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内外科护理实训指导.docx

    • 资源ID:11908607       资源大小:220.08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外科护理实训指导.docx

    1、内外科护理实训指导内外科护理实训操作指导一、手术区皮肤准备二、手术人员无菌准备三、手术体位安置四、器械台管理及手术配合五、手术基本操作(缝合法、剪线法、拆线法)六、换药 七、包扎八、胸腔穿刺术护理九、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护理十、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护理十一、腹腔穿刺术护理十二、胃肠减压术护理十三、骨髓穿刺术护理十四、膀胱冲洗术护理十五、腰椎穿刺术护理十六、脑室引流术护理一、手术区皮肤准备【目的】去除毛发和污垢,预防切口感染。【用物】治疗盘内盛一次性剃毛刀、弯盘、纱布、橡胶单及治疗巾,毛巾、汽油、棉签、手电筒、治疗碗内放肥皂、软毛刷、脸盆放热水。骨科手术另备手刷、75%乙醇、治疗巾、绷带。【操作步

    2、骤】1向病人做好解释备皮目的、范围,将病人接至备皮室(如在病房内备皮须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及照明,操作前洗手。2铺好橡胶单和治疗巾以保护床单位,暴露手术部位。3用软毛刷蘸肥皂水涂局部,一手用纱布绷紧皮肤,另一手持剃毛刀分区剃净毛发。4用手电筒照射,仔细检查毛发是否剃尽及有无刮破皮肤。5用毛巾浸热水洗净局部毛发及肥皂液。6腹部手术应用棉签蘸汽油清洁脐窝部污垢,然后用75%乙醇消毒。7整理用物,物归原处,洗手。8特殊部位的备皮方法(1)手或足手术:入院后指导病人每日用温水泡洗手脚20分钟,剪去指(趾)甲,已浸软的胼胝应设法剪除,但应避免损伤皮肤,足部手术者备皮后禁止下地。(2)骨、关节、肌腱手术

    3、:手术前3日开始准备皮肤,第一、二日先用肥皂水刷洗备皮区域,并用5%碘伏消毒,再用无菌巾包裹。手术前1日剃手术区毛发,并用75%乙醇消毒,再用无菌巾包扎。手术日晨重新消毒后用无菌巾包裹。(3)颅脑手术:术前3日剪短头发,并每天洗头一次(急症例外),术前2小时剃净头发,剃后洗头,并戴清洁帽子。(4)阴囊、阴茎手术:病人入院后每日用温水浸泡,用肥皂洗净,术前1日备皮,范围同阴部手术。(5)口腔手术:入院后经常保持口腔清洁卫生,进手术室前用复方硼酸液漱口。【注意事项】1剃毛时须以锋利剃刀顺着毛发生长方向剃,以免损伤毛囊,剃刀与皮肤表面呈45,切忌刮破皮肤。2剃毛时间不宜距手术时间太久,一般在手术前一

    4、日或当日进行。附:备皮范围1颅脑手术:手术前2小时剃尽全部头发及项部毛发,保留眉毛(图1)。2颈部手术:自唇下至乳头连线,两侧至斜方肌前缘(图2)。 图1 颅脑手术 图2 颈部手术3胸部手术:上至锁骨上部,下至髂嵴,前自健侧腋前或乳头线,后过背正中线,包括患侧胸部、上腹、上臂和腋下(图3)。4腹部手术:自乳头至耻骨联合平面,两侧到腋后线(图4)。 图3 胸部手术 图4 腹部手术5肾手术:自乳头平线至耻骨联合,前后均过正中线(图5)。 6股沟部手术:自脐平线至大腿上1/3,包括外阴部(图6)。 图5 肾手术7会阴部及肛门手术:自髂前上棘至大腿上1/3,包括会阴及臀部(图7)。 图6 股沟部手术

    5、图7 会阴部及肛门手术8四肢手术:以切口为中心上下方20以上,一般多为整个肢体备皮(图8)。 图8 四肢手术 (叶国英)二、手术人员无菌准备(一)更衣准备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先在更衣室更换手术室准备的鞋、手术衣裤、帽和口罩,剪短指甲。内衣要小于手术衣裤,不能外露。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口罩必须盖住口鼻,鼻孔不能外露。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人员不应进入手术室。手术室鞋和衣裤不可穿出手术室外(图9)。 图9 更衣准备(二)手臂消毒手臂消毒的方法有肥皂刷手、70%乙醇浸泡法,碘伏刷手法,灭菌王刷手法等。本次介绍肥皂刷手、70%乙醇浸泡法,碘伏刷手法。【目的】通过机械性洗手和化学药液消毒两个步骤,

    6、来消除手及前臂皮肤上的暂存菌和部分常住菌,防止术后感染。【用物】指甲剪、刷手池、无菌毛刷、肥皂、泡手筒、70%乙醇、碘伏消毒液、无菌纱布、烘干器或无菌毛巾等。【操作步骤】1肥皂刷手、70%乙醇浸泡法(1)用肥皂将双手、前臂、肘上10搓洗一遍,用流水冲洗。(2)取已消毒的手刷蘸消毒过的肥皂液刷手。一般次序时先刷指尖,再刷手指各面,指蹼、手掌、手背,同样方法刷另一只手。然后再交替对应刷腕部、前臂至肘关节上10处。刷手时动作宜快速和用力,刷洗3为一遍,一次刷完后,手指向上用流水冲净手臂上肥皂液。以同样方法再刷两遍,反复刷洗三遍,共约10(图10)。(3)消毒毛巾擦干双手,再将毛巾斜角对折以环拉方法从

    7、前臂到肘上10擦干,毛巾两面分别用于两手臂,用过的毛巾不可再接着用(图11)。(4)用75%乙醇泡手5 ,浸泡平面达肘上56,可用毛巾搓擦皮肤,增加消毒效果。(5)刷手消毒后,双手应保持拱手姿势,不得下垂,也不能接触未消毒物品,否则须重新消毒。 图10 刷手法 图11 擦毛巾法2碘伏刷手法(1)用肥皂、流水清洗双手和前臂至肘上10处。(2)无菌刷蘸0.5%碘伏5刷手和臂:从指尖、手指各面、指蹼、手掌、手背,同样方法刷另一只手。然后再交替对应刷手腕、前臂、肘关节上10处,刷洗3,指尖朝上肘向下,用流水冲洗。(3)再用5碘伏刷一遍,流水冲洗,方法同第一遍。(4)取无菌小毛巾擦干双手和手臂或用烘干器

    8、烘干。(5)再取适量0.5%碘伏涂擦双手和前臂,自然晾干。双手不能下垂。因碘伏刷手时间短,灭菌效果好,是目前常用的刷手消毒方法。【注意事项】1刷手时需用力,特别注意皮肤皱褶处,如甲缘下、指间、手背、手掌及肘部。2手的位置及刷手顺序应正确。(三) 穿手术衣和戴手套【目的】1防止身体直接接触污染伤口及载菌区,减少由身体脱落的尘埃及细菌,从而保护病人不受感染。2保护工作人员不受感染。【用物】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无菌生理盐水【操作步骤】1穿无菌手术衣(图12)(1)自器械台上拿取无菌手术衣,选择较宽敞处站立,认清衣服的上下和正反面,手提衣领,抖开衣服,使正面朝前(注意衣服勿触碰其他物品或地面)。(2

    9、)将手术衣轻轻抛起,双手顺势插入袖中,手向前伸,不可高举过肩,也不可左右侧撒开,以免触碰污染。(3)巡回护士在其身后系颈、腰部系带。(4)戴好无菌手套,将前襟的腰带递给已戴好手套的手术护士或巡回护士用无菌持物钳夹持腰带绕穿衣者一周后交穿衣者自行系带于腰间。(1) (2) (3) (4) (5) (6) 图12 穿无菌手术衣2戴无菌手套法 一般都是戴干手套,从手套袋中取出手套,以右手持两只手套的翻折部(手套内面)使两只手套掌面对合,拇指朝前。套入左手,然后用已戴好手套的左手手指伸入右手套翻折部下面,再套入右手。两手套戴好后,再将手套翻折部包住手术衣袖口,最后用无菌盐水中擦试手套外面的滑石粉。【注

    10、意事项】1接取手术衣时勿接触手术护士的手套2手术衣外面勿接触任何有菌物。3穿好手术衣后未戴手套的手应置于胸前,勿接触手术衣。4未戴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外面,5已戴好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手套的里面及未戴手套的手臂和非无菌物,戴好手套后发现破损或触及的菌物品,应立即更换。6手术结束后如需参加另一台手术时,应更换手术衣和手套。术后洗净手套上血迹,先脱手术衣,后脱手套。翻下手套部分,解开领带、腰带,将手术衣的肩部外翻,顺势反面脱下,再脱下手套,重新以流水冲去手上的滑石粉,用无菌毛巾揩干后,用70%乙醇泡手5 或用0.5%碘伏消毒。若前台为污染手术或手套破损,需连台手术时,应重新常规刷手消毒。脱手术衣时应

    11、注意手臂和洗手时衣裤不被手术衣外面所污染;脱手套时应注意保护清洁的手不与手套外面所污染。 (叶国英)三、手术体位安置【目的】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用物】手术床、各种规格的手术垫、约束带等。【安置的方法】1仰(平)卧位:为最常用的一种手术体位,适用于胸壁、腹部、颌面部、骨盆及下肢等手术。手术床平置,患者仰卧在手术床上,胸腰部横放中单,左右各半,用中单固定两臂于身体两侧,掌面向下,若一侧手臂有静脉输液,则将该手臂固定于托臂板上。头部垫枕,腰曲、腘窝处放合适的软垫,足跟部视手术时间用软垫或气圈保护。膝关节处固定。肝、胆、脾、胰手术时,应将腰桥对准胸骨剑突平面,便于暴露手术野。2乳房

    12、手术平卧位:适用于乳房及腋部手术。患者仰卧,术侧靠近床边,肩胛下垫一软垫,上臂外展置于臂托上,健侧上肢固定于体侧,其余同仰卧位。3颈仰卧位:适用于颈前部手术,如甲状腺手术、气管切开术等。患者仰卧,手术台上部抬高约1020,头板适当放下,肩部垫一软垫,使颈部过伸,颈部两侧用砂袋固定,颈前充分暴露,其余同仰卧位。4胸部手术侧卧位:适用于胸腔手术。患者侧卧90,肋下垫大软枕,使手术野暴露明显,又可减轻臂部压迫,两上肢置于搁手架的上层和下层。上侧下肢屈曲,另一侧下肢自然伸直,两腿间放一软垫。臀部两侧垫小软枕,用约束带固定,上肢的前臂、膝部适当固定。部、臀部及膝上部。5肾手侧卧位:适用于肾手术。基本同胸

    13、部手术侧卧位。其不同点是腰桥对准患者的肾区(第11、12肋平面);手术床头、尾部适当摇低,使腰部抬高;胸部两侧用砂袋,臀部两侧用软枕垫并用搁架、约束带固定;靠近手术床的下肢屈曲,另一下肢伸直。6半侧卧位:适用于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患者先平卧,然后在背部、腰、臀部各放一砂袋固定,使上半身体向非手术仰侧3050,手术侧在上,手臂屈曲固定在搁手架上,手术侧臀部与膝下垫软垫,约束带固定臀部和膝部。7俯卧位:适用于脊椎和背部手术。患者俯卧,头偏向一侧,两上肢屈曲放于头旁并固定,头部、胸上部、耻骨处、两小腿下放大小合适的软垫,注意胸部不受压,腘窝部用约束带固定。8膀胱截石位:适用于会阴部、肛门等手术。患者仰

    14、卧位,臀部位于手术床座板下缘;患者换上袜套,两腿分放在两侧搁脚架上,两大腿外展6090,腘窝部垫软垫,外用扎脚带固定;手术台的腿板放下。9半坐卧位:适用于扁桃体、鼻中隔、鼻息肉等手术。把手术床头端摇高75,床尾摇低,两腿半屈,头与躯干依靠在摇高的手术床上,整个手术床后仰15,两手用中单固定于体侧。【注意事项】1能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以利手术进行。2保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3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颈部、胸部避免受压。4能维持正常的循环功能,避免身体局部受压,应使用较宽的固定带,且不宜绑得太紧,松紧度以手掌掌指关节处可以伸入为准。5不使肢体神经受压或过度牵扯,以防麻痹。6肢体不悬空,应托垫稳妥。 (叶

    15、国英)四、器械台管理及手术配合【目的】 为手术作好器械、敷料等物品准备,及时、准确传递器械,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用物】 器械桌、器械包、敷料包。 【操作步骤】1手术护士把无菌包放于器械台上,用手打开包布,只接触包布的外面,由里向外展开,保持手臂不跨越无菌区。 2用持物钳打开第二、三层包布。 3铺在台面上的无菌巾共厚5层,无菌单应垂下台面不少于30,将所需物品加至器械台上,盖好无菌单。4器械护士洗手后,由巡回护士掀去无菌盖单,器械护士穿好无菌手术衣及戴好无菌手套后,将器械按使用先后次序及类别整齐排列在器械台上。并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纱布、缝针,巡回护士做好记录

    16、。5器械护士穿针线、传递器械、剪线和各种器械传递方法。6关闭体腔前清点器械、纱布、缝针。【注意事项】1明确无菌概念、建立无菌区域。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视为有菌区。2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无菌包破损、潮湿、可疑污染时均不得使用;手术中手套破损及时更换等。3保护皮肤切口。切开和缝合皮肤前再次消毒;用无菌聚乙烯薄膜覆盖保护皮肤,防止切口被污染。4传递器械物品时迅速主动、准确无误,不在手术人员背后及头顶方向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始终保持手术野、器械托盘及器械桌的整洁、干燥和无菌状态。5切除的任何组织、标本,作好标记,小心保留,急送时与巡回护士仔细交接。 (冯小君)五、手术基本操作(缝合法、剪线法、拆线法

    17、)【目的】 熟悉外科常用缝合法、剪线法、拆线法。【用物】 持针钳、 缝针、 缝线、 组织镊、 拆线剪、血管钳、线剪、拆线剪等。【操作步骤】(一).缝合1以单纯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基本方法(图13)(1)进针、出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组织边缘,右手执持针钳,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组织,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从对侧穿出。(2)拔针、拉线:用血管钳或持针钳夹住露出的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执有齿镊的左手改用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握有齿镊,留出的拇指和示指捏住针眼处的针和线,把线从组织拉出适当。(3) 打结: 用手或持针钳或血管钳打结。图13 缝合法 缝合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

    18、1)要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皮肤两侧要对齐,不要留残腔,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2)注意缝合处的张力: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2.常用的缝合方法(1)单纯间断缝合( ):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如图14)。图14 单纯间断缝合(2)连续缝合法( ):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见图15)。图15 连续缝合法(二)

    19、剪线、拆线1剪线 是将缝合或结扎后残留的缝线剪除。剪线方法是缝线打结完毕后,将双线或单线尾提起略偏向手术者的左侧,助手将剪刀微张开,顺线尾向下滑动至线结的上缘,再将剪刀向上倾斜45度左右,然后将线剪断。如图。为了防止结扣松开,须在结扣外留一段线头,丝线留12,肠线及尼龙线留34,细线可留短些,粗线留长些,浅部留短些,深部留长些,结扣次数多的可留短些,次数少可留长些,重要部位应留长些。剪线应在明视下进行,一般由助手操作完成(图16)。 图16 剪线法2拆线 是指皮肤切口缝线的剪除,一切皮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愈合伤口或感染伤口均需拆线。拆线的步骤如下:按一般换药方法进行创口清洁消毒后,用镊子夹起线

    20、头轻轻提起,用拆线剪尖插进线结下空隙,紧贴针眼,从由皮内拉出的部分将线剪断。向拆线的一侧将缝线拉出,动作要轻巧,如向对侧硬拉可能使创口拉开,且病人有疼痛感,再次清洁伤口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图17)。 图17 拆线法 (沈开忠)六、换药 【目的】 观察伤口,引流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尽快愈合 【用物】 无菌治疗碗2只,无齿镊2把 ,乙醇和盐水棉球若干,分放一只治疗碗两侧,无菌纱布若干,胶布、绷带、棉签、治疗巾等,根据需要备引流物或湿敷药物纱布、血管钳、手术刀、手术剪及探针。【操作步骤】1操作者戴好口罩、帽子、洗手。2向病人解释,必要时周围屏风进行遮挡,协助取舒适

    21、体位并保暖。3取下敷料:揭去胶布,先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如内层敷料粘贴在伤口上,应用生理盐水将敷料浸湿后再揭除敷料)取下敷料放在弯盆内,沾有脓血一面应向上。4伤口的清洁、消毒和处理:首先用70%酒精棉球由内向外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感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沾吸除去伤口内分泌物及脓液,由中央到边缘,用剪刀去除伤口内异物、坏死组织等。根据需要创面用药、伤口冲洗或置放引流物。5覆盖无菌敷料并包扎固定:先用凡士林纱布或其他纱条覆盖创面,再用干纱布覆盖,擦去胶布痕迹,以胶布固定敷料。必要时以绷带或多头带包扎固定。6换药后处理;安置好病人,妥善处理污物,如消毒或焚烧。器械类予

    22、以药液浸泡消毒后洗涤,灭菌后备用。洗手后作好换药情况记录。【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或交叉感染。2根据伤口情况安排换药顺序。先换清洁伤口,再换污染伤口,最后换感染伤口。特异性感染伤口,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感染伤口应专人换药,用过器械单独消毒、灭菌,换下的物品立即焚化。3换药动作轻柔,注意保护健康肉芽组织和上皮,冬天注意保暖。4观察伤口变化情况,合理选择引流物。5换药时间依伤口情况和分泌物多少而定。一期缝合伤口术后2-3日换药一次,如无感染至拆线时再换药;分泌物不多,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的伤口,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脓性分泌物多,感染重的伤口,每日1次或数次。(冯小君)七、包扎

    23、(一)绷带包扎【目的】 保护伤口,敷料夹板固定,加压包扎止血,促进组织液吸收,支托肢体,以促进静脉回流。 【用物】 小托盘内放绷带卷、胶布,必要时备剪刀。【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2向病人解释。3病人采取舒适体位,扶托肢体。4用宽度适宜的绷带一般从远心端想近心端方向包扎。5包扎时,绷带应平整,开始与终了时须环形固定两周。6后一周应遮盖前一周1/2或2/3,充分固定。7 包扎完毕,用胶布或撕开尾带打结固定。8指导病人包扎后注意事项。9整理用物,洗手。【注意事项】1病人取舒适坐位或卧位,扶托肢体,并保持功能位置。2肢体窿突处或凹陷处,如内外踝、腋窝及腹股沟等处,应垫好衬垫。3选择宽度合

    24、适的绷带卷。绷带潮湿或污染均不宜使用。4包扎四肢应从远心端开始,指(趾)端尽量外露,以便观察循环及神经功能。5包扎时应用力均匀,松紧适度,动作轻快。要求牢固、美观、舒适、整洁。6每包扎一周应压住前周的1/2或2/3,包扎开始与终了时均须环绕两周,须加绷带时。可将两端重叠6。包扎完毕用胶布粘贴固定或撕开末端打结在肢体外侧。【基本包扎法】1环形法 在包扎原处环形重叠缠绕,后一周完全压住前一周。第一周可以斜缠绕,第2、3周作环形缠绕,并将第一周斜出圈外的绷带角折回圈内在绕第2周时将其压住,然后再重复缠绕,可防止绷带松动滑脱。多用于开始及终了包扎时。2蛇行法 斜形环绕包扎,每周互不遮盖,用于临时简单固

    25、定敷料或夹板。3螺旋形法 螺旋状缠绕,后周遮盖前周的1/2或2/3左右,用于上臂、大腿、躯干、手指等径围相近的部位,多用于躯干和四肢。4螺旋反折形法 在螺旋形的基础上每周反折成等腰三角形,每次反折处需对齐以保持美观。用于包扎径围不一致的小腿和前臂。5回反形法 自头顶正中开始,来回向两侧回反,直至包没头顶。用于包扎头顶和残肢端。6“8”字形法按“8”字的书写径路包扎,交叉缠绕。用于包扎肘、膝关节、腹股沟、肩、足跟、足背、手指手掌等处。【常用部位包扎法】帽式包扎法;单眼包扎法;耳部包扎法;肩部包扎法;乳房包扎法;前臂包扎法;关节包扎法;足部包扎法;手指包扎法。(二)多头带的包扎【目的】 用于人体不

    26、规则部位或面积大的部位【用物】 多头带:腹带,胸带,丁字带(男用、女用),四头带,弹力绷带,管绷带。【操作步骤】1腹带(1)将腹带放于病人的腰背下,展开两侧带脚。(2)顺其重叠的顺序逐一将带脚紧贴腹部包扎,带脚互相交错压住。(3)交错方向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伤口在上腹部时,应由上向下压,伤口在下腹部时,则由下而上进行包扎,因此,在放置腹带时要注意方向。(4)最后将一对带脚打结固定。2胸带(1)胸带比腹带多两条带脚,包扎时将此带脚放于颈的两侧转到胸前进行包扎。(2)将两端带脚逐一交互叠折,并压住一个肩带,同腹带包扎。(3)将胸带肩上的另外一根带和被压住的一个肩带打结。3四头带 是最简单的多头带

    27、。四头带用于下颌、额、眼、枕、肘、膝、足跟等部位的包扎。4丁字带 为双层棉布制成,丁字带用于固定会阴部敷料及术后阴囊肿胀等。丁字带有男用、女用、双丁字带、提睾带数种。5弹力绷带 制备材料有一定弹性,包扎的方法为螺旋形及螺旋回返形法。主要用于骨骼肌损伤后减轻水肿,增加静脉回流以及下肢术后及长期卧床病人预防血栓性静脉炎。6网织绷带此种绷带为管状的纺织物,可根据使用部位的大小不同剪裁,用来固定头面部敷料。【注意事项】1胸带包扎时应观察呼吸活动度、呼吸音、触觉语颤,还应鼓励作深呼吸及咳嗽练习。2包扎松紧应适宜。3胸带和腹带打结处应避开伤口处。使用弹性绷带的病人应观察是否有皮肤过敏。 (冯小君)八、胸腔

    28、穿刺术护理【目的】抽取胸腔积液送检,以明确胸水性质,协助诊断,排除胸腔积液和积气,以减轻压迫症状;胸腔内注射药物辅助治疗。【用物准备】1常规消毒治疗盘一套。2无菌胸腔穿刺包(针栓接有胶管的胸腔穿刺针,5和50注射器,7号针头、血管钳、洞巾、纱布等);1%普鲁卡因溶液、无菌手套、无菌试管、量杯等;需抽气者备“人工气胸抽气箱”。【操作步骤】1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和术中注意事项,如术中不能移动位置,勿深呼吸和咳嗽。2穿刺部位宜取叩诊最浊部位,一般在肩胛骨下第79肋间隙或腋中线第67肋间隙。气胸者取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进针。必要时经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部位。3做好普鲁卡因皮试。4协助病人反坐靠背椅上,

    29、双手平放于背椅上缘。危重者可取半卧位,病侧上肢置头颈部,使肋间隙增宽。5常规消毒,打开胸穿包及手套包,术者带手套、铺洞巾后,护士用胶布固定洞巾两上角以防滑脱,并打开普鲁卡因药液供医师抽吸作局麻。术者持穿刺针(针栓胶管用管钳夹紧)沿局麻处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胸腔。护士接血管钳,并固定穿刺位置。6术者用50注射器抽吸胸水时,护士将血管钳放松,当针管吸满后,应先夹紧针栓管再取下注射器排液,以防气体进入胸腔。一次抽7、液量不宜超过1000,以防纵隔复位太快,引起循环障碍。7抽液完毕后,按需要留取胸水标本,如治疗需要,可注射药物。术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8治疗气胸者可应用“人用气胸抽气箱”。【

    30、注意事项】1嘱病人平卧位或半卧位休息,观察病人呼吸、脉搏等情况。2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或液体漏出。3术中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悸、胸部剧痛、刺激性咳嗽等情况,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抽液,并作相应处理。 (袁爱娣)九、胸腔闭式引流【目的】 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用物准备】 治疗车、治疗盘、水封瓶、弯盘两只(内装无齿镊二把,碘棉球四只、消毒纱布一块),血管钳二把、外用生理盐水、开瓶器、胶布、别针、污物筒。【操作步骤】1戴帽子、口罩,洗手。2在治疗室内检查封瓶包消毒日期,打开水封瓶包,检查水封瓶有无破损.。3连接水封瓶引流管。4向瓶内倒入外用生理盐水,长管置在液面下12,检查水封瓶的密闭性。保持直立位,并用胶布在瓶外做好水平面标记。5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6正确放置引流瓶。瓶的位置与胸腔间距60100。7检查伤口,松开别针,注意保暖,挤压引流管,暴露胸腔引流管接口处,并接弯盘用二把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近端。8消毒接口处,并正确连接引流管。9检查引流装置是否正确,放开血管钳,再次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


    注意事项

    本文(内外科护理实训指导.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