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11787368       资源大小:303.0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1、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个2分,35题,共70分)1封泥是中国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秦汉时期广泛使用,形式类似于西方的火漆。2014年12月,陕西出土的“右丞相印”、“廷尉之印”、“泗川太守”等5枚封泥,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批封泥印证了秦汉时期A郡国并行的制度 B中央集权空前强化C官僚政治的推行 D国家实力日益增强2我国古代社会就有“好学

    2、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的价值观念。这一观念形成的制度因素是A世袭制 B郡县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明太祖朱元璋为减轻处理国事负担,他设置了A御史大夫 B中书省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处4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的领导者是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阿菲埃尔特 D伯里克利5早期罗马的法律都由祭司们记录在卷,秘密保管,不让平民知道。祭司们偶尔也会改变原文以适合贵族之目的。十二铜表法)的颁布A摒弃了习惯法的内容 B打破了贵族垄断司法C维护了罗马帝国统治 D推动了万民法的形成6英国近代史上某法案曾记载:“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

    3、之大城市。”这一规定的出台A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的结果 B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D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制内阁7“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基于此,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规定A总统享有最大的行政权力 B民主党与共和党联合执政C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机制 D国会是国家真正权力中心8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9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A夺取资本输出场所 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D推翻清政府统治

    4、10郑孝胥日记记载:清帝颁布退位诏之夕“闻爆竹声甚繁,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此日堪称中国历史上至关紧要的一天。”该事件的意义是A促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推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11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A吴起镇会师 B红军长征胜利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121938年4月9日英国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山东枣庄一带)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

    5、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国报刊所提到的“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是指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枣宜会战13某学者搜集到以下标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囗囗”、“推翻蒋家王朝的统治”、“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民主新国家”(“囗”指已经磨损无法辨认的字)和标语的照片等史料。这些史料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史实A国民革命时期 B红军反围剿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其在各国出版撰写了7篇序言。这些序言中他们多次强调“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

    6、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见,他们强调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可变 B各国工人要以宣言指导革命C宣言的唯物史观完全正确 D宣言的原理要与具体国情相结合1520世纪50年代,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时说:“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团结感。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A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存同存异”方针C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D积极奉行不结盟的政策16下面是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据此,下列选项中分析最科学的是A新兴发展中国家力量增长 B

    7、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C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上升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主导作用增强17下图是题为第一世界的真相的漫画,其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该漫画意在反映A苏联妄想称霸世界 B美国企图控制西欧C国际环境动荡不安 D美苏实行冷战政策181991年9月9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说:“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A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并使国际局势紧张B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从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C冷战拖垮了苏联最终成就了美国独霸局面D冷战使

    8、美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推动了科技的发展19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这里的“遗憾”主要是指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 B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C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D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20作为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有玉米 水稻 棉花 粟A B C D21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不承担国家赋税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情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A B C D22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

    9、:“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封闭性 B分散性 C脆弱性 D连续性2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材料中“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自给自足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24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反映了四川人民在灾后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美好愿望。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修建于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0、25下图是1957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百福村南出土的战国时期器物。两面刻铭:正面为“十八年,漆工朐,丞巨造,工正”,背面为“上郡武库”。该器物A属于民营手工业品 B在市场上流通较广C由官营手工业制造 D由个体生产者锻造26文献通考曾记载,宋朝物产类租税中,仅布帛丝绵之品就有10种,分别为罗、绫、绵、纱、丝、纳、杂折、丝线、锦和葛布。据此可知,宋朝A纺织业较为发达 B农民赋役负担沉重C丝织品种类齐全 D官营手工业水平高27“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A丝 B毛 C棉 D麻28“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

    11、种网络流行语。如果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为他显摆资本的是A灌钢法制作的钢刀 B精美的青铜酒器C胎质细洁的白瓷 D艳丽柔和的粉彩瓷29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A农村商业发展 B城市类型繁多C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D市场管理有待规范30阅读下面两幅图,产生从左图到右图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A纸币便于随身携带 B封建政府优化商业环境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31新版水浒传在全国各地卫视上热播,由于疏忽,其背景知识出现了一些历史错误。如A东京街头店铺林立,市坊杂处 B鲁智深在相国寺庙会上买酒吃肉C宋江与吴用在

    12、玉米地里“设计” D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32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 D生活习俗改变33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自耕农和地主佃农手工工场主和雇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34明清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其根本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商业发展C保护民族工业 D防范殖民侵略35古代中国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

    13、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动荡无法长期占有土地 B古代中国朝代更替频繁C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D国家实行土地轮休政策第II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36题15分,37题15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编材料二 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摘自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

    14、纪事本末(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部法律颁布的时间及其法律的性质。(6分)(2)指出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体现的原则、统治权力分工规定所体现的思想,以及材料二中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9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材料二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6分)(2)材料二所描述

    15、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9分)历史参考答案1-10 CDCAB CCCBC 11-20 BBDDB ADDCD 21-30 BCCBC ADDAC 31-35 CADAC36(1)时间:1912年;1954年。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6分)(2)原则: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思想: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9分)【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这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依据材料二“修改后

    16、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可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体现的原则是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总统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可知统治权力分工规定体现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根据材料“交全国人民讨论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可知材料二中宪法体现的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原则。37(1)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17、模式日益完善;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6分,答出3点即可)(2)特点:规模大;分工细;雇佣劳动。(3分)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困无购买力。(6分)【详解】(1)本题注重考查铁农具和牛耕产生的意义。其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产生等角度概括。(2)关于描述明朝矿冶业特点,根据材料“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可知,规模大;“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可知,分工细;“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可知雇佣劳动。关于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可结合书本所学知识,从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国家政策的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等角度概括。【点睛】本题属于记忆与提炼相结合的复合型材料题,识记铁农具和牛耕产生与重农抑商的相关知识点,紧扣设问要求“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请写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