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某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 资源ID:11628711       资源大小:19.8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1、某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某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1事故特征 1.1.1事故类型和危急性分析 我矿水害事故主要有老空透水、采空区积水透水、奥灰突水、地表水溃入井下。 a)小窑老空透水 由于我矿矿区周边关闭、废弃小窑均分布于矿区东部,因我矿东部资源已大部分采完,现工作面均进入西部下山区域采掘,所以该项危急源对我矿构不成水害威逼。 b)自采空区积水透水 我矿对采空区的范围比较清晰,且巷道掘进时均对邻近采空积水进行超前探放,并在回采前对上覆采空积水进行超前疏放,自采空区积水不会造成事故。但由于积水的探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 c)奥灰突水 井下一旦发生的奥灰突水事故,轻则沉没采掘

    2、工作面、采区,重则沉没矿井,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虽然我矿采掘前均进行超前物探,组织对异常区域进行钻探验证,并对隐患进行治理,对事故进行积极防控,但奥灰突水对我矿采掘活动仍存在一定的危胁。 d)地表洪水淹井 我矿井口均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线,且每年雨季前均对关闭、废弃小窑井口、地表塌陷、裂隙等进行全面检查,准时封堵、填埋可能导入井下的导水通道,处理存在的隐患,所以该项危急源对我矿构不成水害威逼。 1.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我矿水灾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在下山掘进迎头和采煤工作面。 1.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a)上述事故类型中只有地表水淹井事故发生在雨季中或雨季后,其

    3、余水害事故均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不会对我矿采掘活动产生大的影响。 b)上述事故类型中奥灰突水危害程度最大,但据我矿多年来采掘状况总结,揭露的断层及陷落柱形成地质历史时期久远,断层带及陷落柱内胶结致密,未发觉突水、导水现象。同时我矿严格执行了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规定,对事故进行积极防控,此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1.1.4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1.1.4.1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的预兆 a)挂红:因煤矿井下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附着物。 b)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面在煤岩壁上凝聚成很多水珠,但

    4、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层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所以,在遇到挂汗时,要留意辨别真伪,其辨别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看新奇暴露面,假如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c)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突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凉快感,时间愈长就愈感到阴凉。 d)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快速形成雾气。 e)水叫:煤矿井下的高压积水,向煤岩裂缝剧烈挤压与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接近,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需马上发出警报,撤出全部受水,威逼的人员。 f)煤层顶板淋水加大:原有裂隙淋水突然增大,应视作透水前征兆。 g)煤层顶板

    5、来压、底板鼓起:因煤层开采后,煤层顶板在无支撑或不足的状况下,在地下水压作用下,煤层顶底板弯曲变形,有时还伴有潮湿、渗水现象。 h)水色发挥、有臭味: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断层水呈黄色,水无涩味而发甜。 i)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j)裂隙出现渗水:假如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尚远,若出水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1.1.4.2钻探时的预兆 在钻探过程中发觉煤层松软、片邦、来压、钻孔眼底水量突然增大,顶钻等异常现象,均为水灾事故生前的征兆。 1.1.4.3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的预兆 若透水水源为老空水时,由于老空水中含有大量的瓦斯及

    6、其它有害气体,采掘工作面和其它地点有害气体突然增大,也是突水前的一种预兆。 1.2应急组织与职责 1.2.1应急组织机构 由队组成各自的基层应急自救和互救组织机构,即应急自救互救领导组。 组?长:队长 副组长:书记?副队长 成?员:当班班组长?当班安全员?当班瓦斯员?井下电钳工、有经验的老工人?作业地点的全部员工 1.2.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详细职责 1.2.2.1应急自救互救领导组职责 a)井下跟班队干发觉事故征兆或接到事故报警后,快速成立现场处置领导组,召集相关人员,分析推断事故或灾情可能涉及的范围、危害程度、受灾人数等,并针对现场状况,制定应急处置措施或打算组织撤离。 b)准时、精

    7、确地向调度指挥中心汇报现场状况,同时向受影响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 c)在公司应急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d)积极组织本单位井下员工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e)状况危险时马上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 f)负责对本队员工矿井防治水学问及相关学问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防治水意识和发生水灾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1.2.2.2应急组织成员职责 a)队长是本队各工作面应急自救互救的主要负责人,发觉事故预兆及突水或透水事故后,负责本队人员及其他资源的统一调配。 b)书记、副队长是队长的助手,协助队长的工作,队长不在现场时,代理队长的职责。 c)当工作面发觉事故预兆及突水或透水事故后,现场

    8、跟班队干是抢险救灾的现场指挥员,负责组织人员向调度指挥中心进行汇报,同时向受影响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指挥本工作面的应急处置,状况危险时组织人员撤离,同时组织对受伤人员急救。 d)班组长负责协作副队长协调指挥,副队长不在事故发生的工作面时,班组长任现场指挥,同时负责工作面顶、邦压力状况及支护状况的观测。 e)现场安全员负责应急处置时的安全把关,状况危险时负责监督现场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同时兼任信息员和联络员,负责准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现场状况,并负责准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 f)瓦斯员负责工作面有害气体的检测,一旦气体超限,准时监督现场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 g)有经验的老工人:依据经

    9、验,负责向现场指挥人员供应合理化建议,并在紧急状况下建议组织撤离;同时积极带领现场员工进行自救、互救。 h)井下电钳工:负责工作面机电设备的维护,局扇、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备用排水设备的安装;同时依据瓦斯员气体检查状况及指挥部的命令切断工作面(或相关设备)的电源。 g)工作面员工是抢险救灾的主力军,当突水或透水事故发生后,在现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马上开呈现场应急,进行自救互救;状况危险时在队干、老工人的带领下按避灾路线撤退,以使灾情或损失降到最低点。 1.3.应急处置 1.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水害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需马上停止作业,在现场跟班队干的组织下按避灾路线紧急撤离,并向调度

    10、指挥中心汇报,由公司值班领导依据实际状况启动应急预案。 1.3.2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3.2.1现场班组长、跟班干部要马上组织人员按水灾避灾路线进行安全撤离到达新奇风流中。 1.3.2.2撤离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调度指挥中心,到达目的地后再报调度指挥中心。 1.3.2.3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必需快速撤往出水地点以上安全区域,避免进入突水点四周及独头巷道。 1.3.2.4若逆水流行进时,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泻水主流,并留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1.3.2.5如因突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避灾路线指示牌,迷失了

    11、行进的方向时,撤退人员应迎着风流方向向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1.3.2.6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留意。 1.3.2.7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必需查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 1.3.2.8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在现场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老师傅的带领下进行灾区避灾,以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1.3.2.9积极开呈现场自救、安全防卫 a)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状况下,现场人员应马上避开出水头和泄水流,按避灾路线撤退至安全地点。如状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住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

    12、 b)突水后,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冒险进入灾区,防止盲目救灾,造成事故扩大。 c)来不及撤退人员快速进入四周较高的硐室避难。必要时,可设置挡墙或防护板,阻挡涌水、煤矸和有害气体的侵入。 d)进入避难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准时发觉,前往营救。 e)重大水害的避难时间一般较长。应节省使用矿灯,合理支配随身携带的食物,保持宁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氧气消耗,采用各种方法与外部联系。长时间避难时,避难人员要轮番担当岗哨,留意观看外部状况,定期测量气体浓度。其余人员均静卧保持精力。避难人员较多时,硐室内可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应关闭备用。 f)在硐室内,可

    13、有规律地间断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留意,指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 g)在任何艰险的状况下,全部避难人员都要坚决信念,相互鼓舞,保持镇定的心情。 h)被困堵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渴难忍的状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决不嚼食杂物充饥,尽量少饮或不饮不干净的井下水。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供水施救系统进行饮水,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i)长时间避难后,发觉救援人员来到时,应避免过度兴奋和慌乱。得救时,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要避开剧烈的光线,以防发生意外,造成不良后果。 发生水灾事故后,井下受灾人员的避灾路线: 一采区下山: 工作面750南皮带大巷(115轨道大

    14、巷)215材料斜坡(115轨道斜坡)副石门乘人斜井地面 或:工作面115回风大巷115回风下山一采石门乘人斜井地面 二采区下山: 工作面215集中运输下山主斜井进风联络巷主皮带斜井地面 或:工作面215采区回风巷副石门乘人斜井地面 515采区下山: 工作面515回风下山515回风上山南二风井地面 或:工作面515轨道下山五采区下山上部车场750南大巷地面 512下山采区: 工作面512轨道下山512回风上山五采区总回风巷南二风井地面 512采区下山: 工作面512轨道(皮带)下山512石门750南大巷地面 715采区: 工作面715轨道(皮带、回风)下山715回风上山五采区总回风巷南二风井地面

    15、 或:工作面715轨道(皮带、回风)下山七采区轨道(皮带)斜巷七采区车场750南大巷乘人斜井地面 712采区: 工作面712轨道(皮带)下山712回风联络巷七采区回风巷五采区总回风巷南二风井地面 或:工作面712轨道(皮带)下山七采区轨道(皮带)斜巷七采区车场750南大巷乘人斜井地面 750南皮带大巷315段 工作面750南皮带大巷512段512轨道下山512回风上山五采区总回风巷南二风井地面 或:工作面750南皮带大巷512段512轨道(皮带)下山512石门750南大巷地面 1.3.3报警电话 调度外线:0351-4410712?4410705 调度内线:8850?8346 1.3.4事故报

    16、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告事故时必需说明事故的时间、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逼的人员数、可能影响的范围及事故现场状况、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1.4留意事项 a)发生透水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需马上向矿调度室值班室将事故状况进行汇报。调度室值班依据灾情是否需启动事故紧急预案。 b)当出水量很大,现场人员必需根据避灾路线进行撤离。若避灾线路已经被堵,撤离时应尽可能向上山方向撤退。 c)调度指挥中心在接到事故报告时,应依据事故可能波及的地点,准时通知四周人员撤离危急区域。 d)井下人员如未能准时撤离至安全地点,遇险人员应尽量往上一个水平撤退。当被堵在上山独巷时,遇险人员必需保持镇定,避免体力消耗过多,不能喝井下的污水,需查找裂隙水饮用。 e)现场遇险的人员要尽量避开突水头,难以避开时,要紧抓身边的牢固物体,并深吸一口气,待水头过去后开展自救、互救。 f)不能急躁,保持好体力,找个风流畅通,顶板完好的安全地方藏身,合理利用矿灯电量。 g)利用可能发出的任何声音或光线向外界传送求救信号。 h)救护人员到位后,遇险人员要听从指挥,不要吵闹。 薪酬制度奖惩制度考勤制度 办公室管理规章制度房地产公司规章制度办公室日常工作制度


    注意事项

    本文(某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