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docx

    • 资源ID:11701337       资源大小:21.41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docx

    1、全国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途、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题干】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选项】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A【解析】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科举制度。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开科取士,从此确立科举制度,并成为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晚期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方式。【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2.【题干】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

    2、立的()。【选项】A军事民主制度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D【解析】商朝虽然确立了王子王位继承制,但并未完全解决王位继承的顺序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3.【题干】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选项】A令B曹C卿D丞【答案】C【解析】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卿。【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4.【题干】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候,其食封的领地称为()。【选项】A属国B侯国C郡国D王国【答案】B【解析】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候,其食封的领地称为侯国。【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

    3、政府的行政体制5.【题干】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选项】A治书侍御史B御史大夫C御史中丞D殿中侍御史【答案】C【解析】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御史台长官为御史中丞。【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6.【题干】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选项】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内史省【答案】A【解析】在隋朝三省制度中,由于尚书省为“政本之地”,实际成为行政运转的轴心所在。【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7.【题干】中晚唐朝宦官之所以能把持朝政,直至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官控制了京城的军队,宦官籍以控制军队的官职是()。

    4、【选项】A司隶校尉B都督军事C太尉D神策左右军中尉【答案】D【解析】中晚唐朝宦官之所以能把持朝政,直至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官同时通过充任神策左右军中尉而控制了京城的军权。【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8.【题干】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选项】A律B令C格D式【答案】B【解析】A律是国家的基本法;B令是依法制定的行政规则,以诏制的形式颁布;C格是以敕的形式颁布的具体行政法规,涉及范围较为具体,是对律、令的补充;D式是包含行政细则的文秘程式的办事章程,行政执行中须依式而行。【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9.【题干】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

    5、”的是()。【选项】A转运使司B提举常平司C提点刑狱司D经略安抚司【答案】C【解析】路仅是一个遣使级的的行政层级。分设四司各司其职:(1)经略安抚司,俗称“帅司”,主持一路之军务,其主官名称在路之四监司中变更最多。(2)转运使司,俗称“漕司”,主管本路财赋,主官为转运使。(3)提点刑狱司,俗称“宪司”,主管一路司法工作,主官称提点某路。(4)提举常平司,俗称“仓司”,主管本路赈灾和茶、盐专卖事务,神宗时还负责推行新法。【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10.【题干】金朝负责从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选项】A吏部B尚书省C枢密院D礼部【答案】A【解析】金朝对官员升迁是按官员品级分

    6、段管理的。从七品以下官员由吏部负责任免,但其中正八品以上官员任免需呈报尚书省,正八品以下则由吏部全权处理,称为部选。正七品以上官员由尚书省统一管理,称省选。【考点】辽金元的行政管理金的行政管理11.【题干】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选项】A刑部B大理寺C都察皖D御史台【答案】B【解析】明朝大理寺和唐宋时期的大理寺不同,它在最高审判机关。【考点】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12.【题干】淸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选项】A道B郡C省D州【答案】C【解析】省是淸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考点】清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13.【题干】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是()。【选项】A

    7、增设学部B增设巡警部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答案】D【解析】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成为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考点】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与改革14.【题干】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宜布变法的是()。【选项】A同治里帝B光绪皇帝C溥仪里帝D慈禧太后【答案】B【解析】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发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考点】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与改革15.【题干】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其中湖北军政府基本

    8、上属于()。【选项】A总统制类型B内阁制类型C议会制类D委员会制类型【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亦称都督府。各省行政体制极不统一,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湖北类型,属于总统制类型;二是福建类型,是一种典型的内阁制类型的省政府。【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16.【题干】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选项】A简任制B委任制C荐任制D聘任制【答案】B【解析】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委任制。【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17.【题干】袁世凯政府建立后,对外蒙古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选项】A行省制度B伯

    9、克制度C盟旗制度D谋克制度【答案】C【解析】袁世凯政府建立后,对外蒙古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盟旗制度。【考点】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18.【题干】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选项】A国民政府委员会B国民政府主席C五院院长D国民党中政会【答案】D【解析】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国民党中政会。中政会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工具,其中心任务是保证国民党对国民政府的控制,进而实现对全国的的专制统治。同时,它又是国民政府行使决策的发源机关。【考点】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19.【题干】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

    10、,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选项】A总裁制B总统制C议会制D委员会制【答案】A【解析】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确定了抗战救国的总方针;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总裁制,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20.【题干】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管理所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选项】A委员长侍从室B中央设计局C军事参议院D中央审议会【答案】B【解析】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管理所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中央设计局,其主持设计的机构是审议会。【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

    11、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21.【题干】“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南京政府的行政体制有所变化,其中考试院院长的产生程序是()。【选项】A由总统直接任命B由考试院选举产生C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D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答案】C【解析】考试院为国家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院长、副院长以及考试委员若干人均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考点】战后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22.【题干】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选项】A广州B瑞金C上海D嘉兴【答案】B【解析】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考点】工农民主政

    12、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23.【题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均实行()。【选项】A议行合一制B委员会制C合议制D首长负责制【答案】B【解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均实行委员会制。【考点】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24.【题干】在多数抗日根据地,区公署是县政府的()。【选项】A助理机关B派出机关C执行机关D代表机关【答案】A【解析】在多数抗日根据地,区公署是县政府的助理机关。【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25.【题干】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

    13、咨询协商机关是()。【选项】A贫民大会B各界座谈会C各界代表会D临时参议会【答案】C【解析】解放战争时期,各界代表会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只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对政府无约束权。【考点】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二、多项选择(本大共5小题,毎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6.【题干】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选项】A晋国B楚国C齐国D韩国E各国【答案】AB【解析】春秋时期,县郡最先在晋国和楚国设立。【考点】夏商周的行

    14、政管理春秋时期向君主专制体制过渡27.【题干】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选项】A九卿议B大臣廷议C例行常朝D便殿议政E临时朝议【答案】BCD【解析】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例行常朝、偏殿议政、临时朝议三大类。【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28.【题干】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入仕正途的是()。【选项】A科举B荐举C捐纳D举贡E吏道【答案】AD【解析】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入仕正途的是科举、举贡。【考点】清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29.【题干】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对旧的官吏制度进行了革新,文官大致分为()。【选项】A简任官B荐任官C委任官D特任官E聘任官【答案】A

    15、BC【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委任制。文官大致分为简任官、荐任官、委任官。【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30.【题干】鉴于战争环境,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选项】A调任制B聘任制C荐任制D选举制E委任制【答案】DE【解析】鉴于战争环境,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选举制与委任制两种方式。【考点】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人员的管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5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题干】三公宰相制【答案】汉成帝时,为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把丞相制改为三公宰相制,即改宰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

    16、大夫为大司空,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32.【题干】司礼监【答案】二十四衙门之首司礼监。司礼监是明代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司礼太监由此成为皇帝的代言人。【考点】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33.【题干】行政三联制【答案】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蒋介石的指示,从1940年开始推行行政三联制,即按照行政运行的顺序,将一切工作过程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每项工作在实施之前,必须有实施计划及经费预算;执行中,必须按计划逐步实施;实施结果必须进行严格考核。而国防最高委员会是将三者统一和联系起来的最高指挥机关。【考点】抗战

    17、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34.【题干】行政公署【答案】各边区政府为便于推行政务,加强对下级政府的领导,按照实际需要,划分若干行政区,设置行政公署,代表边区政府的职权。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行政公署的设置大体分为两种类型: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晋西北行政公署)【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35.【题干】九品中正制【答案】魏建立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是从汉代察举制演变而来,只不过将荐举之权从中央和地方各级长官转移到专职举士的中正官。【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

    18、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目,每小题6分,共30分)36.【题干】简述唐朝为压抑尚书省地位所采取的调整措施。【答案】(1)首先是将宰相议事之所从尚书都省搬出,致使尚书省地位骤降。(2)其次是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规定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三品”、“同平章事”便不能充当宰相,使尚书省长官更丧失宰相的资格,尚书省完全成为奉行机构。(3)第三在尚书省内部进行权力调整,以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37.【题干】简述近代中国行政体制演变经历的大致阶段。【答案】(1)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建立;(2)从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到1928年6

    19、月奉系军阀统治垮台(3)从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考点】下篇中国近代行政管理引论38.【题干】简述抗战期间省临时参议会的职权。【答案】(1)抗战期间,省政府重要施政方针于实施前,提交省临时参议会决议;(2)省临时参议会对于省政兴革事项的提出建议案于政府;(3)有听取省政府施政报告和向政府提出质询之权;(4)选举国民参政会各该省的参政员。【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39.【题干】简述夏商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的残留对君主权力的制约。【答案】(1)盛行于部落联盟时代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

    20、的发展。(2)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行政运行和行政监督40.【题干】简述解放战争时期新解放区城市的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任务。【答案】(1)镇压反革命活动,肃清一切残余敌人;(2)接收并管理一切公共机关、公共产业、公共物资及其他一切公共财产,没收官僚资本;(3)保障我国人民和守法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工农商学各界一切正当权益,迅速恢复和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4)动员组织一切公私力量,沟通与建立城乡经济关系,解决城市人民的粮食和燃料供应;(5)组织革命群众团体,帮助建立系统的人民民主政权机关。【考点】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五、论述题

    21、(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题干】试述秦汉中央政府针对少数民族现实所采取的管理方式。【答案】第一,在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法。道相当于县,其长官秦称为啬夫,西汉称道长。这种道是郡下的一种与县有所不同的特殊行政区域,所采取的是既直接统治,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其内部特殊性的管理方法。第二,在南方归附区,采取虽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附民族首领仍赐侯、王印,保持内部原有统治方式的双轨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当是一种高度内部自治的方式。第三,对内属迁入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保留原有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另一方面,朝廷直接派出官吏加以监督。第四,持节领护官。这是汉政府对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派出的进行羁縻的一类武官,如匈奴中郎将,西域都护等官,只采取武装监护而不干预其内部事务。【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42.【题干】试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答案】(1)旧的管理体制已经崩坏,改革成为时代潮流。(2)新的社会因素逐步壮大,行政管理日趋民主化和科学化。(3)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考点】下篇中国近代行政管理引论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