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行测强化模拟题一 2.docx

    • 资源ID:11364104       资源大小:38.3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行测强化模拟题一 2.docx

    1、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行测强化模拟题一 2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1.c解析(62)/1212,(52)/225/2,(42)/328/9,(32)/423/8,(2/2)/524/25,(12)/621/18,(02)/72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2.B解析23(1)7;73120;203357;5735166;16637491。3.A解析将相邻的三项数字相加,可得9,16,25,36构成平方数列,接下来三顼数字之和为49。空缺项为4918922。4.B解析相邻两数相加,其结果中个位数为底数,最高位数为指数形成下一个数,即102333,3327;23 2750,050;2702

    2、7,7249;04949,946561。5.B解析237933,74712184,故问号处应为:(5925)672,故选B。二、数学运算6.A解析取出的N个不同的数,任意三个的。和都能被15整除,分两种情况:(1)这N个数都能被15整除在12007中,能被15整除的数为151,152,15133,共133个。(2)这N个数除以15的余数都为5在12007中,能被15除余5的数为1505,1515,151335。共有134个。故N最大为134。7.B解析车速提高20,即为原来车速的(120),即6/5,从而所用时间是原来的5/6,那么原来所用的时间为1(15/6)6(小时)。如果车速提高25,即

    3、为原车速的(125),即5/4倍,则所用时间是原来的4/5,从而在120千米之后的路程原来所用的时间为40/60(14/5)10/3(小时)。前120千米,未提速前原来所用时间为610/38/3(小时)。这辆车的原来车速为1208/345(千米时),故甲、乙两地的路程为456270(千米)。故选B。8.D解析设买来5分一支的铅笔X支,7分一支的铅笔Y支,则可得: 5X7y64,5x647y,647y是5的倍数,用y0,1,2,3,4,5,6,7,8代入检验,只有2,7满足条件,从而得出相应的x10,3。即小红买铅笔为12支,小亮买铅笔7310(支),小红比小亮多买2支。9.B解析本题难度较大,

    4、属于最值问题。由于卡车只能运送50人,只能充分利用卡车和人力才能节省时间。运送人的汽车和其余的人同时出发,汽车来回往返运送人,不坐车的人不停地步行,最后运送人的卡车和步行的人同时到达目的地。将150人分成三组,每组50人,使每组人都步行相同的路程,乘车前进相同的路程。如下图:设每组步行X千米,则乘车(90x)千米。卡车送第一组走完(90x)千米后返回来接第二组,与第二组相遇时第二组走了x/2千米,此时汽车走了(90x)2x/2(1805/2x)千米。由于他们所用的时间相等,所以 (1805/2x)/70(x/2)/10,解得x30。则最省时间的方案就是将150人平均分为三组,每组都步行30千米

    5、,乘车60千米,所用时间为30/1060/7036/7(小时)。故150人全部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最少是3导小时。10.C解析第一个数的百5/6守丁弟二个数的1/4,则可知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之比为3:10,由于这两个数互质,所以第一个数为3,第二个数为10,从而这串数为3,10,13,23,36,59,95,154,249,403,652,1055,被3除的余数是:0,1,1,2,0,2,2,1,0,1,1,2,按“0,1,1,2,0,2,2,1”循环。因为20058250余5,所以第2005个数被3除所得的余数应该是第251个周期中的第5个数,即0。11.A解析应分四种情况:(1)只取一种面

    6、额的有3种取法;(2)取1角和2角的,有4种取法;(3)取1角和5角的,有1种取法;(4)三种都取的,有2种取法。故一共有10种取法。12.D解析设需甲种卡车X辆,乙种卡车y辆,得6x8y144整理得x(724y)/3由于x,Y应是自然数,所以原方程的各组解有共有7种不同的派车方法,即甲种卡车派24、20、16、12、8、4、0辆;乙种卡车派0、3、6、9、12、15、18辆。13.C解析两只青蛙各跳一次,两只青蛙的距离为原来的3倍,所以跳7次后,两只青蛙的距离为A7B73712187(寸)。而且A7在右,B7在左,由对称性可知B7ABA7,所以BA7(B7A7AB)/2(21871)/210

    7、93(寸),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4.B解析本题应采用列表推理方法,去公园共有82名师生,需要汽水823246(瓶),而已有180瓶,所以还需要24618066(瓶)。所以至少还要购买4234417(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15.D解析设这批货物有x箱,则:954380756450综合得450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一、阅读理解16.A解析主旨概括题。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如何解决孩子们淘气扰民的事情,他通过对错误行为奖励递减而不是直接奖励正确行为的办法解决了问题,这种方法显然比直接奖励正确行为更加有效,这说明变换思维的方式往往会得到更好的效果。正确答案为A。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只是字面

    8、意思。本段文字实际是阿伦森效应的一个运用,B项和C项也是通过该效应得到的一个启示,但和文段本身并没有直接的推理关系。17.A解析主旨推断题。本段文字首先罗列了一些电视直销广告,通过对其极具煽动性的言语和名不副实的产品进行对比,表明了这些广告的虚假性,并指出消费者因此蒙受损失却大多无法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A选项是对这一主旨的恰当概括。文段的主体是虚假电视直销广告,因此B、C、D项主体针对不准确。18.B解析主旨推断题。本段文字的第一句和后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这个果,也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欣赏者给艺术作品作“补充”以至“改造”,这种精神活动是必要的。B项是对其同义替换。A项不是文段的主要内容

    9、,C项和D项属于无中生有。19.C解析主旨概括题。本段文字共五句,前两句介绍了沙尘暴的由来已久并且对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转折,说明现在沙尘暴已经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后两句话通过“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强调人类的行为对沙尘暴成为灾害应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与大自然本身无关,故本题选C。20.D解析意图推断题。文段第一句介绍了西方不相信中国官方媒介体报道的原因是认为其中掺杂了政治目的,接下来全部都是在阐述解决方案,归根结底解决方法为:减少对外文化宣传中的政治色彩,才能修正西方这种错误观念,使中国在向海外宣传中占据有利地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只要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21.C解析意图推断题。作者希望诸君做一个整个的人,整个的人的特征要素有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说到底所谓的“整个的人”就是独立的人,故本题最佳选项为C。22.A解析主旨概括题。本段文字共两个分句,第一句说国家应该给教师更高的待遇,这样有利于改善教育中的逐利行为;第二句说国家对各行业的利益分配应该体现行业应有的价值,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有合理的择业倾向。归根结底,这两个方面说的都是要增加教育投入的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23.D解析细节推断题。文段第一句说正常人的血清中有自身抗体,但不能推出自身抗体存在于正常人的血清中的结论,A项

    11、错误;正常人体内的自身抗体可以协助清除衰老蜕变的自身抗体,而非防止衰老,故B项说法错误;60岁以后有50以上的人有自身抗体而非60岁以上的人有50以上的自身抗体,C项说法错误。D项表述正确,可由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推知。24.B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强调了人类所消耗的资源事实上是由人类创造的资源,因此完全能够通过合理的社会制度安排,创造开发出新技术解决物理性资源可能出现的紧缺。第三句作为文段结论是该段文字要表达的重点,B项理解正确。A项的信息无从推知;C项只是作者为论述结论给出的论据;由于文中并没有提到物理性资源紧缺是现实状况,D项表述不正确。25.C解析主旨概括题。本段文字可以分两层理解。第一句为

    12、第一层,描述了中国企业“改朝换代”的现状。后三句为一层,首先引用荣格大师的观点,然后引用段永基的话,其实这是一种暗含的类比,即中国的企业家也陷入了“一条无意识的河流”,而这种观念导致目前中国的企业无法改变“改朝换代”的怪圈;最后一句话表明中国现阶段的市场现状塑造了中国企业家的思想观念,这是对主要观点的有力补充。26.C解析这道题的答案依据,应该从该空后面的材料中查找,可以查找到这样一些信息:太阳的高温使日冕层向外膨胀,使日冕层中等离子中的带电粒子高速向行星空间运动。再比较这四个选项,便可以得到正确选项。27.D解析应该说A、B都只说到了其中的一部分意思,而C项把充分条件说成了必要条件。对画线句

    13、子的理解,关键是看其在文中起何作用,这就是说要比照该句和前后其他各句的关系。这样一看,画线部分的句子是对上面的句子“强劲的太阳风吹向地球的时候,最明显的是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的进一步诠释,前后之间是顺承关系,即“太阳风引起地球磁场变化的”具体结果就是“强大的太阳风能够破坏原来条形磁铁式的磁场,将它压得扁而不对称,形成一个固定的区域磁层”,可见,这个句子透露出的信息就是:“太阳风”破坏“磁场”形成“磁层”。引号引住的三个概念缺一不可。这样一比较,正确答案则只能是D。28.B解析B项所说“其温度极高,可达15000摄氏度”的“其”在这里是指代“太阳”,而在原文中是指日冕层。偷换了概念。29.A解析

    14、A项将可能说成了必然。30.D解析通读全文,可知正确答案为D。二、逻辑填空31.B解析赫赫有名:声名非常显赫。名扬四海: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多用于事物。描述威灵顿将军,强调的是这个人的声名显赫,用“赫赫有名”更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32.B解析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众说纷纭: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令人神往:使人非常向往。根据下文“无解之问”可知第一空应填“见仁见智”,陈佩斯离开春晚的内幕应是特别吸引人注意,而不是“令人神

    15、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33.D解析至高无上: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点燃:使燃烧。无出其右: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引爆:使燃料混合剂燃烧,引起瞬时起爆。“点燃激情”是固定搭配;修饰“通行令”的应是“至高无上”。本题正确答案为D。34.A解析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一由下文莫勒太太打瞌睡可知她并不是“聚精会神”地守在那里,排除B、C。“趾高气扬”比“得意忘形”更能表现出骄傲的样子,第二空用“趾高气扬”符合情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35.C解析沉寂:十分安静,性情深沉。心如止

    16、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平静:安定宁静。古井无波: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根据句意判断,本题正确答案为C。36.C解析坚强: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顽强:坚强,强硬。坚毅:坚定有毅力。刚毅:刚强,坚毅。根据句意可排除A、B项。虽然第二个空填“绚丽”也可,但是要照顾全句,根据“也是最朴实”可知,此处填“朴实”更合适,所以选择C项。37.D解析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落荒而逃: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绝地反击:在困境中奋力拼搏,战斗中奋起反击。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

    17、考虑个人安危。由下文“呼啸着追赶着我”可知,第二空填入“落荒而逃”符合句意,排除A、C。由上文“把他压在身下”和下文“呼啸着追赶着”可推知,“奋不顾身”和“绝地反击”相比较,“绝地反击”更合适,排除B。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38.B解析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内涵:内在的涵养,逻辑上指概念中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涵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根据句意及词语含义可推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39.C解析大感意外:感到非常意外,非常吃惊。矜持:拘谨;拘束。冲

    18、撞:猛烈碰撞。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保守:维持原状,不求改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多指思想)。碰撞:物体间发生的时间极短的相互作用过程。“瞠目结舌”比“大感意外”程度重,第一空用“大感意外”比较恰当。用“矜持”形容旗袍赋予了旗袍生命和活力,比较生动。旗袍的传统感觉和现代性感设计是截然不同的,用“冲撞”比“碰撞”程度重一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40.A解析增强:增进,加强。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力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对于体制、机制用“保障”,对于具体的人或物用“保护”。“加强管理”是固定搭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19、A。三、语句表达41.C解析C项的错误在于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品格”补全句子。42.A解析B项逻辑错误,应改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C项逻辑错误,应将“以下”改为“以上”。D项“启发”与“积极性”动宾搭配不当。43.B解析A项属于单项与多项搭配不当。“遵守”“法律、法规”可以,但不能“遵守”“政策”,应该是“执行政策”;C项属于不合逻辑。“防备免遭”是矛盾的;D项属于成分残缺,“是一种保障”没有主语中心词,应在“明确”后加“的做法”。44.C解析C项歧义在:(1)其中一人患病住院;(2)两个人都患病住院。45.C解析C项歧义在:(1)他很高兴;(2)援藏干部很高兴。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一、

    20、图形推理46.C解析第一组图每个图形的角数依次增多,第二组图中阴影数递减,即4、3、2,故答案为C。47.D解析第一组图中的线段在第二组图中变为弧线,第一组图中的弧线在第二组图形中变为线段或直线,故答案为D。48.C解析将第一个图形分解后得到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故答案为C。49.A解析去掉第一个图和第二个图不同的部分,剩下相同的部分为第三个图,故正确答案为A。50.C解析第一组图中,前一个图各个部分顺时针旋转90得到后一个图;第二组图中,前一个图逆时针旋转90,得到后一个图。故正确答案为C。二、定义判断51.D解析视网膜效应指的就是人们对自己在某方面所特有的总会下意识的去和别人比照,而且多表现

    21、为消极的方面。A项小邓并不是去关注别人是否也拥有和自己一样的车子,而只是比较车与车之间的性能,因此不是视网膜效应。B项搜集资料作参考并不涉及与别人的比照,因此排除。C项并不是因为自己拥有某事物就去关注别人是否也拥有,因此也不符合定义。只有D项符合定义内容,是所谓的视网膜效应。故本题答案为D。52.C解析阻抗是心理咨询者在进行心理咨询时表现出的潜意识里的一种抗拒心理,一方面他们想解决心理问题;但另一方面,因为心理咨询过程触及到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情感,而造成咨询者不自觉地坚持原有的心理症结。C项咨询者被迫接受心理治疗,他本身并不具备解决心理问题的主动性,或者其并不认为自己具有心理问题,这就不符合定义

    22、中“咨询者急于得到症状的解决”的要求,因此不属于阻抗。A项咨询者的表现与他的治疗欲望是不成正比的,这是因为症状里有他们留恋的东西,如果症状真的完全消失,将意味着这些“好处”也随之消失,因此咨询者不自觉地表现出阻抗心理。B项咨询者总是回避咨询师的提问,虽然表面看来他积极地倾诉自己,但实际上是以诉苦的方式来阻止医生的解释,不让医生触及他们心理的禁区。这也是阻抗心理的一种表现。D项咨询者坚持要求医生给他们控制心理的具体办法而自己不愿多去思考,正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回避问题根源的态度,也属于阻抗心理。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为C。53.B解析武器为正在愤怒情绪中的人提供了线索和更多的行为暗示,对其破坏性行为

    23、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武器效应。A项中“激烈的言语刺激”引起的只是“导致产生侵犯行为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而不存在激化愤怒转变为侵犯行为的情境线索,排除;C项面对持刀抢劫而进行的反抗属于合法的行为,因此开枪行为也不属于侵犯行为,而是自我保护,C也应排除;D项不存在与侵犯有关的刺激,也不是武器效应。而B项,桌上的水果刀使盗窃者产生了对他人实施伤害行为的冲动,水果刀即是定义中的“情境侵犯线索”,因此只有B项符合定义。54.B解析根据假释的定义,假释的对象是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A选项中的甲某被判处管制,不是假释的对象,故A选项错误;C项中的丙某属于累犯,D项中的丁某属于暴力犯

    24、罪并被判处10年以上徒刑的犯罪分子,故都不能适用假释,B项中乙某符合假释的条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55.B解析越某与赵某属于共同犯罪。只是二人在实际实施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已。A项是利用他人的行为,护士刘某并无主观过错,因此不是犯罪主体,李医生是间接正犯。C项钱某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被他人利用实施犯罪,张某是间接正犯。D项与A项情况相似,也是利用无主观过错的人实施犯罪,华某也属于间接正犯。故本题正确答案应为B。56.D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A项10年以上有期徒刑、B项管制都不能适用缓刑。C项中乙某完全没有悔罪情节,不能适用缓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57.C解析A项中乙作为被允许驾驶

    25、车辆的人,不属于定义中的“第三人”,其因意外受伤所受的损失也不属于“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不符合定义;B项丙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不属于定义中“意外事故”这一条件,也不符合定义;D项中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的主体不属于“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员”,因此也不符合定义。C项中戊因意外事故致使第三人(农民己)所有的财产(牛)损毁,对第三人负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因此属于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范围。58.B解析墨菲定律强调的是如果有负面的可能性,那这种可能终究会转变成现实。定义的关键点是“可能”必会转变为“事实”。A项体现出一件事情,尽管表面看来正面的因素占绝对多数,但仍会有负面的影响出现,使事

    26、情变得复杂,符合墨菲定律。C项同A项一样,暗指总会出现负面情况从而影响进度。D顼是对定义内容的直接总结。因此只有B项所说不符合墨菲定律的意思,局部对整体的影响不是与墨菲定律相关的内容。59.D解析定义的内容可以理解为,对细节的过分关注导致工作个体追求的效果与整体目标脱节,即忽略了宏观上的最终目的所在。A、B、C三项均体现出个体与整体的脱节,致使工作过程中各行其是,忘了整个目标的追求。D项没有体现出对局部的关切造成对整体目标的忽略,因此不符合定义。本题答案为D。60.B解析A项中,生物为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而逐渐演变的过程属于趋异,是生物分化的一种;C项实际上是由一个原始祖先多次分化,出现在形态上

    27、相似的后代个体的现象,属于重复演化;D项属于生物分化中的趋同,由于趋同是发生在不同类别的生物间的,因此是生物由少到多的进化。B项并没有体现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不属于分化,而是全面进化。因此本题答案为B。三、事件排序61.B解析此题讲述的是非冬眠动物冬眠时心脏跳动的原理,收缩再舒张,当温度降低时,心脏排出也离子能力降低,舒张就越来越困难,最终导致死亡。62.B解析该试验是先让老鼠感染病毒,分成治疗组和不治疗组,治疗组通过治疗有明显好转,分析结果,得出结论。63.A解析此题讲述消灭火蚁的过程。首先是用刹虫剂,但是杀死的是火蚁的天敌,灭绝火蚁的方法失败,最后得出结论。64.A解析此题为一个案件发生

    28、的全过程,起因是发生口角,于是被不明身份人打伤,住院抢救。公安局介入,抓获作案人。65.A解析此题讲述关于流动人口安置救助的问题。(3)是直接原因,(2)是出现的现象,进一步阐述。所以出台规范,规定具体措施。66.C解析此题讲述安全生产事故的问题,出现问题后,处理现场,随即相关人员逃匿,经举报,有关部门立即核实处理。67.D解析遗弃后被一位好心人收养,并为其畸形身体四处奔波求治,后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最终治愈畸形。68.A解析(3)是交代说明句,接着是出现游客破坏生态环境保护。69.B解析此题讲述的是飞机晚点的事件,因为飞机晚点所以航空公司对此事件作出解释,并安排好食宿,尽管如此,仍

    29、旧有许多游客不依不饶。70.A解析此题讲述80后出生的孩子的教育及心理问题。(4)为交代说明句,放首位。父母的教育导向导致大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对现实社会存在逆反心理,所以进入社会时,容易受挫折。四、逻辑判断71.D解析A项是削弱题干论证的,因为听证会上的方案对非利害关系人影响有限,非利害关系人可能不是很好的代表,利害关系人不少于23有利于听证会的公正;B项有微弱的支持作用,因为没有降价方案,选择范围有限,而且选择涨价的可能性很大;C项也有支持作用,因为不向媒体公开就意味着不公开,不接受监督,听证会容易变成“涨价会”,但支持力度较小;D项举出一个实例,直接有力地支持了题干的论证。故正确答案是D。

    30、72.D解析题干的论证是:有些S不是P,因此P不都是S。把选项一一代入,发现D是符合这一推理方式的,故正确答案是D。73.B解析同样的比例,只有在基数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等次的人数才会不一样。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可以推出高二年级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的学生,那么高二年级的成绩为差的学生会多于高一年级。故正确答案是B。A项必然为假;C、D项无法判断真假。74.A解析这是一道削弱型逻辑题。要评价实验药物是否有效,就要看在上述死亡的病人中,哪组平均死得较早。如果用W的组较早,有利于说明W无效;如果不用W的组较早,利于说明W有效。A项如果为真,说明服用药物的病人的平均生存期,比未服用药物的病人要长。这有利于说明该药物有效。在上述死亡的病人中,平均寿命的长短,与死亡年份的早晚没有关系。因此,B不是正确答案。相比之下,比较活着的人的健康状况对于评价论证意义较小,排除C、D项。故正确答案是A。75.C解析由题干可知,游泳池的规定是:未戴游泳帽者不得进入游泳池;只有持有深水合格证,才能进入深水池。从小林的话中可以推知,小林认为有深水合格证,就可以进入深水池。但他忽略了“深水池”也是“游泳池”,也必须戴游泳帽才能进入。故正确答案是C。76.D解析这是一道解释型逻辑题。如果D项为真,则海豹数量增加,会吃掉更多的毛鳞鱼


    注意事项

    本文(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行测强化模拟题一 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