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地理专项训练题08认识大洲解析版.docx

    • 资源ID:11937145       资源大小:608.9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地理专项训练题08认识大洲解析版.docx

    1、中考地理专项训练题08认识大洲解析版2021中考地理专项训练题08:认识大洲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亚洲西面以白令海峡与欧洲为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A. B. C. D. 【答案】C【解析】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错误;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故正确;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同时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故正确。 故选

    2、:C。2.读亚洲略图完成,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B.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C.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D. 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 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A正确。 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为喜马拉雅山脉,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B正确。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C错误。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有世界上最大的季风

    3、气候区,D正确。 故选:C。3.如图1-“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地势特点是()A. 西部高,东部低 B. 南部高,北部低C. 中部低,四周高 D. 中部高,四周低【答案】D【解析】解: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和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低;因此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4.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 南美洲的青藏高原 B. 南美洲的巴西高原C. 亚洲的青藏高原 D. 亚洲巴西高原【答案】C【解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

    4、,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巴西高原在南美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亚洲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也有世界最低的低地-死海-415米,这说明亚洲的地形特点是()A. 地形复杂多样 B. 地势起伏大 C. 以高山为主 D. 以谷地为主【答案】B【解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亚洲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也有世界最低的低地-死海-415米,说明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故选:B。6.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显著的气候是()A

    5、.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 D. 季风气候【答案】D【解析】解: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根据题意。 故选:D。如图为沿3S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7-8题。7.图中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 乞力马扎罗山 B. 刚果盆地 C. 撒哈拉沙漠 D. 东非高原8.一位地理学家在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如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A.

    6、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小题7】B【小题8】B【解析】7.读图可知,根据南纬3纬线经过的非洲地形区判断,处为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西部为刚果盆地,东部为乞力马扎罗山。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读图可知,甲图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图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丙图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丁图的气候特点为全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区的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说明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与乙图气候特点相吻合;故选项B符合

    7、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下列“河流流向流入海洋”的组合中,错误的是( )A. 湄公河自北向南印度洋 B. 尼罗河自南向北地中海C. 亚马孙河自西向东大西洋 D. 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墨西哥湾【答案】A【解析】湄公河自北向南太平洋,A错误,符合题意;尼罗河自南向北地中海,B正确,不符合题意;亚马孙河自西向东大西洋,C正确,不符合题意;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墨西哥湾,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0.关于美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B.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C. 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寒带面积较小 D. 南美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答案】C【解析】解:北美

    8、洲被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穿过,地跨寒、温、热三带,故A叙述正确; 北美洲地形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地,故B叙述正确; 南美洲大部分地处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较小,寒带缺失,故C叙述错误; 南美洲人种复杂,混血人种比重较大,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故D叙述正确。 故选:C。明确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有利于人类更好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下面是同学们认识区域自然环境时搜集到的非洲地形和气候资料,根据资料回答11-13题。 11.关于非洲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 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B. 大部分地区终年高温多雨C. 高原山地气候分布面积广 D.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回归

    9、线附近12.同学们对非洲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以平原为主 B. 以山地为主C. 东南高,西北低 D. 北高南低,西高东低13.根据非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同学们对尼罗河和刚果河进行了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 尼罗河水量更大 B. 尼罗河有明显的汛期C. 刚果河流程更长 D. 刚果河水流速度更缓【答案】【小题11】A【小题12】C【小题13】B【解析】11.读图可知, 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为主; 非洲的刚过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非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分布面积不大;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回归线附近。 故选:A。12.非洲地形以高原

    10、为主,故AB错误; 据图中高度表可得,非洲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13.尼罗河水量较小,刚果河水量大,故A错误; 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该河流有明显的汛期,故B正确;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故C错误; 刚果河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故D错误。 故选:B。读欧洲西部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4-15题。14.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15.该气候类型条件下,欧洲西部各国大力发展的农业部门()A. 渔业 B. 种植业 C. 林业 D. 畜牧业【答案】【小题1

    11、4】C【小题15】D【解析】14.图中阴影部分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该区域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15.从鹿特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该区域分布广泛,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多汁的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 故选:D。16.读世界四条大河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河是北美最大河流,直接注入大西洋B. B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其突出的特点是定期泛滥C. C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D. D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12、,由于植被保护好,含沙量一直很少【答案】B【解析】解:A是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自北向南流入墨西哥湾,然后流入大西洋,A错误。 B是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是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其突出的特点是定期泛滥,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河,B正确。 C是亚马孙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跨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C错误。 D是长江,近年来长江上中游地区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使下游泥沙淤积严重,D错误。 故选:B。读“北美洲和南美洲图”,完成下列17-20题 17.关于南、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3、 主体部分都位于温带 B. 西部都分布着高大的山脉C. 种族构成都比较单一 D. 都是发达国家18.导致图中、两种气候类型成南北狭长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海岸线平直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因素19.关于两个大洲居民与经济,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美国、加拿大两国通行英语 B. 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C. 南美洲混血人种较多 D. 北美洲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20.下列关于北美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B. 北美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C. 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D. 北美洲最发达的国家是加拿大【答案】【小题

    14、17】B 【小题18】D【小题19】D【小题20】C【解析】17.读图可以看出,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美洲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北美洲西部是落基山脉等,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种族构成都比较复杂;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南美洲都是发展中国家。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北美洲西部是落基山脉等,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由于美洲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和副热带高压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不能深入内陆,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成南北狭长带状分布。D正确,ABC错误

    15、。故选D。19.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两国通行英语;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南美洲民族成分比较复杂,混血人种较多,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北美洲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北美洲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2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证明自己攀登能力的圣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许多登山者都在珠峰上留下了攀登的脚印。珠穆朗玛峰是图中_山脉(填序号和名称)的主峰。(2)洲际之间或陆地相连

    16、,或间隔运河、海峡,但从没影响过洲际合作与发展。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_。(3)下列选项中,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东向西依次是_。a阿拉伯半岛 b索马里半岛 c印度半岛 d中南半岛 e马来半岛(4)据图可知,亚洲的地形以_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5)亚洲由于受纬度高低,距海远近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特点是_。【答案】(1)喜马拉雅;(2)白令海峡;(3)dca;(4)山地;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5)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珠穆朗玛峰是图中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第一高峰。 (2)亚

    17、洲与北美洲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3)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东向西依次是:d中南半岛、c印度半岛、a阿拉伯半岛。 (4)据图可知,亚洲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5)亚洲由于受纬度高低、距海远近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22.如图示意欧洲西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及汉堡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西部主要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西临的大洋是_。(2)甲河主要流经平原,流域大部分处于_气候类型区,该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受地形和气候影响,甲

    18、河具有_、_的水文特征。(3)欧洲西部是世界上_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_国家。该区人口增长缓慢,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北温带;大西洋;(2)温带海洋性;全年温和湿润;水流平缓;水位季节变化小;(3)白色;发达;人口老龄化。【解析】解:(1)欧洲西部主要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西临大西洋,北面临北冰洋。 (2)图中甲河是莱茵河,流域大部分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区,全年湿润多雨。受地形和气候影响,莱茵河水流平缓、流量较大、冬季不结冰、水位季节变化小,航运价值高。 (3)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

    19、个国家,居民主要是白种人,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该区人口增长缓慢,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 23.读“非洲示意图、景观图和部分非洲国家出口产品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带;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的原因是_。(2)景观图最有可能拍摄于_(填数字序号)地区。(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_(人种)故乡;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越来越密切,这种合作称为_。(4)读部分非洲国家出口产品比例图,这些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是_。A经济水平高,发展迅速 B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C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商品价格较高 D单一商品经

    20、济为主,制约经济发展【答案】(1)热;海拔高; (2);黑种人; (3)南南合作; (4)D。【解析】解:读图可知,(1)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非洲之巅”。 (2)地区位于撒哈拉以南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区,景观图中是食草动物长颈鹿,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最有可能拍摄于地区。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以北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中国与非洲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它们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4)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

    21、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读部分非洲国家出口产品比例图看出,这些国家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经济水平低,发展缓慢;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24.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是学习大洲自然特征的一种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按此方法学习北美洲的记录卡,请同步完成学习任务。 ( 1 )图1中显示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山系,大致是_走向;中部是广阔的_;东部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因此地势特征是_。(2)图2中显示北美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_。(3)西部的气候

    22、类型在太平洋沿岸呈南北狭长分布,分析原因。_。(4)受气候影响,密西西比河的汛期在_季。受地形影响,该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该河流水系形状如图中的_图。【答案】(1)西北-东南;大平原;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2)温带大陆性气候; (3)受山地的阻挡; (4)夏;自北向南流;A。【解析】解:(1)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大致是西北-东南走向,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所以北美地势特征: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2)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窄; (3)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北美洲西部山脉多为南北走向,由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导致图中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形成于西部沿海南北狭长地带; (4)受气候影响,密西西比河的汛期在夏季。受地形影响,该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该河流水系形状如图中的A图-树枝状图。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地理专项训练题08认识大洲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