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糖尿病预防知识问答.docx

    • 资源ID:11267114       资源大小:23.6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糖尿病预防知识问答.docx

    1、糖尿病预防知识问答糖尿病预防知识问答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分几种类型?2.各类型糖尿病有什么特点?3.血糖正常标准是多少?4.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5.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6.什么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7.什么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糖耐量减低?8.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哪些危害?9.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10.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发生?11.得了糖尿病怎么办?12.什么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13.糖尿病患者如何注意饮食?14.食物中提供热量的主要成分是什么?15.怎样计算每天所需的热量?16.什么是升糖指数?17.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应戒烟?18.患了糖尿病是否应该少喝

    2、水?19.患了糖尿病还能吃水果吗?20.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21.糖尿病患者运动应注意哪些事项?22.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行自我血糖监测?23.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有什么意义?24.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行正确的服药治疗?25.注射胰岛素应注意哪些事项?26.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应注意什么?27.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28.糖尿病患者怎样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29.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压、血脂?30.“联合国糖尿病日”是哪一天? 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分几种类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 糖尿病可分为1 型、2 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等

    3、四种类型。 2.各类型糖尿病有什么特点? 1 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B 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但不包括那些已经明确病因的B 细胞破坏所致的糖尿病。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 型糖尿病是同时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病因不是十分清楚的糖尿病。约占所有糖尿病病人的90%以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不仅仅会引发糖尿病,在众多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也处于核心地位。胰岛素抵抗是多种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 其他类型糖尿病是指一些病因明确的糖尿病,也称为继发性糖尿病。有相应的病史、特殊的临床表现,确诊时有些需要做一些特殊检查。妊

    4、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很容易确定或排除。 3.血糖正常标准是多少? 正常人进食后食物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循环,为血糖的主要来源。饭后血糖会升高,但是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被限制在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正常人空腹血糖大于3.3 mmol/L (60mg/dl) 小于6.1 mmol/L(110mg/dl)。 4.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口渴和口干、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即常说的“三多一少”)、疲倦和视力模糊。但有些2 型糖尿病患者很少有症状或根本没有症状。糖尿病的诊断必须依靠血糖测定。 5.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糖尿病的诊断是根据临床症状

    5、及通过检测血浆中葡萄糖水平的高低来确定的。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1.有糖尿病症状者,同时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小时血糖11 . 1mmol/L(200mg/dl) 6.什么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可以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诊断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应在不限制饮食和正常体力活动23天后的

    6、清晨(上午)进行,避免使用影响糖代谢的酒精和药物,实验前禁食至少10 小时,期间可以饮水。空腹抽血后,饮用含有75 克葡萄糖粉的水溶液250300 毫升,在5 分钟内喝完,儿童按每千克体重1.75克葡萄糖服用,总量不超过75克。在服后1小时和2 小时抽血化验。 7.什么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糖耐量减低? 若空腹血糖大于等于6.1 mmol/L(110mg/dl)小于7.0mmol/L(126mg/dl),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小时血糖在7.8mmol/L(140mg/dl)以下,提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若空腹血糖小于7.0 mmol/L(126mg/dl), 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7、OGTT)2 小时血糖为大于等于7.8mmol/L (140mg/dl) 小于11.1mmol/L(200mg/dl),提示糖耐量减低。 若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小时血糖均在以上所述的异常范围,则既有糖耐量减低又伴有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这两者均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状态,表明其调节(或稳态)受损。一旦出现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提示机体胰岛素基础分泌量已经不足,肝脏和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目前认为,两者均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发生心血管病危险的标志。目前已将这三种血糖的异常调节状态视为糖尿病前期。 8.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哪些危害? 长期血糖控

    8、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对健康危害严重。 (1)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较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 倍,并使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变更严重。 (2)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4)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5)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9.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1)年龄45 岁。 (2)曾被告知是空腹血糖受损者和/ 或糖耐量减低者或糖耐量受损者。 (3)体重指数(BMI)值超过24kg/m2。 (4)父母或兄弟姐妹有

    9、糖尿病。 (5)怀孕时有糖尿病,或至少生过一个出生体重4kg 以上的婴儿。 (6)血压在140/90mmHg 或更高,或曾被医生告知有高血压,或有心血管病。 (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和/或甘油三酯偏高,曾被医生告知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8)一周运动不到3 次。如果符合以上项目之一,说明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水平,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10.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发生? (1)合理饮食,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 (2)适量运动,每周中等强度运动达150 分钟或更多。 (3)保持健康体重,BMI 控制在24 kg/m2 以下。 11.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糖尿病

    10、是目前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该病不能得到根治,但患上了糖尿病也不要为之而感到恐慌,只要采取正确合理的治疗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12.什么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糖尿病的治疗中除药物之外还必须有其他的四种方式方法配合。实践证明,只有将这五种方式方法综合在一起实施,才能使该病得到较好的控制。所说的“五驾马车”指的是,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这五个方面。 13.糖尿病患者如何注意饮食? (1)控制总能量摄入。 (2)膳食总能量的20%30%应来自脂肪,其中少于1/3 的能量来自于饱和脂肪。 (3)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5%65%,应

    11、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对碳水化合物总能量的控制比控制种类更重要。 (4)蛋白质不应超过需要量,即不多于总能量的15%。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1.0g/kg 体重。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g/kg 体重。 (5)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酒精可使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 (6)避免摄入过多甜食,可用无能量非营养性甜味剂。 (7)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6 克以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14.食物中提供热量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糖类(主要来自米、面等食物)、脂肪(主要来自肥肉、烹调油

    12、等)和蛋白质(主要来自肉、蛋、豆类食品等)是食物中提供热量的主要成分。糖类和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均是每克4 千卡,而脂肪提供的热量是每克9 千卡。在体内这三种成分也可互相转换。 15.怎样计算每天所需的热量? (1)确定理想体重。首先根据年龄和身高用简易公式计算理想体重。实际体重超出理想体重10%者为超重,超出20%者为肥胖;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者为体重减轻,低于理想体重20%者为消瘦。理想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105 (2)计算每天饮食所需提供的总热量。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状态下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所需热量2530 千卡,轻体力劳

    13、动3035 千卡,中体力劳动3540 千卡,重体力劳动40 千卡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而肥胖者应酌减约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5 千卡,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左右。每天所需总热量= 理想体重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所需热量。 (3)确定各营养素的量。每天需从饮食中摄入蛋白质的量(克)= 理想体重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克;每天需从饮食中摄入脂肪的量(克)= 每天所需总热量(千卡)25%(20%30%)9,脂肪提供的热量应低于总热量的30%;每天需从饮食中摄入糖类的量(克)=【每天所需总热量(千卡)一蛋白质(克)4 一脂肪(克)9】4;在供应

    14、的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与单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宜在300 毫克以下,对于已患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宜在200 毫克以下;每天膳食纤维摄入不宜少于40 克;提倡食用绿叶蔬菜;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 (4)合理热量分配。定时、定量进餐对于糖尿病病人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使血糖达标的基础。一般每天进三餐者其热量分配通常为1/3、1/3、1/3或l/5、2/5、2/5。对于血糖波动较大、难以平稳控制者,少食多餐可以帮助平稳控制血糖。 16.什么是升糖指数? 升糖指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指标,即食用含50 克糖类的食物和食用相当量

    15、的葡萄糖或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体内血糖曲线下面积的百分比值。食物的升糖指数不同是由于机体对含糖类的食物的消化及吸收率不同所致。同样的食物烹饪方法不同,其升糖指数也不同。例如1 份大米被制成粥后其升糖指数明显高于米饭,尽管可提供相同的热量。因此,糖尿病病人应尽量吃低升糖指数食物。一些常见的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煮玉米、燕麦麸面包、荞麦面、黑米粥、芋头、山药和藕粉等。也有报道大米饭升糖指数值低于馒头和烙饼的升糖指数值。 17.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应戒烟? 糖尿病患者绝对禁止吸烟,吸烟除可导致肿瘤外,可加重胰岛素抵抗,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加重糖尿病

    16、的病情。 18.患了糖尿病是否应该少喝水? 糖尿病患者不需要限制饮水。相反多饮水才能利于排除体内的废物和稀释血糖。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较高、发生酮症或处于高渗状态时,更应多饮水,有助于补足此时体内损失的水分、稀释血糖及促进胰岛素的降糖作用。 19.患了糖尿病还能吃水果吗?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可以在血糖控制平稳时,适当进食一些水果。食用时应注意: (1)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 (2)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西瓜、苹果、梨、橘子、猕猴桃等,而少吃或不吃含糖量较高的香蕉、荔枝、柿子等。 (3)通过血糖监测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水果。对于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病人暂时不要吃水

    17、果,用西红柿、黄瓜等代替。 20.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 (1)糖尿病患者均应在制定运动计划之前进行医学检查。运动计划的制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应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2)应随身携带糖果或巧克力,预防低血糖发生。 (3)尽量结伴运动,并且随身携带写有自己病情、要求急救及联系人等的患者卡片,以备急用。 (4)运动鞋要轻便松软,鞋底不能太薄。 21.糖尿病患者运动应注意哪些事项? 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相对固定,不宜空腹运动,以餐后12 小时运动较好。有血糖仪者应做到运动前后各测血糖一次,注意血糖稳定。每次运动后检查足部有无破损,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胰岛素治疗者禁忌在注射胰岛素

    18、后没有进餐的情况下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血糖波动大、病情控制不好、合并急性并发症和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均不适宜运动。 22.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1)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14次。 (2)1 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 次。 (3)生病时或剧烈运动之前应增加监测次数。 (4)生病或血糖20mmol/L(360mg/dl)时,应同时测定血酮体或尿酮体。 (5)检测时间:每餐前、餐后2 小时、睡前,如有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的血糖。 (6)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患者应每周监测12 天。 (7)血糖控制差/ 不稳定的患者或患有其他急性病者应每日监测直到

    19、血糖得到控制。 23.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有什么意义? 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一种化学物质,它携带氧气,随着血液循环将氧气供给人体各部的组织细胞。当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过高时,糖就会大量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这一过程称为糖基化(糖化)。血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缓慢且不可逆,红细胞的寿命为129 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测定前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糖尿病病情越严重。无论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只是某一具体时点的血糖水平,而不能反映血糖长期控制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

    20、控制水平,对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进行血糖、尿糖监测外,还应定期去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避免并发症。如果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已达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一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病人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应该每3 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7%以下说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如果超过6.5%,应3 个月检测1 次。 24.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行正确的服药治疗? (1)糖尿病患者应按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自作主张,擅自用药。 (2)糖尿

    21、病患者血糖正常仍要继续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 (3)糖尿病患者参加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接受社区医师的定期随访和定期体检。25.注射胰岛素应注意哪些事项?应用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注意以下事项: (1)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一项长期的治疗,所以患者要掌握自己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与技巧。 (2)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应将胰岛素充分混匀,可将其在双手间轻轻搓动,切忌上下剧烈摇动。 (3)胰岛素注射的部位,以腹部注射吸收的最快。 (4)注射部位应轮换,以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造成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 (5)注射胰岛素后应及时进餐,以防发生低血糖。 (6)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治疗,

    22、不要随意应用或停用胰岛素。26.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应注意什么?血糖的高低往往是糖尿病患者关注的重点,其实就糖尿病的本身而言,血糖的高一点或低一点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糖尿病所引起的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给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除关注血糖的高低之外,还应对自身的情况做密切的观察,发现异常的征象要及时就医检查,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还要注意,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所带来的危害要远比高血糖的危害严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兜里应准备些糖块,以备低血糖发生时之用。 27.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的并发症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并

    23、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常在感染和应激情况下诱发,特点是血糖特高而没有明显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血糖高渗状态、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病情重,预后差。 慢性并发症包括: (1)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病变,及冠心病、脑卒中和下肢坏疽等。 (2)微血管并发症:通常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常见原因。糖尿病肾病是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3)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比较多见的一种。表现为手足对称性麻木、针刺、烧灼感以及

    24、疼痛。 (4)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足部疼痛、足部皮肤破损、溃烂,病变多呈进行性,严重者可导致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时时注意足部的变化,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治疗。 28.糖尿病患者怎样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戒烟。 (2)每天要做的:检查双脚,是否有伤口、水泡、红斑和肿胀。对于不会消除的任何疼痛,立即与医生联系;每天刷牙,以避免口腔、牙齿和牙龈问题;根据医生建议监测血糖。 (3)每次看病时,必须进行:血压检查;足部检查;身体检查。 (4)每年做2 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 (5)每年做1 次:胆固醇检测;甘油三酯检测;全面的足部检查;牙齿和牙龈的检查,告诉

    25、牙医自己患有糖尿病;检查眼睛疾病的散瞳检查;尿液和血液检测以检查肾脏问题。 29.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压、血脂? 糖尿病是一个代谢性的疾病,不仅是糖代谢发生障碍,脂代谢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糖尿病的本身也会使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情况会造成血脂和血压的升高。血压和血脂的升高加重了脂代谢紊乱和血管的病变,尤其是给控制血糖增加了难度,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关注血压、血脂的变化,要做到经常量血压,定期检查血脂,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0.“联合国糖尿病日”是哪一天? 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确定,自1

    26、992 年起每年的11 月14 日举行宣传活动。从2007 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目的在于要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历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1992年:一个与所有国家所有人有关的健康问题1993年:糖尿病儿童与成长1994年:糖尿病与老年人1995年:糖尿病和教育,降低无知的代价1996年:胰岛素与生命1997年:全球的觉醒:改善生命的关键 1998年:糖尿病人的权利1999年:糖尿病的代价2000年:新千年糖尿病和生活方式2001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社会负担2002年:糖尿病与您的眼睛: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2003年:糖尿病损害肾脏2004年:糖尿病与肥胖2005年:糖尿病与足部护理2006年:糖尿病与脆弱人群2007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2008年:青少年儿童的糖尿病2009年:糖尿病预防与教育2010年:糖尿病教育与预防2011年: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2012年:糖尿病教育与预防2013年:糖尿病教育与预防2014年: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注意事项

    本文(糖尿病预防知识问答.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