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陕西省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建议.ppt

    • 资源ID:11333372       资源大小:9.04MB        全文页数:19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西省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建议.ppt

    1、陕西省 2012化学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及二轮复习的建议,一、20072011年新课标高考化学试卷分析(怎么考)二、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解读(考什么)三、新课程高考复习备考建议(怎么操作),主要内容:,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已全部进入新课程。截止2011年已有18个省、市、区实施了化学学科新高考,其余省市依然由全国统一命题,各省份命题方式和所使用的试卷类型等具体情况见表1。,表1 2011年全国各省份高考化学命题方式及试卷类型一览表,(一)2011年全国高考化学命题方式及试卷类型及介绍,一、近三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2011年全国各省份高考化学共使用了14套试卷。其中陕西、河南、山西、新疆、

    2、吉林、黑龙江、湖南、辽宁、江西、宁夏等10省份使用的是由全国统一命题的新课标全国理综卷。,从试卷长度来讲,理综卷试题量一般都控制在30题左右,新课标全国理综卷33题,理综卷试题中化学试题量一般都在10题左右,其中天津、重庆、四川3套为10题,北京、安徽、山东、浙江、新课标全国理综卷5套理综为11题。,(二)新课标卷理综试题的组成结构、难度统计及时间分配,新课标卷难度统计表,5,近五年全国高考理综难度统计表,6,7,高考试卷阅读量及答卷书写量分析 1.表中的审题时间是按照正常阅读时间的3倍来计算;语文、政史卷正常阅读速度是500字符/分钟,数理化生卷正常阅读速度为250字符/分钟,地理卷正常阅读

    3、速度为350字符/分钟,英语卷正常阅读速度为200字符/分钟。2.答卷书写时间按正常书写速度的2倍计算,数学卷按4倍计算,理化生卷按2.5倍计算;汉字及数字符号的正常书写速度为50字符/分钟;英语卷正常书写速度为35字符/分钟。3.试卷中的图片按每图50个字符计算。,8,(三)全国课标近三年卷考点对比,题型、考点趋于稳定(难度)连续(考查重点),9,(三)全国课标近三年卷考点对比,10,(三)全国课标近三年卷考点对比,11,2007年和2010年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均分明显高于另两个模块选考题的均分,2008年和2009年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化学与技术模块的选考题难度相当,而有机化学基础选考题均分

    4、偏低,2008年主要原因是学生计算能力达不到试题的难度要求,第一步算不出A的分子式,后面的设问无从谈起;2009年对课本习题中出现过的环氧乙烷的经典制法不熟,思维因此而卡壳。,试卷结构,2011年新课程卷高考化学试题概述,了解内容8分,理解内容30分,综合应用内容62分。选修必考内容占26分,选修选考内容15分。,从试题难度来看,2011年选择题比2010年相比有所下降:试题情景常态,不偏不新,考生心理压力小,容易下手得分;重视基础知识及应用考查;客观题的难度依然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其原因是计算题大,正中了中偏下学生心理脆弱防区,对于优秀学生稍不留神也会步入计算失误的盲区。,(四)2011

    5、年新课标卷理综化学试题分析,整体来说,2011年新课标卷理综化学试题能较好地测试考生学科能力和素养,就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五大板块:化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元素及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这五大板块知识都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它们互相交叉,和谐渗透。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知识点在五大板块中分布及分数比例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具体情况见下表。,(四)2011年新课标卷理综化学试题分析,2011年新课标卷理综化学试题知识点在五大板块中分布及分数比例统计,1.“化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知识板块,分值53分,为最高。2.“元素及无机化合物”考点比例略高

    6、于前两年。3.“化学计算”也较理想地提升了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思维,高层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了应有考查。4.“化学实验”更是凸显学科地位。5.选作模块-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知识和基本的化学实验原理,也高区分度地控制了学科的主要得分点。,三大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离子反应原理、热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力度不减,三大基本理论(平衡理论、电离理论、结构理论)成为学科高考舞台的重头戏;2011年全国大部分高考题所出现的大量数据、图表、流程图和文字表述等信息渠道极大丰富了试题的呈现形式,为考生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多地赢得了机会,同时也能客观地检测出

    7、考生的各种水平等次。这与新课程理念中要求考生能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提高获取相关有效信息的素养是分不开的。,2011年化学试题考查内容,2007年各小题均分,3.7,7.8,2008年各小题均分,3.11,2009年各小题均分,3.07,2010年非选择题平均分,5.87,1、2011年的选择题难度不大,题型比较稳定,没过多的变化,知识点的考查容量不大。2、26题实验题又是一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但图像的分析和数据应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2011年命题思路分析,3、27题是自课改高考第5年,平衡图像题终于出现了,

    8、这也是对课改实验区教学的一种考验。因为一直没敢放松平衡、速率图像的训练,说明这类题依然有生命力,是对学生思维训练和分析能力是有帮助的一类题。同样这道题也是考了一本书:反应热、速率平衡、原电池等。,4、28题实验探究考到CaH2,大家就想到了NaH,怎么教的怎么讲的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在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道它是如何做能源提供剂的,其余问题就好解决了。只是实验设计设问的要求比较高。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依然以结合新信息的合成推断,考察面很全,同分异构现象考查力度再次加大。,2011年命题思路分析,新课程试卷的总体趋势特点,(1)难度稳中待降,稳中难降,居高不下新课程试卷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体现

    9、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适应、引导新课程教学2011年试题没有超纲(其实有),没有繁难偏怪旧题,一般难度0.5左右,易中难比例5:3:2。不同的是试卷结构、呈现方式、考查角度北京卷,江苏和上海较难。自主命题地区难度各异,不断调整。,.2011年高考化学总体情况,26,新课程试卷的总体趋势特点,(2)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三套教材,脱离教材主干: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n及NA,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热,电化学,物质结构,速率平衡,离子平衡,无机化工,有机合成,实验探究。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新热点:平衡常数,

    10、盖斯定律,Ksp,核磁共振氢谱,3.2011年高考化学总体情况,27,融入新增的新知识点的考查,新课程试卷的总体趋势特点,(3)综合性增强,设问点调整,图文阅读量增大,打破板块界限。注重对学科能综合能力的的考查。真正地把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入要在一起,不是很生硬的拼盘。选择题设问,正误判断多。四个选项属性尽量不同,多覆盖。二卷设问点适度增加,版块间整合程度加大 旧五块变成新五块,增化学科学特点及研究基本方法(亦称化学学科思想方法),2011年高考化学总体情况,30,新课程试卷的总体趋势特点,(4)背景素材丰富,情景新颖真实试题情景贴近生活实际,贴近STSE,符合新课程理念 主要结合环境、能源、材料

    11、、药物 降碳节能减排,储氢材料及各种制氢气的反应方案,太阳能光解水,太阳能材料,可降解材料,合成新药物,合成香料,废水矿渣处理,纳米材料,新型电池,碘盐成分探究,二氧化钛材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等。,2011年高考化学总体情况,避免人为设计或捏造虚假的、不真实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情景素材!,31,新课程试卷的总体趋势特点,(5)加大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采用新的设问方法考查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新课程特别注重实验,是化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改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学习教材中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不明确,实验范围变大,2011年高考化学总体情况,32,1.1 试题题量稳定,知识的考察不回避重点、热点、基本点,高考化学

    12、试题特点,总特点:“依纲附本、稳中有变、强调整合”,1依纲附本,强调基础知识,1.2 能力的考察依然重视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科思想,1.3 题型的设计朴实常规,大多“老歌回放”,2.1 创设真实情境,选材贴近生活,2稳中有变,彰显课改理念,2.2 强化科学探究,凸显学法转变,2.3 尊重学生差异,增加选考试题,2.4 知识考点调整,体现课改要求,3强调整合,突出能力考察,3.1 模块知识融合,突出综合应用,3.2 信息知识渗透,强调能力考察,20092011全国课标卷 化工流程题无!实验探究题无!复杂有机合成题无!平稳过渡、稳中求新,34,二、2012年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的解读及分析,1、总体说明

    13、2、与以往考试大纲相比主要变化3、变化趋势4、新增知识点,1、总体说明(1)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定位。考试说明是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结合各地的高考方案和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制定的。考试说明既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教学的依据。,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解读,说明,考纲,课标,课标、考纲、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考试说明在“考试目标与要求”中明确提出“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

    14、从学习潜能(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提出3个方面的能力要求:第一,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第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原考纲,新考纲,选考模块,选考模块,(一)研究考纲之变,.考试性质,新课标考纲与原考纲考试性质定位一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二)新课标考试说明与原考试大纲的比较,.能力要求,新课标考试说明将原考试大纲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行

    15、重新整合,提出了新的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

    16、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绿色化学,.考试范围与内容,原考试大纲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个方面。,比较新课标考试说明与原考试大纲,新课程必考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增加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这一内容,删去了原考纲化学计算部分内容,将

    17、化学计算的要求分散,与相关知识内容整合。,新课标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要求的变化如下:,一、必考部分,(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包含化学科学特点和价值、科学探究、化学反应本质、定量研究和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5个子项的内容,其中,除“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外,都是新课程增加的内容,也是以前教学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内容。具体如下:,(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删去原考试大纲中“同素异形体”的概念。,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将原考纲中“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的考试要

    18、求,降低为“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3、溶液:增加“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在“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增加“并能进行有关计算”。删去“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将“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降低为“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增加“了解核素的含义”“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等内容。将“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

    19、氢键;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等内容移至选考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试内容。,(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5、化学反应与能量:增 加“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 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理解盖斯定律,并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等。,5、化学反应与能量:删去原考试大纲中“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将“理解氧化还应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20、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调整为“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2011年又增掌握常见氧化还应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增加“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等内容。(07-09为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转化率的计算。)删去“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将“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

    21、产的条件”调整为“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7、电解质溶液:增加“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没有提及“酸碱中和滴定”的要求。,(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该部分内容变化幅度最大,新考纲除了删去原考试大纲中“IA和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等内容。对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

    22、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对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注意虽然该部分没有呈现有关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关系的内容,但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中仍然明确要求“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新课标考试说明该部分必

    23、考内容要求比较低,只突出烃及其衍生物部分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与重要应用,不要求用同系列原理拓展到类属,也不要求从官能团的角度去分析物质性质及其反应机理,凸显必考内容的“基础性”要求。,2、把“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调整为“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把“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降低为“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五年的考纲上都为绘制和识别),(五)化学实验基础,1、增加“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等内容;,3、在实验能力要求方

    24、面,原考试大纲要求“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而新考试说明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要求考核“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六)化学计算,对纯数学运算的要求降低,删去原考试大纲中的化学计算专题。将化学计算穿插分布在各模块的不同部分,强调化学计算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流程等结合,体现计算为化学应用服务。,二、选考部分,(一)物质结构与性质,1、增加的内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及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排布”、“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25、”、“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10开始增加了“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2、增加的内容“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10年开始增加了“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3、将“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6、”调整为“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4、将“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调整为“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二)有机化学基础,1、增加“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某些物理方法”;,2、将“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调整为“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3、增加“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4、将“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成

    27、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调整为“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5、新课标考试说明更加突出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如:“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等。,比较2010年与2011年考试说明中的样卷,试题的题型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28、高考题与样卷相似度高,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各个模块内容都有涉及,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预测2012年高考卷仍具有相应的特点,为第二轮复习指正了方向。,研究考试说明 把好方向关研究高考试题 把握题型关 立足课堂教学 把好能力关提高练习效率 把好选题关 注重查漏补缺 把好讲评关,2012高考策略,三、部分热点、重点、难点备考策略与预测分析,1物质的量及NA2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3氧化还原反应4反应热盖斯定律5电化学6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7平衡(化学平衡、离子平衡)8无机化学(元素化合物)9有机化学(烃、卤代烃、含氧衍生物、生命物质)10化学实验(设计、评价、探究),物质及计量,变化的本质,变化的验证及方法

    29、,高中化学知识结构(从物质及变化角度),62,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概念:四大主干(三类离子反应,四式,n,H)基础理论:三大理论(结构平衡溶液)无机化学:六种典型元素(Na.Al.Fe;Cl.S.N)有机化学:四类反应类型(取代,加消,氧还,加缩)化学实验:六项知识能力(仪,操,气,检,设,评)化学计算:定量研究作为一种方法,要坚持考!(分子式,n/Vm,PH,燃烧热等),63,高频考点命题趋向,(1)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化学用语 以Vmol、电子转移、原子结构、平衡理论为载体,结合化学用语进行考查 重点复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十字架”。例题: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4,

    30、(2)离子共存: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附加条件,如颜色、PH值、生成气体、沉淀等综合考查各种类型的离子反应,有的加入了分子。重点复习:无机物的性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注意离子的检验 离子方程式:考熟悉的或陌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正误判断,主要命题趋向于反应的先后,少量与过量,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判断及电子转移 考电荷守恒,考拆分化学式,考盐类的水解,选择为主,填空为辅。,1卷必有离子方程式判断题,65,离子反应重点考查量的多少氧化还原反应及顺序反应的顺序:例如Fe3+,NH4+,与OH-反应先后沉淀反应 混合在一起考先后及过量,例如:Fe2+和 Br-,NH4Fe(SO4)2与

    31、Ba(OH)2;NH4Al(SO4)2与Ba(OH)2,2011年考过的部分离子反应:,66,(09全国)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2+、NO3-、NH4+、Cl-B.Ca2+、HCO3-、NH4+、AlO2-C.K+、Ba2+、HSO3-、Cl-D.Mg2+、NH4+、SO42-、K+,.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B.Fe(

    32、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C.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 NO+4H2OD.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 2SO32-4Cl-6H,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B.C.D.,下列涉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合理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下列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B、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HSO32OH-=NH3SO322H2O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

    33、2O3I26OH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该溶液中一定含有,该溶液中一定含有,该气体一定是,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反应的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里逐滴加入盐酸的反应顺序: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溶液中,缓慢的通入氯气的反应顺序: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溶液里缓慢通入CO2气体的反应顺序: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加入锌粉的反应顺序:E、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Al3+、NH4+、H+溶液里逐滴加入烧碱溶液的反应顺序:,B,后根据得出有氯离子,亚硝酸根,无碘离子,先根据得出无硫酸根、无亚硫酸根,有碳酸根,关键:五个实验不是按照题号顺序进行!综合考查无机物的性质以及推断、辨析思维能力,较难题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建议.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