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天津大学.docx

    • 资源ID:11338265       资源大小:118.78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津大学.docx

    1、天津大学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课程编号:718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有机化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化学类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有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实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顺反及对映异构体命名、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810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振杂化体及芳香性,同分异构与构象。4-63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小环张力效应、邻基效应、氢键的概念及

    2、上述效应对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4-64 主要官能团(烯键、炔键、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卤甲酰基、氨甲酰基、氰基、磺酸基等)的化学性质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5 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及其衍生物、羟基酸、羟基酸、丙二酸酯、-丙酮酸酯、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偶氮化合物、磺酸、简单杂环化合物、单糖、元素(Mg、Zn、Cu、Li)有机化合物等的制备、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30-356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红外)、核磁)7 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亲核取代,芳环上的亲电与

    3、亲核取代,碳碳重键的亲电、自由基及亲核加成,消除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醇、醛、芳烃侧链的氧化脂环烃、烯炔臭氧化及Cannizzaro反应),还原反应(不饱和烃、芳烃、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腈的氢化还原及选择性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羟醛缩合、Claisen缩合、Claisen-Schmidt缩合、Perkin缩合),降级反应(Hofmann降解,脱羧),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重排反应(Wagner-Meerwein重排、烯丙位重排、频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的历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0-258 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苯炔

    4、的生成与稳定性及其有关反应的规律。能够从中间体稳定性来判断产物结构。6-89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及基本合成实验操作及产物的后处理。8-12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1 化合物的命名或写出结构式6-102 完成反应(由反应物、条件和产物之H写出条件、产物或反应物之一)25-35%3 选择填空(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芳环L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有机反应中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官能团的鉴定等)8-12%4 反应历程:典型反应的历程8-12% 5 分离与鉴别6-86 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给定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红外、核磁等条件)8-12%7 合成题:15-20%8 实验题(有机化学

    5、实验的基本操作的作用及应用条件,分析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8-12%四、考试形式及时间有机化学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课程编号:839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含物理化学实验)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 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2. 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3. 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物理量的测量(包括原理、计算式、如何测量)。能正确使用常用物化仪器(原理、测量精度、使用范围、注意事项)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重点部分)1. 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22

    6、%)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压缩因子定义。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pVT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W、Q、 U、 H、 S、 A与 G的计算;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的简单应用;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的应用。2. 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 (18 %)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逸度、活度的定义以及活度的计算。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简单应用。相律的应用;单组分相图;二组分气液及凝聚系统相图。3. 化学平衡 (10 %)等温方程;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

    7、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同时平衡的原则。4. 电化学 (10 %)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Nernst方程;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的概念。5. 统计热力学 (6 %)Boltzmann分布;粒子配分函数的定义式;双原子平、转、振配分函数的计算;独立子系统能量、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Boltzmann熵定理。6. 化学动力学 (15 %)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零、一、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对行、平行反应(一级)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复杂反应

    8、的近似处理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光化反应的特征及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7. 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10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Laplace方程;Kelvin方程与四种亚稳态;润湿与铺展现象及杨氏方程;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了解乳状液的稳定与破坏。8. 实验部分(10 )1) 恒温槽的调节及粘度测定;2)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3)反应焓的测定;4)平衡常数的测定(ZnO与HCl水溶液反应);5)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萘苯系统);6)二元完全互溶液体蒸馏曲线

    9、(乙醇正丙醇系统,阿贝折射仪);7)二元凝聚系统相图;8) 原电池热力学(电位差计的应用);9)过氧化氢催化分解(KI催化剂);10)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电导仪的应用);11)表面张力的测定(气泡最大压力法),以上实验的原理及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三、试卷题型及比例计算题60,概念题30,实验题10。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课程编号:839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含物理化学实验)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 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2. 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3.

    10、 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物理量的测量(包括原理、计算式、如何测量)。能正确使用常用物化仪器(原理、测量精度、使用范围、注意事项)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重点部分)1. 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2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压缩因子定义。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pVT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W、Q、 U、 H、 S、 A与 G的计算;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的简单应用;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的应用。2. 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 (18 %)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逸度、活度的定义以及活度

    11、的计算。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简单应用。相律的应用;单组分相图;二组分气液及凝聚系统相图。3. 化学平衡 (10 %)等温方程;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同时平衡的原则。4. 电化学 (10 %)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Nernst方程;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的概念。5. 统计热力学 (6 %)Boltzmann分布;粒子配分函数的定义式;双原子平、转、振配分函数的计算;独立子系统能量、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Boltzm

    12、ann熵定理。6. 化学动力学 (15 %)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零、一、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对行、平行反应(一级)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光化反应的特征及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7. 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10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Laplace方程;Kelvin方程与四种亚稳态;润湿与铺展现象及杨氏方程;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了解乳状液的稳定与破坏。8

    13、. 实验部分(10 )1) 恒温槽的调节及粘度测定;2)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3)反应焓的测定;4)平衡常数的测定(ZnO与HCl水溶液反应);5)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萘苯系统);6)二元完全互溶液体蒸馏曲线(乙醇正丙醇系统,阿贝折射仪);7)二元凝聚系统相图;8) 原电池热力学(电位差计的应用);9)过氧化氢催化分解(KI催化剂);10)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电导仪的应用);11)表面张力的测定(气泡最大压力法),以上实验的原理及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三、试卷题型及比例计算题60,概念题30,实验题10。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天津大学化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专业

    14、代码:070303专业名称:有机化学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老师研究方向:1、 手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高选择性催化剂的研究2、 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与应用研究3、 杂环化合物光化学性质研究4、 功能聚合物研究5、 天然聚合物改性及功能化应用研究6、 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7、 生物有机合成方法及绿色合成化学的研究8、 生物活性有机化合物研究9、 有机功能性化合物的合成及构造关系的研究指导老师(研究方向编号):于九皋教授,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5、6)张文勤教授,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2、3、4)张明杰教授,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1、2、7)李春葆博士,教授(2、7) 余志芳博士,副教授(7、9

    15、)高建平博士,教授(5、6)程 发,研究员(4、5)齐 欣,副教授(2)王红星 博士,副教授()孙良东 博士,副教授()二、 专业特点:有机化学硕士点是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的理科硕士点,非常重视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科研实力雄厚。有机化学专业现有教授4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1人,在现有的9名指导教师中,有5人具有博士学历,具有一支学术气氛活跃、生机勃勃的学术队伍。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英语、有机合成化学、高等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实验、有机结构分析、近代分离技术、天然产物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论

    16、文要求:完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数据完整、论证充分并具有一定独到见解和创新性,约3万字)并在正式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本专业现有实验室面积1200m2,拥有IR、UV、FL、GC、GCMS、HPLC、旋光仪、差热分析仪、电子万能实验机、双螺杆挤出机等大型仪器。今年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1项;有6项科研成果通过部级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检索20多篇。五、 就业方向:1、 出国或到国内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 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

    17、作3、 在化学、化工研究所或企业从事科研、生产、技术开发及生产管理工作天津大学理学院教师信息表姓名:张文勤性别:男职称:教授,博导职务: 出生年月:1964年7月专业:有机化学单位: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电话:0086-22-27407999EMAIL:wqzhang 研究方向1:杂环化合物合成研究方向2:功能有机化学研究方向3:理论有机化学学习与工作简历:2001.4-今:天津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1998.11-今:天津大学化学系教授2003.5 -2008.11:天津大学化学系系主任1993.11-1998.10:天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1.6-1993.10:天津大学化学系讲师1986.

    18、91991.6:南开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博士研究生参加学术团体及职务:中国化学会理事 代表性论文与著作:1、基础化学实验教程(第三版),2010, 科学出版社。2、有机化学(第四版),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3、N-Heteroaryl-1,8-Naphthalimide Fluorescent Sensor For Water,Dyes and Pigments 88(2011) 307e3144、 PAR immobilized colorimetric fiber for heavy metal ion detection and adsorption,Journal of Hazardo

    19、us Materials,2010,177, 9839895、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phenolphthalein immobilized halochromic fiber, Reactive & Functional Polymers 2009, 69 (4) , 234-240.6、 Effective Cd2+ chelating fiber based on polyacrylonitrile,Reactive & Functional Polymers 2009, 69 (1) , 48547、Water Tape Asse

    20、mbled in 1,10-Bis(2-pyrazinylcarbonyl)- 1,4,7,10-tetraazadecane via H-Bonding and - Stacking,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07, 7(4): 595 5978、 Photochemistry of N-alkylsuccinimide in methanol and ethanol: An experimental and calculated investigation, J. Photochem. Photobiol. A:Chem., 2007, 187(2-3): 3

    21、77-383主要研究成果:在杂环化合物的可逆光环加成反应、有机功能基团修饰的纤维材料、杂环化合物合成与应用方面取得一些进展。荣誉和奖励:“稳定高效溴氯甘脲消毒剂的研制与应用” 获2008年7月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级精品课“有机化学”;2006年9月。课程负责人。讲授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有机化学正在承担项目:亚胺和一氧化碳交替共聚反应合成多肽类高分子材料,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子课题(20834002)已完成项目:新型液晶染料的合成研究,国际合作项目指导研究生情况:指导毕业硕士生42人,已毕业博士生22人;在研硕士生六人,博士生7人。备注: 天津大学理学院教师信息表姓名:

    22、张明杰性别:男职称:教授,博导职务: 出生年月:1959年8月专业:有机化学单位: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电话: EMAIL:mjzhangtju 研究方向1:金属作用下的选择性有机合成研究方向2:不对称有机合成研究方向3: 学习与工作简历:19781982年 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21988年 南开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881990年 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901995年 天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5至今 天津大学化学系,教授19921993年 美国默海德大学,讲师1994、1998年 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参加学术团体及职务: 代表性论文与著作:1. Jin Cui,Mingj

    23、ie Zhang*, Chromium Complexes Ligated by Amino-Salicylaldimine Ligands: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Behavior,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2009 (已录用).2. Jin Cui, Mingjie Zhang*, Yuwei Zhang, Amino-Salicylaldimine-Palladium (II) Complexes: New and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Suzuki

    24、 and Heck Reactions,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10, 13(1), 81-853. Jin Cui, Mingjie Zhang*, Yan Wang, Zhongbo Li,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amino-salicylaldimine palladium-based complexes and their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study.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9, 12(9), 839-8

    25、414. Jin Cui, Mingjie Zhang*, Xiangqian Wang, The setere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keto esters using bakers yeast in the presence of rice wine koj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8, 19(3), 311-3135.Jin Cui, Mingjie Zhang*, Jie Zhu, Naijing Cui, Bo Liu, (E)-4-tert-Butyl-2-(2,6-diisopropylphenyliminome

    26、thyl)-6-(morpholinomethyl)phenol,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Structure Reports Online, 2007, E63, o4400.6. Zhichen Zhu, Mingjie Zhang,* Jin Cui, 4-tert-Butyl-2-(E)-2,6- diisopropylphenyliminomethyl-6-(1-phenylethyl)phenol.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Structure Reports Online, 2008, E64,

    27、 o734.7. Bo Liu, Mingjie Zhang,* Jin Cui, Jie Zhu, (1R,2R)-N,N-Bis(2-pyridylmethylene) cyclohexane-1,2-diamin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Structure Reports Online, 2006, E62, o5359-o5360.8. Bo Liu, Mingjie Zhang, Naijing Cui, Jie Zhu, Jin Cui, Ethyl 4-(4-hydroxyphenyl) -6-methyl-2-thioxo-1,2

    28、,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ylate monohydrat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Structure Reports Online, 2008, E64, o261.9. 一种简易的光活性1,1-联二萘酚合成方法,有机化学,2003,23:19219410. N-二苯基氧化膦亚甲基-(S)-焦谷氨酸及其硝酸铈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中国稀土学报,2002,20:121511.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Luminescence of Lanthanide Chlorid

    29、e Complexes with N,N,N,N- Tetra (2-benzimidazolylyl) methyl-1.2-Ethanediamin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1 ,12(7), 65112. (R),2(R)-二(2-苯并咪唑)乙二醇四核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无机化学学报, 2001,17(4), 51313. 穴状Schiff碱配合物Gd(NO3)L(NO3)2的晶体结构,无机化学学报,1997, 13(3),35514. 面包酵母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化学通报,已收录主要研究成果: 荣誉和奖励: 讲授主要课程:高等有机化学正在

    30、承担项目: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的小试合成取代苯硼酸,吡唑硼酸的制备已完成项目:AIBN的成份分析指导研究生情况:杨启超、丁从文、王玉芳、张保集、梁江辉、林栋备注: 天津大学理学院教师信息表姓名:余志芳性别:女职称:教授,硕导职务:有机化学课程负责人出生年月:1957年10月专业:有机化学单位: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电话:0086-22-27892352EMAIL:zfyu 研究方向1:金属有机化合物新型反应的研究研究方向2:有机合成研究方向3:绿色有机合成学习与工作简历:1978.3-1982.1: 南开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本科生1982.2-1984.12:南开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9-1990.8: 法国蒙比利埃朗格多克科技大学化学系精细化学学院 Robert J.P. Corriu教授实验室博士生1990.9-1991.8: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化学实验室Marc. Julia教授实验室博士后1996.11-1998.9: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Theodore Cohen教授实验室副研究员1998.10-1999.9: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系Adrian G. B


    注意事项

    本文(天津大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