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海高中历史合格考知识点填空无答案.docx

    • 资源ID:11355813       资源大小:53.05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海高中历史合格考知识点填空无答案.docx

    1、上海高中历史合格考知识点填空无答案第一分册 第一-第五单元(1-15课)基础知识整理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是( ) ( ) 。位于今天的( ),古代称“( )”。2、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 )之一。是古代( )最主要的文化成就。今天( )发现的古代文字;刻在泥版上的文字;也称( )文字; 使用楔形文字书写。3、 的特点:法典( )颁布;实行( );以( )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 );法典保留( )、( )等习惯法内容。历史价值: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 ) ,展示了( )的社会状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 )。第2课 古代埃及4、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

    2、位于 ( )东北部,与今天的( )大致相当,( )流经古埃及。5、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古代埃及国家实行( )统治。6、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筑的( )。是古埃及人( )的体现,是古代埃及( )的象征。( )金字塔、( )金字塔最负盛名。7、象形文字与纸草:古代埃及人发明了( )文字,以( )为书写材料。第3课 古代印度8、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 )制度。分四大种姓:( )(祭司)、( )(王族)、( )(平民)、( )(贱民、奴隶)9、佛教的创始、经典、传播:佛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佛教的经典:( )(大藏经、三藏)佛教的传播:主要向( )和( )传

    3、播,发展成为( )宗教,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10、( )文明的杰出代表:( )、( )文化、( )文化。11、( )对农业的贡献:培育了( )、( )、( )、( )、( )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生活。第6课 古代希腊12、( )的地理范围:位于今天的( ),在( )附近。(地中海的左侧是古代罗马,靠近非洲;右侧是希腊,靠近亚洲。)古代希腊是( )的发祥地。13、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 )”。14、“古典时代”是( )的全盛时期,( )、( )、( )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政治繁荣表现:( )时代,民主政治全盛; 文化繁荣表现:( ),古希腊哲学高度繁荣,“( )”、 希

    4、罗多德的 。15、雅典民主政治:(1)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 )为核心。(2)形成、发展、全盛的三个里程碑:形成:( ),首开雅典民主政治的先河。发展:( )改革,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的( )确立。全盛:( )后,雅典民主政治迎来了( )时期,开创“( )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影响:以( )时代为代表的( ),是古代( )社会中先进的( ),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 )和( ),有利于推动( )和( )的进步。时代局限性:( )性公民真正( )权利,排斥( )、( )和(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16、荷马史诗:( )创作的 ,有很大的( ),是( )宝库中的( )。17、史料分为:( )史料

    5、(考古遗迹、遗物)、( )史料、( )史料(民间诗歌、传说)18、帕特农神庙:古代希腊的建筑主要以( )为基本材料,以( )结构造型为基本特点。恢弘壮丽的( )建筑集中体现了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这一特点。雅典卫城的( )神庙建成于“( )时代”,是一座典型的( )式建筑,也是古代( )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9、哲学与史学:哲学:( )、( )与( )是古希腊三大哲人。史学:( )被称为“( )”。历史记载( ),开创了( )的撰史体裁。“( )”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和( )为标志,诞生了古代希腊的( ),是欧洲历史学的发源地。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20、罗马共和国的开始:( )年(或:公元前6世

    6、纪),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21、罗马帝国(1)公元前27年,( )被授予“( )”称号,以此为标志,罗马进入( )时代。(2)公元( )世纪初,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的( )大帝国。(罗马帝国疆域包括: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区域。)(3) 罗马帝国分裂:以( )为都城的“( )”(或:“( )帝国”)和以( )为都城的“( )帝国”。(4) ( )年,( )灭亡,欧洲( )(奴隶社会)终结,( )(封建社会)开始。22、基督教的创始、经典:(1)( )的创立:公元( )世纪,( )地区(西亚),( )创立。(2)基督教的经典:( ),包括 和 。(3)公元( )

    7、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 )。第9课 罗马法体系23、“ ”:是( )法典。基本上是罗马( )的汇编。(正面)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 )精神。它按律量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反面)表现出( )的倾向。24、公民法与万民法:罗马政府颁布适用于( ),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被称为“( )”。进入帝国时期以后,逐渐形成为一种适用于( )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 )”。25、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古代罗马法律制度体现了罗马人( )和( )的决心,古代罗马人的( )和( )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26、伊斯兰教的创始、经典:伊斯兰教产生的地点:西亚的(

    8、 )。伊斯兰教产生的创始人:( )。经典:( )。随着( )的扩张,( )成为( )宗教。第11课 奥斯曼帝国27、奥斯曼人攻占( )后迁都于此,改名为( )。28、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及其影响:传统的( )贸易,( )区域的商业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迫使欧洲商人另寻通往( )的新航路。第12课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29、西欧封建制度产生和确立的时间:封建制度的产生时间( )世纪 确立的时间( )世纪(中世纪:5-15世纪)。30、“采邑改革”及其影响:“( )”内容:查理马特改革( )制度,变( )赏赐为( )分封。影响:促进( )发展,逐渐形成( )制度。国王( )有限,( )势力坐大,王

    9、国陷于( )状态。(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分封土地、耕种者,王权衰落,“我的( )的( )不是我的( )”,形成封建等级制度。)31、庄园的特点:西欧( )的基本单位,是( )的经济实体,由( )和( )组成。第13课 城市的复兴32、城市的自治:中世纪城市为了营造有利于发展( )的环境,和封建领主斗争。争取( )是斗争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城市的自治斗争中,( )和( )是常用的方式。33、等级君主制:(1) 等级君主制形成的背景:( )世纪以后,随着( )的复兴和( )的活跃,( )、( )等国( )呈( )之势。以( )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 )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

    10、 )局面。(2)初步形成:( )和( )首次召开标志英、法两国( )的初步形成。(3)等级君主制的特征:是( )借助( )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和( )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 )。司法和军事权力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掌控( )的( )和( )。(4)等级君主制影响:对于中世纪早期的( )和( )而言,具有( ),推动了( )的进一步发展。第15课 中世纪文化34、大学的兴起:大学一词源自拉丁语,原意为“总和”、“联合”,即学生和教师组成的( )。随着城市的复兴和( )的活跃,新兴的市民阶层出于( )的需要,强烈要求开展( )教育,大学由此而兴起。(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和

    11、传播神学,也支持大学的创办。中世纪大学比较重视( )教育,教师也多享有( )待遇,但大学的( )教育性质有助于( )摆脱教会控制,有利于师生的( ),因此为日后的( )和( )准备了条件。第二分册 第一-第五单元(1-16课)基础知识整理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1、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距今( )。标志:( )、( )。意义:原始农业,促使( ),人们( ),形成( )。典型是陕西临潼的( )。特征:( )、( )、( )。2、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的形式:( )、( )。属于口述史料,是( )资料。3、炎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于( )、( )的传说。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

    12、)自称。4、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与核心地区:特征:( ),( )。核心地区:黄河( )的( )地区。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5、 中的夏朝( ):夏朝建立之前是“ ”,是“ ”的社会;夏朝建立之后进入“ ”,是“ ”的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 )王朝。6、( )遗址(考古中的夏王朝):在( )和( )上与夏朝最吻合的考古资料是河南偃师的(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7、二重证据法:文字( )资料和( )(实物)资料相互印证。历史学家王国维:“ ”,即文字史料;“ ”,即实物史料。两者相互印证,就是( )。王国维利用( )卜辞的记载,即实物史料,证明史记殷本记,即文字史料中有关商王世系的记载基

    13、本正确。8、商朝的历史是信史:由于( )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 )等一系列( )资料的发掘,商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 )的王朝,商朝的历史因( )、( )和( )的( )印证而成为( )史。9、方国联盟:商朝政治体制是( )制,“内服”是( )管辖地区,“外服”是( )管辖地区。商与周边方国存在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 )的共主。10、青铜器与甲骨文:( )是商朝青铜器代表。商朝青铜器的特征:主要是( ),用于( )、( )等活动,是( )和( )的象征,被赋予( )、( )的功能。商朝甲骨文是我国( )的比较成熟的( ),用于( ),真实记载商朝社会历史状况,是探究商史的( )资料

    14、。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西周)11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 ),武王伐纣,( )建立。12、( )体制的内容:西周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达到“( )”功效。13、礼乐制度:周公制定了西周的( )制度。礼乐文化的内容:礼源于( ),后维护( ),推广到( )和( )上,显示贵贱、( )、长幼、亲疏差异及权利义务。乐,激发人们的( ),维系(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东周)14、社会大变革: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 )建立。东周分为( )、( )时期。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上出现

    15、( ),西周的“( )”体制变为秦朝的( )统体制。各国变法,如( )变法。经济上,( )、( )的出现,农业发展。(影响)随着农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活跃,社会呈现( )、( )的新局面。15、百家争鸣:背景:当( )之时,“ ”提出不同的方案,形成( )的局面。主要代表学派、人物和主张:儒家创始人是( ),提出“ ”“ ”,用 协调人际关系、规范 。儒家发展者是 ,提出“ ”。荀子,熔 于一炉。法家是 ,提倡“ ”,实行 制度,废 、奖励 、 。道家是 ,提出“ ”、“ ”,朴素 思想。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战国七雄)16、战国七雄: 、 、 、 、 、 、 。 ( 在最西面),

    16、秦对六国的战争,为 奠定了基础。17、商鞅变法: 任用 变法,实行废 、奖励 等法规。秦国由 ,为 奠定基础。18、大一统帝国( )的建立:公元前 年。19、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创建 制度、中央实行 制度、地方实行 制度。其中三公中的 是百官之长,“ ”,一切军国大事均由 裁决。影响: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 的蓝本。20、巩固中央集权体制措施:统一 、统一 、统一 ,建造 、修筑 、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21、秦短命而亡的原因是 。表现为: ,如兴修长城、驰道等, ,如徭役、兵役、劳役、赋税沉重, 。22、 、 揭竿而起,揭开秦末 起义序幕; 、 推翻秦朝。23、西汉的建立:公元前

    17、 年, 建立西汉。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24、汉承秦制:西汉 秦朝的 制度、 体制,但政令施行 。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 )为诸侯,形成 。25、西汉初年形成 之局,标志 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26、文景之治:西汉初年统治者实施 的 思想。采取“ ”“ ”的政策,采取 、 、 的措施,恢复 ,史称“ ”。第9课 汉武帝时代27、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加强 ,裁抑 ,形成以皇帝为 的“ ”和以 为首的“ ”。创设 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颁布“ ”,削弱 权力。2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将 定为官学。以五经( )为代表的儒学成为 、 和 (

    18、 )的主要内容,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 和 的意识形态。其实质:“ ”。29、汉武帝对 领土的拓展:通过对 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匈奴对北边威胁。为加强对 的控制,在河西走廊设置 , 地区和内地联成一体。第10课 东汉的建立30、东汉建立:豪强地主 于公元 年重建汉朝,史称汉 ,定都 。31、柔道政策: 初年,刘秀以“ ”治理天下,实行 政策。32、东汉豪强地主:经济上 ,拥有 ,演变为 割据势力,威胁 的 王朝。第11课 割据与分立(三国两晋南北朝)33、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 联军战胜 ,奠定 格局。 ,定都洛阳,史称“ ”; ,定都成都,史称“ ”; ,都建业( ),史称“ ”。第12课 南

    19、北朝对峙与民族融合34、南北朝政权更替: 东魏 北齐北朝(位于北方): ( 族,拓拔部 西魏 北周南朝(位于南方): 35、东晋南朝时期,北民 迁,推动 经济发展,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农业经济区。水利兴修,犁耕推广,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发展。36、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内容:孝文帝改革:迁都 ,推行 (说 、穿 、改 、 通婚、仿 、倡 )。影响:加强 ,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的进步。民族融合具有 , 民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少数民族向汉民族学习。 、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37、隋朝建立: 年, 为隋文帝。唐朝建立: 年, 为唐高祖。定都 。38、三省六部制于政事堂: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始创

    20、于 ,中央设 省(隋称 省),草拟; 省审核; 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吏( )户( )礼( )兵( )刑( )工(工 )。唐朝还设立 作为宰相议事处所。实质: 逐渐增强,分工明确的 互相牵制, 难以擅权专断。39、科举制:秦汉至隋唐 方式的变革:秦汉采取 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凭声望( )把持选举大权。隋唐, ,沿用至 。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政府 政治 ,人才选拔、官员任免权收归中央, 了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40、“贞观之治”主要内容: 贞观年间, , ; , ; ; ,史称“ ”。41、唐蕃关系: 实行 民族政策, 嫁往 ,和 结亲。42、“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 ,李隆基,唐

    21、王朝 时期, 、 、 ,史称“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43、丝绸之路:自西汉 通西域,开通“ ”。 设立 、北 ,保障 畅通。 位于丝绸之路东端,是 大都会。东 文化在此交融汇合。44、遣唐使:日本多次派“ ”到中国交流学习。大唐盛世, 强盛,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 文化圈,也称为 文化圈、 文化圈。传播汉字、佛教、儒家文化等到 、 等国。第三分册 第五-六单元(17-28课)基础知识整理第17课 宋朝及其制度创设45、北宋的建立:960年, ( ), ,定都 , 建立。46、文官体制:原因: 初,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 、禁军 位,宋太祖进行改革。内容:以“ ”为基本国策,防范 ,通过 度

    22、大量提拔 担任官职,形成一个以 出身的 为主体的文官政府。47、宋朝科举制的完善:分为 、 、 三级,创设“ ”“ ”等制度规则,保证科举考试 和 。考试内容增加“ ”,考核对社会事务的 。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不仅为宋朝 了大量的 ,也对 和 产生了积极影响。第19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48、辽、北宋、西夏长期对峙; 金灭 ,南宋和金、 长期对峙。 元灭 ,全国统一。49、辽: 族 金: 族 元: 族50、靖康之变: ( )灭 ,俘虏 等数千人。51、南宋建立: ( ),定都 ( )。52、蒙古崛起:大蒙古国的建立者: ( )。元朝建立的时间:1271年( 世纪) 建立者: ( )53、南宋灭亡

    23、的时间:元朝建立后, 年,灭南宋。第20课 经济重心南移54、海上丝绸之路:1)外贸港口: 、 、 ,设 管理。2)范围: 为起点,通往 、 、 、印度( )、 、阿拉伯( )、 。3)传播 、 、 ,被称为“ ”;传播中 ,被称为“ ”。第21课 辉煌的宋元科技55、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仁宗庆历年间,平民 创制 印刷。比欧洲早 个世纪。活字印刷术向外传播:东传 、 ,西传 ,对 文化交流和 产生巨大影响。56、火药武器发明和使用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和 的国家。 发明和使用,对 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推动 欧洲 的发展。57、梦溪笔谈: 沈括写的 ,保存大量的 ,比如

    24、:毕升发明的 , 等。被誉为中国 史上的里程碑。第22课 元朝统一58、行省制度:元朝统治辽阔疆域的措施:1)中央设立 :下设六部,总理 。直辖“ ”的地区( 及其周围地区)。2)地方创设 (行中书省),形成 的 。“ ”的名称,从 开始。59、宣政院:管理 , 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60、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 (台湾)。第23课 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内阁制度)61、明朝建立的时间: 年 建立者: ( ),年号洪武。62、内阁制度:1)形成过程: 废除 和 ,设立 ;明成祖正式确立 制度。2)内容:内阁逐渐成为协助 决策的 机构。必须完全 旨意行事,不得 ,不准 。3)实质: 的组成

    25、部分, 。63、厂卫制度:1)地位:由 ,权力凌驾于 之上。2)职责: 、 、 等,有自己的 和 。3)意义:皇权趋于 ,君主专制政体的 程度臻于 。第24课 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明清交替)64、清朝建立: 族 建立后金,后改国号为 。65、清军入关: 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入北京, 朝灭亡。 入关后取代明王朝,建立起对全国统治。第25课 康乾盛世(上)66、军机处的设立: 设立。职责:完全秉承 办事,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 事务的中央机构。意义: 得以空前加强。67、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1)东北: ,抗击 ,签尼布楚条约2)西北:历经三位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平 部叛乱;乾

    26、隆,平 叛乱,设 。3)西南:雍正,设 大臣;乾隆,驻藏大臣、 、 共同管理西藏;乾隆,实行“ 制度”,由 大臣监督达赖、班禅的 程序。4)东南: 驱逐 殖民者,收复 ;康熙,攻占台湾,设 ,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第26课 康乾盛世(下)68、康乾盛世,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农业: 提高,美洲引入的 、 迅速推广。手工业: 丝、 布行销国内外, 普遍开设。商业: 出现 , 成为全国 中心,商业繁荣。69、四库全书:清朝文化典籍: 时,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70、文字狱:清朝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 。第27课 明清对外贸易71、明清对外贸易是 特点: 和 ,“ ”

    27、。72、葡萄牙人占据澳门: 开辟后, 世纪(明朝中后期)葡萄牙人占据 , 成为东西方经济的枢纽。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将中国市场纳入 中。73、从海禁到闭关:清朝逐渐走上 道路的原因及表现:1)原因:中国 占主导地位(根本原因),清朝统治者出于对 势力的 以及自大、 的心态,逐渐走上 的道路。2)表现: 时规定外商只能在 通商,设立“ ”,对外商实行严格限制。 3)影响: 落后于 ,拉开 之间的差距。第28课 早期的西学东渐(明清对外文化)74、早期西学东渐:1)重要史实: 和 合译 ,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2)意义:引入 以后的 ,在 上具有积极意义。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 ,开

    28、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 。第四分册 第一-第五单元(1-19课)基础知识整理第1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1、君主专制:1)原因: 的形成和 的发展,推动了英、法政治制度从 转变为 ,社会各阶层(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贫民)支持 。2)时间: 世纪。3)影响: ,颁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政策。(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王权受到议会限制。 法国:君主专制甚于英国)。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2、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 发展需要 , 刺激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2) 崛起,传统 遭到破坏,促使 开辟。(3) ,特别是 和 的进步,为 提供了条件。 3、新航路

    29、开辟的简况:(四位航海家及其探航路线) 支持 ,到达非洲 。 支持 到达印度。 支持 ,到达 ,发现新大陆。 支持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正面) 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反面)随着新航路开辟,开始了西欧 。它有力推动了 发展,同时给 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第4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5、文艺复兴发源地、代表人物和影响: 。时间: 世纪。内容:人文主义。代表人物: 、 、 、 。 6、宗教改革:(1) 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2)意义:是16世纪西欧 反对 的社会改革运动,打击了教皇和 的势力,动摇了西欧 的基础, 了 的发展。7、151

    30、6世纪西欧社会的特征:西欧 中世纪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 。第5课 英国革命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17世纪英国 发展, 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 和 的利益。他们渴望废除 ,发展 。并以 为舞台,向 发起挑战。革命的开始: 年“长期议会”的召开,成为英国 开始的标志。光荣革命: 年,资产阶级和 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 。通过一场“ 的革命”,由议会创造了新国王,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改变英国政体,建立 。 9、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意义:(1)确立:1689年 通过 的 ,后又通过 。(2)意义:英国由此确立了“ ”原则和 制,英国进入一个 的发展时期,为英国 的到来创造了

    31、条件。第6课 启蒙运动 10、背景:1) 世纪,启蒙思想家适应 的需要,高举 大旗,批判 和 ,主张建立 的社会和国家。2) 突飞猛进为人们的 和判断提供了新的 。11、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启蒙运动发源于 ,高潮在 。(英)霍布斯、 ;(法) 、 、 、 。12、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1) :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 ”。2) :论法的精神,主张建立 、 和司法三权分立、 的政府。3) :社会契约论,提出“ ”、“ ”,“ ”。主张建立直接民主制的 , 参与立法。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批判 ,宣扬 。13、启蒙运动的意义: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 ,为即将到来的 、 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 ,为 。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 14、独立宣言: 年7月4日, 通过 等人起草的 ,宣告 。独立宣言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被马克思称为“ ”。 15、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独立战争既是一场 战争,也是一场 。它推翻了 统治,为美国 开辟了道路。 16、合众国宪法与联邦制度的确立:合众国宪法: 年 召开制宪会议,制定 ,确立了美国的 的民主 体制。1787年宪法体现 的原则。联邦制度的确立:(内容)联邦制度按照 、相互 的原则构建。参、众


    注意事项

    本文(上海高中历史合格考知识点填空无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