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某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secret.docx

    • 资源ID:11407219       资源大小:28.79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secret.docx

    1、某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secret*南环城路(一期、二期)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前言1.1工程概况 *市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拟建*南环城路(一期、二期)市政道路工程,拟建道路位于*西南侧,该工程由*设计院负责设计工作,我院承担该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拟建*南环城路(一期、二期),为城市级主干道,起点与324国道相接(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号(1),坐标为(X=23905.723,Y=14035.398),道路大致呈西向东延伸,路面设计标高为6.7米,于桩号k3+068.791与玉峰南路呈十字型交叉为终点,坐标为(X=22891.952,Y=16806.284),路面设计标高

    2、为4.1米,全线长30000米,设计路基宽为60米,为水泥砼路面,设计坡度为0.3000.574%(各路段设计标高见工程地质剖面图)。该路段有桥涵2座,概况如下:(1)里程k0+000k0+050右拐车道处有一跨越排洪渠宽为8米的小桥(一期),小桥位于与国道324线交叉口处,为324国道涵洞延伸段。桥涵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箱涵,拟采用浅基础或粉喷桩处理地基,设计荷载为城-A级,人群荷载4.0KN/M2。(2)里程k2+600处有一跨越渠道10米小桥,桥梁上部结构拟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拟采用U型桥台或柱式桥台,拟采用浅基础或粉喷桩处理地基,设计荷载为城-A级,人群荷载4.0KN/M2

    3、。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的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的复杂程度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根据拟建道路及桥涵的特点,本次勘察的目的和任务是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和有关桥涵地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并对基础形式提出建议。查明桥(涵)位区各墩台和主要防护构筑物范围内及其邻近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岸边的地层结构,各类土层的性质、坡度,基岩的构造、风化程度及深度、断层的位置,破碎带宽度及填充情况和含水性,判定环境水和土对桥涵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最终提出

    4、资料完整,数据真实、结论有据、建议合理,满足设计要求的勘察报告。1.3勘察依据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号)南环城路工程地质勘察合同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1.4.1勘察工作布置勘探点的数量

    5、和位置由设计单位确定,依拟建道路的中心线共布设勘探点51个,其中道路共布置39个钻孔,钻孔编号以ZK开头表示道路中心线钻孔,里程桩号k0+000k2+150勘探点间距为100m,里程桩号k2+150k3+000有淤泥软弱土层分布,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勘探孔间距调整为50m,每一座桥布置6个钻孔,HK和QK均表示桥(涵)钻孔,各勘探点的位置、深度、类型详见“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附表1)和“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1)。本工程取原状土试样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取土器,采用重锤少击法取样,淤泥用静压法取样,砂土用岩芯管取样;现场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严格按相应规范、规程执行。对原状土试样提出土的天然含

    6、水量、比重、密度、饱和度、孔隙比、液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内聚力、内摩察角、固结系数(CH、CV)、渗透系数、填土有机质含量等物理力学指标;对花岗岩残积土并提出细粒土的含水率和液性指数;对砂样提出不同粒组的质量百分数;对地下水样进行简易水质分析。报告编写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的相关要求执行,并对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提出合理正确的岩土参数。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察工作于2007年02月24日至2007年04月10日安排XY-1型钻机2台进行野外钻探。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4.2-

    7、1。 表1.4.2-1 完成勘察工作量一览表外 业 勘 探室 内 试 验工 作 内 容单 位工作量工 作 内 容单 位工作量勘探点测放个51常规组72钻探m/孔765.66/51固结快剪组72取样原状样件72水质简分析孔内水水样组10扰动样件26地表水水样组3孔内水水样组10地表水水样组3标准贯入试验次2151.5工作方法和勘察仪器、设备根据临近地质资料,结合拟建道路的特点,我院采用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多种勘探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本次勘察,现将采用的勘探方法和使用的仪器、设备介绍如下:1)勘探点测放:各勘探点的位置和高程以业主提供的两个控制点A(X=23858.4653、Y=1397

    8、1.5338、H=6.7m)、B(X=23990.051、Y=14149.587)引测而得,采用南方NT352型全站仪,极坐标法测放各勘探点的位置,并以A为基准点引测各勘探点的孔口高程。本场地坐标为*城市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2)钻探及取样:本次勘察采用XY-1型油压钻机配以优质泥浆结合无缝钢管护壁钻进。对于淤泥、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采芯率为95%以上,对填土岩芯采取率不低于75%,对强风化采取率不低于70%,原状土试样在淤泥、粘土、残积土层中采用敞口式活塞薄壁取土器,取样方法为静压法或重锤少击法;扰动样采用岩芯管取样。3)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落距76cm,

    9、锤重63.5kg,试验间距一般为2.0m左右,主要在粘性土、砂性土、残积土、全风化层、强风化层中进行。4)室内试验:对所采取的原状样均进行常规试验,其中压缩试验采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本工程所有岩、土、水试样室内试验由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完成。2、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勘察场地位于*镇西南侧,呈带状延伸,穿越耕地和果园。地貌为*东溪下游冲、海积平原,地形较平坦,高程1.55.15米。局部地段为台地,位于k0+150k0+750和k0+950k1+250段,标高在5.4210.20米。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地层结构勘察场地在揭露深度40.60m范围内分布的地层有: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和2耕土

    10、(Q4ml)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海积形成的粘土(Q4al)层、中砂(Q4al)层、淤泥质土(Q4m)层、2淤泥(Q4m)层、中砂(Q4al)层,燕山晚期侵入花岗岩(52(3)的风化层残积砂质粘性土(Qpel)层、全风化花岗岩层、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层、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层。3、2岩土层分布、厚度及其特征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埋深、厚度及水平方向的分布情况详见下表和工程地质剖面图,垂直方向的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2-1-22-3-2)。表3.2-1 岩土层分布、厚度及特征表层号时代成因岩土名称层厚(m)埋深(m)岩性特征分布范围层底标高(m)-Q4ml素填土1.501.901.501.904.

    11、254.70褐黄色,可塑,稍密,回填时间约5年以内,主要由残坡积粘性土经人工回填而成,含约10%的砾石及少量碎石,回填后未经任何压实处理。钻孔:hk4、hk5、hk6-2Q4ml耕土0.300.800.300.800.9010.20灰色,灰褐色,稍湿,主要以粘粉粒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k0+000k0+150k0+650k3+000钻孔:qk1、qk2、qk3、qk4、qk5、qk6Q4al粘土0.403.400.905.100.301.85灰色,可塑,湿,粘性较好韧性较好,干强度中等,不具摇震反应。K2+150k2+650钻孔:hk4、hk5、hk6、qk1、qk2、qk3、qk4、qk5、

    12、qk6Q4al中砂1.302.652.103.90-1.80-3.85黄色,饱和,稍密,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等。分选性一般K2+150k2+300-1Q4 m淤泥质土0.903.601.506.30-4.200.40灰黑色,饱和,软塑,粘性强,富含腐殖物,具腥臭味,稍有光泽,摇震反应缓慢,干强度高,韧性高K2+150k2+600 -2Q4 m淤泥0.501.301.502.30-0.430.38灰黑色,饱和,流塑,粘性强,富含腐殖物,具腥臭味,稍有光泽,摇震反应缓慢,干强度高,韧性高钻孔:qk1、qk2、qk3、qk4、qk5、qk6Q4al中砂1.308.803.8510.30-8.80

    13、-0.50黄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等。分选性一般K0+000k0+150K0+750k0+850K1+250k3+000 钻孔:hk1、hk2、hk3、hk4、hk5、hk6、qk1、qk2、qk3、qk4、qk5、qk6Qp el残积砂质粘性土1.7511.209.8016.80-11.90-0.40褐黄色,黄褐色,湿,可塑硬塑,粘性差,矿物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及云母为主,长石、云母已风化成土状。岩芯遇水易崩解软化。所有孔都分布该层52(3)全风化花岗岩3.604.7014.6015.30-13.42-12.69黄褐色,岩芯呈土柱状。风化强烈,长石和云母已分化成土状。原

    14、状岩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节理很发育,原岩结构较清晰。qk1、qk2、qk3、qk4、qk5、qk652(3)碎屑状强风化花岗岩1.102.6016.4017.60-15.74-14.52黄夹白色,岩芯呈碎屑状。风化强烈,长石和云母成分风化成变异。结构大部分破坏,节理很发育。qk1、qk2、qk3、qk4、qk5、qk652(3)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22.7023.80未揭穿40.1040.60-38.74-38.23黄夹白色,岩芯呈碎块状。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风化强烈,长石和云母已分化成土状,原状岩组织,节理很发育。qk1、qk2、qk3、qk4、qk5、qk64、岩土工程特性指标

    15、4.1岩土参数的分析和统计本场地的原状土样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取土器,用锤击法进行取样,淤泥用静压法取样,扰动样用岩芯管取样,样品质量符合要求,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均严格按相应规范、规程执行,所得数据真实、可靠。现场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规定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提出地基土层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和特征值,其中平均值宜做为评价土层性状和评价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标准值和特征值用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各土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见附表2,主要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见附表3,岩土层的主要指标值见附表4,简

    16、易水质分析成果见附件一,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详见附件二。4.2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建议值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试验成果,结合地区经验,提供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括号内为经验值)建议值如表4.2-1,供设计选用。表4.2-1(南环城路)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建议值层号-2-1岩土名称耕土粘土中砂淤泥质土中砂残积砂质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100)13016060180200压缩模量建议值Es(MPa)4.744.52(5.00)2.21(6.00)4.71表4.2-2(一期小桥)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建议值层号-1岩土名称素填土粘土中砂残积砂质粘性土承

    17、载力特征值fak(kPa)(100)150200200压缩模量建议值Es(MPa)4.504.80(6.00)4.54表4.2-3(二期小桥)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建议值层号-2-2岩土名称耕土粘土淤泥中砂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承载力特征值fak(kPa)(100)15040170200300400600压缩模量建议值Es(MPa)4.514.531.64(6.00)4.684.3抗剪强度指标本次勘察剪切试验方法为固结快剪,各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建议如下表4.3.2-1,设计时可根据需要采用。表4.3-1(南环城路) 土层抗剪强度指标试验方法层号指标-

    18、2耕土粘土-1淤泥质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固结快剪内聚力标准值Ck(kPa)23.4129.1911.2925.67内摩擦角标准值k()20.568.381.2823.25表4.3-2(一期小桥) 土层抗剪强度指标试验方法层号指标-2素填土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固结快剪内聚力标准值Ck(kPa)21.2027.0026.52内摩擦角标准值k()20.5112.6021.88表4.3-3(二期小桥) 土层抗剪强度指标试验方法层号指标-2耕土粘土-2淤泥残积砂质粘性土固结快剪内聚力标准值Ck(kPa)21.4926.6011.0025.94内摩擦角标准值k()17.4111.191.3221.025、场地环

    19、境水评价5.1地表水场地内地表水主要为渠道水,拟建道路于里程桩号k2+300k3+000与渠道相重合,渠宽6.0米,渠道为农田灌溉和排洪设施,水量较大,因此对路基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勘察期间经人工抽取渠道水3组,进行水质简分析。5.2地下水埋藏条件及类型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属承压水和潜水两种类型。潜水主要分布于里程k0+000k2+100中,赋存于中砂、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和全风化花岗岩层中,砂层水量丰富,为强透水层,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0.705.90米,稳定水位埋深为0.905.70米。承压水主要赋存于中砂层和中砂层中,透水性强,水量较丰,上覆盖有-2耕土

    20、、粘土,分布于里程k2+100k3+000中,主要靠西溪水的渗透补给和相同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0.401.40米,稳定水位埋深为0.301.30米。5.3地下水水位变化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里程k0+150k0+750和k0+950k1+250为1.906.70米,水位标高为1.255.50米,(黄海高程),里程k0+000k0+150、 k0+750k0+950和 k1+250 k3+000为0.302.6米,水位标高为0.453.45米,(黄海高程),地下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季节的影响,并与西溪河有水力联系,丰水季节地下水位较高,枯水季

    21、节地下水位较低,向西溪排泄。由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知:里程k0+150k0+750和k0+950k1+250地下水位年变幅约为0.50米,地下水最高水位标高为6.00米,里程k0+000k0+150、 k0+750k0+950和 k1+250 k3+000地下水位年变幅约为1.00米,地下水最高水位为4.50米。5.4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勘察场地所在的*镇属湿润区,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表G.0.1的划分标准,本场地的环境类型为类。为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本次勘察在钻孔取地下水样和地表水样做水质简分析,取样情况如下:道路:于zk2#、zk13#、zk23#

    22、、zk37#钻孔内取地下水样,各取一组做水质简分析,地表水取3组,地表水1在一期小桥里程k0+020处取得,地表水2在里程k1+450处取得,地表水3在里程k2+760处取得。一期小桥:于hk1#、hk5#、hk6#钻孔内取地下水样,做水质简分析。二期小桥:qk2#、qk4#、qk6#取地下水样,做水质简分析。水质分析结果详见附件一,根据水质简分析结果,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有关地下水腐蚀性的标准进行判定如下:(1)道路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长期浸水部分无腐蚀性,干湿交替部分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地表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长期浸水部分无腐蚀性,

    23、干湿交替部分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2)一期小桥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长期浸水部分无腐蚀性,干湿交替部分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地表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长期浸水部分无腐蚀性,干湿交替部分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因此应按相应规范要求采取防腐措施。(2)二期小桥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长期浸水部分无腐蚀性,干湿交替部分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地表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长期浸水部分无腐蚀性,干湿交替部分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因此应按相应规范要求采取防腐措施。6、场地地震效

    24、应6.1 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和场地类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闽建设200237号文的有关规定,本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对场地内zk5、zk8、zk16、zk29、hk1、hk5、qk3、qk4八个孔20米深度内的土层进行剪切波速计算(zk5、zk16、zk29、hk1和hk5未钻至20米的土层按残积砂质粘性土考虑),在八个钻孔中分别评价如下:道路:k0+000k0+150段海相沉积地貌、k0+150k0+750为残丘地貌、k0+750k0+950段海相沉积地貌、k0+950k1+250为残丘地貌、k1+250

    25、 k2+050为海相沉积地貌、k2+050 k3+000为海相沉积地貌(淤泥段),得等效剪切波速Vse分别为200.0m/s、200.0m/s、200.0m/s和181.82m/s。一期涵洞:在hk1和hk5进行剪切波速计算,得出等效剪切波整Vse分别为200.0m/s和166.7m/s。二期小桥:在qk3和qk4进行剪切波速计算,得出等效剪切波整Vse分别为222.2m/s和200.0m/s。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3米小于50米,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1.3条和4.1.6条划分,场地均为中软土,因此场地类别为类,特征周期为0.35s,6.2 液化评价场地内部分路段有中

    26、砂层和中砂层,部分为饱和状态,经初判饱和砂层具液化现象,再进一步根据路段和小桥12个钻孔(qk1)的饱和砂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进行判定,部分地段为液化中砂层,钻孔液化指数为1.005.00,判定地基的液化地段和等级:k0+000 K0+150、k0+750 k0+950和k1+250k2+100中砂层均为轻微液化;K2+100k3+000 中砂层和中砂层为轻微液化,中砂层上覆盖-1淤泥质土层,强震时会产生震陷现象;一期小桥中砂层不液化;二期小桥中砂层为轻微液化,中砂层上覆盖-2淤泥层,强震时会产生震陷现象。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评定,本场地里程k0+000k0+150、k0+750 k0+950、

    27、k1+150k3+000属对抗震不利地段,里程k0+150k0+650和 k0+850k1+150为对抗震有利地段,2座小桥为对抗震不利地段。7、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场地内未见埋藏的河道、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和作用,因此场地稳定。道路:场地内分布有-2耕土属软弱土层,粘土层属一般土层,厚度很薄,中砂和中砂属轻微液化层,对路基稳定性影响较大,-1淤泥质土层属不稳定地基土层,厚度较厚,层厚在1.33.6之间,强度低,对路基稳定性影响较大,其他均为较好岩土层与324国道交接处的一桥:场地内分布有-1素填土层属软弱地层,粘土层属一般土层

    28、,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属较好土层。里程k2+600处的二桥:场地内分布有-2耕土、和-2淤泥层属软弱地层,且淤泥层属不稳定地基土层,中砂层属轻微液化饱和砂层,对桥基稳定性影响较大。综上所述:场地稳定,地基稳定性较差,采用合适的基础方案适宜建设。8道路、一期小桥和二期小桥地基分析8.1 场地岩土评价根据钻孔揭露情况,道路沿线地层有-2耕土层,土质松散,含植物根系,厚度变化不大,工程地质性能差,分布于k0+000k0+150和k0+550k3+000段,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0kpa;粘土层,呈可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度薄,厚度变化不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分布k2+1

    29、50k2+650段,中砂层,呈稍密状,具轻微液化现象,稳定性差,工程性能差,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分布于k2+150k2+300段;-1、-2淤泥质土和淤泥层,软塑流塑,灵敏度高,触变性高,工程地质性能差,承载力特征值fak=4060kpa,分布于k2+150k2+600段和二期小桥桥址;中砂层,呈稍密中密,局部会液化,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分布于k0+000K0+150 、k0+750K0+850和k1+250K3+000段;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均匀性一般,稳定性较好,工程地质性能较好,属中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分布于k0+000k3+000段,其中k0+350K0+450和k0+950K1+150段直接露头;全风化花岗岩,稳定性较好,工程性能较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碎屑状


    注意事项

    本文(某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secret.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