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答案.docx

    • 资源ID:11260169       资源大小:475.1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答案.docx

    1、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答案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选择题1 物质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B )A.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 B.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C. 分子的振动 D. 分子的转动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C )A.原子核外层电子能级间的跃迁 B.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 分子的电子结构 D. 原子的电子结构3 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振动)和转动(E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A )A. E电子E振动E转动 B. E电子E转动E振动C. E转动E电子E振动 D. E振动E转动E电子4 符合朗伯-比尔定

    2、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C ) A. 增加、不变 B. 减少、不变C. 不变、增加 D. 不变、减少5 吸光度与透射比的关系是 (B )A. B. C. A = lgT D. 6 一有色溶液符合比尔定律,当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T0,若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光率的对数为 (D ) A. 2TO B. C. D. 2lgT07 相同质量的Fe3+和Cd2+ 各用一种显色剂在相同体积溶液中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2cm比色皿,后者用1cm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值相同,则两者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C ) 已知:Ar(Fe) = 55.85,Ar(Cd)

    3、 =112.4A. B. C. D.8 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 (C ) A. 入射光强度 B. 比色皿厚度 C. 配合物的稳定性 D. 配合物的浓度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B. 摩尔吸光系数 随浓度增大而增大C. 透光率T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D. 透光率T随比色皿加厚而增大10 下列表述中的错误是 (A ) A. 比色法又称分光光度法B. 透射光与吸收光互为补色光,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光C. 公式中,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其数值愈大,反应愈灵敏D. 吸收峰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11 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

    4、光度范围是 (C ) A. 0.10.5 B. 0.11.2 C. 0.20.8 D. 0.21.512 若显色剂无色,而被测溶液中存在其它有色离子干扰,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应采用的参比溶液是 (D )A. 蒸馏水 B. 显色剂C. 试剂空白溶液 D. 不加显色剂的被测溶液13 采用差示吸光光度法测定高含量组分时,选用的参比溶液的浓度cs与待测溶液浓度cx的关系是 (D )A. cs =0 B. cs = cx C. cs cx D. cs稍低于cx14 桑德尔灵敏度S与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是 (A )A. B. C. D. 15下列因素对朗伯-比尔定律不产生偏差的是 (A )A. 改变吸收光程

    5、长度 B. 溶质的离解作用C. 溶液的折射指数增加 D. 杂散光进入检测器二、填空题1吸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_朗伯-比耳定律 , 用公式表示为_ A= bc ,式中各项符号各表示: A为吸光度,b为吸收介质厚度,为摩尔吸光系数,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 。 2 一有色溶液对某波长光的吸收遵守比尔定律。当选用2.0 cm的比色皿时,测得透光率为T,若改用1.0 cm的吸收池,则透光率应为 T 1/ 2 。3 一有色溶液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当使用1cm比色皿进行测量时,测得透光率为80%,若使用5 cm的比色皿,其透光率为 32.7% 。4 朗伯-比尔定律的吸光系数(a)和摩尔吸光系数()值的单位

    6、各是_L g-1 cm-1_和 _L mol-1 cm-1 _。 5 某金属离子M与试剂R形成一有色络合物MR,若溶液中M的浓度为1.0 10-4 mol.L-1,用1 cm比色皿于波长525 nm处测得吸光度A为0.400,此络合物在525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4.0103 L mol-1 cm-1 。6 桑德尔灵敏度(S)表示的是A = 0.001时,单位截面积光程所能检测出的吸光物质的最低含量,单位是g cm - 2。用双硫腙光度法测Cd2+时,已知520 = 8.8104 L mol-1 cm-1,其桑德尔灵敏度S为_ 1.310-3 g cm-1 _。已知:Ar(Cd) = 11

    7、2.47 在分光光度法中, 以 吸光度 为纵坐标, 以 波长 为横坐标作图, 可得 光吸收曲线 。8 用分光光度法中以 浓度 为横坐标,以 吸光度 为纵坐标作图,可得 标准曲线 。9 光度分析法中,引起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主要有非单色光 和化学因素。10 有色溶剂对光有选择性的吸收,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的灵敏度,测定时选择吸收的波长应在 max 处,有时选择肩峰为测量波长是因为在 max处有吸收干扰 。三、问答题1 浓度为3.0104mol L-1的KMnO4和K2Cr2O7溶液,分别在0.5 mol L-1的H2SO4和 0.5 mol L-1的H3PO4介质中,用1.00 cm吸收池绘制光吸

    8、收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吸收曲线的形状回答下列问题:(实线表示KmnO4,虚线表示K2Cr2O7 )(1) 已知KMnO4在max为520 nm、550 nm处的的吸光度A = 0.74,计算 对应的。(2) 当改变KMnO4的浓度时, 吸收曲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3) 若在KMnO4和K2Cr2O7的混合溶液中测定KMnO4的浓度,应选择的工作波长是多少?(4)若在KMnO4和K2Cr2O7的混合溶液中测定K2Cr2O7的浓度,可采用什么方法?答: (1) 已知在520 nm和550 nm处KMnO4的A = 0.74,所以(Lmol-1cm-1)(2) 对于一特定化合物,其吸收曲线是一特征曲

    9、线,当KMnO4浓度改变时,吸收曲线无变化,其最大吸收波长max仍为520 nm和550 nm,但对应的吸光度值A有变化,浓度增大,A值增大,浓度减小,A值减小。(3) 应选550为好,此时K2Cr2O7无干扰。(4) 联立方程式法:先由纯KMnO4和K2Cr2O7分别求出它们的、值;根据550 处测得的A550,求出: 再在350 处根据实验测得的A350, 等吸收点法找出等吸光点,由550处可知KMnO4浓度,由此求出等吸光点处的,再得K2Cr2O7的浓度。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由图中找出1及2(在1与2 处KMnO4有相同的A值)可得K2Cr2O7的浓度。 A = A1 A2, 2示差分光

    10、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提高光度分析法的准确度?答:用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时, 选择一个与被测试液组分一致, 浓度稍低的溶液为参比, 用其调零点或T=100%,然后进行试样中常量组分的测定。根据光吸收定律,设参比液浓度cs,试液浓度cx , cx cs ,则As=csb ,Ax=cxb,所以A=Ax - As =cb ,由此可知,测得吸光度是被测试液与参比液吸光度的差值。示差分光光度法中由于用cs调T=100%,放大了读数标尺,从而提高了测量准确度。3 吸光光度分析中选择测定波长的原则是什么?某同学实验测得一种有色物质的吸收光谱图如下, 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波长进行测定比较合适?为什么?。答:

    11、测定波长选择是否正确对吸光光度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均有影响,正确选择测定波长的原则是 “吸收最大,干扰最小”,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在本实验条件下,由于无干扰元素共存,原则上应选用 A 曲线中吸光度最大处的波长进行测定。但图中1处,A在很窄的波长范围内随的变化改变很大,此工作条件难于控制准确一致,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若采用2处波长进行测定,易于控制工作条件,可减小测量误差。4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置于吸收池的前面, 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置于吸收池的后面。为什么两者的单色器的位置不同? 答: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辐射色散为单色光, 然后

    12、经 狭缝进入试样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半宽度很窄的锐线光源, 其单色器的作用主要是将要测量的共振线与干扰谱线分开。5 化合物中CH3Cl在172 nm有吸收带,而CH3I的吸收带在258 nm处,CH3Br 的吸收带在204 nm ,三种化合物的吸收带对应的是什么跃迁类型?为什么这类化合物的吸收波长是CH3Cl CH3Br CH3I ?答:三种化合物的吸收带对应的跃迁类型是。化合物的吸收波长CH3Cl CH3Br CH3I的原因是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原子的电负性强,对电子控制牢,激发电子所需的能量大,吸收光的波长短;反之,原子的电负性弱,吸收光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

    13、是Cl Br I,所以化合物的吸收波长CH3Cl CH3Br CH3I 。6 共轭二烯在己烷溶剂中 max219 nm。如果溶剂改用己醇时, max比219 nm大还是小? 为什么?答max219 nm大。大多数会发生* 跃迁的分子,其激发态的极性总是比基态的极性大。因而,激发态与极性溶剂发生作用所降低的能量也大,也就是说,在极性溶剂作用下,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别小,因而吸收光谱的 max产生红移。由于己醇比己烷的极性更大,在已醇中* 态比态( 基态 )更稳定, 从而 * 跃迁吸收将向长波方向移动。7 今有两种溶液:苯的环己烷溶液和甲苯环己烷溶液。已知苯和甲苯在紫外光区均有吸收峰。若测得溶

    14、液1的吸收峰为261 nm,溶液2 的吸收峰为256 nm ,试判断溶液1和溶液2分别是上述哪种溶液,并说明其道理? 答:溶液1为甲苯,溶液2为苯。因为CH3取代,则CH键的电子与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产生重叠,使电子活动范围扩大,形成超共轭效应,跃迁能量降低,使吸收波长红移,所以甲苯的吸收波长比苯要长。8 通常有机化合物异构体中,反式异构体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比顺式的长 ,摩尔吸收系数要大。请以二苯乙烯为例解释。答:这是空间效应对共轭体系的影响。二苯乙烯有顺反两种结构:这两种异构体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吸收光谱也不同。顺式异构体两个苯环在双键的一边,由于空间阻碍,影响了两个苯环与烯的碳碳双键共平

    15、面,吸收波长 max短,小;反式异构体的两个苯环可以与烯的碳碳双键共平面,形成大共轭体系,吸收波长 max在较长的方向,也增大。9 试述如何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区分以下四种化合物。答:(1) 只含一个双键,吸收波长最短。(2) 是同环共轭双键,吸收波长最长。(3)、(4) 都是异环共轭双键,吸收波长较 (1) 长,较 (2) 短。其中(3) 只有三个取代基和一个环外双键, (4)有 4 个取代基和 2 个环外双键;因此4 3 吸收波长24 3 1 所以,根据它们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可区分为这四种化合物。四、计算题1 一有色溶液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当使用2 cm比色皿进行测量时,测得透光率为60%

    16、,若使用1 cm或5 cm的比色皿,T及A各为多少?解:根据A = lgT = K b c对于同一溶液,K和c是恒定值,所以 当使用1cm比色皿时, A = 0.111 T = 77.5%当使用5cm比色皿时, A = 0.555 T = 27.9%2 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Fe 2+,移取0.0200 mg mL-1标准铁溶液6.00 mL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邻二氮菲及条件试剂,用水稀释至刻度。用1 cm比色皿于510 nm 处测得该溶液的吸光度为0.488,计算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S 。已知:Ar(Fe) =55.85解:根据A = lgT = K b c,则,所以(

    17、 L g -1 cm-1) ( L mol -1 cm-1)(g cm - 2 )3 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微量铁时。首先称取0.2160 g NH4Fe (SO4)212H2O 溶于少量水中,并定量转移至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Fe3+的标准溶液。移取不同的体积(V)Fe3+ 标准溶液分别于50 mL容量瓶中,用磺基水杨酸显色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测得吸光度值(A)列于下表:标准铁溶液的体积V / mL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吸光度A 0 0.165 0.320 0.480 0.630 0.790吸取试液10.00 mL,稀释至250 mL,

    18、然后吸取该试液5.00 mL于50mL容量瓶中,与上述Fe3+标准系列在相同条件下显色,测得吸光度A = 0.450,求试样溶液中铁的浓度(以mg mL-1 表示)已知:g mol -1,g mol -1解:此题是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微量铁的浓度。先计算Fe3+的标准溶液的浓度:(mg mL-1)由于标准曲线系列溶液及试样溶液都是在50mL容量瓶中显色,故可用体积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由标准曲线上查得时A = 0.500,对应的体积为6.40 mL,则试液中铁的浓度为(mg mL-1)4 用丁二酮肟比色法测定某合金钢中的镍。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溶解后定容为100 mL。移取10 mL,

    19、显色后稀释至50 mL。用1.00 cm的比色皿于470 nm处测其吸光度(470 =1.3104 L mol-1 cm-1)。欲使镍的质量百分数恰好等于吸光度值,则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已知:Ar(Ni) = 58.69 g.mol-1解:根据题意: w(Ni) = A ,则 (g)5 称取含锰试样1.00 g,用酸溶解后,加过硫酸铵将锰氧化为高锰酸盐,定量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测得其吸光度为0.605,同时测得1.0010-3 mol L-1KMnO4溶液的吸光度度为0.450,计算试样中锰的质量百分数。已知:A r(Mn)= 54.94 g.mol-1解:此题是用比较法测定锰的浓度,根据A =bc,则0.450 = b1.0010-30.605 = bc得 c = 1.3410-3 mol L-1(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