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11497447       资源大小:22.6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docx

    1、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一、(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文言文阅读(17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堅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

    2、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13.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2 分)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 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本其山川遂书以名其亭焉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1)山水之乐 (2)乐其地僻而事简B. (1)在乎山水之间也 (2) 幸生无事之时也C. (1)名之者谁? (2) 修之来此D. (1)山行六七

    3、里 (2)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17. 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 和_ (用原文语句回答)。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答案】13.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14. 像鸟的翅膀一样 情趣 根据 起名,命名。15. B 【解析】B都 属于判断句式,意思和用法就是一样的。16. 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17. 【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 幸其民乐其岁物

    4、之丰成和_ 喜与予游也(用原文语句回答)。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二、(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甲】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

    5、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注释:涯:岸边。欧

    6、阳公:即欧阳修。构:搭建。直:当,临。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9.解释下面加线的词。(4分)(1)伛偻提携 伛偻:(2)泉香而酒洌 洌:(3)杂然而前陈者 杂然:(4)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10.下列各组加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D.醒能述以文者 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11.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4分)(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12.【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2分)【答案】9.(1)驼背,指老年人。(2)清。(3)错杂的样子。(4)就,靠近,到。(4分。每小题1分)10.B(3分)11.(1)脸色苍白,头发雪白,昏昏(或“东倒西歪”)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4分。每小题2分,关键词语理解正确、句式翻译恰当即可)12.【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答“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政治清明

    8、,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中游而乐,而不知太中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9、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8、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醉翁”“六-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B生查子元夕、卖油翁都是欧阳修的作品。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D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10、选文中游人的“乐”指:;太守的“乐”指:。(4分)【答案】:8、C 9、错杂地摆放在大家面前的(场面),是太守在宴请(宾客)。10、跟随太守游山之乐(游山之乐、观赏自然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一百姓之乐而乐)。(4分,每空2分)四、(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

    10、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

    11、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9. 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乐亦无穷也B. 若夫霪雨霏霏 日出而林霏开C.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D. 临溪而渔而不知人之乐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1.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B. 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究乐趣。C. 文章能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D. 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世”,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22. 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答案】19. A 20.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

    13、里,寄托在酒上。 21. C2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勾画出全文主旨的作用,且是全文展开的线索。五、(2018年重庆市A卷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

    14、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

    15、谁?庐陵欧阳修也。【注】“琅琊也”,教版写作“琅邪也”。9.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1)名之者谁(_)(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3)觥筹交错(_)(4)树林阴翳(_)10. 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1. 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第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B. 第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C. 本文除第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

    16、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D. 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12. 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段,分析者这样修改的原因。【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答案】9.(1).题名 (2).寄托 (3).古代的一种酒器 (4).遮蔽10.(1)野花开了,有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生长茂盛,形成浓郁的绿荫。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1. B12. 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

    17、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六、(2018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文言文阅读(13分,1012题,每小题2分,共6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

    18、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

    19、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志:记。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占:占卜。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忭:高兴,快乐。10.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B.佳木秀而繁阴 秀

    20、:草木茂盛C.民方以为忧方:刚才 D.甲子又雨 雨:下雨11.下列对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用一个“乐”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而这些“乐”,都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之乐。B.甲乙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甲文以作者的号来命名,而乙文以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C.甲文第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环境位置,由群山到琅琊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亭名引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内存的脉络是连贯的。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12.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官吏相与庆于庭13.读了甲乙两文,你从欧阳修和苏

    21、轼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答案】10.C 【解析】方:才。 “民方以为忧”,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11.D 【解析】 “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错误,应为“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12.(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2)官吏们共同在厅堂庆贺13.示例一: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我明白了,不管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做到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乐观前行。示例二: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我看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有抗挫能力,在今后的工作要努力奋发为人民办实事,谋

    22、福利。七、(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23、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锦鳞游泳() (2)佳木秀而繁阴()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5.下列句子中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而或/长烟一空。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C.游人去而禽/

    24、鸟乐也。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6.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4分)【答案】13.(1)鱼 (2)繁荣滋长14.(4分)【答案】(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答案】(2)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15. C 【解析】C项“禽/鸟”停顿划分错误,因为禽鸟就是指各种鸟儿,不能分开读,正确的停顿划分是: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此句可按虚词标志划分法:虚词“而”表转折,然而的意思,句子译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唱啊。16. 主体不同:前者是迁客骚人之乐,后者是太守之乐(或百姓之乐);客体不同:前者是春季美景之乐,后者是四时山水之乐 ;原因不同:前者是因宠辱偕忘而乐,后者是因百姓乐而乐; 本质不同:前者是个人之乐,后者是与民同乐。(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得满分)。(4分)


    注意事项

    本文(《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