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docx

    • 资源ID:11014665       资源大小:23.4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docx

    1、高考语文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高考语文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一、基本常识1.文学常识:作家(作家字、号、身世)作品(作品名称、名句、体例、评价)流派与并称(流派主张、风格、代表人、代表作、评价)2.文体常识:A历史散文:史记、战国策等B诸子散文:孟子、荀子等C议论文体:论、说、辩、原、寓言D杂记文体:记、志、笔记体E应用文体:序、赠序、跋、书、疏、表、策、告谕、诏令、檄文、移文、铭、墓志铭、碑记、碑文、祭文3.文化常识:主要掌握古代称谓、年龄、科举、纪时纪年法、特殊地名、节日、合称、并称等。4.默写文言名篇:三种版本交*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

    2、国论。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多字、漏字、改字的现象,一定不能出现错别字,要知道有一个字错了,整个1分就没有了,前功尽弃。二、基础知识1.字:语音、错别字2.词:词性(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实),副介连助叹(虚)色彩:A、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B、语体色彩:口头语、书面语。成语3.词组(短语):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动补4.句:单句语法成分:主谓宾(主干成分),定状补(附加成分)单句句式:A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B按动作方向分:主动句、被动句C按长短分:长句、短句D按运用灵活性分:整句、散句 长句(单句、复句、多重复句):附加成分较多,可以把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达出来,

    3、可起到精确、严谨、细微的修辞作用。 短句:附加成分或联合成分较少,组织结构简单,可以起到简洁、明快、干净、有力的修辞作用。注意:叙述事实多用短句,论述事例,多用长句。一般情况下应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作用:加强语势、强调语义,适于表达丰富的情感、缜密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作用:可以取得明快、生动的修辞效果。注意:一般情况下,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有时候比单纯用整句或散句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给人以起伏变化,错落有致的感觉,可使文意表达得清楚有力。)(3)复句:并列(又又,不是

    4、而是)递进(尚且何况,甚至,更)选择(与其不如,宁可也不,不是就是)转折(固然但,其实,尽管却)因果(既然就,以致)条件(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尽管也)假设(即使也,纵然也,哪怕也)5.修辞(12种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比拟表意丰富,富有情趣借代婉转曲折,生动活泼夸张感情强烈,增强联想对偶表意凝练,有音乐美排比加强语势,长于抒情设问引人注意, 发人深思反问突出强调, 加强语气反复回环往复, 强化语气对比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反语含蓄委婉,幽默风趣引用论据充分,强化观点三、现代文阅读知识1.说明文A准确把握说明中心B理清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C分析说明的方法:下定

    5、义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分类说明 、图表说明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2.议论文A把握论点B分析论点展开的过程C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1)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2)本论的结构:a总分式b并列式 c递进式 e对照式 (3)分析论证方法:a理证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反正法、归谬法、引申论证法)3.散文散文的种类:A、写人记事散文B、写景抒情散文C、托物言志散文D、寓理于事的散文线索:物、事、人、情、时、地明线和暗线,单线和复线)4.表达方式(1)记叙(2)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描写;环境(自然与社会)描写:动静结合

    6、、虚实结合、远近高低结合、色彩声音味道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白描与细描、概括描写与细节描写(3)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事抒情、寓理于事(4)议论(5)说明5.表现手法: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照应、赋陈、比兴、用典、渲染、象征、联想、想象、衬托、烘托6.“重要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三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隐含义。修辞型、指代型、概括型7.“重要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解释含义、分析表达效果)8.“重要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重要的句子通常是指:表明文章主旨或表现作者

    7、观点的句子;内涵比较丰富,表达比较形象或比较含蓄的句子;表现记叙线索和作品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结构复杂,较难理解的语句。(考含义重在解释,考作用要从内容与结构上来回答,要特别注意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的作用)9.整体阅读,圈画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结构脉落(要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选择题要明确范围,认真筛选,仔细比对、慎重下手10.读写结合题:知识梳理型、措施建议型、鉴赏评价型、是非评价型、列举印证型、联想(感悟)仿写型、图画评述型四、诗歌阅读知识1.分类(1)按体裁(形式)划分:(2)按题材(内容)划分:边塞诗:A塑造守边将士的英雄形象,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以大义为重的爱国主义精

    8、神。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和宽广胸怀借征战之事表现征夫对故乡、亲人或心上人的思念,控诉战争痛苦,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刺与委婉的劝谏。咏史(怀古)诗: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情感。A称颂、仰慕英雄,寄托哀思B感慨兴衰,托古讽今 C自比自况,怀才不遇写景诗: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自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爱情、乡愁、惜春、伤春、闲适、闺怨等。田园(山水田园)诗: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蹈情怀。送别诗:借助山水景物表达离愁别绪,表达自己的依依

    9、惜别的深情,它常常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表达依依不舍,或表达别后的思念。风格大致上有三种:一是慷慨悲壮型,如“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二是儿女情长型,如“执手相看泪限,意无语凝咽”;三是一往情深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往往是借物咏怀,托物言志。它们或体现诗人的闲情逸致,或表达诗人的宛转思绪,或抒发诗人对美好事物及幸福生活的向往。爱情婚姻诗:评诗题画诗:2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A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寓理于景、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古讽今)B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明暗相衬、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远近、上下、实写和虚写,白描和工笔、点面

    10、结合)C记叙(赋)、议论、问答、说明,叙议结合(先记叙后议论)(2)表现手法:象征、用典、比兴、联想、想象、衬托、映衬、反衬、衬托、烘托、渲染、化用、虚实结合、正侧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乐写哀(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反语等等。(4)篇章结构:层层深入、呼应(首尾呼应)、先总后分、先分后总、详略得当、过渡(巧妙过渡)、铺垫、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线索) 、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篇末点题)(5)语言特点:清新自然、平淡质朴、简洁明快、浓墨重彩、诗情画意、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6)流派风格:现实意义、浪漫意义;豪放派、婉约派

    11、;山水派、田园派、边塞派;沉郁顿挫(杜甫)、豪放飘逸(李白)、质朴刚健、清新俊逸、诗中有画(王维)、平淡自然(陶渊明)、隽永含蓄、阴柔婉约、哀怨凄婉等等。(7)描写角度:描写景物的角度:仰视、俯视、平视、远看、近观等。描写范围的角度:形状、声音、色彩(绘形、绘声、绘色)等。用笔的角度:正面与侧面,繁笔与简笔、动与静、点和面等。3使用频率较高的词(1)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物、景、事)。(2)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3)用来概括思想感情的词: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

    12、、忧国忧民等。(4)用来概括艺术作用的词: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富有言外之意)、含蓄蕴藉(语言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等。4应试策略:(1)要读题,要读人,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和题干的提示等。(2)分析词义、分析句义、分析意境、分析形象、分析写法。(3)掌握正确的鉴赏流程: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

    13、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鉴赏程式一: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鉴赏程式二: 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4)想象描写题:应抓住主要意象、动词和形容词来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恰当地描写。(5)简答题中“含义是什么”、“寓意是什么”、“蕴涵着什么”一类的题目很多,

    14、要求回答时在理解文章“表”义时,必须由“表”及“里”,深刻理解其内涵。“内涵”的把握,在现代文中一般从文章的主旨出发考虑;古诗文中一般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考虑。 五、文言文阅读知识(一)解释常见文言词语1文言实词:高考试卷中的解释文言实词,无非是经典课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搬个家。实词的复习可以结合以前所考过的试卷。2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3通假字:4古今异义5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分类翻译方法例子名词动用前加动词一狼洞其中(打洞)前加介词后加动词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另外动词替换舍于其址(盖房子)名词作状语表形状像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15、像犬一样)表态度像对待一样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表方位在,从,向孔子东游(向东)表时间每,在岁赋其二(每年)表工具用,乘辇来于秦(乘车)表处所在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形容词作动词状语对译法敌人远我(远离)补语对译法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动词替换法私我也偏爱)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的名词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使动名词使动使成为什么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成为王)动词使动让做什么臣活之(使活下来)形容词使动使变得怎样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变得愚蠢)意动名词意动把当作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形容词意动认为怎样成以其小,劣之(认为不好)(二)识别常见文言句式1判断句(可译为:(不)是)常

    16、见形式:者也;乃(为、则、是);否定判断句非也2被动句(可译为:被)常见形式:见(于);见于;为;为所;被;无标志的他动词3省略句(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宾语、省介词)4倒装句(1)宾语前置常见形式: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介宾前置;以“之”“是”为提宾标志的前置(2)定语后置常见形式:中心词+(之)+定语+(者);中心词+数量词(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常见形式:谓语动词+于(以、乎)(4)主谓倒装(强调谓语如:甚矣,汝之不惠。)5固定句式(1) 诚则:如果那么(就)。(2) 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3)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17、4) 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5)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6) 所谓:所说的,所认为。(7) 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8) 往往:处处,到处;常常。(9) 唯是:只。(10) 未尝:从来没有。(11) 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12) 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13)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14) 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15) 向使:假如,如果。

    18、(16) 以故:因为所以。(17)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18) 以至于:一直到;结果。(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19) 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20) 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21) 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22) 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23)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24) 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办)呢?(25) 孰与?:与相比,哪个?(26) 安乎?:怎么呢?(27) 独耶?:难道吗?(28) 何为?:为什么?(29) 何哉?

    19、:怎么能呢?(30) 何为?:为什么呢?(31) 何之有?:有什么呢?(32) 独哉?:难道吗?(33)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34) 直耳!:只不过罢了!(35) 无乃乎?:恐怕吧?(36) 得无乎?:该不是吧?(37) 其其也?:是还是呢?(三)文言文翻译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信、达、雅保留、对换、删省、增补、调整、意会切记高考按点给分,先要判断一下所给句子中哪些词语和句法结构会是给分点。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