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

    • 资源ID:11512468       资源大小:90.47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

    1、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公共心理学复习重点及复习提纲第一章:第1、2节第二章:第1节之一、二、三;第二节之四;第 三节第三章:第2节第四章:第2、3节第五章:第1、2节第六章:第2节第七章:第1节之二第十章:第1节之一;第3节之二、三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第1、2节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 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 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 要任何学习和

    2、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4.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 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二、判断题(错的打“X”,对的打“/ ;每小题1分,共15分,并将答案填 在下列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VVVXXVVVXXXXXVV1 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4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6.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

    3、统。8.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ADBCADBCDA1、( 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A、 1879 B

    4、、 1789 C、 1689 D、 19792、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行为C、人的心理活动 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3、 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A、注意 B、感知 C、思维 D、想象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C)A、需要 B、兴趣 C、性格 D、动机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是人们在(A)上的差异。A、性格 B、气质C、能力 D、人生观6 (D)不属于行为的表现形式A、内在生理性的反应B、外在的躯体性运动C、人的言语活动D、应激7、中枢神经系统包括(B)两部分A、大脑和小脑 B、脑和脊髓 C、大脑

    5、和脑干 D、脑干和大脑8、 反射是通过(C)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A、脑 B、大脑 C、神经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 D)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心理状态主要包 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注意状态和应激状态;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3 分)2、心理行为的关系怎样? 答:心理与行为是不同的,这表现在:首先,心理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 而行为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其次,心理是一种内隐的观念形态,行为则 是一种外显的躯体运动和生理变化。 (3 分)心理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第一,心理支配与调

    6、控行为。第二,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 (3 分)3、人的心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人的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 观反映( 1 分)。人的心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 (2)心理现象的观念性;(3)心理活动的主观性;(4)心理反映的能动性;(5) 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 (每个特征 1 分)五、事例分析题(每题 8分,共 16 分)1、1970年在美国加州发现的“现代野孩”吉妮,自 1岁到 13岁为止 一直被父母隔离,禁闭在一个小孩子里,赤裸的身上套着套具,天天坐在固定 的角落里,父母从不对她说话,也不准她说话。 1970年 11月吉妮

    7、被发现时,经 专家检查、测验,她的智力水平如同 1 岁的婴儿。尽管人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去 训练她,吉妮仍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发展。她从来不提任何问题,也不懂任何 语法,语言发展异常地慢。 1974年她才开始组句,“讲的话大部分像摘要的电报” 。 请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答:“现代野孩”吉妮,有着人类的遗传基因和生理解剖结构,但是她并没 有表现出正常人的心理来( 1 分)。这说明:( 1)人的心理并不是天赋的,也不 是脑的一种自然属性;人脑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2 分)(2)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人脑 才会产生心理现象。(2 分)(3)社会生活实践是

    8、人接触的主要的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源 泉和必要条件。人的心理实际上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 生活实践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更谈不 上心理的丰富与发展。 (3 分)2、我国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杀了建文帝夺得皇位之后,把建文帝的小儿 子朱文圭带到北京关起来,从两岁一直到五十七岁,其间除供给饮食外,不许 别人与他接触,等放出来时,成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白痴。请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答:朱文圭有着人类的遗传基因和生理解剖结构,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正 常人的心理来( 1 分)。这说明:(1)人的心理并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脑的一种 自然属性;人

    9、脑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2 分)(2)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人脑 才会产生心理现象。(2 分)(3)社会生活实践是人接触的主要的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源 泉和必要条件。人的心理实际上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 生活实践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更谈不 上心理的丰富与发展。 (3 分)六、论述题(每题 12 分,共 24分)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怎样? 答:心理与行为是不同的,这表现在:首先,心理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 而行为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其次,心理是一种内隐的观念形态,行为则 是一种外显的躯体运动

    10、和生理变化。 (3 分)心理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第一,心理支配与调控行为。第 二,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 (3 分)(对心理与行为有密切联系的两个表现有解释、说明的,再加 6 分)2、试述人的心理的特征。答:人的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 观反映( 1 分)。人的心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 (2)心理现象的观念性;(3)心理活动的主观性;(4)心理反映的能动性;(5) 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 (每个特征 1 分)(对 5 个特征有解释、说明的, 再加 6 分)第一章 第 3、4、5 节、名词解释观察法: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

    11、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的形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问题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测验法:测验法是应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二、 判断题(错的打“X”,对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 在下列表格中。)1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一个作用是:解释与说明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V)2、 心理学研究目的不在于控制行为。 (X)3、 研究学生或教师心理应该不仅仅停留在预测行为上。 (V)4、 心理学无法通过做实验进行研究。 (X)5、 “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是对心理学发展的高度概括。(V)6、 心理学

    12、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V)7、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只适合研究人的行为而非心理过程。 (V)8、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分支学科。 (V)9、 心理学研究方法非常单一,主要靠观察。 (X)10、 科学心理学在人类远古时代已经出现,只是水平不高。 (X)三、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 A )。A罗杰斯;B苛勒;C杜威;D詹姆斯2不主张研究心理过程的心理学派别是( D )A人本主义;B精神分析;C构造主义;D行为主义3、 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和( A )。A杜威;B斯金纳;C考夫卡;D铁钦

    13、纳4、 1 879 年( A )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 独立的科学。A华生;B斯金纳;C詹姆斯;D冯特5、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 C )A 华生; B 斯金纳; C 弗洛伊德; D 罗杰斯6、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A 华生; B 斯金纳; C 弗洛伊德; D 不是单一的某个人7、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 C )A 客观性; B 系统性; C 主观性; D 道德性8、下面不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 ( D)A 刺激变量 B 个体变量 C 反应变量 D 发展变量9、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冯特和( B )。A杜威;B斯金纳;C考夫卡;D铁钦纳10、

    14、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苛勒、韦特海墨和( C )。A杜威;B斯金纳;C考夫卡;D铁钦纳四、简答题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下面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发展 性原则;四道德性原则。 (6 分)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一、刺激变量;二个体变量;三反应变量(每点 2 分,共 6 分)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一选择和确定课题;二确定研究设计;三搜集资 料;四分析资料;五做出结论(每点 1 分,共 6 分)五、案例分析题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体现了什么心理学派的思想。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5、体现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 (2 分)格式塔心理 学是 20 世纪初在德国涌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韦 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等。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强调心理作 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强调知觉经验虽来自外在刺激,但各个刺激可能是分散和 离散的,我们由之所得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 分)例 如由四条直线构成的正方形,我们所知觉到的,并不是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之 和,而是一个完整的正方形,即在四条直线之外,另加了“完形”的意义。 ( 2 分)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到 现在仍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宝贵财富。 (2 分

    16、)六、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1请评述构造主义心理学答:构造主义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历史上的第一个思想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 是冯特和铁钦钠。(2 分)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们的直接经 验即意识, 心理学的研究的任务就是分析心理经验的结构, 寻找心理的元素。(2 分)构造主义认为心理的基本元素主要有感觉、意向、感情三类,所有复杂的 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 (2 分)构造主义强调采用内省的研究方法。 ( 2 分)构造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上的意义在于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 学。但是它也遭到一些批评: 1 过于简化,将人类的心理经验都简化为简单的感 觉。2 元素

    17、论,研究的不是整体。 3 心灵主义,忽视了不能口头报告的个体的研 究。(4 分) 2请评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答: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和杜威。 (2 分)机能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 究对象是意识, 它认为意识是流动的, 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 ( 2 分)机能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不是发现构成意识的元素,而是描述 意识的进程和状况,描述意识对社会适应的功能。 (2 分)例如对思维的研究, 构造主义关心的是什么是思维,机能主义则关心思维在人类适应行为中的作用。 (2 分)机能主义的这个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研究向实用主义的方向发展。 20 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在应用领域

    18、的研究,这和机能主义的思 潮是分不开的。(4 分)第二章心理过程第 1 节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 9 分) 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2.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二、判断题(错的打“X”,对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 在下列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答 案VXVXVVV, XXX1 .感知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2.梦是有意想象的极端表现。3.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4.能回忆的事物不一定能再认。5.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6

    19、.感受性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7.保持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量和质的变化。8.个人创造力的大小属于能力问题,与他的个性关系不大。9.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 1分钟左右的记忆10 .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动机越强烈,他就越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答 案BDAADBCBAB1.“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2“刀子划玻璃,感觉到冷”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 3“吃糖之后吃苹果

    20、,觉得苹果很酸”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4以下哪个是内部感觉:A 皮肤觉; B 听觉; C 运动觉; D 视觉 5以下哪个不属于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A 直觉式; B 分析式; C 试误式; D 启发式 6不属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的是:A提出问题;B分析问题;C明确问题;D检验假设7根据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 ( ) 、长时记 忆。A 情景记忆; B 情绪记忆; C 短时记忆; D 感觉记忆 8不属于知觉特征的是:A选择性;B个别性;C理解性;D恒常性9“同样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些,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 亮些”以上生活现

    21、象属于感觉的: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0“从太阳底下走进黑暗的房子里,开始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又能隐隐 约约看见东西”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四、简答题(每小题 6分,共 18 分) 1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识记的目的和任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识记的方法。2 简答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答:遗忘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之后的最初时间遗忘的最快,之后逐渐减慢, 最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3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答:动机强度;思维定势;功能固着;迁移的作用;个性差异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1、为

    22、什么教师板书时,有时用彩色粉笔?为什么有时教科书某些地方用粗体 字或加上着重点?有些人读书,为什么在书上做上各种记号?试用心理学知识 加以分析。答:根据知觉的选择性规律,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反映的比较清晰,其余的事物则作为知觉的背景,比较模糊。强度大的、对比 鲜明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教师板书时,有时用彩色粉笔,教科书某 些地方用粗体字或加上着重点;有些人读书,在书上做上各种记号就是为了使 对象与背景在色彩、线条粗细、形状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使知觉的对象重点 突出、形象鲜明,才容易吸引注意力,清晰地被感知和记忆(言之成理,自圆 其说亦可酌情给分)。2、初中学生看一部

    23、电影或听一个故事,很容易地把它记住,还能绘声绘色 地讲给别人听,可是对书本上的东西,有时再三教还是记不住,这是为什么? 答:这涉及到不同的记忆内容的兴趣和类型。初中学生看一部电影或听一个 故事,很容易地把它记住,还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说明他比较擅长对情 节性内容的记忆和形象生动的内容的记忆,生动有趣的内容易于引起他的兴趣; 而课本上的内容比较多地属于语义记忆,或者抽象逻辑记忆,如果再三教还是 记不住,说明他可能因对抽象性的内容不感兴趣,而影响了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效果,不擅长于对抽象逻辑性的内容的记忆,表现出了对不同记忆内容的差异 性(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

    24、12 分,共 24 分)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加强发散思维训练;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想 象力;培养优良的个性。 (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 。2.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答:第一,及时复习。第二,分配复习;第三: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第四,复习方法多样化;第五,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第二章第1节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2.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二、 判断题(

    25、错的打“X”,对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 在下列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答案VXVXVVVXXX、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AADBCBAB四、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答:识记的目的和任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识记的方法。2.答:遗忘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之后的最初时间遗忘的最快,之后逐渐减 慢,最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速度“先快后慢”。3.答:动机强度;思维定势;功能固着;迁移的作用;个性差异五、 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答:根据知觉的选择性规律,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

    26、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反映的比较清晰,其余的事物则作为知觉的背景,比较模糊。强度大的、对比 鲜明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教师板书时,有时用彩色粉笔,教科书某 些地方用粗体字或加上着重点;有些人读书,在书上做上各种记号就是为了使 对象与背景在色彩、线条粗细、形状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使知觉的对象重点 突出、形象鲜明,才容易吸引注意力,清晰地被感知和记忆(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2、答:这涉及到不同的记忆内容的兴趣和类型。初中学生看一部电影或听一 个故事,很容易地把它记住,还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说明他比较擅长对 情节性内容的记忆和形象生动的内容的记忆,生动有趣的内容易于引起他的兴

    27、 趣;而课本上的内容比较多地属于语义记忆,或者抽象逻辑记忆,如果再三教 还是记不住,说明他可能因对抽象性的内容不感兴趣,而影响了对课本知识的 记忆效果,不擅长于对抽象逻辑性的内容的记忆,表现出了对不同记忆内容的 差异性(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1. 答: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加强发散思维训练;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和想象力;培养优良的个性。 (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 。2. 答:第一,及时复习。第二,分配复习;第三: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 合;第四,复习方法多样化;第五,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言之成理, 自圆其说亦可酌情

    28、给分) 。第二章心理过程 第二和三节(附答案)一、判断题1、客观事物本身并不直接决定情绪和情感,它 能否引起人的情绪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 的。2、认知不能调节人的情绪活动。3、白日梦不是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表现形式。4、自我整饰是挫折后消极的表现形式。5、情绪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情感是与 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6、情绪发生时会伴随着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7、情绪发生时的机体外部表情变化包括面部表 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8、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久的情绪状态。9、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 或者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10、随意动作受人的意志调节和控制, 具有一定 的目的性,但不

    29、是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11、“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是动机斗争中的双趋 式斗争。1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指意志品质的果 断性。13、意志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执行决定的阶段14、动摇性和自制性均属于消极的意志品质。15、意志总是和行为相联系, 并对人的行为起着 调节和控制作用。二、选择题1.下列哪些不属于情绪()A 愉快 B 悲伤 C 恐惧 D 想象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情感不依赖情绪B 情绪不是情感的表现C 情绪依赖情感D 情绪和情感可以分割3.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的信息沟通,可以通过观 察对表情的观察达到交流的目的, 这是情绪和情 感的()A 信号功能 B 感染功能 C 调节功能 D 理解

    30、 功能4.下别哪些不属于情绪情感的机体变化() A 呼吸节奏变化 B 视力变化 C 语调变化 D 心 跳变化5.下列情绪变化最大, 自我卷入程度最大的为 () A 暴怒 B 激愤 C 难过 D 怡悦6.下列不属于最原始的四种情感的是() A 恐惧 B 忧愁 C 愤怒 D 快乐 7狂喜是一种()情绪体验方式A 心境 B 激情 B 应激 D 应急 8()是人们在感知和欣赏事物时产生的优美的 情感A 理智感 B 道德感 C 美感 D 疑惑感 9.不属于否定的道德体验是()A 羞愧 B 敬佩 C 憎恨 D 厌恶 10“酸葡萄 ”是一种()表现A 挫折后升华 B 挫折后补偿 C 挫折后自我整 饰 D 挫折后的自我安慰 11意志行动的()越强,意志水平越高,行为 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也就越小。A 目


    注意事项

    本文(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