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docx

    • 资源ID:11032623       资源大小:99.86KB        全文页数:1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docx

    1、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1.科学是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三、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四、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五、教学活

    2、动过程(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2、生回答。(好!)(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1) 学生活动。(2) 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学生自由结组)5、教师:每组

    3、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生汇报方案)(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四)扩展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1. 2做一位小科学家 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2)会提问题。2知识与技能:找出

    4、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二教学准备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三教学过程:(一)导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二)自主学习:1讲科学家的故事:(1)同学们相互讲;(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1)学生比较并记录;(2)学生相互交流;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学生分组研究;(3)汇报交流

    5、;(4)得出结论。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做科学家。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1)学生观察研究;(2)师生讲座后得出: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5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附板书:2做一位小科学家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 第二单元 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

    6、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课难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2、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注)放手让自己去寻找,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7、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二、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将发现记录在课本74页的活动记录中。(可以用文字形式,对不认识的也可把它画下来。) 4、全体汇报、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 实物投影 能够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三、交流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1、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2、小组讨论。 3、汇报。 4、小结。 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 识到

    8、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板书: 附表: 名 称 蚱蜢 蚯蚓 地 点 草丛 泥土 发 现 2 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处。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2)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3)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2)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一木。教学准备 :各种盆栽植物、植物挂图、植物卡。教学重点、难点: 比较植物的不同与相同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9、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 1、出示植物卡(学生常见的植物)。2、2、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3、学生回答。(苹果、小麦、菊花、玉米、西瓜、甘蔗、柳树) 知道大自然中植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二、描述植物。 1、谈话:你家养花吗?或种有什么植物吗? 2、谈话:你能用图画或语言来描述你家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吗? 3、学生在小组中讲述。 4、集体交流: 常见植物的特征。 3、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桃树与向日葵。 2、提问: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吗? 3、小组讨论并记录(写下或者画下) 4、交流: (1) 不同的地方:叶子形

    10、状不一样、果实不一样 (2) 相同的地方: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种在土里、都需要阳光和水 6、讲述: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任意选两中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发给学生植物卡) 7、学生分组讨论。 8、小组交流。 9、将交流结果记录在课本75页活动记录中。 能找出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结构,有共同的需求;感受到植物的美,珍惜植物的生命。 4、布置作业。 1、任选家中的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与相同,并把结果记录在课本76页的活动记录上。 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3 校园里的小动物 一课时教学过程:1、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1、

    11、出示挂图。2、提问:你见过这些动物吗?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3、小组讨论,汇报: (蜂鸟、丹顶鹤、牦牛、犀牛、羚羊、蝎子、鸽子、龙虾、熊猫、热带鱼、青蛙)4、提问:你还认识哪些动物? 5、小组讨论,汇报。 实物投影 多媒体 知道大自然中动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二、游戏:猜动物。 1、 讲述: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不许直接猜动物的名称,只能问关于动物的特征,而回答只能是“是”或“不是”。 2、 游戏:请一同学上前,其他同学问动物的特征。 例如:(老虎) 问:它长毛吗? 答:是。 问:它是吃肉的动物吗? 答:是。 问:它会生蛋吗? 答:不会。 问:它有四条腿吗? 答:

    12、是。 问:它生活在陆地上吗? 答:是。 问: 答: 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 3、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1、 出示(挂图)。 2、 提问:狗和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3、 小组讨论,汇报。 4、 小结:(板书)5、 发给学生动物卡,讲述:在动物卡中另选两种动物,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把结果记录在课本76页活动记录中。6、 交流汇报。知道动物的相同之处;会观察、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四、给动物分类。 1、 提问:根据我们刚才的观察和比较,你能给你手中的动物卡分类吗?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2、 小组活动:给动物分类。3、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4、 填写活动结果。 学会按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

    13、;喜欢小动物。 4、植物 动物 人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比较植物和动物的相似和不同。2、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和不同。3、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2、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它生物和谐共处。2、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它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3、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二、教学准备:各种动植物、人的图片。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你知道哪些动植物

    14、?2、每种动植物都一样吗?3、人是不是动物?4、人与动物有何关系?二、新课1、揭题:“植物 动物 人”2、动物与植物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兔子和萝卜为例作比较)相同点:(1)都是生物。(2)都会生长。(3)都需要水、阳光。(4)都需要营养不同点:(1)兔子会运动。(2)兔子有血、肉、骨。(3)它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4)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样3、 观察书本上第18页。(1)这些是动物还是植物?(2)这样有什么好处?(3)教师小结:有些动物在某些时候与植物几乎一模一样,有些植物在某些时候与动物十分相似,简直是真假难辩!怎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它们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伪装自己,防止被敌人发现

    15、,有时也为了捕捉猎物。4、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1)老虎和松树(2)鱼和水草(3)袋鼠和树叶(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完成在自备本上)5、人(1)人是动物吗?(2)为什么?(3)人与黑猩猩比较,完成表格。人和黑猩猩的相似点人和黑猩猩的不同点都要吃东西人会制造东西 第3单元3.1生命离不开水 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2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16、: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朗读小诗:“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2学生猜这首诗是赞美谁的?为什么呢?3揭单元题:“生命之源水”(二)自主学习:1生命离不开水。(1)师生讨论:不有些什么用途?(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2哪些地方有水。(1)师生讨论:哪些地方有水?(2)认识植物体内有水。(3)学生想办法把带来的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看看它们含有多少水?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比如手挤、刀

    17、拍、捣碎、压汁机等等。(4)让学生感受植物体内有水。(5)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少?(6)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还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等等营养。(7)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小刀不要伤着手、损坏桌子等。3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1)学生新闻记者P24上的内容并完成书上的作业。4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1)生阅读P24下的实验内容。(2)按照要求完成该项实验。(3)把实验结果记在P78的表格中。(三)课后作业:课后观察比较哪些动植物体的含有水分多?哪些含有的水分少? 3.2观察水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

    18、性质。(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3)初步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2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2

    19、学生准备: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调料袋、塑料瓶盖。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2揭题。(二)自主学习:1观察水,描述水。(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用的物体,观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2)学生分组活动。(3)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当被水溅出来、洒出有什么现象?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当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现象?几滴水从空气中落

    20、下时,呈现什么形状?(4)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要求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的物体。2辨认水。(1)师出示六杯液体,请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教师介绍辨认方法:“一看、二闻、三尝”。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2)分组活动。(3)汇报交流。3认识水的溶解现象。(1)研究糖水。糖水是怎么做出来的,糖到水里后有什么变化?(2)研究溶解。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同学们说的“化了”、“溶化了”等,在科学上叫做溶解。(3)研究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溶解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说说生活中溶解的应用。4认识毛细现象。(1)师演示实验:窄纸巾的下部插入带色的水中,先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再

    21、试试结果怎样?(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交流。(4)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水往上爬的现象?(5)师生共同小结:科学上把不沿着缝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5认识水的表面张力。(1)师演示实验:往硬币上滴水,大家共同数一数,直到水溢出时,一共可以滴多少滴水?再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水面,你能发现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交流。(4)师生讨论。得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理解“张力”的意思。(5)书上P27下方的图中的实验。(6)学生共同研究这些问题。(三)课后作业;1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益,还是有害?2完成P27下的两个研究实验。 3.3家乡的水资源

    22、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开展调查,并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2)初步运用图画、图表、书面报告等形式,交流调查研究活动的方案和结果。(3)能初步运用实验方法,说明水污染的危害。2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况。(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鱼在污水中的表现,体验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2)通过查阅资料,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有破坏和影响。(3)经历考察家乡水的过程,积极提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的建议。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学校附近一些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准备一些污水。2学生准

    23、备:自带一些洗涤用品。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引入新课。(二)自主学习:1说说周围的水资源情况:(1)在你家或我们学校附近,你观察到的这些水资源,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或者说你对这些水有想说些什么?(2)学生回答。2提出研究性的问题:(1)教师根据回答列出几个小专题:A家乡水资源状况;B污水对动物的影响;C污水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D水污染的原因。34人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1)根据以上的几个问题,选择一个,4人小组共同研究。要求先制定研究计划。4外出考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外出考察并完成考察报告。5整理阶段。课后把自己考察的情况,做认真的分

    24、析,可以查阅一些书籍等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写出自己的研究性报告。报告中可以包括考察情况分析、各种建议等。6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各组将研究报告贴在班级黑板报中。(三)课后延伸: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考察项目,继续查阅有关资料,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3.4地球上的水 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2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2)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25、。(3)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4)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二教学准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引入。(二)自主学习: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1)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上水的分布。(2)师生共同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丽。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1)尽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2)模拟感知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P32页。学生分组操作。3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2)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

    26、、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先分组讨论发言,形成一个小组意见,写在纸上,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发言,最后把各小组的内容张贴在教室内的墙上。4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水现象,提出节水措施。(1)师生讨论。(2)老师补充介绍农业、工业等高科技节水技术。(三)作业:想象,如果没有水了,将会怎么样? 第四单元4.1谁最关心天气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信息,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天气。2能够收集各种关于天气的资料,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3能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2知道天气可以

    27、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3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周围收集和天气有关的资料。4能够了解气象者的工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天气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从而关注天气的变化。2愿意欣赏美丽的天气,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二教学准备:1各种关于天气的图片、光盘、录象等。2最近一周的天气资料。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1讨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喜欢什么天气?最不喜欢什么天气?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2讨论我们所喜欢的天气。(1)学生思考;(2)师生共同交流,老师同时将学生说的各种天气板书在黑板上。例如:炎热、干旱、有风

    28、、寒冷、有雾、暖和、暴风雨、大风、晴天、下雪、凉爽、沙尘暴、台风、冰雹、下雨等。(3)讨论你喜欢的原因。(4)了解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3用自己的话描述今天的天气,并用文字记录下来。4设计记录天气的符号。(1)教师示范例。(2)学生自己设计,并写在书的格中。5怎样知道或了解天气情况:(1)天气预报(2)为什么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3)怎样关心天气预报。(三)作业:1课后关心天气预报。 4.2测气温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知道测量气温的方法,能够用温度表测出当时某个地方的气温。(2)了解气象站测量气温的工作原理。2知识与技能:(1)能够从不同地点测量的温度数据中发现问题。(2

    29、)能够从亲身经历的活动中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和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从事收集数据工作,乐于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2)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二教学准备:1空气温度计,百叶箱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二)自主学习:1学会使用温度表。(1)观察温度表,认识温度表的各个组成部分。(2)学会温度的读写。(3)用温度表的模型练习温度的读写。(4)重点指导零下温度的读写。2测量教室里的空气温度。(1)学生测量、记录教室内的温度。(2)比较教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3)学生讨论各组测量的结果,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4)学生汇报各组测得的结果,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3测量不同地方的温度。(1)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数值,在此基础上讨论本小组测量的方法。(2)确定测量的地点,并对自己小组的测量结果作出预测。(3)学生分成小组测量各个不同地方的温度,并记在P83的活动记录纸上。(4)汇报数据,讨论测量结果和预测的结果是否相同及原因。4讨论测量温度的规定和百叶箱的由来。(1)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