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 资源ID:11500       资源大小:147.7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历史关注的不仅是独特事件,同时还是被评定为重要的独特事件。从许多方面来说,历史都是一种判断”。作者旨在表达A历史的存亡由史学家的个人意义构建来取舍B历史学家应关注个别现象多于典型现象和普遍现象C历史掺杂着价值观念,是事实与史学家个人意义判断的结合D历史难以捉摸,但可以使用普遍性法则进行解释以昭示其特殊内涵2. 史学原论一书中指出:史料几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痕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

    2、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对文字史料作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最小的是A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 B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 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3.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4. 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 B.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C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 D欧洲开始衰落5. 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

    3、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这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A参加反法同盟B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C英法俄组成协约国D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6. 下图所示为德国在1820一1870年、1870-19131913-1950、1950-1973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A. B. C. D.7. 一战期间作为主要战线的西线战场发生了多次重大的战役。结合地图标数,理解正确的是A.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B.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C

    4、.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D.兴登堡防线突破后同盟国彻底瓦解8. “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兴登堡战役9. 凡尔赛条约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当,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个观点的是A大战前,德国在欧洲同英国展开激烈的竞争,还想重新瓜分世界B萨拉热窝事件事件后,德国支持下的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

    5、发出最后通牒 C从1892年到1907年,英法俄分别签订条约,三国协约形成D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10. 战争改变历史中提出:“总体战所提出的需求残酷地暴露了这种行政方式的弱点。到1915年初,双方将领都在抱怨弹药短缺;人们发现旧的供应体系政府向私有公司订购,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该材料主要表明 A一战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B政府职能无法适应战争需要 C一战催化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D一战导致妇女进入生产部门11.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华盛

    6、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A. B. C. D.12. 美国在1921年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不包括A限制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B限制愈演愈烈的海军军备竞赛C维护并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利益 D解决日益复杂的德国赔款问题13. 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二十世纪初主要大国之间“以利相交”的有 A美国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 B三国同盟军事集团的形成C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形成 D塞尔维亚的参战14. “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

    7、地采取应对措施。”该条款A使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 B承认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C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上矛盾 D反映英国在亚太地区实力不变15. 国际联盟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下列有关国际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总部设于日内瓦万国宫 B.正式成立于巴黎和会召开期间C.“促进国际合作”是其宗旨 D.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16.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共同点之一是A.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了日本的势力B.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有局部特权或优势C.华盛顿会议参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17. 美国参议院认为国际联盟盟约中的某一条款,最终将引导美国

    8、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之中,因此拒绝批准加入国际联盟。这一条款最有可能涉及 A裁军 B集体安全 C委任统治 D发展国际贸易1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关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19. 1924年9月,国际联盟第五届大会上,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理共同提交了日内瓦议定书。议定书保证维护凡尔赛和约规定的领土,包括维护法国东欧盟国边界的现状。会上,含法国在内的十国签署议定书,但英国却最终宣布拒绝接受日内瓦议定书。对此理解正确的

    9、是表达了国联尝试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 迎合了战后民众要求和平的思潮践行了非战公约解决争端的原则 体现了战后欧洲局势的纷繁复杂A B C D20. 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要求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B中国是国际联盟的参加国 C英日同盟的宣告失效 D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21. 关于阿房宫,史记载:始皇“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阿房宫未成。”杜牧在名作阿房宫赋中写道:“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当代考古学者在史记所载阿房宫位置没有发现红烧土、木

    10、炭等物质。这说明A.史事的真实性必须得到考古的证实 B.文学作品推动历史知识的普及传播C.不同来源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历史解释D.不同类型的材料相互印证得到历史事实22. 1938年9月13日,希特勒收到张伯伦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文是:“由于局势越来越严重,我有意前来看你,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我想乘飞机前来,并准备明天动身。”张伯伦解决的办法是A默许德国进入莱茵非军事区B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C静观德国吞并奥地利D签订慕尼黑协定23. 下图是一幅题为怀疑蜜月究竟能持续多久的漫画,描绘了二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发生的某一重要事件。这一事件 A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B使得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C客观上加速

    11、了二战的全面爆发D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合作的典范24. 1938年9月,中国在国联会议上强烈要求全面制裁日本。因为欧洲剑拔弩张的形势,各大国的外交部长多数不在日内瓦。国联作出了成立以来最强硬的决议,指称日本违反国际协定,各国可以力所能及地个别援助中国。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此时中国国内正值武汉保卫战B欧洲大国忙于处理苏台德问题C中国的抗日获得一定国际同情D反法西斯力量已有初步的联合25. 1937年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此时的欧洲A法西斯国家正式结成了军事同盟B德国空军轰炸了城市格尔尼卡C西班牙马德里被佛朗哥军队攻陷D意大利正式吞并了埃塞俄比亚26. 学者在评论某亊件的影响时说:

    12、“加快了德、意法西斯的勾结步伐,促成德、意法西斯联合阵线的形成。欧洲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法西斯而不利于民主进步力量的变化”。该事件最有可能是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B西班牙内战C德国吞并奥地利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27.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逐步对外扩张,最终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西班牙内战爆发 中国卢沟桥事变爆发 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ABCD28. 英国著名史学家惠勒贝内特在论述二战期间某一政策时说:“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面,有它合理、适当的地方,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惠勒贝内

    13、特论述的是A.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 B.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C.英、法、美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D.美国通过的“中立法案”29.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各种意识形态、政治派别、经济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是以国内斗争来解决问题,还是以国家之间的斗争来解决问题,已成为一个跨国性的议题。最终,这些问题在一个国家进行了“演习”。这个国家是A德国B西班牙C波兰D捷克斯洛伐克30读“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如下)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时间 1928年 1930年 1932年 纳粹党党员 108万 35万 85万 国会议席 12 107 230 国会名次 9 2 1 A“大萧条”的出

    14、现B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C德国人的民族情绪D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署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 近代以来列强通过战争不断攫取中国特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

    15、世界史:现代史编(上)(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3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32. 边界、领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界、领土的争端影响两国关系甚至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 历史上法德关系恶化并诉诸武力的重要导因在二战后初期又有重复的可能。将引发德法历史冲突的症结问题改变为促进德法和解的引擎,法国政治家找到一个突破口,这就是:从煤钢问题入手,通过经济合作的方式将法德双方的利益连接起来,使之成为

    16、法德和解的良性开端。联邦德国与比利时在理性合作基础上,经过短暂谈判,于1956年9月签订联邦德国与比利时王国关于边界变更和其他问题条约,解决了两国的边界纠纷。1960年8月联邦德国与荷兰王国关于埃姆斯河口合作规定签订,缩短了两国边境线的长度,确定了双方对存在争议地区共同勘探与开采的原则。 据丁丹二战后德国与邻国边界、领土争端的解决述评整理(1)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一中数字标识指出法国在领土与边界问题上极力压缩德国的措施,并说明日后德国是如何突破的?(4分)(2)材料二中“法德和解的良性开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二战后联邦德国解决与邻国的边界、领土争端的特点及对60年代的欧洲所

    17、带来的影响。(6分)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20世纪30年代,纳粹政权执行领土扩张政策,冲突扩大到了欧洲。到1941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吞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和地区、非洲部分地区的暴力和痛苦的大漩涡之中。随着美国和苏联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盟国于1945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

    18、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919年3月)(1)根据材料一,用四句话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并概括材料一关于二战的新观点。(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原因和过程。(4分)34. 20世纪初期,美国借“海权”东风,迅猛发展。(10分)材料一 西奥多罗斯福继任总统时(1901年),美国刚刚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如何使美国这个新兴经济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扮演一个世界政治强国的角色,是这位年轻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罗斯福坚持“白人优越论”,认为扩张夺取落后

    19、民族的自治权是执行上帝的使命,只有武力干涉才是文明大国教育落后民族的重要手段。他接受了马汉的“海权”思想,认为美国必须建立“支强大的海军以维护美国国旗的荣耀”。美国通过改革,建立了世界第二的“大海军”,使美国的“太平洋帝国”的梦想得以实现,也为美国的全球扩张莫定基础。因此,西奥多罗斯福被称为美国的“海军之父”。摘编自张江宁外国名家重大军事改革述评材料二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终于缔结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吨数限额为:美英各52万5千吨,日本31万5千吨,法意各17万5千吨(5:5:3:1.75:1.75)根据规定,美国不得在关岛和菲律宾建立海军基地或新的要塞.由于日

    20、本刚刚完成了小笠原群岛的要塞工程,所以,关于基地的规定对日本比较有利。美国以此让步,换取日本同意接受主力舰比例。摘编自张陀亚太争夺:1921一一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奥多。罗斯福改革海军的背景。(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在海军军备竞赛方面的胜利,并分析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影响。(5分)杭西高2018年10月高二历史答卷班级 姓名 学号 座位号B_ 装订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 近代以来列强通过战争不断攫取中国特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

    21、影响。(3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32. 边界、领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界、领土的争端影响两国关系甚至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1)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一中数字标识指出法国在领土与边界问题上极力压缩德国的措施,并说明日后德国是如何突破的?(4分)(2)材料二中“法德和解的良性开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二战后联邦德国解决与邻国的边界、领土争端的特点及对60年代的欧洲所带来的影响。(6分)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

    22、用四句话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并概括材料一关于二战的新观点。(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原因和过程。(4分)34. 20世纪初期,美国借“海权”东风,迅猛发展。(10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奥多。罗斯福改革海军的背景。(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在海军军备竞赛方面的胜利,并分析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影响。(5分)12345678910CACDDCCBCB11121314151617181920CDDABABACD21222324252627282930CDCDBBDCBD31.(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

    23、除领事裁判权。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2. (1)措施:使莱茵区成为非武装区(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或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控制萨尔煤矿;(2分)突破:1936年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2分)(2)事件:1951年,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

    24、联营)。(2分)特点: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矛盾;以经济合作的方式促进关系和解。(2分)影响:为欧共体的建立奠定基础,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2分)33(1)1931年,二战在亚洲爆发。30年代,冲突扩大到欧洲。1941年,达到最大规模。1945年,二战结束。新观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6分)(2)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丧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国内市场狭小,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在经济危机中遭受了沉重打击,国内矛盾空前尖锐。(2分)纳粹党借助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存在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终于取得国会选举的胜利,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2分)34. (1)背景: 20 世纪初,美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新兴工业强国;(2 分)为实现世界政治大国梦,美国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西奥多罗斯福信奉种族优越论;马汉的“海权”思想。(3 分)(2)美国的胜利:美国取得与英国海军同等地位的海军力量,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2 分)影响:关于基地的规定对日本比较有利,日本占有相对的优势,暂时缓解列强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但并没有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3 分)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