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11335208       资源大小:50.8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平山中学2017-2018学年秋季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 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请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1.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C.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2.唐律疏议规定

    2、:“(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受财而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这说明当时()A.严厉处罚官吏职务犯罪B.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C.官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嘉庆皇帝曾详细叙述他刚即位时的一种情况: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办公室和走廊里,吵吵嚷嚷,人来人往,大都是外单位的。如果问他来军机处做什么,回答有两种,一是来汇报工作的,二是来找领导签字的。实际上都是来打探消息,甚至做交易的!材料表明()A.军机处的严肃性下降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权力重组引发的动荡 D.朝廷结党营私盛行4. 唐朝长安城内宣阳坊里

    3、开设有彩缬铺,延寿坊里有金银珠宝店,丰邑坊有出租丧葬用具的店铺。这表明当时()A.宅第逾制现象明显B.市民的商业观念发生了改变C.坊市分离制度难以维持D.工商业者与政府的矛盾比较突出5.唐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的“扬一益二”之说就是较好的证明,广州也在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材料现象说明()A.南北政治局面的不同B.城市区域分工日益深化C.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D.城市经济属性不断增强6.北宋时期,国家对私有土地的买卖几乎完全不加限制,仅要求买卖双方到当地官府双行一定的登记手续,以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不致流失。这一政策()A.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妇B.有利于促进

    4、人口流动C.使国家财政收人增加D.使雇佣关系得以确立7.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B.出现最早的纸币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近代工业的出现8.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与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与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9. 根据下面的两幅图片,可以得知()A

    5、.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生产和贸易 B.古代政治制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C.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和落后性 D.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10.遵义有一种说法:“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八不归家”不是指初八不回家,“八”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记了这做人根本的“八端”就不要回家了。从材料中得出( )A.儒家思想的政治化 B.儒家思想的道德化C.儒家思想的法律化 D.儒家思想的官方化11.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

    6、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12. 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13.亚里士多德说: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 义,也能有利于邦国。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 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A.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B.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

    7、力的膨胀C.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 D.短任期制使居民均有机会参与城邦管理14.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了“陶片放逐法”制度;伯利克里宣称:“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表明古代雅典()A.公民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B.体现权利的制约与平衡C.法律针对意欲独裁者而定D.重视维护公民合法利益15.伯利克里在演讲中说:“我们这个国家由全体公民治理”,但古代雅典曾驱逐过最能干、最好的执政官,也曾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这说明()A.雅典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家B.雅典民主是特定条件下的集体暴政C.雅典民主是不讲人权的高压民主D.雅典司法审判未起到维护民主作用16.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

    8、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17. 罗马共和国时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例如: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共和国制定上述法律的目的是()A.维护帝国统治B.保护平民的利益C.完善法律体系D.稳定社会秩序18.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德意志帝国政

    9、体特点的是()A.“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B.“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C.“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D.“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19.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1787年宪法解决了邦联的弊病,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slave这个词,更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的精神 B. 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 D. 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20.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

    10、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了法律精神B.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C.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D.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21. 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A.德意志帝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仍然没有消除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D.德意志帝国并不

    11、害怕工人武装起义22.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下列关于“不成熟的理论”说法正确的是,该理论()A.由启蒙思想家创立B.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C.诞生于工业革命前D.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3. 巴黎公社在一份公告中写道:公社的“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检查、督促和批评,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是随时可以撤换的”。这表明巴黎公社()A.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B.实行直接民主制度C.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D.赢得社会广

    12、泛支持24.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A.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B.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C.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D. 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25.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26.下表是英国铁路

    13、钢铁及机器出口量(单位:千吨)年份铁路钢铁机器1845184912914.91850185428468.618561860233317.718611865206722.718661870380924.918701875404044.1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路钢铁及机器出口量持续增长 B.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C.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D.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殖民地半殖民地27.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的数量比500至1400年之间近千年写就的自传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因为( )A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文化发展 B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渐入人心 C地理大发现改

    14、变了人们的观念 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28.爱因斯坦羡慕一位融合实验者与理论家为一体的科学家生活在“幸福的科学童年”时期,这位科学家曾宣称“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这位科学家( )A.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B.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C.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9.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认为“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材料体现了启蒙运动( ) A.人民主权原则 B.社会契约原则 C.自然法则 D.分权制衡原则30.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

    15、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没有公开挑战传统势力和思想 B.为资产阶级崛起提供理论依据C.符合当时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实验验证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0分,共40分)31、(16分)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原与西域在经济、文

    16、化的交流中也促进了栽培作物的东传,大大增加了两汉时期的作物品种。两汉时期我国引入的农作物多为果树和蔬菜。从引入作物的命名上,在唐以前引进的新作物中大多带有“胡。字。如胡麻,即是芝麻;胡瓜,即后世所称的黄瓜;还有胡蒜、胡椒、胡菜等。 摘编自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外来栽培作物的传播及其影响 材料二 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学名 别名(部分) 原产地 传入途径 玉米 番麦 御麦 美洲 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甘薯 番薯 金薯 美洲 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马铃薯 洋番薯 荷兰薯 土豆 美洲 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再从台湾传入中国大陆 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 材料三

    17、 乾隆五十年,清廷在上谕中说:“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清高宗实录 材料四 表5 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 年度 人口数(单位:人) 乾隆十年(1745年) 169,922,127 乾隆二十年(1755年) 185,612,881 乾隆三十年(1765年) 206,993,224 乾隆四十年(1775年) 264,561,355 乾隆五十年(1785年) 288,863,974 据清高宗实录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汉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原的条件。(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

    18、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7分)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番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6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摘自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德意志民族无

    19、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1)“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指出古代希腊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是什么。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3分)(2)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政治制度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3分)(3)结合史实,说说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美国宪法“将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4分)(4)材料四中“现代化的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

    20、“错位”给德国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33.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界定英国何时崛起为大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克伦威尔时期本应被视为英国崛起的开端,这不仅在于英吉利共和国实际取得的成就,更在于“克伦威尔触摸到了一个更深远更持久的国家强盛概念的奥秘”。然而,英吉利共和国的强大最多只能被看作英国崛起为大国的序幕而非其正式的开端。将光荣革命看作近代英国崛起的起点,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英荷关系的调整,其最主要的理由是此后英国的壮大呈现出连续性和加速性,这与此前英国时断时续的偶尔辉煌大为不同。或许正是因为工业革命之前英法两国经济实力对比不利于英国以及工业革命迅速扭转这种对比的事实,许多人不由

    21、自主地强调工业革命对于英国崛起的关健作用。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棍起的历史逻辑 结合近代英国史实,运用材料中的有关观点,对近代英国的崛起问题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平山中学2016年秋季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二、 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AACDBCABBDCCD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 DDBBCBACABBACC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0分,共40分)31、(1)条件: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原与西域

    22、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3分) (2)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大陆。(3分)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4分) (3)影响: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6分) 32、(1)民主政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公民意识、法律至上等(3分)(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皇权至上、政治大一统(3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同

    23、时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4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亦可,)(4)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2分) 影响:德国由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2分)33、示例1:观点:近代英国是从光荣革命开始稳步崛起为欧洲直至世界强国的。(2分) 说明:光荣革命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其崛起奠定政治基础;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为其崛起奠定经济基础;光荣革命后,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以全新的姿态挑战欧洲头号强国法国的霸权,并在18世纪中期最终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完成了崛起;在此之后发生的工业革命,仅是巩固和增强了英国已有的大国地位,或者说是促使英国崛起后的继续壮大。(8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 观点:近代英国的崛起主要归功于最先开展工业革命。(2分) 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遥遥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英国经济腾飞;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工业革命为英国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军事实力,为英国获取更为广阔的殖民地,建立殖民帝国奠定基础;而在此之前进行的光荣革命只是为工业革命开展奠定政治基础。(8分,言之成理即可)(若从克伦威尔方面进行探讨也可)。(要求:10分,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2分;论据充分6分,逻辑清晰2,言之成理。)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