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化学专题检测卷一苏教版必修1.docx

    • 资源ID:11398913       资源大小:113.6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化学专题检测卷一苏教版必修1.docx

    1、高中化学专题检测卷一苏教版必修1专题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备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O2H2O=H2CO3BH2CO3=CO2H2OC2NaOHH2SO4=Na2SO42H2ODCO2CO2 解析A项,反应CO2H2O=H2CO3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项,反应H2CO3=CO2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项,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中没

    2、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项,反应CO2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答案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常数的数值)()A22.4 L CO2含有NA个CO2分子B0.1NA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 克C10 g CaCO3含有NA个C原子D2 mol Cl2含有2NA个Cl原子 解析A项,气体状况未知,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故A错误;B项,0.1NA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 g/mol9.8 g,故B正确;C项,10 g CaCO3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0.1NA个C原子,故C错误;D

    3、项,2 mol Cl2含有4NA个Cl原子,故D错误。 答案B31 g N2所占有的体积为V L,则N2的摩尔体积是()A28 V L/mol B22.4 L/molC(28/V) L/mol D(V/28)L/mol 解析1 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mol,氮气的摩尔体积Vm28 V L/mol。 答案A4(2015浙江学考)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答案C5(2015浙江学考)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CO2 BCaO CK2SO4 DNaOH答案A6(2015浙江学考)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其中一瓶是H2SO4,另一瓶是蔗糖溶液。鉴别时,下列选用的试纸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pH试

    4、纸 BKCl溶液CBaCl2溶液 DNa2CO3溶液解析KCl溶液与硫酸、蔗糖均不反应,无现象。答案B7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泥沙和食盐(溶解,过滤)B汽油和水(分液)CKNO3和KCl(降温结晶)D酒精和水(分液) 解析A项,泥沙不溶于水,则溶解,过滤可分离,故A正确;B项,汽油和水分层,则分液可分离,故B正确;C项,二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降温结晶可分离,故C正确;D项,酒精和水互溶,但沸点不同,则蒸馏可分离,不能选分液,故D错误;故选D。 答案D8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酸、碱、盐、酸性氧化物”顺序的是()AH2SO4、Na2O、MgCl2、CO2BNaHCO3、Ba(OH

    5、)2、Na2CO3、ZnOCHNO3、Ca(OH)2、Na2CO3、SO3DHCl、KOH、Na2CO3、MgO 解析A项,H2SO4、Na2O、MgCl2、CO2分别属于酸、氧化物、盐、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项,NaHCO3、Ba(OH)2、Na2CO3、ZnO分别属于盐、碱、盐、氧化物,故B错误;C项,HNO3、Ca(OH)2、Na2CO3、SO3分别属于酸、碱、盐、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D项,HCl、KOH、Na2CO3、MgO分别属于酸、碱、盐、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 答案C9现有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6、)A无色酚酞溶液 BpH试纸CNa2CO3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解析A项,酚酞不能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均为无色,故A选;B项,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的pH分别为7、7、7,可鉴别,故B不选;C项,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的pH分别为7、7,7可鉴别,故B不选;C项,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分别与碳酸钠反应的现象为:气体、沉淀、无现象、可鉴别,故C不选;D项,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石蕊的现象为:红色、蓝色、紫色,可鉴别,故D不选。 答案A10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 AMgO BNaOH CH2SO

    7、4 DBaCO3 解析A项,MgO属于氧化物,不是盐,故A不符合;B项,NaOH是碱、不是盐,故B不符合;C项,H2SO4是酸,不是盐,故C不符合;D项,BaCO3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故D符合。 答案D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解析A项,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它们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项,1H和2H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均为1,故B正确;C项,14C和1

    8、4N的质量数相等,质子数分别为6、7,中子数分别为:1468、1477,它们的中子数不等,故C正确;D项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均为3,中子数分别为:633、734,不相等,故D错误。 答案D12在下列试剂中,可以一次性将Ba(OH)2、HCl、Na2CO3三种溶液区别开来的试剂的是() A稀硫酸 B氯化钡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稀硝酸 解析A项,硫酸与盐酸不反应,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三种物质的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项,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钡、HCl都不会反应,混合无现象,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可以鉴别,故B错

    9、误。C项,硝酸银溶液与Ba(OH)2,HCl,Na2CO3三种溶液均能产生沉淀,所以不能鉴别,故C错误;D项,稀硝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无明显现象,稀硝酸与盐酸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鉴别,故D错误。 答案A13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 B将25 g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制成100 mL的溶液 C将1 L10 mol/L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而成的溶液 D从100 mL 1 mol/L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200 mL的溶液 解析A项,40 g NaOH的物质的量为1 mol,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10、浓度为1 molL1,不是溶剂的体积为1 L,故A错误;B项,25 g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配制的溶液浓度为:1 mol/L,故B正确;C项,溶液体积不具有加合性,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是10 L,故C错误;D项,100 mL 1 mol/L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200 mL的溶液,溶液浓度缩小一半,变为0.5 mol/L,故D错误。 答案B14a mol H2中含有b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A. mol1 B. mol1 C. mol1 D. mol1 解析一个H2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所以含有b个H原子的分子数是,NAmol1,故选A。 答案A15氧化还原反

    11、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2H2O22H2O B2NaHCO3Na2CO3H2OCO2 CCuOCOCuCO2 DZnH2SO4=ZnSO4H2 解析A项,属于化合反应,且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项,属于分解反应,且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项,C、Cu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置换反应、化合、分解反应,故C选;D项,属于置换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 答案C16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每百吨He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

    12、的总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e和He是同种原子的不同表示形式B. He和He互为同位素C. He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D. He与He的质量数相等 解析A项,因He和He质子数相同, 但中子数不同,所以不是同种原子,故A错误;B项,因He和He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所以两者是同位素,故B正确;C项, He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21,故C错误;D项,因He和He的质量数分别为3、4,所以二者质量数不同,故D错误。 答案B17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恒压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体积(V)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AC2H4(气

    13、) BCH4CCO2 DNO 解析压强相同、温度相同时,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根据图像知,相同温度下,氧气体积大于X气体,说明氧气的物质的量大,根据nm/M知,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氧气的物质的量大于X,则氧气的摩尔质量小于X,这几个选项中只有二氧化碳摩尔质量大于氧气,故选C。 答案C18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A外观澄清透明 B有丁达尔效应C较稳定 D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故选D。 答案D19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SO4=

    14、NaHSOBNaHCO3=NaHCOCKClO3=KCl3O2DAl2(SO4)3=2Al33SO 解析A项,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故A错误;B项,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故B错误;C项,氯酸钾电离方程式:KClO3=KClO,故C错误;D项,硫酸铝电离方程式:Al2(SO4)3=2Al33SO,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20下列溶液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1 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相等的是()A3 molL1次氯酸钠溶液B3 molL1氯化钙溶液C3 molL1氯化钾溶液D3 molL1氯化镁溶液 解析1 molL1A

    15、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33 molL1,A项,3 molL1次氯酸钠溶液中NaClO电离产生Na和ClO,无Cl,所以Cl浓度为0,故A错误。B项,3 molL1氯化钙溶液溶液中Cl浓度是3 molL126 molL1,故B错误;C项,3 molL1氯化钾溶液中Cl浓度是3 molL113 molL1,故C正确;D项,3 molL1氯化镁溶液中Cl浓度是3 molL126 molL1,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2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 含有的

    16、Na离子数为0.02NA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D标准状况下,22.4 L CO2和SO2混合气中氧原子数为0.2NA 解析A项,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故A错误;B项,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而1 mol Na2CO3含2 mol钠离子,故0.01 mol碳酸钠中含0.02 mol Na,即0.02NA个,故B正确;C项,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故NA个CO2分子即1 mol二氧化碳的体积大于22.4 L,故C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22.4 L CO2和S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17、为1 mol,1 mol CO2和SO2均含2 mol 氧原子,故1 mol CO2和SO2混合气体中含2 mol氧原子,即2NA个,与CO2和SO2所占的比例无关,故D错误。 答案B22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CMr(甲)Mr(乙)Mr(丙)D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A项,由上述分析可知,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2,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故A正确;B项,反应的特点是化合物生成单质,该反应可以表示为2BA3B23A2,为分解反应,故B正确;C项,该反应可以表示为2BA3B23A2,则2M

    18、r(甲)3Mr(乙)Mr(丙),故C错误;D项,该反应为分解反应,且有单质生成,A元素化合价一定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SO4电离方程式H2SO4=2HS64O2BH2、D2、T2互为同位素C18 g H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D. Sm与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解析A项,硫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H2SO4=2HSO,故A错误;B项,H2、D2、T2是单质,不是核素,故B错误;C项,18 g H2O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故C正确;D项, Sm质子数、电子数为62,中子数为82; Sm质子数

    19、、电子数为62,中子数为88,故D错误。 答案C24下列各项表达中不正确的是()ABe2中电子数和质子数之比一定为12BDO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C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 C表示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解析A项,Be2中电子数为2,质子数为4,则电子数和质子数之比一定为12,故A正确;B项,D的质量数为2,质子数为1,16O的质量数为16,质子数为8,所以DO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故B正确;C项,15N的质量数为15,质子数为7,则中子数为8,所以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故C正确;D项, C表示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3,

    20、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6个质子,中子数为7,故D错误;故选D。 答案D2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AB标准状况下,22.4 L氖气含有原子数为NAC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Ba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4N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0.5NA分子 解析A项,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则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明确,故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故A错误;B项,氖气为单原子分子,故标况下22.4 L氖气即1 mol氖气中含NA个氖原子,故B正确;C项,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D

    21、项,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共50分)26(5分)(1)1 mol氯化氢中含_个氢原子,4.4 g二氧化碳与_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_。 (2)根据下列物质回答问题:液态氯化氢二氧化碳 氯化铁溶液稀硫酸金刚石,属于电解质的是:_(填编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 解析(1)1 mol氯化氢中含1 mol H原子,含有氢原子数目为NA,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1 mol,二氧化碳与硫酸含有分子数目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硫酸的质量为0.1 mol98 g/mol9.8 g,二者含有氧原子

    22、数目之比为2412;(2)氯化铁溶液、稀硫酸均属于混合物,金刚石属于单质,液态氯化氢属于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其水溶液导电,不是二氧化碳电离的自由离子,是反应生成碳酸电离使溶液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1)NA9.812(2)27(5分)有甲、乙、丙三种元素,甲元素M层的电子数是其K层的电子数的,乙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丙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写出甲元素名称_,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 解析甲元素M层的电子数是其K层的电子数的,可知甲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乙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可知乙为氢元素;丙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

    23、子,可知丙为氧元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钠28(5分)根据图1给出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玻璃仪器的名称:_; _。 (2)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填仪器序号),分离溴水中的溴应先选择装置_(填、或序号)。 (3)图2为学校实验室买回的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欲用此硫酸准确配制浓度为0.18 molL1的稀硫酸210 mL。 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外,此实验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上图有无提供?_(填“有”或“无”),如有,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仪器序号_(填、或序号),如无,则填写需要怎样的主要仪器:_。所量取的浓硫酸体积为_mL。下列操作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24、的是_。A用相同装置配制过0.10 mol/L的硫酸溶液后,未清洗即进行此实验的配制B移液时未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但未加水至刻度线 解析(1)图中为蒸馏烧瓶;为冷凝管;(2)分液漏斗、容量瓶都能用来盛放液体,且有活塞,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分离溴水中的溴应先加入萃取剂,使溶液分层,然后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分离;(3)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用到的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外,此实验还需要的主要仪器250 mL容量瓶,上图中没有;浓硫酸物质的

    25、量浓度c18.4 mol/L,配制浓度为0.18 molL1的稀硫酸210 mL,应选择250 mL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18.4 mol/LV0.18mol/L250 mL,解得V2.4 mL;A项,用相同装置配制过0.10 mol/L的硫酸溶液后,未清洗即进行此实验的配制,量取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故A选;B项,移液时未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选;C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C不选;D项,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但未加水至刻度线,属于

    26、正常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准确,故D不选。答案(1)蒸馏烧瓶冷凝管(2)、(3)无250 mL容量瓶2.4A29(5分)某液体混合物只可能由K、NH、NO、SO、Cl、Cu2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该混合液体为无色溶液,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观察到试纸变蓝;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混合物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据此,可判断混合物

    27、中肯定含有_,肯定不含有_,不能肯定是否含有_。 解析该混合液体为无色溶液,说明没有Cu2,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观察到试纸变蓝,说明溶液里无NH;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混合物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可知溶液里有K;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BaSO4,溶液里有SO;向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此沉淀为AgCl,因步骤中添加了氯化钡溶液,引入Cl,故无法确定是原溶液里的Cl。根据以上分析,原溶液里一定有K、SO,一定没有Cu2、NH,可能有Cl、N

    28、O。 答案K、SOCu2、NHCl、NO30(加试题)(10分)如图所示装置在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仪器甲的名称是_; (2)图中存在一处错误,请指出存在错误的区域_ _; (3)图中错误改正后,该装置可完成下列哪个实验_。 A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B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提取硝酸钾 C用含有Fe3的自来水获得少量纯净的水 解析(1)甲是蒸馏烧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2)蒸馏操作中,冷凝管水流下进上出,与蒸气的流向方向相反B;(3)因蒸馏可以分离沸点相差比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也可以除去水等液体中难挥发不挥发的杂质,故选C。答案(1)蒸馏烧瓶(2)冷凝管水流方向(3)C31(加试题)(10分)某同学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主要操作步骤如图: (1)甲中该同学手持的仪器名称是_,乙中分层后,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有色,则所采用的萃取剂可能是_(填“苯”或“四氯化碳”),下层的颜色为_。 (2)甲、乙、丙3步骤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填“甲”、“乙”或“丙”),其正确操作应该为_。 解析(1)甲中仪器为分液漏斗;有机层在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化学专题检测卷一苏教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