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版高考历史汇编专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解析.docx

    • 资源ID:11396037       资源大小:115.44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版高考历史汇编专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解析.docx

    1、版高考历史汇编专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解析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A组 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1.(2016课标全国,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2.(2016课标全国,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3.(2016浙江文综,1

    2、7)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4.(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5.(2016浙江文综,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秦汉始置州

    3、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元代为中书省辖地A. B. C. D.6.(2016浙江文综,14)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7.(2016天津文综,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4、A. B.C. D.8.(2016课标全国,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9.(2016北京文综,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 B. C. D.10(2015课标全国,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

    5、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11(2015天津文综,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12(2015课标全国,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13(2015江苏单科,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

    6、,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14(2015福建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15(2015课标全国,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

    7、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16(2015课标全国,27)下表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17(2015课标全国,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

    8、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18(2015北京文综,1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19(2015重庆文综,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

    9、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20(2015浙江文综,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21(2015安徽文综,14)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22(2015广东文综,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

    10、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23(2015江苏单科,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24.(2014重庆文综,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

    11、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25(2014广东文综,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26(2014浙江文综,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

    12、题的关键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27(2014课标全国,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8(2014山东文综,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

    13、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29(2014大纲全国,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30(2014江苏单科,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

    14、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31(2014上海单科,6)唐朝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西域的风物传入中国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国家财富的增长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32(2014课标全国,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33(2014大纲全国,1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

    15、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34(2014江苏单科,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35(2014福建文综,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

    16、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36.(2016课标全国,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固,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

    17、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37.(2016江苏单科,21)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

    18、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2)据材料二,概括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察。(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8(2015北京文综,40)(节选)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

    19、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廓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1)阅读上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39(2014课标全国,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

    20、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

    21、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 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40.(2014四川文综,13)(节选)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

    22、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

    23、渐趋衰落。 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41(2014天津文综,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

    24、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年代年商税额指数995998年400万贯10010041008年450万贯1131058年700万贯17510641068年846万贯2121077年879万贯220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2

    25、)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42(2014浙江文综,38)(节选)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3)根据所学,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

    26、政策。B组 两年模拟精选(20162015年)1.(2016山东潍坊高三统考)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 D.重农抑商的推行2.(2016河南郑州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韩)宣子有(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商品经济

    27、非常繁荣 B.商人的社会地位较高C.官府无法控制商业 D.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3.(2016豫冀晋三省高三第三次调研)在四川新繁和成都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上有汉代“市”的景象:市列分明,商肆整齐,“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这反映出()A.汉代政府对市场贸易进行垄断B.四川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C.市井画像的景象与史实不符D.汉代的市场监管较为严密4.(2016湖北黄岗高三调研)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A.导致宋代边境贸易严重退化B.说明政府贸易政策因事制宜C.

    28、缓和了宋与少数民族的矛盾D.促进了宋代边境上的贸易往来5.(2016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发达 D.耕地面积增加6.(2016云南昆明两区七校调研)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这表明唐朝前期()A.抑制土地兼并 B.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C.百姓赋税过重 D.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7.(2016安徽芜湖、马鞍山高三第一次质监)“在

    29、货币机能上,金属货币可以由别种材料造成的记号或象征来代替。”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货币的“记号或象征”,最根本的原因是()A.纸价昂贵,与金属货币价值相当B.交通便捷,纸币更便于流通C.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D.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8.(2016山东淄博一模)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清雍正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B.主佃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9.(2016广西桂林、崇左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西汉时,长安附近的三辅一带,人口都比较稠密,共有240多万人。到东汉时,原本富饶的关中,人口锐减至50余万。北方诸州中,人口都出现了锐减,而南方诸州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此可推演出的公式是()A.自然环境人口经济发展B.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C.商业政策人口社会稳定D.社会稳定人口经济发展10(2015晋冀豫三省联考)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从经济方面讲,宋朝面临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著


    注意事项

    本文(版高考历史汇编专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