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19附答案.docx

    • 资源ID:11341683       资源大小:57.23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19附答案.docx

    1、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19附答案 参考答案(19) 古代汉语练习(1) 一、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 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 A莫、休、甘、武 B炎、寒、贼、朱 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

    2、字关系的是( )A错 措 B睹 覩 C置 寘 D沽 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 ) A段玉

    3、裁 B桂馥 C王筠 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 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 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作者是东汉的_。这是中国_的奠基之作。收字 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声符为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如“叔”的本义是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 2、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

    4、意义或用法(共分) 1、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2、 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3、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4、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7、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8、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9、 师进次于陉。10、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1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1 1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

    5、曰:“异于三子者之撰。”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语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16、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17、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 18、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五、简答(每题3分,共9分) 1、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 2、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 3、介词“于”有哪些用法? 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和意义(每题2分,共10分) 1、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6、以烦执事。 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5、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2分,共10分) 1、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4、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 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的要释出。(每题2分,共10分) 1、 太后盛气而揖之。 2、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3、 宣子未出山而复。 4、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5、 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大事。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分) 陈 涉 之 初 起 王 楚 也 使 周 市

    7、 略 定 魏 地 北 至 狄 狄 城 守 田 儋 详 为 缚 其 奴 从 少 年 之 廷 欲 谒 杀 奴 见 狄 令 因 击 杀 令 而 召 豪 吏 子 弟 曰 诸 侯 皆 反 秦 自 立 齐 古 之 建 国 儋田 氏 当 王 遂 自 立 为 齐 王 发 兵 以 击 周 市 周 市 军 还 去 田 儋 因 率 兵 东 略 定 齐 地。 古代汉语练习(2)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从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部。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的庄子集解和_的庄子集释。 3、切韵是隋代_编写的,分为_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编成广韵。 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

    8、的类型:_和_。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舌上音是指_。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 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两联必须对仗。 二、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3、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4、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5、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6、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2 7、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8、 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9、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10、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11、 亟其乘屋,起始播

    9、百谷。 12、 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13、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14、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5、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16、 英俊鸟集,秦失其鹿。 17、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18、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 19、 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2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2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三、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5分) 1、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遁逃至此。 2、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之阳陵。 3、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 4、

    10、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 5、 侣鱼虾而友麋鹿。 四、为下列古文加上标点(每题3分,共6分) 1、 东 坡 母 成 国 太 夫 人 程 氏 眉 山 著 姓 其 侄 之 才 字 正 辅 第 二 之 元 字 德 孺 第 六 即 楚 州 子 邵 字 懿 叔 第 七 正 辅 初 娶 东 坡 女 兄 2、 (佗)复 与 两 钱 散 成 得 药 去 五 六 岁 亲 中 人 有 病 如 成 者 谓 成 曰 卿 今 强 健 我 欲 死 何 忍 无 急 去 药 以 待 不 祥 成 与 之 后 十 八 岁 成 病 竟 发 无 药 可 服 以 至 于 死 五、 简答(每题3分,共15分) 1、 简述诗经韵例的特色

    11、。 2、 介词“于” 有哪几种用法,各举一例说明。 3、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4、近体诗有哪些特点? 5、说出十三经注疏中为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和尔雅作注疏的作者。 古代汉语练习(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康熙字典中错误的注音方式是 。A反切 B直音 C叶音 D读若 2、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 。 A辞源 B辞海 C词诠 D经传释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下列关于“园圃”的

    12、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双声联绵词 B是叠韵联绵词 C是偏义复词 D是单纯词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3 A 君子引而不发。 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五色令人目盲。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 A 校 信 原 B戒 及 炎 C友 武 叔 D上 过 本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 A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B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C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D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8、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是 。 A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

    13、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 A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豕人立而啼。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D其一犬坐于前。 10、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11、对“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正常语序 B是作宾语前置 C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D代词复指前置 12、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 。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太祖累书呼。 C天下云集而响应。 D秦稍蚕食魏。 13、“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中

    14、的词类活用类型是 。 A名词用如动词 B使动用法 C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 1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莫”是“暮”的古字。 B“既”是副词,既然。 C“冠”是个名词。 D“风”属于名词的使动用法。 15、下列判断句不属于活用的是 。 A 君者,舟也。 B良庖岁更刀,割也。 C 仲弓父,贱人也。 D曹公,豺虎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古白话是指唐宋以来在 基础上形成的。 2、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3、 基本上奠定了现代词典编纂的体例格局。 4、清代以后,人们对于“六书”的名称一般采

    15、用 的,而次序则采用 的。 5、许慎为假借下的定义是 , 。 6、辟避、诒贻、憑凭、孰熟、错措、谕喻、赴讣、县悬、游遊、修脩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属于异体字关 系的是 。 7、“孟尝君顾谓冯谖”中“顾”使用的是它的 义。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 反切;2、偏义复词;3、动词的使动用法 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15分)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5、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6、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7、左右以君贱之

    16、也,食以草具 8、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9、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0、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12、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五、指出句中活用的词并说明活用的类型及活用后的意义(每题2分,共14分) 1、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2、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3、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 4、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5、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6、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17、 7、城陷,贼以刃胁降巡。 六、指出下列句中前置的宾语并说明前置的条件(每题2分,共14分) 4 1、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甞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2、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3、王见之曰:“牛何之?” 4、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 6、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7、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七、简答(每题3分,共12分) 1、说出说文四大家的名字以及代表著作。2、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3、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哪些意义?4、句尾语气词“也”、“矣”有什么区别? 八、

    18、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 古代汉语练习(4) 一填空(每空1分) 1、十三经注疏? 毛诗正义收录了汉毛亨传、_笺、唐陆德明_和_正义。 2、史记三家注包括了宋裴骃的_、唐司马贞的_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3、李善文选注的主要特色是_。 4、从_开始

    19、,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部。 5、上古时代的韵部是根据_的用韵和_的用韵归纳出来的。 6、中古音以隋代 的 为代表。 7、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 8、五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颔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 二、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 叶音 2、读若、读如 3、流水对 4、正义(古书注语)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 1、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2、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4、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5、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6、 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7、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8、 曰黄

    20、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9、 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10、 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 11、 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 12、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13、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4、 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15、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16、 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 5 17、 17诸将效首虏,休,毕贺。 18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19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20果荼薪樗,食我农夫。 21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22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23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21、 24修身者,智之符也。 4、 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6分) 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之阳陵。 3、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4、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 5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6、今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田而贾利之。 5、 为下列古文加上标点(每题3分,共6分) 1、 东 坡 母 成 国 太 夫 人 程 氏 眉 山 著 姓 其 侄 之 才 字 正 辅 第 二 之 元 字 德 孺 第 六 即 楚 州 子 邵 字 懿 叔 第 七 正 辅 初 娶 东 坡 女 兄 2(佗)复 与 两 钱 散 成 得 药 去 五 六

    22、岁 亲 中 人 有 病 如 成 者 谓 成 曰 卿 今 强 健 我 欲 死 何 忍 无 急 去 药 以 待 不 祥 成 与 之 后 十 八 岁 成 病 竟 发 无 药 可 服 以 至 于 死 6、 简答(每题3分,共15分) 1、 连词“而”有哪几种用法,各举一例说明。 2、 简述诗经用韵的特点。 3、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4、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是什麽? 5、 说出十三经注疏中为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和尔雅作注疏的作者。 7、 读下面一段论语注疏回答问题(共16分) 1、 这种对论语的注解采用了什麽方式?(2分)为什麽?(2分) 2、 根据阮元校勘记,文中哪一字为衍文?(2分)

    23、有何证据?(1分) 3、 “焉”字有几种解释?(2分):4、文中的“丘”都写作“ ”是什麽修辞方式?(2分)5、翻译文中划线部分。(每个2 分)分,共4 )古代汉语练习(5 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即本鸟通见上耳悲涉旌既本鱼歌江下耳悲陟门题旦视疆寸马弃丹粪户牟鬲采徒廿禾 二、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蔡溃,遂伐楚。 21、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3 ,始一返焉。、寒暑易节 5 之,可谓穷矣。4、谗人间 愿天寒。7、心忧炭贱 6、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9 、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8。

    24、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11、彼节 ,衮不废也。10、君能补过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2 渭不足,北饮大泽。、河1 者。、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读书欲睡34 6 5、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6、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 7、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8、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 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10、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5、。 3、同志者,当不远千里而至。 4、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6、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7、左右欲刃相如。 8、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0、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五、简答。 1、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2、写出十三经注疏所包含的典籍及注疏者。 3、举例说明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 六、标出下首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发已斑。 何用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加

    26、“”者为入声字)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鲁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左传僖公四年 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2、本文中有几处宾语前置的句式,请在原文中画出。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

    27、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专门)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日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吕氏春秋疑似 古代汉语练习(6) 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十指步鼎鱼视帛下至末载牧寸防舂网甘朝手莫徒问既采马础鹿本 二、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2、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3、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8、虽众,无所用之。 4、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6、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7、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8、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10、不愤不启,不诽不发。 11、吾力足以举百钧。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5、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7 6、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7、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8、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9、孟

    29、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10、率时农夫,播厥百谷。11、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8、驴不胜怒,蹄之。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11、齐威王欲将孙膑。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2、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六、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鲁僖公四年)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对 曰君惠徼福于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19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