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选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 资源ID:11782179       资源大小:51.9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选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1、精选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 一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60分)和第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共两个大题,33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第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郡县制不利于地方的发展B.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 二者均有弊无利D. 二者均易形成高度集权局面2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以周封伯禽于鲁国,

    2、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法,最为恰当的是A. 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D. 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3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A. 贵族生活腐化 B. 血缘色彩浓厚C. 音乐发展迅速 D. 等级制度森严4全面分析画面内容,下面两幅图可以反映出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A. B. C. D. 5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

    3、要原因是A. 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 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 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6“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B.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C.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7“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 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

    4、权与相权的矛盾B. 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C. 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D.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8宋朝发展、完善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科举取士的名额大为增加,每科录取人数由唐朝的数十人增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这一措施的影响是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降低官僚集团的素质消除世家大族的势力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A. B. C. D. 9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中指出,在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两朝的实录中,甚至连“内阁”这个名称都找不到。这表明A. 朱棣设立内阁的记载不成立 B. 官修史书刻意隐瞒历史真相C. 此时内阁没有取得法定地位 D. 内阁未能参与朝政不被记载10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从秦朝

    5、到清朝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汉初吸取秦亡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元朝设置中书省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清初“军国政事”A. B. C. D. 11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政治家主要内容主要原则A梭伦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主权B克里斯提尼设五百人议事会轮番而治C克里斯提尼实行“陶片放逐法”司法公正D伯利克里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民主监督A. AB. BC. CD. D12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正确的有雅典民主政治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主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6、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雅典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A. B. C. D. 13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 “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人民给他的。官吏为什么有权力呢?因为官吏是人民选举出来的。”这反映了古代罗马A. 蕴含着近代的法治观念 B. 继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C. 是人民主权思想的源头 D. 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14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A. 减少诉讼案件B. 维护贵族利益C. 注重法律程序D. 强调证据作用15沃尔特巴奇霍特在

    7、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B. 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C. 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 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16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A. 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B. 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C. 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D. 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

    8、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1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的议员名额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A. 权益平衡思想 B. 民主共和思想C. 民族平等思想 D. 主权在民思想18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A.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B. 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C. 国会权力至高无上 D. 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191832 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1875 年

    9、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二者的相同作用是A. 防止了君主派的复辟 B. 有效巩固了共和制度C. 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D. 保障了多数人的民主权利20美国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体现了A. 联邦制原则 B. 议会中心原则C. 共和制原则 D. 公正平等原则21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这种权利。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这显示出德国A. 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B. 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C. 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D. 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22清政府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

    10、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并认为如此可以一劳永逸。这体现了清政府A. 固守传统的外交理念和模式 B. 对列强侵略抱着轻视的态度C. 清醒地看到列强的侵略目的 D.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性23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这说明了A. 清政府主动向列强示好 B. 列强在中国的势力增强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 清政府的开放观念转变24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突出表现在A. 政治制度B. 土地制度C. 阶级关系D.

    11、分配制度25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资政新篇A. 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B. 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C. 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D. 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26下列条约中兼有割地、赔款和开辟通商三项内容的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A. B. C. D. 27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A. 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B. 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的正确认识C. 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D. 当时帝

    12、国主义和清政府矛盾尖锐28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颜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A. B. C. D. 29辛亥革命中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辛亥革命之后,中央政府是否合法有道,其判断的标准已转移到地方,即各省是否承认中央的最高主权权威。这说明辛亥革命A. 推动了地方自治的进程 B. 宣扬了民主政治理念C. 加速了中央集权的衰落 D. 推动了民权意识觉醒30“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

    13、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但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前者在政治制度设计上与后者不同的是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 议会行使立法权 D. 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第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小题12分,32小题14分,33小题14分)。31(12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

    14、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请回答: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的具体表现及体现的两大原则。(12分)32(1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随着

    15、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的作用的不同指出并说明两种选官制度的关系。(6分)材料三 (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2)材料三反映中国古代

    16、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3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13年唐继尧执掌云南军政后,不断推出新政。一方面积极地裁兵撤督,制定了省宪。并拥护孙中山早年政治理想。认为中国幅员太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也不应该建成中央集权的国家,应当借鉴北美的模式,建立联邦式的共和国。民国七年,唐继尧曾搞联省自治,担任八省联军司令,有过建立联邦制共和国的尝试。同时,民国三年,唐继尧在云南曾开西南兵器工业先河,在昆明海口建兵工厂,在之后的护国、护法和靖国战争中都派上了大用场。此外,从国四年至民国十年,在其主持下云南历时7年建成个碧石铁路,连通了滇越铁路,增加了云南财政收

    17、入;唐继尧主持修建了明波村电力抽水站,实现滇池周边规模灌溉;兴办西南地区第一家自来水厂翠湖自来水厂;兴建中国第二个军民两用机场巫家坝机场。并且在民国十一年12月成立了西南地区第二所大学,即东陆大学。民国七年,唐继尧声威大震,被推为护法军总裁之一,并任八省靖国军总司令,发动靖国战争。但实际上,唐继尧表面上支持孙中山反对北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实际上以“靖国”为名,暗中拆合,孙中山甚为气愤,发表通电指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选编自谢讨本书唐继尧评传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唐继尧改革的主要内容。(1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问2分)1B【解析】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任免,这易形成高

    18、度集权,也有利于地方的发展,故AD错误;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国权力很大,易造成地方割据,故B符合题意;二者都有利有弊,故C的说法错误。2D【解析】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宗法制是通过分封制表现出来的,分封制也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来实行的,伯禽是周公的长子,而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所以A项错。另外,判断大宗和小宗的依据是“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同时,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其他大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在某诸侯国内部,诸侯国的始祖是大宗。由此判断可知,BC项错误,D项说法正确。3D【解析】不同等级使用的乐器和乐舞的规模是不同的,反映的是等级制度森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

    19、料不涉及生活腐化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血缘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音乐发展迅速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礼乐制度的本质特征等级森严。4B【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半两钱和衡器具,分别体现出是货币,文字和度量衡,故正确,图片体现不出统一车轨的信息,故错误,本题选择B项正确。5B【解析】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之所以虚设主要是皇帝想直接控制军权,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故A错误;C和D不是主要原因。6A【解析】抓住题干中“史实”“史论”“史识”的定义来分析,可知BD项属于历史史实,排除

    20、;C项是对郡县制的评价,属于史论,排除;而A项中的认识是在分析大量史实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故C项正确。7B【解析】材料“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制度也日趋完善,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C项错误,分封制不属于封建专制制度;D项错误,错在“逐渐瓦解”。8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故正确;科举制在是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官员素质提高的,故排除;科举制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选官标准,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故正确;科举取士的名额大为增加肯定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故正确;综上

    21、所述,正确,故选C。【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录取人数增加后实际效果的正确分析,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9C【解析】材料“在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连“内阁”这个名称都找不到”说明当时内阁还不是正式政府机构,没有法定的地位,只是皇帝辅助机构,故C项正确;AB项错误,明成祖时设立内阁;D项材料无法体现。10D【解析】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不属于特殊情况,推行郡国并行制、元朝设置中书省、议政王大臣会议均属于特殊情况,故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1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是古代雅典城邦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前510年创立,雅典公民可

    22、以通过投票,强制将某个人放逐,目的在于驱逐可能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所以陶片放逐法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并不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C项错误。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均能参与城邦政治,体现人民主权,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A。克里斯提尼时期设立五百人议事会,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是抽签选举产生,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B。伯利克里时代,陪审法庭是雅典城邦法律的捍卫者、民主政治的保障,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体现了民主监督的特点,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两步:一是明确区分“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等人改

    23、革的内容,二是紧抓设问要求“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2A【解析】雅典民主只是部分成年男子的民主,民主范围比较狭窄,故正确;雅典民主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故正确;雅典民主选举方式和组织形式对西方民主政治产生重大影响,故正确;雅典民主属于直接民主,只能适应小国寡民的特点,故正确,本题选择A项正确。13A【解析】人民“选举”出来的等字眼意在强调古代罗马蕴含着近代的民主、法治观念,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古代罗马是共和国和帝国,并未继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才是人民主权思想的源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人文主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

    24、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人民选举出来的中的“选举”意味着民主法治、14C【解析】根据材料“不告不理”审判原则,就是民不告,官不究,反映出古罗马对法律程序的注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减少诉讼案件,而是强调注重法律程序,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维护贵族利益,而是强调注重法律程序,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告与不告,不是证据,排除D。 1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概况,旨在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A项属于对题干信息“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的错误解读,排除;内阁是英国的国家行政机关,但是内阁首相又是议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因此又可以控制立法权,

    25、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C项“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的说法题干信息并没有提及,排除;D项“混乱不清”的说法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史实,排除。故选B。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概况16B【解析】英国女王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故B项正确;英王是“统而不治”,没有实权,故A错误;C 中决策者应该是议会;英王代表英国,故D错误。17A【解析】题干中“参议员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是照顾美国大小州的利益;“众议院的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是照顾美国大州的利益。由此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权衡大小州利益的平衡思想

    26、。18D【解析】材料“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说明总统不能单方面和外国缔约,主要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原则,故D正确;美国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故A和C错误;美国总统由选民选出,故B错误;19C【解析】1832 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是工业资产阶级在工业革命以来实力增强,不断要求政治权利的结果;法国1875年宪法的通过也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才使得共和体制最终得以确立下来,这也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故C符合题意;AB只符合法国1875年宪法,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D。20A【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

    27、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故A项正确。议会中心原则与德意志宪法不符,排除B。共和制原则与德意志宪法不符,排除C。德国的宪法里没有体现公正平等原则,排除D。所以选A点睛: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即可。21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英国的选举权比德国选举权少,一定程度上反映经过改革之后的德国在政治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C项正确。不能简单

    28、通过选举权的比较,推断德国政治民主化水平高于英国,且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选举权只是民主权利中的一种,题干信息无法体现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排除B。D项说法错误,德国皇帝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22A【解析】材料中的“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是根据“夷夏之辨”的原则试图维护“天朝上国”的形象,是清政府固守传统外交理念和模式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列强的侵略目的认识不清,不能说明清政府的“轻视”态度,排除BC项;全免关税同样损害国家主权,排除D项。点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仍然固守“天朝上国”观念,担心与外国

    29、人交往太多会导致“以夷变夏”的结果,宁愿给予外国较多的经济利益,也要维护“天朝上国”的形象。23D【解析】材料“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体现了西方经济侵略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政府开放观念,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均未体现。24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圣库制度,这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25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故赵烈文如此评价,故C

    30、正确。资政新篇不是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产物,故A排除。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B排除。大势清政府没有全面改革内政,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26C【解析】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故项正确。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故项正确。 1858年的天津条约由开埠通商和赔款的内容,但没有割地的内容,故项错误。1860年的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故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故排除ABD,选C。点睛:本题要求熟记列强侵华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27C【解析】“扶清灭洋”的含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保家卫国,是当时中国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反映,故项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28C【解析】据材料“20世纪揭开帷幕”、“中国濒临灭亡的边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在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不符合题干时间,且民族工业发展不符合材料中的“贫穷、衰败”,故错误;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


    注意事项

    本文(精选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