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贵州省黔东南州巨缘蝽亚科昆虫分类鉴定名录毕业论文407073.docx

    • 资源ID:11000729       资源大小:38.6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贵州省黔东南州巨缘蝽亚科昆虫分类鉴定名录毕业论文407073.docx

    1、贵州省黔东南州巨缘蝽亚科昆虫分类鉴定名录毕业论文407073学科代码: 070401 学 号: 2009407073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贵州省黔东南州巨缘蝽亚科昆虫分类鉴定名录学 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专 业: 生物科学 年 级: 2009级 学 号 2009407073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博 士 2013年03月13日目录目录.摘要Abstact.前言.11.1缘蝽科简介.11.2 国内缘蝽科研究现状.11.3 缘蝽科研究目的及意义.22 材料与方法.32.1 研究材料.32.2 研究方法.32.3 标本鉴定.33 鉴定结果及分类.33.1巨缘蝽亚科MICTINAE.33.1.1 黄

    2、径侎缘蝽MictiaserinaDallas.33.1.2 四刺侎缘蝽Pseudomictis quadrispinus Hsiao,sp.nov.43.1.3 拉缘蝽 Rhamnomia dubia (Hsiao). .43.1.4 滇拉缘蝽Rhamnomia dubia serrata (Hsiao) .53.1.5 翩翅缘蝽Notopteryx soro (Hsiao).53.1.6 月肩奇缘蝽Derepteryx lanata (Distant).5 3.1.7 褐奇缘蝽Dere pteryx fuliginosa (Uhler). .63.1.8 满辟缘蝽Prionolorrsia

    3、mandarins Distant.63.1.9波赭缘蝽Ochrochira potanini Kiritshenko.73.1.10 锈赭缘蝽Ochrochira ferrugtnea Hsiao.7 3.1.11 长腹侎缘蝽 Pseudomictis distinctus Hsiao. .83.1.12凸腹侎缘蝽Pseudomictis brevicornis Hsiao.83.1.13 黑胫侎缘蝽 Mictis fuscipss Hsiao .9 参考文献.9致谢.10 贵州省黔东南州巨缘蝽亚科昆虫分类鉴定名录张萍(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00)摘要:缘蝽科,属于

    4、陆生蝽类昆虫。此科通称为缘蝽,世界性分布,以热带地区的种类为多,南方种类占多数。是半翅目中常见而且经济上重要的大科之一。本论文主要对凯里学院标本室收藏的巨缘蝽亚科Mictinae(半翅目Hemiptera:缘蝽总科Squash bugs)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所有研究标本采自黔东南州,包括丹寨、黎平、从江、凯里等县市地区。经研究,共鉴定得到缘蝽科(巨缘蝽亚科Mictinae)共13种。关键词:缘蝽科,凯里学院,分类。Qiandongnan, Guizhou Province giant edge Pentatomidae Subfamily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

    5、ication Directory Zhangping(Environment and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Kaili University, Guizhou,Kaili,556000)Abstract:Coreidae Heteroptera insects are terrestrial. This Division through called Rhamnomia and worldwide distribution, types of tropical regions of more southern species majority.Common and

    6、economically important one of the largest families in the Hemiptera.In this thesis, Kaili College Herbarium Collections the giant the Rhamnomia subfamily (Hemiptera Rhamnomia total Branch) system taxonomic studies,All of the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rom Qiandongnan, including Danzhai, Liping, Kaili

    7、, Congjiang County region.The study, were identified Coreidae Mictinae 13.Keywords: Coreidae, Caili University, classification.1前言1.1缘蝽科简介 缘蝽科,触角4节,具单眼,前翅膜片具8根以上纵脉的陆生蝽类昆虫。此科通称为缘蝽,世界性分布,以热带地区的种类为多。世界已知约250属,1800余种,中国已知 200种以上,南方种类占多数。是半翅目中常见而且经济上重要的大科之一。中小型至大型,体壁坚硬,多为黄、褐、黑色,或鲜绿色,个别属为鲜红色。多数色泽比较单一,花斑显著

    8、的种类很少。身体多少狭长,由椭圆形至很细长的棍棒状不等。种类中,常体形奇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触角4节,着生处偏于背面,由背方观察可以看到触角基。喙4节,前胸背板多少前倾,梯形或六角形。小盾片相对较小,不及蝽科之发达。前翅爪片远伸过小盾片末端,有很长的爪片接合缝,无楔片;前翅膜片具8根以上纵脉,纵脉或多或少相互平行,并由靠近膜片基部的一根横脉上发出,纵脉在端部尚可有分支。1.2国内缘蝽科研究现状中国对缘蝽总科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缘蝽总科广泛分布于古北区和东洋区,我国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萧采瑜于1962年开始就陆续在昆虫学报,动物学报,南开大学学报上

    9、发表新种和新纪录(萧采瑜,1962)。如:1981年萧采瑜等记录了我国西藏地区的缘蝽总科昆虫29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和1项中国新纪录(萧采瑜,1981)。任树芝等在西藏墨脱等地区进行区系调查,收集了13属25种,其中有3个新种任树芝,1993)。1996年李新正在缘蝽科的比较形态学研究中叙述了缘蝽科的基本特征以及缘蝽科中22个族或亚科级单元的比较形态学特征,特别是外生殖器的特征描述及其图解多为首次报道。认为瘤缘蝽族、喙缘蝽族、竹缘蝽族、沟缘蝽亚科、达缘蝽族、同缘蝽族、特缘蝽族及美洲各族(或亚科)为单系群;梭缘蝽族(包括唯一属梭缘蝽属)的族级地位成立为以后系统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李正新1

    10、996,1997)。1977年后一些学者发表了许多新种并对之前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修订。如:1995年郑乐怡、董建臻在棘缘蝽属中国种类的修订中对棘缘蝽属(Cletus Stal)中国种类的一次分类修订(郑乐怡、董建臻,1995)。共计载7个种,对国内已有的文献中的若干问题作了澄清,通过雄虫阳茎端(vesica)端部构造(此构造十分稳定)来对棘缘蝽属进行修订,经过复核鉴定后认为Cletus tenuis为C.punctiger的异名;他们还证实了萧采瑜曾错误的将前胸背板侧角粗短的长肩棘缘蝽Cletus trigonus定为短肩棘缘蝽(郑乐怡,1995,1981,1989,2000)。1999年马

    11、安宁发表漫谈蝽类昆虫对半翅目的来历、多样性的形态、奇特的习性等作详细介绍(马安宁,1999)。2005年聂晓萌,郑哲民对我国缘蝽总科的概况说描述文中从缘蝽总科分类、系统学、区系划分、细胞和分子生物、化石等几个人方面,综述我国缘蝽总科昆虫当前研究进展(聂晓萌,郑哲民,1999)。1.3 缘蝽科研究目的及意义缘蝽科全部为植食性,成虫与若虫均栖息于植物上。大型种类多生活在乔木或灌木上,如巨缘蝽类,根据中国的情况看来,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为寄主的种类为最多。除吸食植物的营养器官外,偏喜取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一些种类甚至可躲藏在豆科乔木已成熟开裂的大形荚果中取食其中的种子,亦有取食已经落地的成熟种子者

    12、。大形种类常吸食寄生植物的嫩梢,致使梢部迅速萎蔫枯萎。缘蝽对作物所造成的为害,多与上述习性有关。多数种类行动活泼,警觉善飞,夜间向光的现象很不明显。臭腺分泌物的臭味强烈。论文主要是对贵州省黔东南州缘蝽科(巨缘蝽亚科)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分布、危害植物等进行记述。黔东南州是一个原生态地区,地处中亚热带,气候环境湿润,自然条件复杂,森林覆盖面积大,农作物三熟潜力较大。本论文通过对缘蝽科(巨缘蝽亚科)的鉴定,进一步的为黔东南保护植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材料:本文中所用标本主要来自于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院生态馆贮藏的标本以及近几年来生物科学技术系师生所采集到标本。

    13、2.2 研究方法:采集之前要看天气是否适合采集,尽量选择晴朗的天气采集。缘蝽科昆虫善于飞行,所以在采集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把网口迎着飞来的昆虫,猛然一兜,立刻再把网身翻折上来,遮住网口,以免昆虫从网口飞出。然后打开毒瓶立刻把昆虫放入毒瓶中,直到毒死昆虫再将其拿出,制成标本。 2.3 标本鉴定:根据中外文相关文献,萧采瑜等所编著的中国蝽类昆虫鉴定手册,于观察标本进行核对和比较,确定已知阶元,对各种类进行体色、体背、结构及鉴定的特征描述和绘图,分析物种的地理分布特点。 3 鉴定结果及分类:巨缘蝽亚科的鉴定主要从前胸背板前胸背板的特征及侧刺突的有无,小盾片形状,触角节数,鞘翅的颜色及翅面的一些特征,

    14、足的粗细长短形状,腹面等进行鉴定。3.1巨缘蝽亚科Mictinae3.1.1 黄径侎缘蝽 MictiaserinaDallas长27-30毫米,黄褐色。构造与黑胫伴缘婚极相似,惟休色较浅,各足胫节污黄色。检视标本 :贵州雷山朗德2008-09-19-21潘娟,赵萍采。分布:贵州(雷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庐山、姿源),四川(峨眉山、雅安),福建,广东(梅县、连县、高要鼎湖山),广西(龙胜红滩)。3.1.2 四刺侎缘蝽 Pseudomictis quadrispinus Hsiao,sp.nov、长23毫米,宽6.3毫米,腹部宽6.0毫米。深褐色,被灰白色细毛。前胸背板后部、前翅革质部分及腹

    15、部腹面红棕色;触角第,4节、喙的端部、小盾片顶角、各足附节及侧接缘基角橙黄色;头长1.6毫米,宽2.55毫米,头顶宽1.25毫米;触角各节长4:3.7:3:5.4毫米;喙长4.5毫米,不及于中胸腹板中央,第1节最长,第3节最短,第2节长于第4节。前胸背板稍粗糙,前部凹陷,前缘平直,前角突出,侧角宽圆形,后缘向后弓曲。小盾片三角形,黑色,两侧隆起,顶角尖锐。前翅超过腹部末端,革片具浅刻点,前缘近于平直。后足股节粗大,弯曲,腹面具一列瘤状突起,端半部稍扩展,具6个齿伏突起;后足胫节背面逐渐宽阔,顶端具一小齿,腹面近顶端1/4处有一个大齿。腹部长I3.7毫米,宽6.0毫米;第2腹板后缘中央稍向后突,

    16、第3腹板中央向后成角状延伸,两侧各有一个刺,刺长1.1毫米;第4腹板中央向后成舌状延伸,两侧刺长1.4毫米与极相似,但腹部无刺,第3腹板后缘中央稍向外突,第4腹板正常。检视标本:贵州,施秉 (云台山),665-1010m,N2713,E10811,2011.Ge,cw. 分布:贵州(云台山)、福建昭武沿山云锦山。3.1.3 拉缘蝽 Rhamnomia dubia(Hsiao)长2833毫米,暗褐色,被浅棕色细毛。前胸背板粗糙,后部及两侧角处具浓密的不规则的颗粒,中央有一条不明显的纵沟;侧叶向两侧扩展,并向上翘,侧角显著,微向后指,侧缘齿小。腹部背面红色,各节两侧均有一个黑色斑点,侧接缘黑色。后

    17、胫节基半部内缘扩展呈三角形。寄主:桂花。 分布:贵州、四川(峨眉山);福建(邵武、崇安三港),广东(连县、高要鼎湖山),广西(龙州大青山、桂林雁山),云南(金平、西双版纳)。3.1.4 滇拉缘蝽 Rhamnomia dubia serrata hsiao 长30-32毫米,构造同Rhamnomia dubia (Hsiao),但前胸背板侧缘的锯齿显著不均匀。 检视标本:中国,贵州丹寨(韭菜沟).600-1326m,N26122615,E10752.10756,2009.16.yang,yun. 分布:贵州(丹寨),云南(西双版纳)。3.1.5 翩翅缘蝽 Notopteryx soro Hsia

    18、o长27.5毫米,浅粟色,被金黄色短毛。触角基部3节颜色稍深;腹部背面红色,腹面中央具一条深色纵走条纹。嚎几达于中足基节。前胸背板具细小刻点及粗糙皱纹,侧叶扩展并成弧形向上翘起,后部稍向外曲;侧角后缘具有3、4大齿,后缘中央向内弯曲。雌虫后足胫节背面显著扩展,扩展部分中央呈弧形凹陷。腹部气门位于各节中央前方。检视标本:中国,贵州丹寨(韭菜沟).600-1326m N26122615,E10752.10756 2009.18 Cheng,Li.分布: 贵州(丹寨)、广东高要鼎湖山),广西(龙胜)。3.1.6 月肩奇缘蝽 Derepteryx lanata (Distant) 长23-25毫米,深

    19、褐色。前胸背板侧角尖锐,向前伸出于前胸背板的前缘;雄虫后足骨节较粗,端半部背面及内面具短刺突,胫节内面超过中部处呈角状扩展,雌虫后足股节较细,胫节简单。检视标本:贵州,施秉 (云台山)665-1010m,N2713,E10811,2011. .13,Chencong.分布: 贵州(施秉)、河南(鸡公山),浙江(天目山),江西(九江),湖北(黄梅),四川(峨眉山、宝兴),福建(崇安、建阳)。3.1.7 褐奇缘蝽 Dere pteryx fuliginosa (Uhler)长23-25毫米,深褐色。前胸背板侧缘具齿,侧角后缘凹陷不平,但不成齿状,侧角稍向前倾,但不达于前胸背板的前端(图1028)。

    20、前、中足胫节外侧适度扩展,雄虫后足胫节腹面中部稍呈角状扩展。雌虫后足胫节内外两侧均稍扩展。检视标本:贵州,施秉 (云台山)665-1010m,N2713,E10811,2011. .14,LJ.分布: 贵州(施秉)、黑龙江(高岭子),甘肃(天水、石门),江苏(南京),浙江(天目山夕,江西(婆源),福建(建阳、崇安);朝鲜,日本。3.1.8 满辟缘蝽 Prionolorrsia mandarins Distant长22-26毫米,宽11-12毫米,烟褐色,被金黄色细毛。身体腹面、触角及足黑色,触角第4节及小盾片顶角黄色,腹部背面红色。触角第1、4节约等长,第2节稍长于第3节。前胸背板侧角宽圆形,

    21、向上翘起,前缘具巨齿,后缘成波状弯曲。小盾片黑色,具横皱纹,顶角尖锐。前翅前缘直形。腹部两侧扩展。前、中足胫节背面稍扩展,雄虫后足股节粗大,前后两侧各具一列瘤状突起,腹面近中央处具强刺,顶端具齿;径节背腹两面均扩展,背面中央处最宽,腹面该处成角状扩展,雌虫后足股节较细,瘤状突起较小,胫节基部较宽,腹面不成角状。本种外形与Derepteryx fulignosa相似,但后胫节背腹两面均扩展,小盾片顶角简单。检视标本:贵州,施秉 (云台山)665-1010m,N2713,E10811,2011. .16,Lin,CJ.分布:贵州(云台山)、江苏(镇江),江西(九江)。3.1.9 波赭缘蝽 Ochr

    22、ochira potanini Kiritshenko 长0-23毫米。黑褐色,被白色短毛,触角第4节棕黄色。触角第1节稍短于第4节,第2, 3两节约等长。前胸背板侧角圆形,向上翘折。雄虫生殖节末端构造。 腹部背面不完全黑色,体毛金黄色;雄虫后足股节腹面近中央处有一个巨刺:前胸背板侧缘及后缘相交成圆弧形,侧角不显著或稍显著前胸背板侧缘稍向内弯曲,侧叶显著的向上翘起,以致背板后部成弓形凹陷:前胸背板侧角及侧角后缘具显著的大锯齿,侧角锯齿状。 检视标本:中国,贵州丹寨 (韭菜沟).600-1326m N26122615,E10752.10756 2009.17 ,WuXm. 分布: 贵州(云台山)

    23、、湖北(竹溪),四川(茂县、宝兴、仪川),西藏(察隅阿扎)。3.1.10 锈赭缘蝽 Ochrochira ferrugtnea Hsiao长20-25毫米。头、触角第1-3节及第4节最基部、足(附节除外)及前翅膜片黑色;前胸背板、小盾片、前翅、触角第4节及各足附节棕红色。全身被黄色细毛,腹部腹面细毛呈银白色。喙达于中足基节,第1, 2及第4节端部大部黑色。前胸背板前端凹陷略呈领伏,前角突出;侧角钝,略大于45,微向上翘。侧缘平直,具一列黑色齿,侧角后缘具不规则的小齿。胸侧板及腹板黑色,中胸及后胸侧板中央红色,具绵状毛。腹部背面红色,侧接缘黑色;腹部腹面紫红云末端及生殖节黑色;雄虫生殖节后缘中央

    24、成叉伏突出,并向前弯曲。前、中足简单,雄虫后足股节粗大,稍弯曲,中央有一个大刺状齿,其端部白色,雌虫股节较细,无大刺。 检视标本:中国,贵州丹寨 (韭菜沟).600-1326m N26122615,E10752.10756 2009.18 ,Zheng,ping. 分布: 贵州(丹寨)、四川(宝兴),云南(昆明、楚雄、保山、龙陵、潞西、个旧、屏边、金平、思茅一打洛、勐海),西藏(下察隅、察隅、本堆)。3.1.11 长腹侎缘蝽 Pseudomictis distinctus Hsiao 体长2831mm。深栗色,头的边缘、前胸背板侧缘、小盾片顶端、触角第4节基半部、各足胫节、侧接缘基部浅色。触角

    25、第1节黑色,第2、3节外侧色浅。喙超过中胸腹板中央。雄虫腹部腹面具显著的横皱纹,第3节两侧各具1个长刺,中央部分向后极度延伸,几达于第5节的后缘,第4节中部亦相应向后延长。后足股节粗大、中部弯曲,背面隆脊呈扩展状态,腹面端部内缘稍呈圆形扩展,其外缘具显著的锯齿;后足胫节背面扩张,端部较宽,顶端具疣状突起,腹面顶端2/5处具小形突起,突起前方具有颗粒,后方光滑,顶端具突起。雌虫第2节及第3腹板中部向后扩展。检视标本:贵州凯里九寨,2007-05,2005级专科班采集,凯里学院生物系。分布:贵州九寨、湖南(湘南)、广东、广西、云南。 3.1.12 凸腹侎缘蝽 Pseudomictis brevicornis Hsiao长2


    注意事项

    本文(贵州省黔东南州巨缘蝽亚科昆虫分类鉴定名录毕业论文40707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