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docx

    • 资源ID:11412415       资源大小:20.6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docx

    1、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记住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和制造者;概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探究东三省迅速沦亡的主要原因。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记住事变发生的时间和发动事变的两位爱国将领;概述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认识事变的性质;概述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做出的巨大努力;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记住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爆发的时间、地点和制造者;简述七七事变的经过;认识事变发生的影响;识别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自卫反击和卢沟桥事变形势图,体会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斗争精神。记住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制造者和中国被害同胞的人数;

    2、简述南京大屠杀的情况;识读被推上刑车将被集体屠杀的南京同胞、日军开展杀人竞赛的报道、正在遭日军屠杀的我同胞等图,揭露日军的侵略本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归类整理历史史实的方法和抓住教材关键字词理解掌握历史结论的方法;通过指导识读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自卫反击、卢沟桥事变形势图、被推上刑车将被集体屠杀的南京同胞、日军开展杀人竞赛的报道、正在遭日军屠杀的我同胞等图片,让学生学会正确识读历史图片的方法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的概述,培养学生简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西安事变爆发原因、和平解决原因等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

    3、义基本观点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七七事变、否定南京大屠杀等的讨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实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激发学生对日本野蛮侵略的仇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日本的野蛮行径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难点: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和卢沟桥抗战是全国抗战的开始。【策略方法】本节为单元复习课,采用单元目标导学模式,以预设的单元学习目标为核心,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学与练相

    4、结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准备】 制作预设目标、补充材料、历史图片、达标测评等内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流程】教学引入:近年来,日本不断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华历史,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就让我们再次燃烧这段不容忘却的抗日战争吧,让历史告诉未来,悲剧不要再上演。(课件显示复习课题:燃烧的记忆:不容忘却de抗日战争和五大版块的学习主题)(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1、九一八事变(年月日、沈阳)2、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3、西安事变(年月日、西安)4、七七事变(年月日、北平卢沟桥)5、南京大屠杀(年月、南京)复习展开:(教师过渡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采用目标导学教学

    5、模式组织大家复习本主题的前两课内容,等会儿我们将分五大板块分别展示学习目标、并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共同探究,完成本部分学习任务,并通过达标测试,检查巩固复习成果。下面是第一板块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第一板块学习目标)一、九一八事变抓住时间、地点、发动者等基本要素,概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认识事变的性质。阅读教材P80第一段材料,指出蒋介石政府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给中国带来的恶劣影响,认识蒋介石政府的实质。了解东北沦陷后日本扶持建立的傀儡政权的名称、都城、执政、性质等。(师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将基本知识在书上勾画出来,并试着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巡视做指导。(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师

    6、生共同探究)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概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说明事变的性质。(教师须先交给学生概述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再请12名学生概述事变经过,并适时给予恰当评价)2.借助教材P80第一段材料,让学生知道蒋介石政府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认识蒋介石这一态度给中国带来的恶劣影响,认识蒋介石政府的阶级实质。(教师课前将教材P80第一段材料做成幻灯片,教学中展示学生,并先交给学生阅读材料的方法,通过共同分析理解,明白蒋介石政府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给中国带来的恶劣影响,认识蒋介石政府的阶级实质,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将探究结果用课件展示给学生)经过概述:1931年9月18日,日

    7、本关东军策划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干的,随即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全城,制造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教师可用横线标明基本历史要素)态度恶果:绝对不抵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逐渐上升,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中国人民不甘做亡国奴,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怒潮。(课件展示第二板块学习目标)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本目内容从略处理,23分钟即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北平、上海等地民众的抗日行动”、“各地工商界的抗日行动”、“南京等地学生的抗日行动”、“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的抗日行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

    8、行动”等几个层面,理解“全国各界抗日救亡高涨情况”。(教师过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也促使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军从民族大义出发,发动了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课件展示第三板块学习目标)三、西安事变(复习重点)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抓住时间、发动者、目的等基本要素,概述西安事变的经过。知道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概述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的巨大努力,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评价张学良(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指导学生将基本知识在书上勾画出来,并试着思考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巡视做指导。(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探究)重点围绕

    9、以下问题展开:1.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完成)2.概述西安事变的经过。(教师提醒学生抓住基本历史要素进行精练概括,并强调张、杨采取行动的主观目的是逼蒋抗日,从而正确认识事变的性质)3.概述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的巨大努力,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让学生认识中共在民族大义面前,不计前嫌的全局胸怀;认识和平谈判是解决重大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4.评价张学良(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价值观熏陶)(教师将探究结果用课件展示给学生) 历史背景:日本扩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本原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使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国难当头,张学

    10、良、杨虎城深感同共产党打内战没有出路,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事变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派兵逮捕了在西安的蒋介石及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并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共努力:提出和平解决事变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做张、杨的工作,同蒋介石进行谈判斗争,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促成了事变的最终和平解决。事变性质:逼蒋抗日的爱国行动。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评价张学良(略)(教师过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到来,而卢沟桥上的枪声,更

    11、是唤醒了整个沉睡的中华民族。(课件展示第四板块学习目标)四、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抓住时间、地点、发动者等基本要素,概述事变的经过,认识事变的性质。识读教材P88卢沟桥事变形势图,找出北京城、宛平城、卢沟桥等重要地点的位置。从两方面认识七七事变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指导学生将基本知识在书上勾画出来,并试着思考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巡视做指导。(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探究)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概述七七事变的经过。(指导学生抓住基本要素进行精练概括,培养概括努力)2.结合教材地图,从两方面认识七七事变的影响。(教师将探究结果用课件展示给学生)事变经过:19

    12、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历史影响:是日本全面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教师过渡)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后,其凶残的侵略本质暴露无遗。他们占我国土,害我国民。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就是他们留给中华民族永远的痛。(课件展示第五板块学习目标)五、南京大屠杀抓住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被害中国同胞的人数等要素,简述大屠杀的概况。识读教材P90被推上刑车将被集体屠杀的南京同胞、日军开展杀人竞赛的报道、正在遭日军屠杀的我同胞等图画,揭露日军的凶残本质。联系实际,运用相关史实,批驳日本右翼分子美化

    13、侵华战争,否认侵略历史的错误行为,并就如何保持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指导学生将基本知识在书上勾画出来,并试着思考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巡视做指导。(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探究)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概述南京大屠杀的情况。(指导学生抓住历史要素进行精练概括,培养概括努力)2.指导识读教材P90被推上刑车将被集体屠杀的南京同胞、日军开展杀人竞赛的报道、正在遭日军屠杀的我同胞等图片,揭露日军的凶残本质。3.联系实际,运用相关史实,批驳日本右翼分子美化侵华战争,否认侵略历史的错误行为,并就如何保持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将探究

    14、结果用课件展示给学生)大屠杀概况: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对中国和平居民进行为期一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共杀害中国同胞30多万人,犯下了滔天罪行。【达标测试】一、选一选1、每年9月18日,辽宁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哪一国耻? ( )A.火烧圆明园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卢沟桥事变 2、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导致东北人民面临如此悲惨处境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忙于北伐战争 B.中国军队的武器低劣C.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D.中国没有国际援助3、你认为20世纪三十四年代中国流行歌曲的主题应该是 ( )A.歌

    15、颂祖国大好河山 B.追求民主与科学 C.宣传抗日救亡 D.表达伤感怀旧4、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爆发 B.九一八事变爆发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卢沟桥事变爆发5、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之所以修建在北京宛平的卢沟桥是因为( )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日军在此大量屠杀中国军民C.这里打响了抗日救亡第一枪 D.国共合作抗日在此初步形成6、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因为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因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7、今年(2007年)是七七事变和

    16、南京大屠杀多少周年纪念 (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8、识别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该图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制造这一事件的是谁?(3)该事件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伤害?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年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对卢沟桥事变的描述:年月日夜,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于日本方面的冲突不断发生,解决变的困难起来. 材料二 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就是要把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绝对不能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希望日本方能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2005年4月23日胡锦涛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讲话 请回答: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科书认为卢沟桥事变是由哪方挑起的?根据真实的历史回答,日本是怎样制造卢沟桥事变的?日本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做了不实的描述,反映日本对侵略中国的历史持什么态度?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锦涛主席认为日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


    注意事项

    本文(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