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届高三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 资源ID:11337127       资源大小:26.0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届高三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1、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届高三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届高三5月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工商食官的局面逐步改变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2“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材料中“争”的实质是A确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B争夺国家的最高

    2、统治权力C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D促进社会的顺利转型3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A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B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D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4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史实结论A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C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3、”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AABBCCDD5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A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B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C资本主义萌芽个性解放的要求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6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对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A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D坚持“中体西用”思想7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

    4、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A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B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C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81930年6月,共产国际在给中共的指示中强调,必须集中精力组建和加强红军,以期将来根据军事和政治形势,去夺取一个或数个工业中心和行政中心。据此可知A中国革命形势发展迅速B中国革命探索道路曲折C中共得到了苏联的援助D工农红军亟待发展壮大91950年11月,陈云提出:“战争第一,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二应该是维持市场,求得金融物价不要太乱。第三才是其他各种带投资性的经济和文化支出。”这一精神的贯彻A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B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需要D奠定了以重工业为

    5、中心的格局10罗马法不愧是近代和现代法律的先驱,“它包含的封建关系最少,而包含的资本主义法律关系却是最多。”下列选项中无法体现“资本主义法律关系”的是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C“夫得向妻索回钥匙,令其随带自身物件,将其逐出。”D“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11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女性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B社会变迁影响服饰变化C女性

    6、社会地位不断提高D科技的进步与发展12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年代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外贸总额16431502100266185103477448545237475127144852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B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C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D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官学教育“科举嚣张,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公元1179年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并指出

    7、:“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书院讲学形式活泼,主讲人不限于本院讲师,还可别请名师做临时主讲或作专题讲授;听讲者不限于本院生徒,四方学士都可前来。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二(19世纪哥廷根大学数学教授)克莱因特别提倡“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他长年的积极努力之下,哥廷根大学的整个自然科学终于脱离了哲学领域,并先后成立了数学、天文、物理、化学、技术和机械学院。1898年,哥廷根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成功谈判,导致了“哥廷根应用数学与应用物理学促进协会”的建立。从而成为当时唯一的一所发生了

    8、科学重心从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转移的大学。李工真著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材料三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原本是晚清供官吏进修的机构,1917年蔡元培从欧洲留学归来就职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其摆脱了“官员预科学校”基调,设置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语言文学三大部分,聘用大量学贯中西的教师。北大改革的成功部分由于新教师质量高,部分也由于京师大学堂时代便有的师生讨论学术问题的传统北大在“五四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明显标志着高等教育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费正清等著剑桥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白鹿洞书院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办学理念的异同。(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京大学办学

    9、理念发生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1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东汉时期,选官制度经发展而趋于严密,察举制度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光武帝重申德行为首,这时候的主要特点是“以德取人”。到了东汉顺帝时,出现了“以文取人”的变化,即把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序化考试,作为认定官员资格的手段。到了东汉末期,王朝和社会日益陷入到深刻的矛盾之中,察举制度的实施也遇到了深刻的危机,出现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现象。“以名取人”即长官举荐要考虑到士人的名望,士人也着意于培养这种名望。“以族取人”,就是在举荐的时候,更加考虑到士人家族的名望,论族姓阂阅。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察举的公平性

    10、,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亡,两汉的察举制也随之瓦解。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时期察举制度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汉时期的察举制度。15(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条日本同意接受美国、中国、英国及苏联对于上述领土及海外属地所做最后处置之任何协议。第三条日本将下列领土及其全部主权归还中华民国:台湾及其附属于台湾省之各岛;澎湖群岛;琉球群岛。摘编自中国对日和约草案(1948年)(注:该草案是国民政府预备参加对日和会的谈判方案)材料二第二条(2)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名器与请求权。

    11、第三条日本对于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将北纬二十九度以南之南西诸岛(包括琉球群岛与大东群岛)、孀妇岩岛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与琉璜列岛)及冲之鸟礁以及南鸟岛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摘编自美国等国与日本签署的旧金山对日和约(1951年9月8日)(注:该和约从1952年起生效,因中国被排除在旧金山和会之外,故中国政府自和约签订至今均未承认过旧金山和约)(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份文件在对日占领土问题处置上的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旧金山对日和约中美国处置日占领土方式的原因。16(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卡尔本茨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卡尔斯鲁厄的一个

    12、普通家庭。从中学时期,他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60年,16岁的本茨进入卡尔斯鲁厄综合科技学校学习机械工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1872年,本茨与他人合作组建了“奔驰铁器铸造公司和机械工厂”,专门生产建筑材料,不久便因行业不景气和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本茨决定研制发动机以摆脱困境,最终发明了二冲程内燃机。1885年制成第一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1886年获得德意志帝国专利局颁发的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并在1888年的慕尼黑产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蓬勃发展。1890年,奔驰发动机厂改组为奔驰汽车厂,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名扬四海的奔驰汽车。1893

    13、年他又研制出性能先进、走高端路线的“维多利亚”牌四轮汽车,1895年开发出外形更小、价格相对亲民的“维洛”牌四轮汽车,并批量生产。之后,又开发出第一辆公共汽车摘编自奔驰车之父(1)根据材料,概括卡尔本茨创办实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尔本茨事业发展能够取得成功的有利社会因素。三、论述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表是19世紀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时间流行词汇18401912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19121949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19491978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1978年以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网根据材料,选取每一个阶段

    14、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B【详解】从材料中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来看,子贡是以私人身份经商,不是官办工商业中的官员,说明私人从事商业开始出现,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地主阶级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是在西汉时期,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C【解析】依据所学,“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主要是对社会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故C项正确。建

    15、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并非百家争鸣的“核心问题”,故A,B,D项与题意不符。3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强大,虽不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但也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田庄的土地归田庄所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自给自足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田庄还不足以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选项C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4C【解析】根据所学,商鞅变法中实行郡县制,并不能得出秦国建立专职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一

    16、个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是秦朝,排除A项;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在商鞅变法中和秦朝时期就有过,排除B项;元朝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D项中的“严禁中外通商贸易”与史实不符,如明朝郑和下西洋,故D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注意材料中史实与结论的关系,培养学生理解“论由史出,证由据来”基本的史学理论,培养学生初步的史论知识。5C【解析】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思想上是李贽的离经叛道;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文艺复兴中抨击禁欲思想。文艺复兴矛头并未指向世俗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是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故B项错误

    17、。故选C。A项错误,明清思想家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制度的高度;D项错误,应该说的是宋朝时期。6A【解析】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方面,说明魏源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A正确;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是学习西方技术维护统治,B错误;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是洋务运动指导思想。7B【详解】根据材料“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可知,新文化运动此时更认可科学而非民主共和,反映出在当时中国思想界认为急需科学扫荡封建保守愚昧的落后思想,故B正确;由“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可知,新文化运动较为看重社会科学的价值,但是深层次的寓意是借科学名义扫荡封

    18、建落后思想,故A错误;仅仅从“科学”“民主”两词出现频率不能推断得出新文化运动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排除C;材料无从体现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解答。8B【解析】从“去夺取一个或数个工业中心和行政中心”可以看出,共产国际在此时依旧是坚持“城市中心论”,这与中国实际道路探索是不一致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能理解材料的含义。9D【详解】“战争第一”意味着国家的财政支出优先供应与战争相关的重工业发展,故D项正确;A项无法体现财政工作部署的先后顺序和主次关系,故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

    19、是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排除B项;当时还没有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10C【解析】选C是对女性的歧视,包含的是包含的封建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法律关系”,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体现的是资本主义法律关系中的平等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体现的是资本主义法律关系中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体现的也是资本主义法律关系中的保护私有财产,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1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女性服装面料以传统的棉纱为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出现化工面料,这反映的是科学技术进步对生活的影响,而不是女性审美情趣变化的表现,A正确;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反

    20、映了材料前半部分的信息,不能反映出后一部分的信息,B错误;女性服饰的变化看不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C错误;19世纪后半期出现的人造衣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发展的表现,D正确。点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12B【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经济危机期间苏联外贸总额,高于经济危机以后,故经济危机并没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A项错误。表格

    21、信息反映了苏联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削弱,这反映了斯大林体制之下,主要依靠计划来调节经济而逐渐削弱和忽视市场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没有体现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C项错误。从30年代的经济贸易总额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而且经济贸易规模还比较大,D项错误。13(1)同:探索新的办学方式(开放式的办学方式);为现实需要服务。异:宋代书院旨在弘扬儒家的伦理道德;哥廷根大学把理论研究与工业实践相结合。(2)变化:从培养官员转变为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主导转变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原因:中国传统教育的启发;民族危机的加

    22、深;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蔡元培的个人经历和改革精神。【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和二从办学方式的探究和服务现实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不同结合所学从宋代和哥廷根大学的时代特征回答即可。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培养人才和思想观念来回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19世纪末民族危机、思想解放以及蔡元培个人经历回答。14(l)变化:从“以德取人”到“以文取人”再到“以族(或名)取人”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察举制的弊端;社会政治局势动荡;世家大族的崛起评价:最初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具有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不利于中央集权【解析】(1)变化:需要从材料中得出答案

    23、。由材料中的光武帝时期的“以德取人”到汉顺帝时期的“以文取人”,再到后来东汉后期的“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即可得出答案。原因:从“以德取人”到“以文取人”说明文化在其中的地位超过了德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自从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故到东汉就出现了“以文取人”;从“以文取人”再到“以族(或名)取人”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门第思想严重,地主阶级发生了分化,出现了不同的阶层,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世家大族逐渐崛起,选官制度也受到了其影响;再有就是由材料中的“到了东汉末期,王朝和社会日益陷入到深刻的矛盾之中,察举制度的实施也遇到了深刻的危机”可

    24、以得出其他原因。(2)评价:“以德取人”是在延续西汉时期的察举制选官标准,所以有利于选拔人才;而“以文取人”强调“专门知识”,所以经过考试选拔的官员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而“以族(或名)取人”则是只在世家大族中选拔,这使得选官制度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很难体现民意,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点睛:选修模块的考题一般都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根据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相关分析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所以一般情况下,考查内容均不是选修课本上的基本史实。这就需要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相关时空范围的必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迁移过来回答有关问题。当然,也有部分问题是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就可以

    25、得到答案的。总之,选修的题目需要活学活用,没有选修教材的知识作为依托,考查内容和形式有很大的自由度。这希引起考生的关注。15(1)不同:对日和约草案明确规定日本将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琉球群岛归还中国;旧金山对日和约则只提出“日本放弃”,而不明归属。对日和约草案强调中、美、英、苏共同处置领土问题,旧金山对日和约则规定交由美国为首的联合国托管。(2)原因:解决二战遗留问题;美苏冷战开始,美国调整远东战略,扶持日本;东亚局势的变动(如果学生回答具体史实,如新中国成立、朝鲜战争,亦可)。【解析】(1)从“日本将下列领土及其全部主权归还中华民国;台湾及其附属于台湾省之各岛;澎胡群岛;琉球群岛。”看

    26、出对日和约草案明确规定日本将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琉球群岛归还中国;从“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名嚣与请求权”可以看出旧金山对日和约则只提出“日本放弃”,而不明归属。此外,对日和约草案强调中、美、英、苏共同处置领土问题,旧金山对日和约则规定交由美国为首的联合国托管。(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旧金山对日和约是对美国为了自身发展考虑所制定的解决二战遗留问题的一部合约,其中体现出扶持日,控制东亚局势的特点,这是明显为了后面称霸世界做准备。点睛:解答本题第一小问完全是从材料中总结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本题涉及的内容都是材料所叙述的内容,因此我们只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用自己的话

    27、进行总结概括即可,这样就可以得出完整的答案。16(1)特点:依靠自主创业,坚持不懈地努力;注重技术创新与发明;既注重维护品牌形象,又注意产品结构调整;注重市场,关注利润。(2)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德国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社会稳定;政府鼓励政策;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消费迅猛发展。【解析】(1)依据材料“本茨与他人合作组建”“获得德意志帝国专利局颁发的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研制出性能先进、走高端路线的“维多利亚”牌四轮汽车的信息归纳回答。(2)依据材料中时间以及本茨从事工业生产的经历从科技创新、德国统一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消费迅猛发展等角度归纳回答。17示例一

    28、: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革兴起,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成为当时流行思潮。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共和、约法、民主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科学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成为流行词汇。20世纪90年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村民委员会成为流行词汇。示例二:流行词汇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

    29、打开中国市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洋布、洋火成为流行词汇。辛亥革命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实业救国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粮票成为购买粮食的票证。三大改造和粮票成为流行词汇。1978年改革开放,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大批专业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专业户、乡镇企业成为流行词汇。1992年,十四大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纷纷投资股市,股票成为流行词汇示例三:流行词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反映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

    30、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辛亥革命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与科学,提倡新道德,主张男女平等,创造出新词“她”,民主与科学成为流行词汇。“她”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向苏联学习,社会上列宁装流行。改革开放后,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流行词汇。【详解】从表格的词汇来看,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有涉及政治民主化的,包括民权、革命、共和、人民代表等,据此可以确定“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的论题。根据表格列举的洋布洋火、实业救国、粮票、专业户乡镇企业等词汇,可以确定“流行词汇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的论题。根据表格列举的民主科学、列宁装、互联网等词汇,可以确定“流行词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反映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的论题。任选一个论题,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史实进行论证阐述。如确定“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的论题,可以联系所学,从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民主政治制度来说明。对于本题的解答,要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可以确定多


    注意事项

    本文(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届高三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