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明和谐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版.docx

    • 资源ID:11411293       资源大小:22.9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明和谐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版.docx

    1、文明和谐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版文明和谐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版)(最新版)编制人:_审核人:_审批人:_编制单位:_编制时间:_年_月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编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2、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正文内容文明和谐家庭事迹材料(20XX年犯管教所干部。妻子李艳华,47岁,长春市兴业街道办事处宏波社区主任。女儿曲彤,26岁,共青团员。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文明社会离不开文明和谐,对于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比如说:家是心灵的歇息地,家是生活的加油站,家是快乐的安乐窝,家是烦恼时的出气所。总之,家是经受

    3、挫折时最觉得温暖的地方,家是我们倾情释怀的小舞台。这个文明家庭让我们的生活无限美好。一、爱党爱国 遵纪守法李艳华有着25年的党龄、4年的军旅生涯,22年的地方行政机关工作的经历,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特别是她身处街道办事处,而且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家人遵纪守法。慎诺守信是我的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全家能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严格遵守文明公约、公民道德等规范。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4、,参加志愿者活动,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二、学习进取 爱岗敬业曲洪民身为基层领导干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诚信从业,遵守职业道德。每天早出晚归,把监狱中的那些罪犯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一样帮助。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还拿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穿;有些刑满释放的甚至没有家里人来接,丈夫就主动给他们买回乡的车票及用品。丈夫的工作得到单位领导的高度评价,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李艳华作为社区主任,每天都和居民接触,做到“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配合领导完成好上级的各项任务。不论做什么

    5、事情,都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家庭和睦 尊老爱幼他们夫妻双方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尊敬长辈,赡养老人,孝敬公婆,善待岳父母,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助,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我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最幸福快乐的时光。李艳华的父亲因脑出血住院术后意识不清,丈夫到处寻医问药,四处奔波,通过

    6、各种关系找到了治疗最有效的药物,对父亲的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媳妇,李艳华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由于婆婆的去世,公公情绪十分低落,总是一个人孤单的坐在角落,并表示想找个人作伴,听到了这些,李艳华发动周围的亲戚朋友,深入了解,最后给公公找到了一位很可心的老伴,老两口的日子有滋有味的。小叔失足误入歧途,在监狱的那几年,李艳华每到过年过节都去看望他,买些衣物用品,帮助教育他好好改造,早日出监,现在小叔在她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重新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作为母亲,李艳华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女儿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女儿成材的重任。以身作

    7、则,注重对女儿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孩子,实实在在地按照“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帮助培养。帮助女儿分析和把握最适宜她发展的方向,积极地引导并且尽一切努力为她创造相应的条件,并且以父母的率先垂范,对孩子的德育品行、为人处世严格要求:要求她为人正直诚信,待人真诚谦逊;要求她举止落落大方、不亢不卑。四、邻里团结 文明礼貌一家人能做到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节假日主动走访邻里,街坊邻居关系融洽。每隔一段时间就把左邻右舍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十分融

    8、洽。李艳华的一位邻居在干活的时候突发脑溢血,晕在了楼道中,当时她马上拨打了120XX年节都给他们送去食品,生活用品,大家又给孩子凑够了学费,让他们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真的是十分感人的场面。有人说,一个文明和睦幸福的家庭有利于家庭成员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于是李艳华想,如果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成员,都能够保持勤奋进取的精神状态,富有责任感,富有谦让之心,富有关爱的美德,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呈现这样的状况,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将构建文明家庭的美好愿望,化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生活中的民主得到充分的发挥,用理解融化矛盾,让宽容驱逐争吵,为构建文明家庭共同努力吧,幸福美

    9、好的生活也将会如约而至!第二篇:文明和谐家庭事迹材料(20XX年40岁,家庭人口4人,上有六旬的奶奶,下有12岁的儿子,虽然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一、勤劳俭朴,合作无间。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杨玲夫妻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难共同面对,共同商量解决。杨玲的家庭环境困难,为了尽快摆脱贫困,四年前,夫妻两人在附近小墟镇经营起了理发店,但不巧生意不好,无奈只好关门停业。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家庭也失去经济来源,面对困境,夫妇两人并没有被打

    10、败,而是更加乐观面对,又想方设法在村里承包了十多亩水稻田耕作,夫妇两人每天起早摸黑,勤劳耕作。夏收的时候,为了不耽误农时,杨玲夫妇早出晚归,顶着烈日淋着雨水,合作无间忙收割、晒谷、插秧。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耕作规模扩大到50亩,成了村里有名的“大耕户”,生活有了改善,夫妻感情也愈发深厚。二、互敬互爱,家庭和睦。杨玲一家家庭气氛和谐融洽,夫妻两人相互信任,互相关爱。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儿子在其熏陶下,从小就懂礼貌,尊重长辈,遵纪守法,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儿子、好孙子。家婆有风湿病,腿脚不便,无论农活有多忙,耕作回家有多累,杨玲和丈夫都坚持每天轮流为老人按摩腿脚,和老人唠家常,给

    11、老人讲故事、说笑话,并叮嘱老人只要享清福就好,在家什么也不用做,什么事也不用操心。老人逢人就夸儿子和儿媳好,是儿子和儿媳让她活的开心,舒心。老人眼看着夫妻两人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默默地承担起照顾孙子的责任,洗衣、做饭,料理一切家务,从无怨言,解决了夫妻两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加安心地工作。多少年来,家庭成员之间从没有斗过一句嘴,从没有红过一次脸。三、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真心待人是杨玲一家的处事态度,杨玲一家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困难,只要有一点时间,杨玲一家就会热心给予帮助,为邻居排忧解难。邻居伍淑贞家是单亲特困家庭,母子两人相依为命,生活艰难。由于伍淑贞白天打工不在家,儿子上学和吃饭

    12、问题成了一大难题。加上本地学校生源不足,本村的孩子要到4公里外的学校读书,接送孩子就更加不便。杨玲一家及时雪中送炭。不管风吹雨打,杨玲的丈夫都负责帮助伍淑贞接送孩子。杨玲的奶奶虽然已经六十多岁,身体还比较硬朗,每天总是按时做饭。孩子一放学,就到杨玲家吃饭,虽然没有什么佳肴,但终究能让孩子准时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伍淑贞平时工作较忙,没什么时间陪孩子。为了让已经失去父亲的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杨玲一家处处关心、体贴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料。杨玲经常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做作业,买来的图书和学习资料总是一起分享。每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拦路虎”,她就耐心辅导,帮助孩

    13、子解决一个个难题。杨玲一家的帮助减轻了伍淑贞对儿子的挂心,能安心做好她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的困难。对于杨玲一家的关怀和帮助,伍淑贞一直心存感激,将心比心,伍淑贞会在杨玲夫妇农活忙时帮助他们照顾老人小孩,还主动到杨玲家照顾料理,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牵手相伴十多个春夏秋冬,杨玲夫妻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杨玲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

    14、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第三篇:文明和谐家庭事迹材料(20XX年代多次被信阳县、平桥区评为“五好文明家庭”.杜支书1983年进村当主职,一干就是31年,由于他本人人品好、素质高,村两委班子团结,成绩显着,是邢集镇树立的一面旗帜。结婚45年来,他们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爱岗敬业、共同进步,孝老爱亲、教子有方,勤俭持家、弘扬美德,成为当地农户学习的榜样。一、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杜运山和妻子徐文连结婚45年来,夫妻俩夫唱妇随,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从没有红过脸、吵过架。平时夫妻俩相爱有加,孝敬父母,团结乡邻,在邢集街一直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和敬仰,被大家广为传颂,是大家眼中的模范夫妻。夫妇俩常说:既然结为

    15、夫妻是一种美好的缘分,就应该珍惜,就应该互敬互爱、夫唱妇随、互相谅解。夫妻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徐文连理解丈夫当基层干部难,30多年来,她无条件支持丈夫的工作。生活上不仅对丈夫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公婆更是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孝敬有加,免除了丈夫的一切后顾之忧,让丈夫可以全身心投入村里的工作。1983年,丈夫进村当村长,村里没有办公室,因她家建平房早,办公室就安在她家,这一安就是三年。平时,徐文连不管对村组干部,还是对办事的普通群众,都热情接待,遇到天热时节,一上午光开水就要连续烧十几瓶,但她从无怨言,总是笑呵呵的。村干部在一起研究事情时,她马上离开,从不过问。80年代初,家里没有装电话,她就

    16、义务当起了通讯员,经常步行到其他村干部家中通知他们到她家开会。同时,对到她家办事的干部群众热情接待,端茶递烟,深受群众好评。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平时不仅与邻居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杜运山夫妇无论是在邢集街北头住,还是搬到南头住,都能够用自己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的文明家风默默感染着一方百姓。夫妻俩无论住到哪里,邻居们都在夫妻俩的感召和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爱生气的不再生气了,甚至个别家庭正在大吵大闹,听到杜支书说话,马上停止争吵。因为他住到哪里,就在哪个居民点召集社会有识之士成立家庭矛盾协调小组,义务调解农户家庭矛盾,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

    17、需要帮助的群众解决一些燃眉之急,这样一来,这个居民点就和谐了。30多年来,相继有53对年青夫妻到杜运山家开离婚证明时,被夫妻俩及时劝阻,生气而来,带笑而归,和好如初。二、爱岗敬业,共同进步杜运山1983年37岁时进村当村干部,一干就是31年。期间当了6年村长,25年村党支部书记,现在已经68岁了。但他宝刀不老,邢集村在以他为中心的村支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各项工作均走在全镇前列,成绩显着,连年获得区、镇两级党委、政府表彰奖励,连续多年被评为镇年终目标优秀奖,被命名为区级综合试验区先进示范村,是邢集镇村级组织的领头雁。他本人也相继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党代表,被市、区、镇三级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双强”村

    18、党组织书记、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领导班子团结、群众党员的支持,更得益于贤内助徐文连31年如一日对丈夫工作的大力支持。邢集村是镇政府所在地,在1983年以前是个老大难村,年终排名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1983年,杜运山进村后,为了改变邢集村老大难的落后形象,他带领全村8名村干部,认真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方向,同心同德,努力工作,公正公平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年终评比时,邢集村也由落后村上升为优秀村。31年来,杜支书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不计其数,几乎没有向镇党委、政府上交过一起矛盾事件,不仅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更

    19、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三、孝老爱亲,教子有方杜运山兄弟三个,大哥杜运河,二哥杜运清,大嫂是精神病,二哥患肺结核,父母亲年老多病,一直由杜运山夫妇赡养,直到为父母养老送终。父亲患肺结核病,19年如一日吃药。杜支书因村里工作忙,经常不在家,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尽管当时条件差,但妻子徐文连一日三餐,尽量变着法儿给老人做好吃的,衣服脏了,马上清洗;到吃药的时候了,水、药全端到面前,自己则经常馒头就着咸菜,喝点水了事。从里到外,大事小情,关怀到无微不致,妻子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两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就说:可苦了徐妮了,自己好福气,娶了个好媳妇,真是比女儿还要亲。直到老人去

    20、世,夫妇俩从没有向两位哥哥要过一分钱。二哥杜运清1985年,45岁的时候去世了,丢下三个未成人的孩子,两个侄子,一个侄女。杜运山夫妇对侄子侄女百般照顾,帮助二嫂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并出钱张罗给二侄子杜家海娶了媳妇,送侄女杜家莲出嫁。大哥家庭困难,1975年患有精神病的大嫂去世,买不起棺材,杜运山夫妇主动出面向八组邻居黄图直借他母亲的棺材应急,然后省吃俭用把钱还上。1977年,大哥年仅15岁的儿子杜家富身患严重胃病,需要到信阳地区医院住院开刀治疗,可大哥没钱给儿子看病,急得抱头痛哭。见此情景,杜运山夫妇立即把家里唯一的最值钱的拉车用的毛驴以80元钱卖掉,又到大姐家借了60元钱,给侄子看病。侄子出院

    21、后,为了让侄子身体尽快康复,杜运山把侄子接到了自己家,生完孩子正在坐月子的妻子把娘家送的油条、鸡蛋等全部给了侄子吃,直到4个月后侄子身体完全复原才让他回家。常言说:严教之下出孝子。儿女童年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要,杜运山夫妇俩共有三个子女,老大老三是女儿,老二是儿子。平时,夫妻俩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要孝敬老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好好学习、热爱劳动。为此,两个女儿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小日子过得很幸福,对双方父母都很孝顺。儿子在镇政府工作,儿媳是一名小学老师,小夫妻俩不但人品好、素质高,而且工作认真负责,办事公道,对双方老人孝敬有加,结婚15年来,从来没有大吵大闹过。四、勤俭持家,弘扬美德勤俭节约是中华

    22、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持家更是杜运山一家的传家宝。夫妇俩都是将近70岁的人了,携手走过的45个春秋,什么样的苦日子没有经历过,所以更加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村干部收入不高,地里的收入也很有限,加上上有老、下有小,又要帮助亲戚邻里,负担很重,这可愁坏了妻子徐文连。平时,夫妻俩能省则省,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不轻易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现年11岁的小孙女杜静静,很小时就知道不能浪费粮食,吃多少要多少,从不乱扔饭菜。夫妻俩时常教导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生活中要从每件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现在,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牵手相伴45个春夏秋冬,杜运山夫妇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杜运山、徐文连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注意事项

    本文(文明和谐家庭事迹材料精选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