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海市宝山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

    • 资源ID:11356980       资源大小:212.3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海市宝山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

    1、上海市宝山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宝山区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诊断历史卷2013.1(一模)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图片中最能体现古代埃及人的灵魂观念的是 A B C D2能反映右图所示社会特征的历史文献是A吉尔伽美什 B汉穆拉比法典 C摩诃婆罗多 D荷马史诗3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曾一时盛行。出现这一状况的最根本原因是A教会势力的减弱 B城市经济的复兴C传统教育的影响 D罗马法思想深邃4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A15世纪 B16世纪

    2、C17世纪 D18世纪5赫尔曼梅尔维尔有句名言:“美国人血管里的每一滴血都混合着全世界各民族的血。”观察下表,分析该时段美国人口构成呈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正确的是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时 间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合 计170075.022.32.7100.0182032.5788.4177.2998.0186016.02724.0400.03140.0A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和奴隶贸易的进行致使黑种人口剧增B对现代文明的不适应,导致土著人口骤减C欧洲移民源源而来,导致黑色人种的数量大幅度增加D赋税政策调整和高产粮食作物的引种使人口总数大幅度上升6英国学者威廉斯说,

    3、“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议会有权倒阁 议会制约王权 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国王仍保有很大权力A B C D7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成果是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8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

    4、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9有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A德国和法国 B意大利和法国 C奥地利和塞尔维亚 D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10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动关系法 D展望“

    5、新经济”时代的奇迹11. “该组织于1945年4月由50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以上文字对右图代表的组织表述有误的是A. 时间 B. 地点 C. 性质 D. 影响12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制最大的进步是A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共处 B消除了国际间矛盾导致战争的隐患C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中止了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旧惯例13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

    6、言论的背景是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 B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C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 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14据外电报道:“波兰外交部大楼走廊挂满了自1918年独立后历任外交部长的头像,但1945年至1989年的44年则空缺。”最可能的理由是,该时期A限于当时条件,外长未留下照片B波兰已被美苏瓜分,其主权未复C波兰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要外交活动D波兰屈从于苏联控制,外交活动不能自主15“no more wars,no more walls”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这个愿望实现是在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16右图所反映的问题

    7、,可以通过下列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A联合国 B. 世界银行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17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里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礼乐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18学术界对黄河在汉代以前是否改道有不同认识。甲学者根据汉书认为汉以前仅有一次改道;乙学者指出史记中不见改道记载,故汉书不足凭信;丙学者以河北平原地貌变化和先秦文献载有黄河下游两条河道为据,提出黄河在汉以前曾不止一次改道。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记比汉书早出,乙学者立论可靠B汉书后出,收录新材料,甲学者

    8、认识准确C丙学者立足文献和地理考辨,所论相对合理D三位学者的研究方法与认识都存在较大的缺陷19当我国处于右图所示的历史时期时,西欧社会正处于A希腊“古典时代”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即将步入中世纪 D文艺复兴时期 20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C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21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主角郭靖大侠在南宋末年一直坚守襄阳(今湖北)抵御外族进攻。郭靖所抵抗的“外族

    9、”是A契丹 B党项 C女真 D蒙古22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231837年,两广水师副将韩肇庆结交外商,以巡船援助鸦片走私,并将受赠鸦片作为走私没收品报告朝廷。结果,韩因缉私有功,得赏顶戴花翎。这种现象可以说明A通商口岸的单一 B海禁政策的松弛C当时吏治的腐败 D贸易体制的落后 24下列维新言论中,最令清末统治者触目惊心的是A“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 B“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C“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 D“

    10、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25“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A“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26右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7中国近代史上某政府发表宣言:“中国八十余年间,备受不平等条约之束缚。当今中国统一告成之时,应进一步遵正当之手续,实行重订新约,以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宗旨。

    11、”据材料信息判断,该政府应当是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中央人民政府 28右图文物产生的历史背景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际 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前夕 C“三大战役”打响之后D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之时29“对于团结一切力量,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和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了重大的作用”的历史文献是A论联合政府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0右图松江第一张土地证,上有“苏南区松江县土地房屋所有证,一九五一年五月”字样,作为一手史料可以印证A土地改革运动的展开 B农业合作化运动推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下每小题3分,共1

    12、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证)之矣。”这一材料的史学价值A印证礼的产生最迟不晚于夏朝 B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孔子对史学很有研究C佐证孔子时代已经关注文献对史证的价值D证明孔子时代已经产生孤证不立的史证意识32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最能支持该论断的是A. 妇女对城邦事务没有表决权B. 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 雅典民主政治以成年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D. 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

    13、逐法被流放国外33右图是1842年刊载在伦敦图画新闻上道光皇帝画像。该画像A直接源自对清朝皇帝的采访和记录B仅代表鸦片贩子和侵华士兵的态度和立场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英国民众对清朝的认识D透视出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对清朝统治者的鄙视心态341911年出笼的“皇族内阁”,激怒了所有被动员起来的政治力量。用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的话叫做“参与爆炸”。士绅们痛恨满人王朝,但绝对排斥革命。忽然间,只要有人放火,他们是乐于扇风。可见,立宪骗局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是A立宪派与革命派合流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B辛亥革命的发生纯系立宪失败后的历史偶然C社会各界的失望与觉悟使革命时机日趋成熟D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没有防止

    14、辛亥革命的发生35下列两幅漫画主要体现的含义是A欧元的发行改变了世界经济秩序B欧洲在对伊行动中的联合一致C欧洲在国际事物中的影响力提升D欧洲政治、经济、外交一体化的实现 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文明与交往(12分)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开启、繁荣和萎缩的过程,其中汉唐、宋元和明清三个阶段的对外交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问题: (1)依照示例回答问题。(6分)(2)简要评说汉唐、宋元时期的中外交流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6分)37启蒙思想及其实践(14分)材料一: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

    15、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材料二: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以上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些思想主张?(6分)(2)与材料一相比,卢梭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4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人的思想对美国历史产生的影响。(4分)38反对和议(10分)1842年,给事中董宗远上奏皇帝反对和议,认为屈膝求和,将招致严重后果

    16、:“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指出:“民穷财尽,殆不可支,将何以裕国用厚民生乎?”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简要评述材料中董宗远的观点。39极端的年代(14分)然而,正踩在“短促二十世纪”尽头的这个世界,与当年起点时刻之间的比较,并不是一道“孰多孰少”的历史计算题。因为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质的不同”其一,这个世界再也不以欧洲为其中心。在它的春秋去来之间,欧洲已然日渐衰败。第二项变迁的意义,则较第一项为重大。在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而旧有以领土国家政治为界定的“国家经济”,却一落而为跨国性作业的复杂体。

    17、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二十世纪“这个世界再也不以欧洲为其中心”?(8分)(2)“在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你认同该观点吗?请说明理由。(6分)40辫子与历史(25分)材料一:“我(孙中山)剪去一生长成之辩发,往衣服店买得一套最新日本装穿好,日本自战胜中国后,世人以礼待日人,我扮日人,亦出入相宜也。若无此举,则不能逃脱数次之危险地位矣。 陆文灿流亡之孙公材料二:12月13日内阁总理袁世凯剪除发辫,以为各界之倡。1911年12月17日大公报材料三: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

    18、容就义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剪辫法令材料四:1912年2月19日的申报载,有一挑水夫尚垂发辫,该兵士迫令剪去,结果发生争吵推拉,挑水夫受伤致死。山东都督周自济派宣传员到昌邑,宣传新政,劝导剪辫,激起民变,宣传员和无辫者27人被杀。材料五: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曾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狂儒辜鸿铭问题: (1)推测孙中山是何时剪辫子的,他为何要剪辫子?(4分)(2)袁世凯公开剪辫子有何政治意图?(4分)(3)辜鸿铭所言的“心中的辫子”是指什么?(2分)1. 基于上述材料,你是怎样看待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剪辫子”现象?(15分)


    注意事项

    本文(上海市宝山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