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docx

    • 资源ID:11412382       资源大小:29.1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docx

    1、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心理学【】标记为名词解释。标记为判断题。()标记为填空或选择。*标记为论述题*/* 斜杠前的数字为真题年份,后数字为指定教材页码所有题目均按指定教材内容顺序、页码排列。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98/P153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的。99/P153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00/P153【心理过程】: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在客观事物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01/P

    2、153【认识过程】:指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03/P15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08/P153属于认识过程的是(思维)、感觉、知觉、记忆、想象。01/P153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种做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03/P153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04/P153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特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差异性)。02/P154【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

    3、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04/P154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08/P157【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07/P157【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09/P157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借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的方法称之为(谈话)法。02/P158对单一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

    4、04/P159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感情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心理学理论学派是(构造主义心理学)。04/P160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07/P160强调将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是(格式塔)心理学。09/P160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行为主义心理学)。08/P160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07/P161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并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的神经是(脑)神经。07/P168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是(神经元)。98、06/P164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

    5、息)的机能。03/P164根据功能特性,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01/P164不属于脑干的是(小脑)。09/P166 延脑、脑桥、中脑属于脑干。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枕叶)。99/P167【经典型条件反射】:指一个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01/P170*什么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哪两种主要类型?98/P170(1、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

    6、射。它是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暂时建立的神经联系。2、条件反射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并不能引起某种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2)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一定刺激情绪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99/P170(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

    7、反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是: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它们的不同之处是:(1) 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2) 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

    8、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3) 反应方式不同。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中,反应是先天的,在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的反应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又包含工具性条件反射。)马戏团的动物只要坐出驯兽师期望的动作,驯兽师就会用食物作为奖励,以后它们做出这种动作的几率就会提高。这种反应形式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09/P170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09/P172【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98、99/P172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

    9、行的条件发射产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02、07/P172属于条件抑制的是(分化抑制)和消退抑制。00、06/P173【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结合,其中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01/P173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10/P174【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98、00/P174心理反映形式发生的标志是(对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做出反应。10/P174心理产生的标志是出现(信号性)反应。99/

    10、P174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04/P174【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性反应,我们就说它不仅具有生命,还有了心理。02/P174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萌芽)阶段。01、06/P175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语言)。02、08/P177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09/P181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的(动作)。08/P185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06/P185维果斯基把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11、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10/P186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从刺激的来源分,感觉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07/P188胃的剧烈收缩所引起的疼痛属于(本受感觉)。99/P188视觉、听觉、嗅觉等属于(外受感觉)。01/P188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是(本受)感觉。03/P188【知觉】: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08/P189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知觉)。00、07/P189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运动的物体,这种知觉称为(似动知觉)。98、08/P190

    12、【似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的时间一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物体的现象。03、05/P190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时间)知觉。02、09/P190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称为(深度)知觉。01、04/P190对两个刺激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09/P192【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其大小用差别感受阈限来衡量。02/P19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成(反比)关系。98、05/P192费希纳提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符合对数定律。04/P193【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

    13、生变化的现象。98/P19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适应)现象。99、09/P193【暗适应】: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常常用暗适应曲线来表示。07/P193明适应过程即视网膜上椎状细胞的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00/P193【对比】:同一感受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00/P194【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09/P194“月明星稀”是感觉的(对比)现象。98/P194*知觉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99/P194((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

    14、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背景。(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熟悉英语的人,在阅读英文材料时,可以一目十行,这是知觉的(理解性)。08/P195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映像仍然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98/P195【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

    15、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04/P196*什么是观察?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98/P196(1、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观察的品质有:(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4)观察的敏锐性,它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在观察中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称为观察的(敏锐性)。05/P197第五章 记忆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动作)。99、06、10/P198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识记

    16、)。02/P198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短时)记忆。00/P198长时间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得划分界限为(1分钟)。01/P198个体在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内隐记忆)。06/P199【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是经过信息加工后的知觉痕迹。06/P199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头脑中所保存的形象称作记忆(表象)。98/P199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03/P199工作记忆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04、06/P199根据研究,记忆效果较好的学习效果是(150%

    17、)10/P202【遗忘】: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99、02/P202*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00/P20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要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识记后要(及时)复习。10/P202*简述遗忘的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06/P202(关于遗忘的原因目前涉及两种理论假设,一是衰退理论,一是干扰理论。(1)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这种假设与常识较为接近。但目前普遍认为,衰退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信息

    18、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2)干扰理论指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这一理论与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在头脑中消失,只是因相互抑制而造成遗忘。干扰理论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证实。)【复习】: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00/P20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98/P203(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复习的效果与其说决定于复习的次数,不如说决定于复习的合理组织。(1) 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遗忘规律指出,识记后最初遗忘最快,以后逐渐减慢。针对这一规律,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

    19、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2) 复习中的尝试回忆。研究证明,在复习过程中,拿全部时间复习,不如只拿部分时间复习,而用另一部分时间去进行尝试回忆。尝试回忆与识记交错进行,一方面通过尝试回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从而使下一次复习更有目的性,以便在难点上多下功夫。(3) 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对于不太长的材料,整体复习比部分复习效果好,但若材料很长,部分复习又比整体复习效果好。(4) 复习的形式多样化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能提高复习效果。如把心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尽可能利用多种

    20、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写、听结合起来复习;把所学材料加以系统地组织,自己编写提纲等等。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复习。例如学生在背诵古文时,让学生看见几遍以后就试着背,比用全部时间来回地读记忆效果好得多。在复习外语单词时,采取听、说、读、写多种方法比单纯用一种方法更有效。)【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像、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10/P204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98、07/P206【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的特点是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即在动作中进行思

    21、考,发现和解决问题。06/P206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动作)思维。03/P206思维的主要特性是(间接与概括)。06/P206沿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称为(发散式思维)。04/P207【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它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方案。05/P207巴甫洛夫学说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来解释思维的生理机制。07/P207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99、05/P208【抽象】:指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

    22、、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09/P209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它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作(抽象)。98/P209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概念)。00、04、07/P210【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99/P210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06/P210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各种定理和法则,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反映。04/P210学生在日常生活所获得的“相邻”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有促进作用,这体现了(过去经验)对概念掌握的影响。05/P210在直观教学中,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变换事物的非

    23、本质特征,以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即为(变式)。03/P210【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01/P210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功能固定)。08/P212【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04、08/P212灵感出现在创造活动的(豁朗期)。08/P214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灵活性)。98/P215【思维的批判性】: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03/P215“人云亦云”的人,往往缺乏思维的(批判)性。09/P215【想象】: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07/216【再造想象】: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新

    24、形象的过程。08/P216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再造想象)。98、09/P216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99/P216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99/P216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利用自己以往经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作(创造想象)。01/P216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看到天上的白云,将它们想象成草原上的羊群,这属于(无意)想象。02/P216情绪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02/P218*情绪与情感的定义及其信号功能。99/P218、225(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

    25、稳定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识,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 人的情绪、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像;第二, 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某类事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再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作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为上的趋避动作;第三, 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实验证明,当被试接受到故事讲授者的情绪信号后,也会激起相应的情绪活动或情绪共鸣。)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说中,属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26、自我实现)需要。98、03/P219(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99/P219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04/P219情绪、情感是(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关系的反映。10/P219有关情绪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具有长期性)。10/P219*简述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98/P219(情绪和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比如,在强度方面,有强弱之分;在紧张度方面,有紧张与轻松之分;在快感度方面,有快与不快之分;在复杂度方面,有简单与复杂之分。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为:积极的与消极的检验。如果外界的事

    27、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它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检验;否则,就使人们对它产生否定的态度和引起不满意、郁闷、厌恶、轻视等消极的内心体验。、增力作用和减少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人和动物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作用。增力性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能鼓舞人去进行活动,甚至忘我地进行拼搏。情绪和情感的减力作用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等。)【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05/

    28、P220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称作(心境)。99/P220【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激动而又短促的情绪状态。00/P220【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02/P220由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应激)。01/P220与人的责任心有关的情感体验属于(道德感)。98/P221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和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98/P221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属于(道德感)。00/P221【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属于高级情感,与人的认识成就的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

    29、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10/P221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理智感)。99/P221与追求真理有关的情感体验属于(理智感)。01/P221弗(凯)侬提出的情绪理论特别重视(丘脑)的作用。00/P222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情绪理论是(认知评估说)。04、05/P223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05/P225*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的主要内容。10/P225(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之后,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来说,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第八章 意志在意志

    30、行动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是(第二信号系统)。00、08/P229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05、10/P230某师范生为了今后能成为优秀教师而努力学习,这种行为的动机是(长远的、概括的)。10/P231提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就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08/P231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属于(内在的)原因。04/P233个体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自我效能感)。05/P233一般说来,将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使个体的行为动机(降低)。08/P233分析动机冲突类型及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学生动机冲突的

    31、办法。98/P234(动机冲突类型可分为三类:(1) 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此时必须从两者中取一更加高尚的目标。(2) 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如心理素质和学习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又怕学习不好受到处分。(3) 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如既想为社会做好事又怕别人不理解等。解决上述动机冲突,主要看动机冲突的内容是否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问题。从动机冲突内容上看可分为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和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对于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即仅是个人兴趣爱好方面的动机冲突,例如周末是去看电影还是看小说?这类动机冲突一般来说内心斗争不那么激烈,持续时间也不长,可让学生自行解决。对于原则性动机冲突,即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例如周末既有精彩的电影又有集体劳动,是去看电影还是参加劳动?这是教师要对学生讲清道理,树立榜样,加强管理,帮助学生以高级的动机战胜低级的动机,培养他们意志,从而使他们的行为服从于社会道德标准。)“鱼与熊掌,两者不可兼得”,这种矛盾心态是动机冲突形式中的(双趋)冲突。03/P234意志行动最


    注意事项

    本文(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