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十一 区域能源资源综合开发doc.docx

    • 资源ID:11364153       资源大小:223.6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十一 区域能源资源综合开发doc.docx

    1、专题十一 区域能源资源综合开发doc专题十一区域能源、资源综合开发考点读设问、研考情、找规律、明考向备考导航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015全国卷,79)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1.命题规律从考查方式来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多以区域图、统计图为材料。通常给定某一矿区(尤其是能源矿区)的信息材料,要求分析该矿区矿产或能源开发的特点、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2.命题趋势今后高考,试题将会更加注重地理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区域自然资源开发2017全国卷,36(

    2、2)、(3)(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2016全国卷,37)(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高频考点一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典题领悟【典例】(2015新课标,79)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

    3、)(3)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对接核心素养区域认知渤海湾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海洋和陆地区域特征的差异综合思维和海冰资源有关的地理要素分析人地协调观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与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有关,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

    4、4 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第(2)题,海冰温度低于4 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第(3)题,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经济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答案(1)B(2)A(3)A知能通关解答与“水资源”有关的问题预测演练考法一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2019海南省海口联考)永兴

    5、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 km2。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是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读图完成(1)(2)题。(1)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水不易存储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2)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海水淡化节约用水收集雨水人工降水A. B.C. D.解析第(1)题,永兴岛位于南海中,且面积较小,河流较少,所以降落到地表的水大部分流入海洋中。第(2)题,永兴岛降水丰富,不需要采取人工降水。答案(

    6、1)A(2)A考法二我国的能源问题及解决措施2.(2019石家庄模拟)下表示意2015年我国部分省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耗量占本地区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据此完成(1)(3)题。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耗量/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耗比重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耗比重青海8970.0%13.5%甘肃12542.4%11.4%新疆16922.6%10.5%全国2 77824.5%5.0%(1)青海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耗比重高的原因可能是()A.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发电量大B.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率高C.煤、石油、天然气能源储量小,开发难度大D.重工业规模小,能源消耗量少,水能发电量大(2)近年来,甘肃、

    7、新疆的“弃风率”和“弃光率”均很高,其原因是当地()A.“风电”与“光电”运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B.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发电量大C.电力需求量较小,电力外送能力不足D.技术水平低,难以有效开发“风、光”资源(3)针对甘肃、新疆严重的“弃风”和“弃光”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A.拆除甘肃、新疆的“风、光”发电设备,减少浪费B.鼓励使用新能源,加快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C.不断提高水能发电比重,限制火力发电规模D.重点发展高耗能产业,增加电力消耗量解析第(1)题,青海省位于我国内陆地区。重工业规模小,能源消耗量少,表格中青海省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耗量数值小,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耗比重高,说明水能发电量

    8、大,D正确;风能、太阳能资源属于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比重并不是很大,A错误;青海省水能资源丰富,但是表中看不出开发利用率高,B错误;青海省石油、天然气能源储量并不小,开发难度也不大,C错误。第(2)题,甘肃、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此外风力资源也丰富,但是甘肃、新疆人口少,工业不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少。同时,电力外送能力不足,所以甘肃、新疆的“弃风率”和“弃光率”均很高,C正确。第(3)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电力需求量较小、电力外送能力不足导致甘肃、新疆的“弃风率”和“弃光率”很高,所以要鼓励本地使用新能源,同时加快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B正确;“风电”与“光电”为清洁能源,不应该拆除

    9、发电设备,A错误;甘肃、新疆水资源不足,C错误;高耗能产业多造成环境污染,D错误。答案(1)D(2)C(3)B高频考点二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典题领悟【典例】(2018海南地理,13)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劳动力(

    10、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对接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本题以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背景,考查能源工业的合理布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通过分析煤制油企业的布局条件、解决资源问题的途径、发展煤制油企业的影响,体现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通过分析区域特征,合理布局企业,体现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企业布局、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体现了地理实践

    11、力解析第(1)题,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故B正确。第(2)题,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第(3)题,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

    12、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正确。答案(1)B(2)A(3)C知能通关1.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条件评价(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开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优先开采);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2)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2.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1)衰落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

    13、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2)转型措施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预测演练考法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2019湖北荆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锂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用锂制造的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电池,和其他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寿命长、体积小、质量轻、无污染等特

    14、点,被广泛用于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因此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南美洲的盐湖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其开发的流程之一是通过盐湖水的自然蒸发,获取富集锂的卤水。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三国交界处分布着丰富的锂资源,被称为世界“锂三角”。下图是智利阿塔卡马盐沼的分布图,该地区年蒸发量巨大,是智利盛产锂的地区。智利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外资、技术对本国锂资源进行规模开发,主要出口碳酸锂等初级产品,而玻利维亚却严格控制本国锂矿的开发规模,仅限外商投资锂资源的高附加值产业。(1)分析阿塔卡马盐沼蒸发量大的原因。(6分)(2)说明锂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的原因。(6分)(3)分析智

    15、利开发阿塔卡马盐沼的锂资源时面临的不利条件。(8分)(4)与玻利维亚开发锂资源的方式相比,分析智利开发锂资源的主要优势与不足。(6分)解析第(1)题,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素有气温、降水及风等,可结合当地纬度、气候进行分析。第(2)题,可结合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电池优势及应用领域等进行分析,主要从材料中找思路。第(3)题,开发阿塔卡马盐沼的锂资源时面临的不利条件可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技术、劳动力及资金等进行分析。第(4)题,玻利维亚严格控制本国锂资源的开发规模,仅限外商投资锂资源的高附加值产业,这种政策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智利引进外资、技术对本国锂资源进行规模开发,主要出口碳酸锂等

    16、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但可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就业率,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和水平。答案(1)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少;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多大风天气。(2)锂离子电池寿命长、体积小、质量轻、无污染,利用广泛,故锂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3)地处内陆,气候干燥,淡水资源短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开发历史短,工业基础薄弱;本国经济落后,资金不足;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4)优势: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加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工业化水平;提高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足:出口初级产品,附加

    17、值低,不利于本国资源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三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典题领悟【典例】(2016全国卷,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

    18、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对接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认知小尺度区域(西北地区)瓜州的地形、气候特征及社会经济特征(经济欠发达,能源市场小)以及与东部区域的特征差异综合思维区域地理特征对风电场建设的影响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能源发展建设的方向和政策,强调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生产活动,规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特征相协调,促使人们形成因地制宜的区域开发理念解析第(1)题,直接调取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资源储量、特点(可否再生)、开发后的影响(是否带来污染、是否移民占地)等方面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要点,对比分析即可。第(2)题,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资源、土地、地形

    19、等方面,但是,对于风电场来说,风力资源是主导因素,图中的经纬度信息提示学生应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角度说明风力资源的丰富度,其次,设问中的“大型”两字,以及图例中的沙漠和戈壁,提示学生应从地形和用地成本的角度分析其有利的方面。第(3)题,工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应说明气候、地貌的恶劣性对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区位则需要从交通、市场需求和市场距离等角度展开分析。第(4)题,建调节电站,说明该地风能发电不稳定,从建设调节电站的积极意义方面分析。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

    20、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距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控制,以使得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知能通关1.各种新能源特点能源优点缺点利用形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光热转换、光电转换降水较少、光照充足的地区:西北、青藏高原等地区风能发电成本较低,

    21、无污染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风力发电青藏高原、西北、东部沿海地区水能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可能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水力发电水量丰富、落差大的地区潮汐能干净、无污染能源密度小,修建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利用潮汐进行发电沿海地区生物能可再生直接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造成资源浪费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热能成本低廉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等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如青藏高原2.风能的开发利用分析(1)风能与煤、石油、天然气相比的优缺点。优点:清洁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缺点:受气象条件限制,昼夜、

    22、冬夏差别大,能量分散;发电不稳定(可配建热电站等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开发时占地面积广,开发成本高。(2)影响风能资源的因素:当地风的类型与次数;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地形(地形平坦,河谷、峡谷与风向一致的,加大风速;山脉走向与风向一致,有利于风的深入)。(3)我国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大,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地形平坦开阔。(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一天当中有海风、陆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夏秋季节多台风。(5)建设风能发电基地的条件: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资金、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及与市场的距离。西北地区发展风能发电的

    23、利弊:利:大风多,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阔;市场需求量大。弊:当地经济落后,资金少,技术水平低;当地人口城市少,能源需求量少;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输电基础设施不足。东南地区发展风能发电的利弊:利:风能资源丰富;资金雄厚,技术发达;市场需求量大。弊:用来建设风电场的土地面积小。【方法技巧】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1)能源储量多少。(2)距消费市场远近。(3)开发难度大小。(4)开发技术高低。(5)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状况等。预测演练考法结合图文材料考查新能源的开发建设1.(2019江西南昌二模)下图是某区域能源利用结构图,图中单位GDP能耗是指单位GDP所消耗的能量(一般以“标准煤

    24、”作单位)。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序号代表新能源开发的是()A. B. C. D.(2)下列举措,可能降低单位GDP能耗,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是()A.扩大能源开发规模 B.延长制造业产业链C.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D.限制能源跨区调配解析第(1)题,图中序号能够降低单位GDP能耗,应是代表生产技术或产业结构,则A、B错误。可减少废弃物排放,应代表清洁生产或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则C错误。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应代表新能源的开发,增加了能源供应,故D正确。第(2)题,延长制造业产业链,进行深加工,可以提高单位能源的产值,也降低了单位GDP能耗,故B正确。扩大能源开发规模,能源总量增加,不

    25、能降低单位GDP能耗,则A错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煤炭造成的污染减少,不能表示单位GDP能耗降低,则C错误;限制能源跨区调配不能降低能耗,则D错误。答案(1)D(2)B2.(2019全国大联考模拟)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材料二沙特的日照强度是数一数二的,还拥有广袤的沙漠地区,这个传统的、典型的石油国家正在太阳能领域酝酿着一项可能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投资。但工业基础较差的沙特,其发展前景并不被看好。(1)简述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发展太阳能的优势条件。(9分)(2)指出限制沙特阿拉伯发展太阳能产业的瓶颈。(6分)(3)指出沙特阿拉伯发展太阳能资源对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产生

    26、的作用。(7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沙漠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等信息,可知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纬度低,太阳辐射热量丰富;云量少,太阳光照强。第(2)题,从沙特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沙特多风沙,对太阳能设备有一定的危害;工业基础差,技术对发展太阳能也是限制因素;太阳能发电成本较油电成本高,对太阳能开发的积极性不高。第(3)题,抓住关键词“对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从能源结构、环境和经济方面回答。答案(1)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热量丰富;气候干燥,云量少,太阳辐射强(2)内陆地区气候干热,自然环境恶劣;多风沙天气,风沙危害设备;长期以石油为主的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

    27、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不成熟;太阳能发电成本较油电成本高。(3)能源结构方面:能源结构从依赖石油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多样化转变;环境方面:减少石油燃料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经济方面:从依赖原油出口,向石油化工产业的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专题提升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沈阳模拟)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据此完成12题。1.该电

    28、站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气候资源A. B. C. D.2.有关该电站叙述正确的是()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 B.太阳能发电量春季最大C.水面养殖产量高 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解析第1题,材料中提到,滩涂地面光伏电站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下层进行水面养殖。滩涂和水面养殖利用的是土地资源,风力、太阳能都是气候资源。第2题,江苏盐城风力发电冬春季大,A错。7月份该地太阳辐射最强,发电量最大,B错。光伏发电挡住太阳光照、雨水,影响光线照射和温度,在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产量不高,C错。修建光伏电站,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被干预,影响候鸟迁徙和

    29、栖息,故D正确。答案1.D2.D(2019四川新津中学月考)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2013年6月至9月,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2017年7月,中国首次在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工业化开采可燃冰。据此回答34题。3.人类大规模使用可燃冰,会导致()A.全球变暖 B.水体酸化C.臭氧空洞扩大 D.海底滑坡4.海底可燃冰的分布面积达4 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

    30、海洋总面积的1/4,是21世纪能源的主要来源。随着珠江三角洲与南海大规模开采可燃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主要发展方向是()A.工业向新精尖方向发展,提高竞争力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C.发展耗能少、轻型、高精尖产业D.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可燃冰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甲烷;虽然其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但大规模使用,仍然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故选A。第4题,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等特点,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公认的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随着珠江三角洲与南海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可以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故选D。答案3.A4.D(2019厦门模拟)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2009年接待游客多达2 120万。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 mm,岛上地下岩层具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十一 区域能源资源综合开发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