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docx

    • 资源ID:11015319       资源大小:28.3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docx

    1、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读完本文约需23分钟 在我选这本书的时候,所有人都说,樊老师我们需要讲这么终极的书吗?我说这本书可绝不简简单单是关于死亡的一本书。它是一本非常有野心的心理学书籍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为什么说它非常有野心呢?大家知道心理学当中,弗洛伊德告诉我们说,人们的所有的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是性。 后来慢慢地被很多人证明没那么准,阿德勒告诉我们说我们的各种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是自卑,这个我们听自卑与超越就知道。但是这本书的三位作者告诉我们说,他们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长期研究,做了五百多次心理学实验,证明我们的种种行为背后的动力是怕死这个动力。 而且听完了以后你会觉得还真有点特别豁然开朗的感觉。所

    2、以我特别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把关于我们自己的认识上升一个新的高度。为什么怕死这件事非常重要,就是人和其他的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知道自己会死,其他的动物很难知道这一点。其他动物是活在当下的,它过了一天算一天。但是因为人有了这个前庭的部分以后,我们可以想象、可以总结、可以交流。所以最后我们发现说原来死亡是这么吓人的一件事。 当我们能够意识到死亡这件事情的时候,这作者说这是人类智力的一大缺陷。就是人类的智力有这么一大缺陷。你知道了自己一定会死,你跟别的动物不一样,所以你会活在恐慌当中。 那我们究竟是怎么去应对这个恐慌的呢?如果死亡这件事是必须的,那是不是我们的生活就特别荒谬?我们每天还为什么要努

    3、力呢?就你努力来努力去做了这么多的事,但是你总会死,你为什么要这样?甚至很多人死之前都没花完那些钱,那意义何在? 所以,这三位作者做了大量的实验之后,发现人们应对对死亡的恐惧这件事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个叫作文化世界观,就是这个世界的意义。我们通过文化赋予这个世界意义。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自尊。自尊就是个体的意义,一个讲世界的意义,一个讲个体的意义。我们赋予了个体和世界的意义之后,你发现我们能够抵御这个恐惧。甚至我们今天可以做一期节目来讨论人都是会死的这么一个话题。 那这实验怎么做呢?这很有意思,他们这个实验的设计本身我觉得就特别巧。有一个案例,他找来好多个法官,好多法官他都要审案子。这些

    4、法官都要去判各种各样的案子,小案子。他会分成两组,给这组法官在判案子之前让他们填写一个问卷,这个问卷的确不太愉快。这个问卷就不断地暗示你人是会死的,人死了以后会怎么怎么样。就让这个法官在审案子之前,脑子里想了很多跟死亡有关的事,先填个问卷,填完问卷之后法官去判案子。 另外一组对照组的法官没有填这个问卷,所以他没有被提醒死亡这件事,然后他照常去判案子。判案子的结果,比如说抓住一个妓女,要判这个妓女要有保释金,国外是要交保释金的。他们就发现所有被提醒了死亡这件事的法官,所判的保释金是那些没有提醒的法官的保释金的九倍,就是保释金的金额。 因为法官有自由裁量权,他的自由财产权竟然给到上限,就是最高的这

    5、个保释金。然后对于那些要发奖励的人,他们说市政府要表彰一批人,也是让他们让一批人填关于死亡的问卷,填完之后发现当他们脑子里有死亡的压力和概念的时候,他们给这些做了好事的人的奖励,也是其他的那组没有做死亡暗示的那个组的三倍以上。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的放大?惩罚也放大,奖励也放大。原因很简单,因为当你意识到了死亡的时候,你会尽自己的努力来维护你所认可的那个价值观。这个犯了错的妓女或者是那个做了对事的见义勇为的青年,他们都是在破坏或者是维系你过去的价值观。所以当你感受到了死亡的压力以后,你的行为就产生了变化,然后带来了这个最后的结果的不同。 还有一个实验,他们常用的就是叫填词游戏,比如

    6、说CO然后后边空几个格,对吧?让你想什么词。如果一个人脑子里边想着特别多关于死亡的事的时候,他填的就是棺材这样的一个词。但是如果他不想他可能填coffee这样一个词,按理说我们正常人肯定看那个就应该填coffee。 但是如果这个人脑子里边想了很多关于死亡的这种问题和压力的时候,他所想到的词就会跟死亡相关。coffee是COFFEE,而棺材是coffin是跟这个有关的。skill技术SKILL,这是skill,但是SKULL就是skull就是骷髅,然后grind,GRIND磨碎,但是坟墓是grave,GRAVE。你看这些词都很接近,它们空的那个地方,正好是不一样的地方。然后让他们填词,然后怎么做

    7、呢?就比如说他把一群加拿大人找来,然后给他们看一篇大肆批评加拿大的文章,很有意思。当这些加拿大的人看了大肆的批评加拿大的文章的时候,他们去填那个词的时候,更多的人填的都是骷髅、坟墓和棺材这样的词。 当你的主流价值观受到了挑战,当你一直赖以去信任的那个价值观被动摇的时候,你的脑子里边立刻就会跟死亡搭上线,就会想到更多死亡的方向。所以这就是我们说死亡和我们的行为之间的一种潜在的关系。所以他才能够得出之前的那个结论,就是人们用自尊和文化世界观这两件事情,来支撑我们免于对于死亡的恐惧。 咱们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自尊这件事情。这本书把自尊讲的真的挺透的。他说自尊是坚毅的基础,坚毅就是你活下去的动力,对

    8、吧?你不会被死亡压垮,而自尊的定义是什么呢?你能够参与在有意义的领域里,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参与者。在一个有意义的领域里边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参与者,这就是自尊,能给你带来尊严感。 那么有一个实验,这个是我特别喜欢的实验,他们把一群大学生叫到这个实验室里,说你们是心理系的,心理系的人做实验就跟别的地方做实验不一样。咱们今天做一个电击实验,看看你们的身体承受电击的时候的反应。这个电击会比较痛,看运气随机的,有的电一下,有的电六下,六下你也得忍着点,谁让你们是学这个的呢?然后这些人说我怎么这么倒霉,选了这么一专业还得被电。 然后说电之前咱们要做一个事,要做一下智商测试,然后给他们做智商测试。三组人:一组人

    9、的智商测试结果说你很聪明,你很棒。第二组人的智商测试说你很糟糕,你比正常人都要笨一点,然后第三组人没做,就压根没做智商测试。 好了,三组对照组就开始去做,做完了以后要电击,实际上没有电击。就是他们等了半天都惴惴不安地等着那个电来,一直都没有来过。 但是测什么呢?测他们手心出汗的程度。就是一个人如果紧张的话,你会出汗,你会特别紧张,对吧?会分泌很多的汗液,所以他们手心有一个传感器去测量这个出汗的程度。 结果就发现那个被宣布智商低的那个人手心出汗超多,那组人凡是这一组的人都会出大量的汗。因为觉得好糟糕,然后那组这个没有经过智商测试的人,就是正常人,正常人也会微微出一点汗,有点紧张。 表现最佳的是那

    10、些被告知智商高的人。就这么奇怪的一件事,他的智商并不是真得比别人高,而是被告知智商高,你知道这在心理学当中是最常用的一种诡计。 如果你想短期之内提升一个人的自尊,你就告诉他,你智商比一般人高,只要他听到这个他自尊水平就高了,自尊水平一高,他连忍受疼痛的能力都比别人强了很多。他都不紧张了,说那就电一下,无非最多6下,试试看,因为他自尊水平提高。 所以自尊是坚毅的基础,自尊可以保护我们免于死亡恐惧的影响,这就是实验的结论。 如果自尊不足会带来什么状况呢?毁掉自尊有两种方式,想要毁掉一个人的自尊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个体或者群体对其文化价值观失去信仰,这话说得太学术化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清朝刚刚灭

    11、亡的时候要剪辫子。剪辫子这个行为,这就是整个文化价值观的丧失。你想这辫子都是明朝灭亡的时候强迫留下来的,但是不行,已经留了300多年了,人们留习惯了,我就认同,我就是大清子民了。这时候拿着把剪刀街上剪。很多人剪了辫子以后自杀了,就不活了。剪了辫子你活得好好的,干吗自杀呢?不行,我崩溃了,因为他的文化价值观被彻底摧毁了。这个时候会形成自尊的大幅下降,这是第一个回到自尊的方法,我们需要让个体或者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失去信仰。 第二个毁掉自尊的办法就是社会角色被主流文化否定。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什么?主流文化不是你身上有刺青,这是主流文化。但是当这个主流文化给你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的时候,推销员之死这样

    12、的事就会发生,那个小说记得吗?推销员之死,这个推销员怎么努力都赚不到足够多的钱,当他看到说这么多人都赚到了钱,我怎么办?我的孩子将来怎么办?他最后决定买了一份保险,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保额是2万块钱,他自己死掉了。 死掉了以后,他面带微笑的在文章里就写说,你能够想象口袋里揣着2万块钱美金现金是什么样的感觉吗?人会异化到这样的程度,人会认为自己的生命都没有那2万块钱美金重要。这就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不认可你的价值的时候,有可能你是一个很棒的人,像梵高你是一个很棒的艺术家,但是主流文化不接受,因为你画的画卖不出去。我们判断画行不行是看能不能卖得掉,你的画卖不掉,所以我们不行。 所以,当人们在追求自尊的

    13、时候,你会发现有时候人们对于自尊的需要会超过对于成功的欲望。这个说起来不是矛盾了吗?你不是说要自尊吗?要成功吗?不,他们最后为了维护自尊,他们可以选择不成功。为什么呢? 他给自己设定特别多的障碍,他说我之所以不行,是因为我不想干。我并不是不能成功,我只是不爱干这事。我只是小时候受到的这样教育不好,所以我干不了。他给自己设定特别多的障碍,使得自己难以成功。原因是因为他不能够接受自己的尊严受损。 看起来大家在追求成功,但是尊严更重要。他希望我是一个有面子的人。所以当一个人自尊水平不高的时候,他做各种事都举步维艰的原因就在这儿。因为他根本就不希望面对全力以赴的结局。 有时候对于自尊的需要甚至会超过对

    14、于成功的欲望。我们会给成功制造各种障碍,以便失败的时候当作现成的借口。比如说早晨的口头汇报当然很糟糕了,但是昨天晚上我一夜都没睡,还和朋友一起开派对,测试得了D也没什么好稀奇的。课程我逃了一半,而且布置的阅读任务我也懒得做。你看我们听过很多这样的话,这就是他宁愿去失败,宁愿不追求成功,他也要保护自己的自尊。 那是什么使得我们无法建立稳定的自尊感去完成这些困难的事?这里最重要的是父母冷漠、不负责或者是要求过高,都会造成自尊的障碍,导致一个人一生磕磕绊绊。所以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会有哪些代价? 这个我简单地念一下,太吓人了。缺乏自尊会引发的问题真是数不胜数,包括身体健康欠佳、抑郁、暴

    15、躁、敌对行为、产生自杀的念头、精神病、酗酒、滥用药物、青春期抽烟、危险的性行为、自杀未遂、饮食失调、自残、嗜毒成瘾、强迫性购物、行骗等等,都在其中。这都是因为一个人的自尊状况出现了问题,而它的来源是父母在小时候对他过于严厉或者过于放纵、管教不当等等,伤害他,都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当人们的自尊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时候,他们的应对方式是什么?你会发现有这么几种情况,在书里边总结的,有的人他会突然信教,他突然之间狂热地迷恋上一个东西,然后还有人会产生大量的反叛行为。 这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弗吉尼亚理工的那个案件,那个韩国的孩子叫赵承熙。赵承熙最大的伤痛,因为他事后写了很多的文字。大家就能够看得到他在课堂上

    16、就不能说话,只要他一说话就有一帮人嘲笑他,说你回韩国去吧。你这口音太糟糕了,嘲笑他,很多人打他。因为美国的校园里其实暴力的行为还是蛮多的,会把他摁在马桶里边。 他写了很多说,你承受过这些事,你就知道这些人有多么的可憎。现在我就要给他们好看。他就拿着枪进到校园里边,当时杀死了几十个人。 赵承熙的这个案件当时给美国很大的震撼。实际上也不能说所有的低自尊的人都会走向暴力行为。但是几乎所有暴力的行为的背后都有低自尊的影子。一个孩子在11岁的时候,如果自尊水平没有建立好,那么在13岁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暴力的青春期行为。这就是缺乏自尊的一个惨痛的结果。我们应该怎样去获得自尊?获得自尊的第一个方法,竟然是我

    17、们中国的方法。这个作者说,获得自尊的第一个方法叫作多样化的自我观念。什么叫多样化的自我观念?孔夫子讲的君子不器。 那些孩子为什么被逼得自尊水平很低?因为他的父母认为说对于你来讲,学习是最重要的事。你别的什么事再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学习,你奥数成绩上去了没有?你考级考过了没有?当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单向度的人,整天就只知道向他要成绩,要毕业文凭,要怎么怎么样。这个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没有自尊的水平。 同样的这种状况会延续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当一个人认定说我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所以我就要怎么样。做了这样的限定以后,你会发现除了做职业经理人这条道路之外,他几乎不考虑别的事。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

    18、人生的所有价值是来自于我有没有当上总经理。那些在政府里边的人,他就会认为说我如果升不到副厅,我觉得这事就没有任何意思,他根本体会不到做这个事本身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我那天跟我一个做公务员的朋友聊天,他就问我说该不该继续。我说你真的这件事你要这样想,你做这个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意义绝不是你的title,不是你做到了什么级别。如果冲着这个角度去的话,那真的不值得一赌,人生就赌这么点东西。但如果意义是你为整个社会做的事,你能不能够实现自己的一些抱负和理想,能够改善这些人的生活。让你变得有价值,这事是值得的。他说那我觉得这事是我很乐意的。你看,他马上坚定了可以继续做下去。 同样我们每个人在生活

    19、中不仅仅是工作中的人,我们还是父亲,我们还是丈夫,我们还是儿子,我们是校友,我们是社会公益人士。我们是樊登读书的会员等等。我们身上有着很多丰富的角色的时候,你的自尊体系会比较稳定。你会容易被支撑起来。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有一个单向的评价,就是拼谁家房子大,就是拼谁有钱、谁开什么样的车,我觉得太痛苦了。 那天我遇到一个姑娘跟我讲她是做微商的,她说很艰难。我说为什么?她说因为我一直没有买一个好车。我说你想买个什么好车?她说我买个劳斯莱斯。我说你挣多少钱买个劳斯莱斯?她说我不管挣多少钱,我贷款也要买个劳斯莱斯。拼了,就是跟别人拼了。我当时劝她,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做,这车会把你逼疯的。 而你知道吗?她甚至

    20、都不会开车,她想买个劳斯莱斯,最起码是为了拍照,她要拍照秀在网上让别人知道她做微商赚了钱。真的不对,因为你的比较维度真的太单一了。你的比较维度就只有车这一件事,陷入到其中拔不出来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所以,我们要多样化的自我观念,这是第一条。 第二个就是帮助他们培养社会角色。有一个人是车祸,然后截肢,这其实是很惨痛的,没有腿了,然后很消沉。后来他的家人就帮助他学游泳,学游泳慢慢地他游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后来他参加了残疾人奥运会,然后代表美国出赛。这时候你发现他的自尊水平就在不断地提高,这就是培养他新的社会角色,帮助他在这个社会上有位置。 还包括在一些老人院里边有人实验,说老人院的人都年纪

    21、很大了,我们中国人讲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真的住到老人院里边以后,全是老人家就不宝贝了。所以他们就跟这个社区的整个社群联系,说你们如果有任何事不明白的,可以到老人院来请教,我们老人院免费给你们所有人做咨询,这就把老人的经验用起来了。 这时候你发现整个老人院的这些老人们的精神状态、健康状况,甚至生存的时间都会比之前要好很多。这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社会角色,这些百岁老人都找到了价值感。 当你能够通过培养社会角色,帮助他能够找到社会角色的时候。他的自尊度会提高。体现在哪儿呢?就是他不太会在乎别人的眼光。 这里边有一个案例,孔子谈自尊水平的时候就是谈子路,他说子路这个人我觉得比一般人强一点,强在哪呢?

    22、子路能够穿着特别破的衣服,跟那些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他依然面不改色,谈笑风生,说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可能只有子路了,这就是子路自尊水平高的体现。 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们了解到自己的自尊水平,以及我们要帮助孩子培养他们的自尊水平。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启发。了解完了自尊这件事情以后,我们来看看人类在过去是怎么面对死亡的。人类过去面对死亡有一个历史,就是在最早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同伴死了,这时候他们会做很多修复性动作。 什么叫修复性动作呢?比如你打保龄球的时候,这个球扔出去打偏了,你会怎么办?好好回忆一下那个场景,很多人发现这个球扔出去打偏了以后,他的身子会朝一边倾,他会用身子往回这样拽。他希望那个

    23、球能够偏回到轨道上,这样那个球能够回来,实际上回不来,但是这个叫作修复性动作。 还包括你跟一个二把刀的司机开车,然后你坐在旁边。那个司机眼看着就要撞到前面的车了,你会怎么办?你的脚就会踩刹车,你这边根本没有刹车,你踩什么呢?但是这叫修复性动作,你不行你就希望这样。 所以过去很多农村的人,尤其是那些比较原始的部落里的人。他们甚至会在长麦子的时候在麦田里边跳,在麦田里边朝上跳,一边跳还一边唱着歌。他就希望这个麦子能够长得像他一样这样往上跳。 其实就是修复性动作,在原始社会当中就发现人死了以后,很多人就会去模仿他那个死的动作,希望他能够站起来等等,做很多这样的动作,就变成了原始的舞蹈,变成了原始的舞

    24、蹈和仪式。所以人们开始出现了修复性的仪式,举办各种各样的仪式,然后来弥补对于死亡的恐惧。 接下来就产生了艺术和超自然的想象,人的想象能力既可以想象知道死亡这件事,也可以通过想象来弥补这件事。所以人们开始相信有灵魂,人们开始创造了宗教,所以神话和宗教给了人们很大的安慰。 接下来人们会追求永生,你看古代的木乃伊,就是追求永生。秦始皇兵马俑,然后相信灵魂,还有中国古代做炼丹术,就希望你吃了能够长生不老。这都是对于死亡的一种对抗的过程。 现在有永生主义者,像谷歌的创始人就是永生主义者。他坚信在哪一年人类就能够实现永生,包括有人在实验换头术,把头换掉。有人在实验什么高科技、冷冻、智能芯片等等这样的方法。

    25、这都是我们现代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的一些努力和举措。还有一种永生的方式叫象征性永生。象征性永生,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在用了。比如说作品,曹雪芹死了这么多年了,但是我们经常会提到这个人,为什么?红楼梦。李白有他的诗,所以当一个人能够留下一部永垂不朽的作品的时候。他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永生,这是人们所追求的。 你就知道人为什么会追求家族的使命,大家觉得我们家族的荣誉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去成全家族的成长,这就是一种永生的方式. 还包括对于名声的追求,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出名?有一个例子特别逗,你坐飞机的时候颠簸得很厉害,吓得要死。后来竟然能够平稳下降了,结果第二天你发现乔治克鲁尼昨天跟你坐同一

    26、班飞机。你明白了,说原来是跟他坐同一般飞机。你说这是很荒谬的事吗?说跟乔治克鲁尼坐同一班飞机,飞机就不会摔。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想象,大量的人都会觉得跟名人一起坐飞机会觉得更安全一点。 这都是我们的想象,这都是我们用想象的方法,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来塑造我们对抗死亡的一些方法,成为英雄或者领导者,也可以使得我们永垂不朽。还包括过上富裕的生活,就是似乎有钱能够延缓死神的来临。 我说的这些都是似乎,但是问题是这就是人们心里当中所建立的这种观念,所以你就能够理解了为什么人们喜欢出名,为什么人们喜欢赚钱?为什么人们喜欢把家族搞得越来越兴旺等等,这都是人类从古至今对待死亡的方法。 对死亡的恐惧给我们现代人都带来

    27、了些什么?除了自古至今的这些东西以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们的杀戮的本性。 当年当这些欧洲人到达南美洲的时候,他们根本不必要杀当地的人。当地的人是那么和善,然后跟他们交换,给他们吃的,让他们活了下来。但是他们之所以要把他们全部杀掉,原因是因为他们是异教徒。异教徒会怎么样?还记得我们前面讲加拿大那个例子吗?当你去否定他的价值观的时候,他会想到死亡这件事情。所以当他发现这些人是异教徒,他们跟我们相信的东西完全不一样的时候,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就被逐渐调动起来,所以他们大肆杀戮当地人。 事实上就是从一次大战到二次大战,对犹太人的迫害等等。所有杀戮的前提,首先要做一件事,就是把对方整个的妖魔化,或

    28、者是非人化,不断贬低他。因此对犹太人大肆的贬低,对各种种族的大肆贬低,背后潜藏着的就是当他已经跟我们的文化格格不入的时候,他已经威胁到了我们所信奉的那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杀掉他。 因为只有这种恐惧感可以给你带来死亡的唤醒,你会觉得我做这件事是为了我的种族,是为了我们能够活下去。所有疯狂的事情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所以这种杀戮的本性其实也是来自于对于死亡的恐惧。 还有包括我们对于肉体的排斥,你说我不排斥肉体,你是排斥的,比如说人体的各种分泌物在我们看来都是脏的,你没发现吗?实际上唾沫可能比水要干净,但是你把唾沫吐在手上这么搓,你就会觉得这人真恶心。人体的所有排泄物在我们人看来都是排斥的,为

    29、什么?因为这些排泄物让我们想到了动物,让我们想到了人和动物的联系。人和动物的联系越紧密,人和社会意义的联系就越松散。 当他不断地提醒你的动物性的时候,他会让你不愉快,因为他让你想到了死亡。他让你觉得说既然我是动物,我就终有一死。因此人们在文化生活当中有很多特别奇怪的禁忌,都是跟对于身体的排斥是有关系。 这里边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我也很佩服他们能想出这样的实验。他们找一男一女坐在一个小房间里边,然后准备面试,或者是完成一个什么事。那个女孩是一个实验人员,她是假装的,她知道一切,男孩不知道,然后两个人待着的时候,这个女孩就从包里边不小心掉出一个东西来,说掉了,然后赶紧捡起来放在包里边。除

    30、此之外,别的事每个组都是一样的。 有一组女孩掉出来的是卫生巾,有一组女孩掉出来的是发卡,掉出来的是梳子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那个任务很简单,做完了结束之后让男孩评价对女孩的印象,打分这个女孩到底怎么样,好不好,智力怎么样,都要做一个评判,你自己估摸一下。 结果就发现凡是女孩掉一个卫生巾下来的,男孩给她的打分都非常低。但是掉发卡、掉梳子、掉镜子、掉手机都没事。事实上就是同一个女孩在不同的组里的表现,只是她掉的东西不一样而已。但是因为卫生巾这样的东西让人们想到了身体,想到了动物,想到了我们人会死,我们的压力好大。所以社会禁忌已经形成了,他会对她的评价变得很低。 因此对死亡的恐惧会导致我们很多行为上的

    31、扭曲,包括暴力行为以及很多社会禁忌和规范。这都是我们在这本书里才刚刚学到的,对于死亡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明明死亡就在那儿,压力就在那儿,每个人都要面临这个东西。这个书里给我最大启发的东西也正好在这儿,就是每一个人对死亡都有两种防御机制,一个叫作近端防御,一个叫作远端防御。 什么是近端防御?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分散注意力,这个叫作近端防御。你比如说你突然想到死亡了,你觉得人终究是要死的。得了,看两部电视剧吧,你觉得电视剧不错,因为什么?电视剧好玩,电视剧让你忘记了死亡这件事。想到死亡了怎么办呢?养生,养生也是近端防御,锻炼身体,然后学习,让自己变得更棒,这都是近段防御,包括养生、

    32、锻炼、戒烟、麻醉自己。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就是当人们被提醒了死亡这件事以后,他会比平常喝更多的酒,喝更多的酒就是一种麻醉自己的过程。所以这都是近段防御,就是短期之内让我别想这事,让我忘了这事。我就生活在我的这个看似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生活当中,这叫近段防御。 什么叫远端防御呢?就是文化、价值观、自信心、自尊。这些东西是远端防御的机制。如果你的远端防御机制,也就是这个面对死亡的盾牌出现了裂缝,会怎么样?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就是你没有建立好一个稳固的盾牌,你的自尊水平不够高,你的社会文化认同感不高,你对于你所相信的事也不够相信,这个盾牌上是有裂缝的,这时候会怎么样? 有一个人总是说自己跟李小龙是朋友,这是一个西方人。他说我的朋友是李小龙,然后我过两天就要去见肯尼迪,我要改变美国社会。疯了,这人真的是疯了。后来被送到医院去,直到最后他在医院里面自杀,死


    注意事项

    本文(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