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 习作 教案.docx

    • 资源ID:11185239       资源大小:472.7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 习作 教案.docx

    1、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 习作 教案习作:推荐一本书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推荐一本书”,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实践或本学期的读书活动,把自己读过的、认为值得推荐的书分享给同学,让同学们通过交流,广泛阅读、读好书、读整本书。教材的第一部分,以激趣的方式提示习作内容,把好书比作好朋友,把本次习作活动比作向同学介绍好朋友,用生动亲切的比喻唤起学生表达、交流、分享的欲望。教材的第二部分,从内容和要求两方面对本次习作作了具体说明。首先,对习作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介绍清楚基本信息;二是要重点写推荐理由,可以从内容、语言、情节、人物个性、思想启迪等不同角度,抓住书籍的具体特点写推荐理由。其次

    2、,教材还提出分段写、写具体的要求,并在突出重点、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方面给出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提示学生可以推荐不同类型的图书,如,可以推荐小说,可以推荐科普读物等。根据不同类型书籍的具体特点,提示了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出推荐理由。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评价的建议。通过交流分享,学生可以进一步反思怎样修改自己的习作,以更好地激发别人的阅读兴趣。1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2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3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4让学生感悟读书有益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书籍、热爱阅读的情感。1能有条理地、具体地把推荐书的理由写清楚。2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让学生感悟读书有益的道理。1选择习作素材

    3、,初步确定推荐理由教学时,可以先提示学生选材的要求:一是选书。可以扩大选书范围,选择自己特别喜欢或是印象深刻的书,尽量避免推荐同学们熟悉的书籍,如学过的或是教材里推荐过的书,因为如果大家都读过,推荐的效应不大,推荐也就失去了意义。除了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文学类作品,还可以建议选择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也可以组织学生聊一聊,说说打算推荐什么书,相互启发,打开思路。二是思考推荐理由。引导学生选定书籍后,可以认真思考“为什么要推荐,哪些地方吸引了自己”,然后用小标题分列几点,先试写一段“好书推荐”,准备全班交流。2借助习作提纲,梳理习作内容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梳理推荐理由,完成习作提纲。然后

    4、同桌交流,相互评价,看看段落是否划分清楚,计划从哪些方面写推荐理由。3指导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本次习作中,“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例文片段,引导小组交流讨论:什么叫作“写具体”?如何把理由写具体?如何突出重点?在讨论中总结方法,之后再提醒学生用到写作实践中。习作片段中的不具体,主要表现在用一句话或一些比较概括的词语表述理由,缺乏具体的解说或事例,让人读完后知道的信息很少,因此不能够吸引人。而优秀片段大多能抓住人物生动形象的描写、典型的情节,有分析,有感悟。教师要提醒学生回顾在口语交际学到的分条、有条理表述的方法,从分条到分段,做到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写具体。

    5、4评改习作,分享交流学生完成整篇习作后,可以在小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在巡视中发现优秀的学生习作,记录共性的问题,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指导。选取推荐角度多样、推荐理由阐述具体、表达形式丰富、语言描写生动的习作,在全班分享。让学生充分交流:谁的推荐能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从中获得“怎样写得更好”的思路与经验,然后借鉴这些思路与经验修改自己的习作,或者在小组内交换习作,运用修改符号互相修改。最后,可组织学生开展“好书共读”活动,全班同学选出几本推荐的好书共读,或者相互交换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分享阅读,让“好书推荐”的效果落到实处。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1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2能

    6、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学生自由发言)2引入:同学们真了不起,读过这么多的书。大家都知道,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很多知识。我相信,你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有所收获,也一定有特别想推荐给大家的作品。这节习作课,你们就来为大家推荐一本你们最喜欢的书吧!(板书课题)板块二明确要求,梳理信息1学生自读教材,画出要求。2归纳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推荐一本喜欢的书。具体要求:写出书的基本信息及推荐理由。3确定范围,推荐好书。“好书”:(1)内容健康向上、生动有趣的:名著类、校园文学、童话(2)语言优美的,启迪智慧的:散文

    7、、诗歌(3)图文并茂,能给人美感的:美绘本、连环画(4)富含科学知识的:科普类、寓言类、百科全书(5)教人做人道理,帮助人进步、发展的:名人传记、经典小说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注意事项,小组讨论:推荐一本书,可以写哪些内容?要注意什么?(1)对于小说,可以结合书中相关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理由;对于科普类的书籍,可以结合自己阅读到的有趣知识和独特想法进行推荐;对于历史传记类的书籍,除了介绍典型人物和历史事件,也可以借鉴、引用别人对它的评价;对于神话故事类的书籍,可以摘录其中的精彩片段。(2)推荐理由要写多点时,要分段写。5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己要推荐一本什么书,以及推荐的理由,自己列出习

    8、作提纲。板块三例文引路,明确方法例文见教材11对应的“范文评点”。1默读例文,看看例文是怎样推荐一本书的?有什么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反馈,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全文围绕十万个为什么进行推荐,先由问题引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有想了解的欲望;然后对书的优点(推荐理由)进行分条讲述,条理清晰;最后发出号召。文中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节奏和谐,感情强烈。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推荐一本书,听的同学可以给他提问题或意见。3指名学生在全班汇报自己推荐的书。4师生共同评议,注意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的理由。5学生完善修改自己的提纲,明确哪些内容简略写,哪些内容重点写。6学生自主

    9、习作。第二课时1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2让学生感悟读书有益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书籍、热爱阅读的情感。板块一回顾方法,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推荐一本书的方法,深化对方法的理解。2引入:上节课大家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写作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检验一下。板块二交流修改,展示评价1小组内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评价,评价后修改习作。推荐理由有没有分段表达。重要的理由有没有写具体。推荐理由有没有结合书中的相关情节、人物、对话、插图、精彩片段、别人的评价等重要信息。2选择个别学生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

    10、修改建议。3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时提及的要点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板块三课堂小结,誊写展示1小结:听了大家的推荐,老师真想赶快读一读这些好书,相信大家和我有同感。课下就请大家开展一下“好书共读”活动,大家可以一起选出几本推荐的好书,全班共读,或者相互交换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分享阅读。2将修改满意的作文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老师会选择优秀的作品做成墙报,大家记得利用课余时间去读一读,学习别人的写作亮点的同时,推荐的书中有感兴趣的也可以找来读一读。1谈话激趣,激发兴趣。以谈话的方式导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望,活跃起课堂氛围。2明确要求,交流选材。让学生自读教材,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然后和同学

    11、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在此过程中能拓宽写作思路,获得更丰富的素材。3多次修改,扎实有效。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采用让学生自我修改、同学间互改等方法,针对写得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多次指导和修改,让学生真正理解修改习作的好处。快乐练习训练121世纪的绿色住宅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通产省计划到2010年将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提高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政府还和电力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裕

    12、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日本早从1994年开始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2001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

    13、“绿层”,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将变成绿色的植物编的城市。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学者们说,这种城市其实就是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据说美国有人正打算筹建528层、1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在上面居住。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现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像力,让自己

    14、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1、通读全文,请分别说说日本、澳洲、德国这三个国家“绿色住宅”的特点。日本: 澳洲: 德国: 2、日本政府在建造“太阳能住宅”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是 4、读完本文后,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绿色住宅”? 训练2海 啸印尼的大海啸,让人们谈“海啸”色变。对海啸,好多人都想知道个究竟。海啸是由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而产生的一系列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巨大海浪。这种海水运动引发的惊涛骇浪,波高可达数十米,其转移速度可快至每小时800公里。这么高的“前赴后继”的层层“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对生命和

    15、财产可造成严重危害。去年印度洋大海啸在泰国沿岸把一艘50吨重的船从海边推到岸上1.2公里远的地方;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汹涌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到达日本后还造成了一定危害。从有关数据来看,海啸高达2米,木制的房屋会瞬间遭到破坏;,海啸高达20米以上,钢筋水泥建筑也难以招架。凡是能引起海水置换或转移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海啸,如:地震活动、海底山崩、火山爆发以及宇宙的影响等。海啸通常是由震源在海底下50公里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产生的振荡波引起的。在震动之后,振荡波在海面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地方,这就像丢颗石子到水中,涟漪由内向外扩散一样,所以海啸不是单一的巨大波浪,而是一批具

    16、有很长波长的海浪。海啸的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不管海洋有多深,波都可以传播过去。而且海水越深,因海底变动而涌动的水量越多,从而形成海啸之后在海面移动的速度也就越快。如果发生地震的地方水深为5000米,海啸则和喷气式飞机速度差不多,每小时可达800公里,当海浪靠近岸边时,如移动到水深10米的地方时,其时速放慢,变为40公里。但由于前浪减速,后浪推过来发生重叠,因此海啸到岸边时波浪就会长高,能以极大的能量冲上岸。1、仔细读文,说说海啸有哪些特征? 2、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3、请说说地震引发的海啸形成过程。 4、当海啸来临时,你会选择如何逃生? 训练3小海马是父亲生的温暖的海底

    17、,尤其是浅海区域,有与陆地森林草原媲美的海底植物,有嬉戏其间的行行色色动物。生长在海底的红、白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的红、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种植的花草。这个碧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作“水晶宫”。海马是生活在“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这种体长只有1020厘米的鱼类,其头形像马头,故称它为“海马”。海马尾部由多节组成,能灵活屈伸。它的背鳍像一面锦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海马不仅相貌特殊,繁殖习性也很特别。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海马的体侧腹壁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雌海马就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雌海马无育儿袋),卵就在育儿袋里进行胚胎发育,等到发育完成

    18、,雄海马就开始“分娩”了。海马的繁殖方法为什么这样特别呢?因为浅海情况十分险恶,尤其是到了春夏两季,各种海生动物都由深海或远洋洄游到浅海里来,进行一年一度的交配和繁殖。弱肉强食的“种族斗争”,也就火热起来了。幼小动物会遭到伤亡,尤其是刚产下的大批卵,简直成为互相争食的佳肴了。例如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而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海马保卵的本领比其他动物更巧妙,不仅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而且它们由卵生演进到类似胎生的地步。这样,就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了。1、为什么说海马是“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 2、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主要目的是什么? 3、划横线的句

    19、子分别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训练4人类能移居火星么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科幻小说里,人类就开始在火星上散步了,然而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个设想。但许多人都坚信,问题不是人类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里。至今,仍然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达火星。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300到400亿美元,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花费。祖布林出版了一本名为移民火星的书,书中勾勒了人类定居火星的宏伟蓝图。 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地方。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

    20、下200,但在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面有水存在。每两年,火星会靠近地球一次,今年夏天,火星来到了距离地球5576万公里的地方,这是6万年来它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 祖布林说:“人们很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火星也许是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在火星上,即便是只能找到原始状态的微生物,那也意味着类似于人类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上。” 行星协会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说,人类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

    21、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并且,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证明自己不会永远呆在地球上;如果我们能往火星上移民,那么地球可能不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 1、阅读第二自然段,指出火星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四个条件。(1) (2) (3) (4) 2、祖布林和弗雷德曼对探测火星的意义各有什么看法?简要回答。 祖布林: 弗雷德曼: 3、如果真有一天要移居火星,你最想将地球上的什么带过去?为什么? 训练5书的演变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

    22、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

    23、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1、仔细读文,找出“册”与“微缩胶卷”的主要区别。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目的是什么? 3、由“册”与“微缩胶卷”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 如果让你设计书籍,你会怎样设计并简要说说这种

    24、书的特点。 训练6黄 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5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气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25、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混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2、用简明的语言表述黄河流域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 3、文中加点的词能否省略?为什么? 4、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


    注意事项

    本文(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 习作 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