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案示例初中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解析.docx

    • 资源ID:11398395       资源大小:58.6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案示例初中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解析.docx

    1、教案示例初中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解析初三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教案梁海云教学目标1进一步落实化学基本概念及化学元素知识。2提高审题、分析、表达、判断等解题能力,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学会解答化学推断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讲解】1现有三种无色气体,已知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请用简单的实验把它们一区别。【讨沦】点燃三种气体,分别罩上干燥烧杯和沾有石灰水的烧杯。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只生成水的是氢气,只生成二氧化碳的是一氧化碳,既生成水又生成二氧化碳的是甲烷。【讲解】这是一道简单的化学推断题。通过这类题目的讨论,既有利于巩固化学知识,又有利于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化学推断题的题型及其解法

    2、是今天的课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对解决化学推断题有一个新的开拓,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自如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评注:教师在教学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讨论,从而引出本堂课的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立即进入角色。【讲解】化学推断题一般有结构推断型、现象推断型、计算辅助推断型和图示或列式转变推断型四类。【讲解】这四类题在学习中都会出现。今天将对这些类型分别作进一步的探讨。【讲解】一、结构推断型例1:有A、B、C、D四种元素。当A元素的原子失去3个电子时,B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它们形成的微粒,电子排布都跟氖原子相同。C元素原子在第三层上的电子数比第二层上的电子数少一个。D元素的单质在

    3、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的固体物质。(l)写出这四种元素的符号:A是_,B是_,C是_,D是_。(2)氢气在C单质中燃烧,发出_色的火焰,生成物的名称是_。【讲解】本题涉及原子结构、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从氖的原子结构出发,按题意A失去3个电子与氖原子结构相同。则A的原子结构,所以A是铝,以此类推B是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L层是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是第三层。C原于第三层比第二层少1个电子,所以C的原子结构是,C是氯。根据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不难推断D是镁,2Mg+O22MgO。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H2+Cl22HCl(生成物不能说成是盐酸,因为氯

    4、化氢的水溶液才是盐酸)。上题属于结构推断型。有时题意给出各种实验现象,让我们根据现象和有关变化来推断结论。这类题目我们把它归纳为现象推断题。【讲解】二、现象推断型例2:白色的粉末A,加入B后变成蓝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试剂C,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D,得到蓝色沉淀E。再次过滤,滤液是氯化钠溶液。根据以上现象判断:A_,B_,C_,D_,E_。【黑板】评注:化繁为简,教会学生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问】解决问题的关键何在?【回答】(由两个以上学生回答,相互补充。)【讲解】关键是颜色变化,根据白色粉末放入B中变为蓝色溶液,可推知A是无水硫酸铜,B是水。根据白色沉淀硫酸钡反推,加入

    5、的C试剂是可溶性钡盐。从蓝色沉淀E反推,加入试剂的D是可溶性碱。从最后的滤液氯化钠反推,C是氯化钡,D是氢氧化钠。【小结】请答对的学生举手。这些学生积极动脑,思路清晰,能抓住解题关键,运用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反推法),另外熟练掌握物质性质,于是解题既快又准确。【讲解】例3:如图所示,某学生用装置甲(瓶的内壁附有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先在瓶内放入锌粒,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甲瓶内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装置乙和丙中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从A导出的气体通过B、C、D、E的次序依次是_。气体通过乙瓶,是利用浓硫酸的_。根据丙瓶中出现的现

    6、象,可证明甲瓶产生的气体中有_。【练习】将答案写在讲解片上。【讲解】学生答案。(抽三、四位学生的答案讲解,答案有同有异。)【讲述】要解决本题,必须要注意三方面问题,(一)甲瓶中发生哪些反应,(二)甲瓶中产生的气体先净化后干燥还是先干燥后净化、(三)怎样连接装置?(讨论略。)【讲述】首先审题要清楚。甲瓶里的反应物质有三种,发生以下两个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Zn+2HClZnCl2+H2。乙瓶内的浓硫酸起干燥作用,丙瓶内的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欲得纯净、干燥的氢气,从导管A导出的气体,先通过乙装置还是丙装置,就是判断先净化后干燥还是先干燥后净化的问题。【回答】一般

    7、是先干燥后净化。【设问】假设从A导管出来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先通过乙,气体干燥后再通过丙净化。这样最后出来的气体,还含有水份吗?【回答】含水份。【讲解】所以一般来说,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必须先净化后干燥。因此从导管A出来的混合气体,应当先通过丙装置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乙装置干燥。为了使学生掌握洗气装置中导管的正确连接,请一个学生先后向右图、左侧导管吹气。师:请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生甲:可以看到洗气瓶和小烧杯所盛的液体(水)中都有气泡,说明被干燥的气体顺利地通过洗气装置。生乙:因此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DECB。评注:教师在提出习题后让每个学生练习,然后抽不同答案,引出矛盾。而后教师并不急于解答

    8、,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进行小结。在小结过程中,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效果好。【讲解】在化学推断题中也离不开化学的有关计算,下面我们将利用化学计算解题。【讲解】三、计算辅助推断型例4:某不纯的二氧化锰粉末,其中含氧38.5,且只含一种杂质。这种杂质可能是 铜粉 铁粉 二氧化硅 氧化铜【讲解】题意中38.5是指不纯物中的含氧量,且粉末中只含一种杂质。纯净的二氧化锰,含氧量是多少?36.7838.5【设问】在解答本题时请同学们先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杂质是否含氧元素。杂质中氧元素含量的范围。【回答】可

    9、推知杂质必定含有氧元素,而且杂质中氧元素的百分含氧量必定38.5。【讲解】回答正确。由此可排除、两个答案。请计算、两种化合物含氧量,并得出结论。【练习】几位学生上黑板,其他做在笔记本上。(教师巡视)【小结】本题利用排除法和定量结合法解题。在解题中挖掘隐含条件(杂质中必须含氧元素,杂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38.5),找到解题的关键,突破解题障碍。评注:整堂课始终抓住审题、分析,突出解题关键,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讲解】四、图示或列式转变推断型例5:A、B、C、D、E都是无色气体,F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A+BF;A+Cl2C;将C通入F,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DE;将E通入

    10、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用化学式表示)A是_,B是_,C是_,D是_,E是_,F是_。师:请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生甲:生成物F是突破口。生乙:生成物C是解题突破口。生丙:生成物不是解题突破,不能一下子判断出A是什么,B是什么,而生成物是C是本题的突破口。C溶于水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C是酸。由此推断A是氢气,C是氯化氢气体,H2+Cl22HCl。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生丁:A和B在点燃后反应,生成F。F是无色液体,可判断F是水,B是氧气,2H2+O22H2O。B和D在点燃后反应,生成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O2+2CO2CO2评注:由学生讨论,学

    11、生得出结论,气氛热烈,结论自然。【小结】本题采取中间突破、正逆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不是每一步按顺序就马上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而是要上下兼顾,找出题目的突破口,再由分析得出结论后,代入题目检查一遍。初三化学专题复习推断题(说课稿件) 梁海云一、设计思想 化学推断题由于综合性强,突出对能力的考查,是中考化学试题一种重要的题型。 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对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掌。因此设计本专题,提高这类题的解题技巧。 二、说 课 流 程 1、专题内容分析 2、学情分析

    12、 3、教法和学法 4、教学目标 5、教学程序 6、教学反思 六个部分。 1、专题内容分析 作用与地位:本专题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及简单计算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题型,重点掌握常见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性质和酸、碱、盐等物质之间化学反应及其特征现象,起着总结作用。 功能与价值:在复习中抓住推断题,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还能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观察思维、获取信息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难点: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2、学情分析 学习现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双基知识和实验知识,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13、和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综合性推断分析方法和思路掌握的不是很好。 学习方式:学生拿到题目盲目下笔的比较多,往往会使分析问题不够全面而丢三落四,或者就是缺乏发散性的思维,不考虑一题多解。 3、教法和学法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 (2)能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识网络的联系,增强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题眼),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5、教学过程 主线:解题基本方法:审、找、推、验、答。 典型依据:特

    14、征颜色和状态;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以特征反应或特殊反应类型;以反应的特征条件。 【引入】在文学界有推理小说,我们很容易被故事的导向所吸引,推敲到结局,而我们化学界也有一类题型推断题,能够吊足你的胃口。 【过渡】推理小说中有各种各样的线索,而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基础知识就是推断题的“突破口”,全班一起完成【温故知新】。 1、 框图型推断题 设计意图:通过审图,架构酸碱盐的知识网络。 方式:师生合作-分析交流-得出结论-拓展思维。 【师生分析】平铺直叙,从方框中找出知识网络的中心是酸的化学性质,则分析到:盐酸会和某些活泼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某些盐反应。 2、 关系型推断题 设计意图:通过特征颜

    15、色和状态,抓住本题的突破口,逆推 。 方式:学生分析-师生补充-得出结论。 【学生分析】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完成:以特殊物质以及物质的颜色和特性为推断的依据,从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F硫酸钡入手,反向推断。 3、 金属型推断题 知识链接: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 。 情感教育:保护环境,减少水污染;废物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方式: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学生评价-得出结论。(顺推) 4、 气体型推断题 知识链接:气体特性。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体验一点就通的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兴趣。 方式: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分析-学生评价。 5、 叙述型推断题 知识链接:熟悉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

    16、。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特征反应或特殊反应,找出突破口,逐一论证。 方式:学生分析-教师质疑-学生补充-得出结果。 6、发散型推断题 设计意图:通过反应的特征条件,反应物量的控制,体验实验用量对解题的影响;巩固反应类型的判断;答案的多解,训练学生的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答提升审题严谨性。 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分析-学生评价。 7、证明型推断题 设计意图:应用多重推断方法:特征颜色、特征反应等。 方式:学生讨论-学生分析-学生评价。 8、实验型推断题 设计意图:熟悉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量影响、盐盐反应特征。 方式:学生讨论-学生分析-学生评价。 【师生共同小结】 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方

    17、法与思路: 1、一点击破 顺藤摸瓜 顺推 2、逆向思维 反向推断 逆推 3、提出假设 逐一论证 4、发散思维各个击破 5、综合多种方法 【作业布置】推断题学案3(巩固与提高) 6、教学反思 本专题是以习题形式为主的,难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做题的疲惫感,所以教师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对学生的思维容量和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设计习题时,从难到易,从易到难,既想培养他逻辑推理能力、观察思维、获取信息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又想让他体验四两拨千斤的喜悦。也因为这样在选题时不可避免造成顾此失彼。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以期待加大学生在课堂的参与面的广度和深度。


    注意事项

    本文(教案示例初中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