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必修二14专题高考题汇编精编版.docx

    • 资源ID:11617362       资源大小:331.1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必修二14专题高考题汇编精编版.docx

    1、高中历史必修二14专题高考题汇编精编版必修二1-4专题高考题汇编一、选择题:1(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2(2008年广东文基,19)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与居住区隔开 有专门官员管理 又叫草市 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A B C

    2、D3(2008年山东文综,9)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A B C D4(2008江苏,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A. B. C. D.5(2008年广东单科,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

    3、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6(08海南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7(2008年广东单科,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

    4、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8(2008宁夏,30)表2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187028.05.8188024.95.5189020.25.70.3190021.54.70.7191014.74.31.5表2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

    5、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9(2008江苏,8)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10(2008江苏,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11(2008年广东文基,22)“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

    6、成立初期12(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9)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13(2008江苏,9)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14(2008上海历史,A组14)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15(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44)(1分)“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7、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6(2008宁夏,34)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17(2008年广东文基,28)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

    8、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18(2008年广东单科,15)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19(2008宁夏,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20(20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

    9、”。这一变化表明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21(2008江苏,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21(2008江苏,17)右图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一幅画,它最可能创作于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C.19世纪后期 D.20世纪初期22(2007山东文综)白居易诗:

    10、“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A. B. C. D. 23(2007山东文综)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24(2007广东)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5(20

    11、07广东)“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26(2007广东)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27(2007海南)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具

    12、备设立市场的条件27(2007海南)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28(2007海南)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29(2007海南)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

    13、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30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 社会变革的推动 “欧风美雨”的影响 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A B C D二、材料问答题:31(08海南历史,26)(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史记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 旧唐书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

    14、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 (宋)陈亮:龙川集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清)归玄恭:归庄集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评分项目:观点、论证、表述)32(2008年山东文综,27)(25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札记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

    15、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 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3)据材料三、四,说明

    16、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分)(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33(16分)材料一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材料二 他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自己的企业谋求专利,经营得法,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纱厂外,他还建立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

    17、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材料三 1935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年增长8.86。其中工商业产值增加21.3%,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回答:(1)图中A、D两点各标志着什么?(2分)决定D点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影响C点的最为有利的客观原因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历史人物?(1分)根据材料二,分析他创办的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原因。(2分)他有很多首创之举,请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3)1935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简述民族资本

    18、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6分)34(14分)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图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图三 1983年重庆开始经济试点的报道图四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体制综合改革(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4分)(2)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

    19、分)材料二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783645113257.567.720062180713950035.843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材料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

    20、要基础。(3)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6分)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三 夜市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唐代诗人李绅的宿扬州材料四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

    21、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请回答:(1)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5分) (2)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ACDCC BCCDC CAADB BCABD ADBABB ACACDC 31本题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变迁为线索展开的,考查学生通过对抑商到“工商皆本”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进一步阐述对社会的影响,应坚持站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看问题,才能更好地对商人的社会地位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本

    22、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注意观点正确文字通顺,逻辑严谨。答案: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采取分项评分办法。分项评分项目:观点、论证、表述。第一等:1112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能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完整,并作出总体性评价;文字通顺,逻辑严谨。第二等:710分。要求:观点正确,基本能够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比较完整;文字通顺,有一定逻辑性。第三等:46分。要求:观点基本正确,材料和观点尚能结合;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有所说明;表述较为清楚。第四等:03分。要求:根据本题要求酌情给分。32(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23、;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回答中国传统思想或宗法制度的不给分)。(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 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 2 分) 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33(1)A点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D点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消失

    24、。(2分)三大改造(或“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分)(2)张謇。(1分)善于利用状元身份;注重专利;经营得法;垦牧公司保证了原料;轮船公司保证了运输;等等。(2分,答出任意2点即得2分)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他是第一个状元实业家;冲破世俗观念,弃官还乡从事实业,具有开创精神,等等。(1分,答出任意1点即可得1分)(3)国民政府实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措施,官僚资本投资于工业。(1分,答出任意1点即可得2分)(4)经济: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政治:为

    25、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思想: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总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6分)34(1)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由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4分)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莫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4分)(3)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6分)35(1)表现:手工业发达;商业大都会;水运发达;外商云集;繁华夜市。(5分)(2)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6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必修二14专题高考题汇编精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