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古典文献学.docx

    • 资源ID:11189415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典文献学.docx

    1、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一、填空1、(物质载体)是文献的躯壳,(记录符号)是文献的骨骼,(知识信息)是文献的灵魂,三者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文献。2、宋代刻本的字体,多采用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体。3、纵观整个元代的刻书特点,大致可用八个字概括,即(黑口 )、(赵字)、(无讳)、(多简 )。4、私刻本大致可以分为(坊刻本)、(私宅刻本)、( 家刻本)、(自刻本)等几类。5、古典目录最主要的内容,有(篇目)、(解题)、(书序)等。6、在四库全书中,有关官制一类的书,被编排在(史)部,有关山川一类的书,被编排在(史)部,有关琴棋书画方面的书,被编排在(子 )部。7、

    2、别录二十卷,是(刘向)所著,七略七卷,是(刘歆)所著。8、中国古典文献与现代文献的划分,以公元( 1911 )年为界。9、张之洞认为,善本必须是(足本)、(精本)、(旧本)。10、作为研究文献的一门学问,文献学的范畴大致涉及(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典藏学)等四个学科的内容。11、通典的作者是(杜佑),通志的作者是(郑樵),文献通考的作者是(马端临 )。12、在四部分类中,地理类划归在(史)部,农家类划归在(子)部 ,楚辞类划归在(集)部,孟子一书,应到(经)部去查找。13、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物质载体)、(记录符号)、(知识信息)。14、线装书中,书叶左右边栏以外锥眼订线的地方

    3、叫(书脑),书叶装订缝合处与书口相对的侧面,称为(书背),书翻阅的地方叫(书口),书籍最外层,起保护书的作用的称为(书皮)。书的最下端称为(书根),书的最上端称(书头),位于副叶后面,印有书名、撰书者姓名和刊刻地点等的,(内封面)。15、解题目录因取材内容和撰写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综述体)、(辑录体)、(传注体)三种类型。16、在四部分类中,地理类划归在(史)部,农家类划归在(子)部,楚辞类划归在(集)部,孟子一书,应到(经)部去查找。17、儒家的十三经是(易 经)、(尚书)、(诗经)、(周礼)、(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伦语)、(孝经)、(尔雅)、(孟子)。

    4、18写出下列书的著者或编撰者:别录(刘向)、七略(刘歆)、汉书艺文志(班固)、录鬼簿(钟嗣成)、百川书志(高儒)、郑堂读书志(周中孚)、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二、判断题(只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据隋书卷四九牛弘传载,隋朝的牛弘,曾提出了书之损毁的“十厄”。( )2、巾箱本,指古时可以装在头巾里和小箱子里的书。( )3、局本,指清代各省官书局所刻印的书本。( )4、宋代刻本的字体,多为颜体、柳体、欧体。( )5、百川书志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著录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等文学作品。( )6,理校,是运用推理的方法进行校勘,这是校勘的最主要的方法。( )7、古今图书集成编纂于清代乾隆年间。(

    5、)8、旋风装这一装帧形式,盛行于北宋。( )9、在四库全书中,艺术类的书被划归在子部。( )10、在四库全书中,韵书被安排在经部。( )11从内容上看,书坊所刻的书遍及四部,明显偏重于子部,集部之书。( )12、晋代葛洪的遐览篇是道教最早的目录。( )13、元代的雕版材料,多为木板,但有的也采用铜版。( )14、清代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所录多为四库全书总目未收之书。( )15、对校,就是采用他书引文或加以推理来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一种校勘方法。( ) 16、在四库全书中,音韵方面的书一般归入集部。( )17、通志艺文略的作者是宋代的郑樵。( )18、中经新簿所分的四部,其顺序是经、子、史、集

    6、。( )19、铁琴铜剑楼的创始人是杨绍和。( )20、殿本,指的是清代武英殿所刻印的书本。( ) 21、在四部分类中,阐述工匠营造法式的书被归入到子部。( )22、辽代所刻的书都不避讳。( )23、现存最古的史籍专科目录是宋代高似孙的史略。( )24、李充修订的晋元帝四部书目,是按经史子集安排四部次序的。( )25、古籍文字颠倒,有的出自无心,有的则是古人有意颠倒。( )26、和刻本指日本雕刻或收藏的汉文古书本。( )27、在纸书的装帧形式中,旋风装是最早出现的。( )28、监刻本是官刻本的一种,指历代国子监雕刻印刷的书。( )29、篇目、解题、书序是目录书构成的三个主要部分( )。30、巾箱

    7、本,指古时可以装在头巾和小箱子里的书本。( )三、选择题1、汉民族古典文献现存应不下于(B)种。 A 五万 B 十万 C三十万 D 五十万2、线装书中,版面中心不刻正文的那一行叫做(B)。 A 鱼尾 B版心 C象鼻 D书耳3、四部丛刊的主要编者是(C)。 A 丁申 B张元济 C傅增湘 D黄丕4、烈下列正史中,最早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出自(B) A汉书B 隋书C 旧唐书 D 新唐书5、最早编写私人藏书目录的,是(B). A 王俭 B任昉C阮孝绪D许善心6、元代的刻书地区,以福建的建阳和山西的(D)最盛。 A运城 B太原 C临汾 D平水7、书坊刻本中有不少通俗文学作品,如杭州瓦子街张

    8、家书铺刊刻的(A),就是现存宋人平话小说中最早的刻本。 A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B全相三国志平话 C太平御览 D册府元龟8、书目答问的补正者是(B)。 A 张之洞 B 范希曾 C傅增湘 D叶德辉9、卢照邻集是按照著者的(A)命名的。 A 姓名 B 字 C 号 D 籍贯10、文献通考的编撰者是(C)。 A 郑 樵 B 杜 佑 C 马端临 D 章学诚11、纸书的装帧形式,先后有(C)等。 A 卷轴、梵夹、旋风、蝴蝶 B 旋风、梵夹、卷轴、经折 C 卷轴、旋风、经折、梵夹 D 旋风、卷轴、经折、包背12、雕版印书始于(D),到五代后,这一技术已被广泛运用。 A 秦代 B 汉代 C隋代 D 唐代13、明代

    9、私人藏书,以嘉靖年间宁波的(D)最为有名,其天一阁收藏图书有七万卷。 A 毛晋 B冯梦龙 C熊大木 D 范钦14、徐霞客游记十二卷,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归于(B)。 A 经部 B 史部 C子部 D集部15、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是(B). A 别录 B 七略 C七志 D七林16、在中国历史上,(D)是文献的最主要的载体。 A 甲骨 B布帛 C木 D纸17、我国最早的一部目录汇编是(A)。 A 别录 B七略 C汉书艺文志 D七志18、正史中,最早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出自(B) A汉书 B隋书C旧唐书D 新唐书19、清代的铁琴铜剑楼,是著名的的书楼,其主人是(D)。 A 范钦 B陆心

    10、源 C丁申D瞿绍基20、涵芬楼烬余图书的编撰者是(B) A 黄丕烈 B张元济C刘承干D傅增湘21、开创了史志记一代著作先例的是(C) A 旧唐书。经籍志 B 宋史。艺文志 C 明史。艺文志 D 清史稿。艺文志22、大唐内典录十卷,是唐初僧人(D)所撰。 A 道安 B僧祐 C费长房 D道宣23、李太白集是按照著者的(B)命名的。 A 名 B字 C号 D籍贯24、著名医学书伤寒论注被归入(C)。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4、名词解释1、 文献:原始意义:典籍的书面记载、文字资料及贤人贤才的言论和他们世代口耳相传的见闻、记录资料等。传统意义:具有历史价值活与某一学科有关且具有科学价值的图书文物

    11、资料,即历代保存的各种典籍和文书档案。 文献学:研究文献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文献的编纂分类、刊布流程、整理、校勘、典藏、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古典文献学:古典文献学是研究古典文献的一门学问。它作为一门学科,以目录学的原理为基础,并运用版本、刻印、校勘、辨伪、注释、编纂等知识和文献检索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古典文献的整理、典藏、检索的方法和规律。简言之,就是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搜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学问。2、 版本学:版本学是研究文献载体书之物质形态的科学。它主要研究的是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的物质态及其特点,纸质图书的装帧形式,雕印本图书的分类及其特点,历代刻书的特点和版本的鉴定等。 官刻本:清

    12、朝际以前历代某国家某种机构、单位主持的雕印的书籍。 经厂本:明代经厂所刻印的书本。经厂是明代司礼监所属的机构,专管书籍刻印。 藩府刻本:明代各潘王府刻印的书本。其所刻书的特点是校勘精密,纸质精良,版印精湛,为历来的学人和藏书家所珍重。 殿本:清代武英殿刻印的书本。康熙年间在武英殿设修书刻书处,由翰林院词臣总领其事。此后,大凡钦定、御制、敕撰诸书,以及经、史、群、籍,均由武英殿校订版行。 局本:清代各省官书局刻印的书本。 坊刻本:唐代至清代历代各地书商刻印的书本。 百衲本: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的书本。这是个借喻性的版本称谓。百衲本始于清初的宋 善本:与普通本相对而言

    13、,张之洞认为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阙卷、未删削);二、精本(精校、精著);三、旧本(旧刻、旧钞)。二十世纪后期一般认为清朝康熙之前的古本为善本,康熙以后经名家校批过的古本为善本,现在则把收入善本书目的书称为善本。写本:书写在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简称写本,又称抄本目录学:研究文献目录的编制、使用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目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3、目录学:是研究文献目录的编制、使用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目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图书文献的目录。 目录:把一批书名或篇名与其说明一次编列一起即为目录,最早见于七略 解题:也可以称为叙录、书目、题要等。

    14、在目录学中用以考察作者生平行事、提示图书的内容价值、向读者指示阅读门径、并对读者进行一定评论的以介绍性文字为主的文字,都可以称为解题、叙录或题要。简而言之,是对一本书的简介。 七略:公元前七至五年,刘歆用两年多时间撰写,内容基本节录了别录的书录,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 “三通”: 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瑞临文献通考 四库全书:纂修自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六年初稿完成,为乾隆皇帝下令查校藏书并决定编纂的一部企图囊括古今一切主要著作的丛书,并亲自命名为四库全书。因其内容极其广泛起到了整理和保存我国文化典籍的作用。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

    15、文献。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是东汉班固编撰的,简称汉志。属史志书目。 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著录的书可分两类:一是收入四库全书且进行了抄录的书即四库全书之书;另一种是未抄入四库全书只存书目,作了提要其书发回藏书家。四对18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总结,是掌握和了解清乾隆前古籍概况极有用的工具书,是古代篇幅最宏大优秀的目录著作。 郡斋读书志:宋代晁公武撰,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袁本43类衢本45类,全书有总序,每部有总论,每类有小序,每书有提要,今散佚五百多种,为整理古籍考辨存佚的重要依据。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原书散佚只从永乐大典录出22卷,创立了书目使用解题和记录版本的体例,是解题目录的典

    16、型。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雪所编辑的大型类书。本书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道藏:古代关于道教产生的目录学,经过历代编纂,集纳大量与道教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类学术著作,如天文化学医学哲学等,成为一部超大型中国文化资料宝库。 千顷堂书目:是黄虞稷所修明史艺文志初稿副本,按四部排列分51小类,本目体例为书名下小注作者字号、科第间及作者生平,不少内容为正史所无,弥足珍贵,所录明代著作最为完备。 丛书:按照一定原则,如同一作者、同一学科、同一时代地区等,采用相同的物质形式,如一样的版面、装订等

    17、把著作汇刊的系列书籍。 贩书偶记:孙殿起编撰,20卷,成书于1936年,分类特点与四库全书总目基本相同,最大特点四库全书总目收录之书概不收录,只收未收之书,对四库全书总目有续补之用,且收录的清代以来大量稿本抄本。 书目答问:清同治十二年张之洞仿龙启瑞经籍举要而作的一部影响很大又非常典型的推荐书目,突破四库全书分类,增加“丛书”部,重视区别古今学术。新创了一些切合实际的类目,都是过去公私书目所无。 汲古阁:明末毛晋创办的私人藏书楼和印书厂分上中下三楹,中藏四库书和释道两藏,皆南北内府藏书用来校勘或作为刻书的样本。 天一阁:范钦为浙江宁波天一阁创建人,天一阁分上下层,下层大间,上层通为一间,图书最

    18、重防火,由“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命名,创建至今的四百年中从编书十来种每种书目都只能反映编目时期情况或是部分藏书。晚清四大藏书家:瞿绍基的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杨以增的山东杨氏海源阁、陆心源的归安陆氏宋楼、丁申丁丙的钱塘丁氏八千卷楼。 涵芬楼:原为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图书资料室,该室后改名为东方图书馆,成为收藏善本书的一个专用书库,所藏多是张元济亲手征集。其所藏善本总数达五万余册。4、校勘学:校勘的目的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的错误,而校勘学则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学科。 校法四例:为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由历史学家陈 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对于古籍整理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一般书稿的加工

    19、整理同样也具有指导意义。5、简答1、简述古典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答: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目录的形成、发展概况及特点,阐明利用古典文献目录进行检索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刻印、出版和有关版本的概况,阐明中国古典文献出版物及刻板的演变历史与特点;研究中国古典文献校勘、辨伪、注释的状况、特点及基本方法,介绍古典文献校勘、辨伪和辑佚的基本知识;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的收藏、管理和检索的原理与基本程序,介绍检索古典文献的手段、工具与方式方法。2、简述版本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答:版本学主要研究印刷术发明以前的图书的物质形态及其特点,纸质书的装帧形式,雕印本图书的分类及其特点,历代刻书的特点和版本的鉴定等。3、

    20、简述古籍装帧的几种(主要)形式。答:书籍装帧,是一门很有特色的艺术。其内容包括书的版式设计、封面、插图设计、装订形式等。它是鉴定古籍版本的重要依据。纸书的装帧形式,有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金镶玉等形式。4、简述宋代的两大刻书系统、三大刻书中心与刻书特点。 答:两大刻书系统:(1)、官刻系统:中央刻地方刻学校、寺院道观刻; (2)、私刻系统:私宅私塾刻书坊刻书。 三大刻书中心:蜀刻、浙刻、闽刻。 刻书特点:(1)、宋代刻书的版式。宋代前期刻书多白口,四周单边;后期也多白口,左右双边,上下单边,少数四周双边。 (2)、宋代刻书的字体和行格。宋刻本的字体多采用唐

    21、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体。行格一般比较疏朗,多数为大体字,款式开阔。 (3)、宋代刻书的用纸。多用皮纸和竹纸。 (4)、宋代刻书的装帧,主要采用蝴蝶装,有少数书是旋风装和经折装。 (5)、宋代刻书避讳。5、简述鉴定版本的诸要素答:鉴定古籍版本,考订它们的刊刻时代,一般要从版式、行款、字体、墨色、纸张、牌记(包括内封面)、讳字(包括特殊用字)、装帧、刻工、序跋、藏章以及对其书著录等情况入手。6、简述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研究认识、揭示与报导文献的方法和规律 研究目录学历史、现状及发展规律 研究文献目录的功用。7、简述古典目录的主要内容。答:篇目包括书名、篇名、篇卷数、附录、

    22、撰述者、版本及藏者等项,它是著录图书首要内容也是古典目录书的第一要素解题也称叙录书录或提要,目录中用来考察作者生平行事、提示图书内容和价值、向读者提示阅读门径并对该书进行评论和介绍为主的文字书序,又可分为书目总序,大类之序和小类之序。8、印刷术问世前,中国的古文献载体有哪些? 承载书面语言的物质载体,就我国来说,先后有龟甲、兽骨、金、石、竹、木、帛、纸等。它们各具特色,并在漫长历史的某一阶段中各自起过保存和传播文化的作用。9、简述校勘学的功用。答:校准工作不限于校正文字,已经成为系统全面的治书之学即校准学亦称校勘学,校勘学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学科。10、简述中国古典文献学(史)的特点。答:第

    23、一、中国古典文献学随着文献的产生、流传和积累,不断发展,形成一条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第二、中国古文献学(史)以经学(史)为中心。长期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被奉为正统,经学也就自然形成古文献学整个学术的中心,因而经学也就成了文献学的中心。经学几乎与整个思想史有关。经书文献随着历史的发展,被各个时期的各科学者根据不同的目的、运用不同的方法整理着、研究着乃至如雪球越滚越大,形成层层的各个时代的历史遗迹,产生了汉学、宋学、清代考据学等不同的流派。第三、中国古文献学(史)虽流派众多,但从基本倾向上分只有两派:一是考据学派,一是义理学派。前者从语言文字、名物典制的考据入手,以求掌握古文献的本来意义

    24、,恢复古文献的原始面貌。后者往往摆脱语言文字,为我所用,穿凿附会,甚至任意篡改,强就我意。陆九渊(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心学”创始人,与当时的著名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明朝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了深渊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著有象山集)所谓“六经注我”确切说明了义理学派的特点。前者能给古文献学提供有价值的的学术成果,而后者则否,只能产生背离古文献本义,借题发挥的新的思想成果,成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当然,具体到某一学者,往往不那么单纯,可能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第四、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传统上分为经、史、子、集

    25、四部。由于经学中心思想的影响,经籍的整理、研究成果最多,其次是史籍,子书、集部书除一些名家外,整理工作做得最差。另外,子书内容,性质比较复杂,既包括一般性的思想著作,又包括非常专门的兵书、农书、医书、科技书、占卜书等,整理研究起来,虽与一般的著作具有共同性,但又需要某方面的专门知识,因此一般的学者往往难以兼任。西汉刘向校理群书时,自己知道自己只能负责经传(相当于后来四部分类法的经部)、诸子(相当于四部分类法子部中的思想著作)、诗赋(相当于四部分类法中的集部)三部分,而将一些专门的书分别请相关的专家整理(当然这类专家也要熟悉文献学知识),如步兵校蔚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26、(汉书?艺文志。因之,中国古文献学及中国古文献学史所涉及的文献典籍范围也以经史及子书中的思想著作、集部的诗文词为主。至于近古兴起的白话小说、戏曲,不为(古代)正统学者所重视,虽也有传抄、校刻,但始终未纳入古代古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所以古文献学(史)对这类文献涉及较少,比较特殊的佛教、道教文献也是如此。一般而言,古代至近代的古文献学(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时期“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及近代。综观整个古文献学(史),汉、唐、宋、清是四个重要时期。汉学(以古今经学的考据传统为代表)和宋学(以义理之学为代表)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传统。而清朝是集大成时期,尤其是考据学发展的高峰,

    27、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成果。六、判断分析题(*全做*)*1、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七略1、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七略答: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汉书?艺文志。*2、我国古代图书四分法始于汉书艺文志答:不是。我国古代图书四分法始于中经。*3、隋书经籍志是按学术流别进行图书分类的。 答:不是,隋书经籍志是按四分法进行图书分类的。七、列举题(*全做*)1.列举“二十四史”名称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 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书、北史、旧唐书、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2.列举“十三经”名称 即儒家的十三部经

    28、书,易经、尚书、诗经、周礼、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伦语、孝经、尔雅、孟子。3.列举“二十四史”中的史志名称(目录) 汉书艺文志一卷、 隋书经籍志四卷、 旧唐书经籍志二卷、 新唐书艺文志四卷、 宋史艺文志八卷、 明史艺文志四卷、 清史稿艺文志四卷。*4.列举教材中出现的、从魏晋到清代的私家目录学著作(包括作者) 魏晋南北朝: 沈约宋世文章志二卷、阮孝绪七录、刘杳古今四部书目五卷、王俭七志 隋代: 许善心七林 唐代: 吴兢西斋书目一卷、蒋彧新集书目一卷、 李肇经史释题、杜信东斋集籍二十卷。 宋代: 江正江氏书目、吴良嗣金堂书目、田镐田氏书目、李淑邯郸图书志、 董()广川藏书志、李德刍邯

    29、郸再集书目三十卷、欧阳修集古录、 赵明诚金石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唐书目、 高似孙史略元代:陶宗仪辍耕录。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二十卷、徐勃江雨楼书目、朱睦挈万卷堂书目、祁承()澹生堂藏书目十四卷、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三卷、陈第世善堂藏书目二卷、赵用贤赵定宇书目、赵琦美脉望堂书目、钱谦益绎云楼书目四卷、陆深江东藏书目、孙楼博雅堂书目、沈节甫玩易楼藏书目录。清代:钱大昕陆氏藏书目录、黄虞稷千倾堂书目三十二卷、钱曾也是园藏书目十卷、述古堂书目四卷、读书敏求记四卷。徐乾学传世楼书目八卷、毛扆汲古阁珍藏秘书书目一卷范懋柱天一阁书目四卷、附碑目一卷、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内编四卷、外编

    30、三卷黄丕烈士礼居藏书提跋记七十一卷、附补遗三十卷、顾广圻思适斋书跋四卷,补遗一卷、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三十六卷,续编四卷。*5、列举历代总集、文集各十部 总集:诗经、楚辞、全唐诗、隋志、集林、赋集、论集、梁代杂文、齐杂记、五台新咏文集:文选、文章流别集、文苑、唐文粹、全唐文、文苑英华、河乐英灵集、文馆词林、读画斋丛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八、 论述(*全做*) (一)联系实际,论述目录学的功用。 古典目录学是对于读书治学有重要作用的专门学科,它通过目录的表现形式使人们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借此“辩章学术,考镜源流”让人们“即类求书,因书究学”历代学者对目录学都非常重视,认为使读书治学的门径。1古籍书山的向导:利用已知数目了解古典图书基本情况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典文献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