、气味; 4. 可改变释药性质; 5. 混合性能差,容量法分剂量不 易准确。分类: 可溶性、混悬、泡腾、肠溶、缓释、控释。湿法制粒 :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液体黏合剂制备颗粒的方法。1. 挤压制粒 2. 高速搅拌制粒法 3. 流化床制粒法 4. 喷雾制粒法 5. 转动制粒 6. 复合型制粒方法 7. 液相中晶析制粒法干法制粒: 主药与辅料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压块粉碎整粒第七章 胶囊胶囊剂 :指将

    24、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特点: 1、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稳定性,2、起效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3、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液体药物固体剂型化)4、延缓药物的释放。5、整洁、美观、容易吞服。质量检查: 1. 外观 2. 水分 3. 装量差异 4. 崩解时限胶囊壳的材料: 干明胶:干增塑剂:水 =1.0 :0.40.6 :1.0软胶囊的制法 :1.压制法 2. 滴制法滴丸剂: 指药物或药材的提取物与事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 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固体制剂。特点: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工艺条件

    25、易于控制;液态药物固 形化;生物利用率高、发挥药效迅速;滴丸用药部位多、可口服、外服以及腔道使用,也发展成 耳、眼科的新剂型。工艺流程 :药物 +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质量检查: 1.外观 2.重量差异 3.溶散时限 4.微生物限度第 8 章 片剂片剂: 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形或异性片状固体制剂。特点: 优点 1. 药物理化性质稳定 2. 产量高、成本低 3. 分剂量准确 4. 携带、使用方便 5.可 制作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片剂。缺点 1. 不适于老人、儿童、昏迷病人等吞咽困难患者; 2. 昏迷患者及肠胃手术患者不能口服 片剂 3. 压片时加入的辅料及成型的压

    26、力等,有时会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 4. 如含有挥发 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 5. 制备或贮存不当时会造成崩解或溶出(释放)迟缓。 片剂的分类【掌】口服用片剂: 1.普通压制片 2.包衣片 3.分散片 4.泡腾片 5.咀嚼片 6.缓释片 7.控释片 8.多层片 口腔用片剂: 1.舌下片 2.口颊片 3.口含片 4. 口腔贴片 5. 口腔崩解片皮下给药片剂: 1.植入片 2. 皮下注射用片 外用片剂: 1. 溶液片 2. 阴道片 片剂的常用辅料 【掌】(一)填充剂 (或称为稀释剂 ) :增加片重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片重 60100mg 应加。1.淀粉 2.糖粉 3.糊精 4.乳糖 5.

    27、可压性淀粉 6.微晶纤维素 7.无机盐类 8.糖醇类(二)湿润剂:本身没有黏性,但能诱发待制粒药物的黏性,以利于制粒的液体。常用湿润剂有 蒸馏水和乙醇。(三)黏合剂:具有粘性粉或粘稠液,多为胶浆剂或胶体溶液。1.淀粉浆(常用 8 15的浓度)2. 纤维素衍生物 3.聚维酮 4.明胶 5.海藻酸及其盐类 6.聚乙二 醇 7. 其他黏合剂(四)崩解剂: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辅料。1.干淀粉 2. 羧甲基淀粉钠 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钠 4.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5.交联聚维酮 6.泡 腾崩解剂 7. 表面活性剂(五)润滑剂:是助流剂、抗粘剂和润滑剂 (狭义) 的总称。1.硬脂酸镁 2

    28、.滑石粉 3. 微粉硅胶 4.硬脂酸 5.氢化植物油 6.聚乙二醇类 7.十二烷基硫酸钠(六)色、香、位及其调节湿法制粒压片法: 主药与辅料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加入黏合剂造粒干燥整粒加入润滑剂混合压片片剂的质量要求 :1.外观性状 2.片重差异( 0.3 的+-5.0%)3.硬度与脆碎度 4. 崩解时限 5. 溶出度或释放度 6.含量均匀度 7.微生物限度。制剂包衣目的: 1.可以达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2. 掩盖药物不良臭味、减 少药物刺激性 3. 延缓和控制药物释放部位 4. 防止药物配伍禁忌 5.改善美化外观,便于识别及增加患者使用的顺应性。糖包衣工艺流程: 芯片包隔离层包

    29、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糖衣层打光第九章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植物、动物、矿物、部分微生物或某一类成分为原料,运用现 代科学方法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药物制剂。特点:优点 1. 传统中药制剂药性持久,性和力缓,尤其适于慢性疾病的治疗 2. 中药制剂多为复方成分的综合作用 3. 中药在治疗疑难杂症、骨科疾病及滋补强壮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4. 中药制 剂原料多为天然物质,毒副作用较小,患者较易接受。缺点: 1.有些中药制剂药效物质不明显 2. 质量控制标准较低,鉴别、定量成分不完善 3.有的制 剂由于生产技术及剂型滞后影响了疗效的发挥 4. 药材因产地、采收季节、储存条件差异质量教 难

    30、统一和恒定,影响制剂疗效。浸出制剂:1. 汤剂:指中药材或饮片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得的可供内服与外用的中药液体制剂。2.合剂: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精制而成的口服液体制剂。3.酒剂:又称药酒,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有效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4.酊剂:指中药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溶解或提取而制得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澄清液体制剂。5.流浸膏剂:中药材提取液经分离、纯化后浓缩至规定浓度而制得的液体制剂。6.浸膏剂:药材提取液经分离、纯化后出去全部溶剂至规定浓度而制成的粉末状或膏状固体制剂。7.煎膏剂:药材用水煎煮,去渣过滤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也称膏滋, 主要用于内服。药材的

    31、浸出过程及影响进出因素。(1)浸润、渗透阶段 浸出溶剂首先附着于粉粒表面使之润湿,然后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中。(2)解吸、溶解阶段 溶剂进入细胞后,根据溶剂种类不同,溶解的对象也不同。组织中溶液的形成促使细胞内渗透压 的升高,因而使更多的浸出溶剂渗入其中,而溶解更多的有效成分。(3)扩散阶段 浸出溶剂溶解有效成分后形成浓溶液与周围溶剂产生浓度差,从而产生药物的扩散。(4)置换阶段 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浓度梯度。因此,用新鲜溶剂或稀浸出液随时置换药材粉粒周围的浓浸 出液,以提高浸出推动力是控制浸出速率的关键。影响因素 :溶剂对提取的影响、药材的粒度、提取温度、提取压力、浸取时间、提取方法第十章 栓剂栓剂: 指将药物和适


    注意事项

    本文(药剂学知识总结讲课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