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企业员工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082613.docx

    • 资源ID:10959968       资源大小:150.09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企业员工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082613.docx

    1、企业员工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082613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A 企业员工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 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

    2、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 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是我个人在指导教 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 除文中特别加 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 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 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使用授权

    3、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 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 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 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 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 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

    4、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了 A企业招聘现状,发现 A 企业员 工招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乏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明确的招聘 标准、招聘渠道选择不当、缺乏有效的招聘方

    5、法等主要问题;然后针对 A 企业 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如进行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确 定合理的招聘标准、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等方法。 A 企业应积极制定严格人员 甄选方法 ,以及合理合法规范企业用人方式等 ,使企业的招聘工作更加有效。关键词:企业招聘 ; 问题;对策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A Company sr ecruitment will be analysed as an example. Analyze A Company sr ecruitment status quo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fir

    6、stly, such as have no long-term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unreasonable standards, have no effective method .Then analyze of the reasons for company s recruitment problems and seek effective solutions by researching A Company s recruitment system, such as make a long-term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deve

    7、lopment of clear criteria, increase diversity through recruitment practices. Enterprises should institute strict methods in staff selection, and norm a reasonable and legitimate way to employ to make the recruitment of enterprises more effective.Key Words:recruitment of enterprises; problem; counter

    8、measure一、引言 . 1二、招聘的相关理论 . 1(一)招聘的概念 . 1(二)招聘的原则 . 2(三)招聘的程序 . 2(四)招聘对企业的影响 . 3三、A 企业招聘现状分析 4(一) A企业背景介绍 4(二) A企业招聘现状 4四、A 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6(一)缺乏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 . 7(二)缺乏明确的招聘标准 . 7(三)招聘渠道选择不当 . 8(四)筛选手段的科学性不够 . 9(五)存在就业歧视现象 . 10(六)缺乏招聘评估 . 11五、A 企业员工招聘的完善对策 11(一)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保证招聘的计划性 . 11(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 规范人才档案管理

    9、. 13(三)进行工作分析,明确招聘标准 . 13(四)细化招聘实施工作,提高招聘的科学性 . 14(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招聘的公正性 . 15(六)评估每次招聘活动,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 15六、结论 . 16参考文献 . 17致谢. 19附录 . 20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各类企业犹如雨后 春笋一般飞速建立起来,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以后,许多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 的冲击,他们正面临着严峻的内外竞争形式,这不得不引起这些企业思考如何 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但是真正需要企业关注的并 不仅是改善管理经营模式来提高效益, 而是要关心

    10、如何从社会上吸引优秀人才, 留住优秀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 , 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是人才的竞争。 知识经济社会的第一 资源是智力资源,无形资产是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第一要素。而拥有智力 资源的是人才,人才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最 重要的资源。因此,吸引、选择和保留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关键。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人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人才是企业的 未来。随着经济发展, 企业竞争激烈, 招聘工作成为企业遴选人才的关键步骤, 在数量众多的应聘者中如何选出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中 遇到的首要问题。招聘作为人力资源获取的第一环节 , 在企业

    11、中显得尤为重要。 广义的人员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安置空缺的岗位,向企业内外 吸收、挑选、安置人力资源的全过程。狭义的人员招聘则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 需要,为了安置空缺的岗位, 向企业内外发布有效信息, 集合应聘者的全过程, 不包括选拔与安置的过程。 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 招聘工作是一项难度 很大的工作 ,吸引到合适的人才 , 意味着企业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 一旦招错了人 , 将会给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困难 , 对企业的发展造 成很大的影响。尽管各类人才充斥着企业招聘的市场 , 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或是应聘者找不到合适的企业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因此,本

    12、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 , 就现今我国企业员工招聘工作常出 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 力图提出对策以提高企业员工招聘工作的绩效。二、招聘的相关理论(一)招聘的概念所谓招聘,是指通过各种信息,把具有应聘资质(即具有所需技巧、能力和其他特征)的申请人吸引到组织空缺岗位的过程。申请人可以是组织内部或 外部的人员。 1 它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组成,一是招募;二是选拔聘用。招 募是聘用的基础和前提,聘用是招募的目的。招募主要是以宣传来扩大影响,达到吸引人应征的目的;而聘用则是使用各种选择方法和技术挑选合格员工的(二)招聘的原则1、多渠道的公开招聘策略。是指把招聘单位、种类、数量,应聘的资格、 条件等,均

    13、面向社会公开告知,以扩大招贤纳才的范围。 32、基于平等的多元化来源。 只有通过公平竞争才能使人才脱颖而出, 吸引 真正的人才,起到激励作用。企业招聘时,应对所有申请人一视同仁,不拘一 格地选拔、录用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人才来源实行籍贯、系统、毕业院校、工 作经历的多元化。 43、竞争、择优、全面的录用原则。竞争、择优是公平、公正的必然选择。 在强调择优的同时不能忽略全面的原则,即考核时应兼顾德、智、体等诸方面 的因素。4、与职位相匹配的技能要求。 人的能力有大小, 本领有高低, 工作有难易, 要求有区别。招聘工作不一定要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而应量才录用,做到人 尽其才、用其所长、职得其人。这样

    14、才能持久、高效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55、高质量基础上的效率优先。 效率原则是指根据不同的招聘要求灵活运用 适当的招聘形式,用尽可能低的招聘成本录用高质量的员工。一个岗位宁可暂 时空缺,也不要让不合适的人占据,招聘来的人一定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 产生高效率。6、充分认知基础上的双向选择。 招聘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中意的劳动者, 而求职者也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心仪的用人单位, 双方应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7、不违背法律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准则。在招聘过程中应坚持平等就业、 相互选择、公平竞争。 6(三)招聘的程序1、招募。招募是企业为了吸引更多更好的应聘者而进行的若干活动, 包括: 招聘计划的制定和

    15、审批,招聘信息的发布,应聘者申请等。2、筛选。筛选是企业从职位需要出发挑选出最合适此岗位的人,包括:申 请资格审查、初选、考试、面试、体检、人员甄选等。3、录用。录用是企业对甄选出的人员初始安置、适应性培训、试用、正式 录用等。4、评估。评估是企业对整个招聘活动效益与录用人员质量的评估。 6(四)招聘对企业的影响1、成功有效的招聘活动对于企业的影响 杨杰认为对企业来说,聘用合适的人选能够保证组织业绩目标的达成,提 高工作的效率。好的员工能够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 有条不紊、 从容不迫,节省领导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对企业中的其他员工来说, 优秀的员工能够起到对其他员工的促进和

    16、带动作用,使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都得到提高。成功有效地招聘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也是非常有利 的。成功的招聘是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利用,可减少重复性的人员招聘和安 置所造成的成本损失。 另外,企业聘用的优秀人才本身就可以提高企业的实力, 使得企业能够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对被聘用的人才来说,可以使他们得到充 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促使他们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7如果企业能够成功的进行招聘工作,并且能够成功得留住优秀的员工,那 么,企业的经营活动会更加成功,经营压力也会大大减低。因为这些优秀的员 工愿意与企业站在一起,因为他们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成功愿望和高度的劳动自 觉性。高素质的员工

    17、能够提高企业运作效益,因为他们所具备的素质、技能使 企业不必花费昂贵的培训,他们能够为企业提出好的建议,解决难题,出色的 完成任务。2、失败无效的招聘活动对于企业的影响 周文认为不合格的员工将会搞垮企业的经营业绩。高级员工对企业经营业 绩的影响显而易见:决策人员的失误将会导致企业经营方向的错误,从而使企 业损失惨重;技术人员如果技术不过关,企业的产品将无法在质量、性能、成 本上与竞争者竞争;销售人员如果本领不过硬,企业的销售渠道、销售额都将 成为大问题。即使是低层次的员工,因为员工服务问题而导致的生意损失也不 容忽视。不合适的员工既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也不能稳定的在企业中工作, 最终只能被解聘

    18、。他们的离去使企业不得不另聘新人,从而使企业再次花费很 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企业运作成本,造成巨大的不必要的损失。 9三、 A企业招聘现状分析(一) A 企业背景介绍公司成立于 1986 年,坐落在驰名中外的中国杭州西子湖畔, 属浙江省建设 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控股子公司, 注册资金 5000 万元,是浙江省建筑装饰行 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公司拥有了现代化的企业组织体系, 设有健全的职能管理部门, 下设了具 有近二百多个设计精英的设计团队、投资组建了木制品、幕墙、石材制品等加 工基地,同时成立了各工种门类齐全的劳务培训基地,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高 素质的劳务队伍保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

    19、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产业链。公司现有 员工 2000余人,其中高层管理者 9 人,中层管理者 74人,专业技术人员 832 人,其中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近 200 人,并有五十余名建造师获国家、省、市 优秀项目经理荣誉称号。(二) A 企业招聘现状1、A 企业招聘流程。 A企业现在选用的招聘渠道有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 种。在进行内部招聘时,先由部门主管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增员需求,经领导审 核后在企业内部发布招聘公告, 有意向应聘的员工到人力资源部领取并填写 公 司内部岗位调动申请表 ,经调出、调入部门主管签字同意后上报给领导, 待领 导签字同意后就可到岗, 同时安排好原来岗位的交接工作。 在进行外部招

    20、聘时, 先由 A 企业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主管提出的增员需求进行汇总,然后由人力资 源部统一进行招聘。人力资源部有选择性地在一些高校、人才市场以及网络上 发布招聘公告,写明空缺的岗位以及岗位的基本职责和要求。经一段时间的简 历收集后,再对简历进行初步筛选,然后通知初选合格的应聘者来公司面试, 并告知其公司所在地址、交通线路以及面试时间。面试小组由用人部门主管、 分管领导以及人力资源部招聘人员组成。 在面试后由人力资源部统计面试结果, 电话通知录用的应聘者参加体检,告知其体检时间以及体检地点,同时向未被录用者表示遗憾。人力资源部在得到决定录用的应聘者的体检合格通知书后将 录用结果上报给人力资源部部

    21、门主管以及上级分管领导审核、签字。接着由专 人负责电话通知录用人员报到上班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等其到公司报到后与 之签订劳动合同,并让其填写职工履历表,将录用人员的证书原件(报到证、 职称证、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等)进行扫面备份归入新进员工档案中。经 3 个月试用期后,由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部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予以正 式录用,并建立员工档案。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或调职。A 企业在招聘高层管理者时, 90.7%的录用人员是由最高层领导决定的;在 招聘中层管理者或高级技术工人时 62.3%的录用人员是由高层管理者决定的; 在招聘一般员工和应届毕业生时 81.6%的录用人员是由用人部门直接决定

    22、的。 虽然在每类员工招聘中,人力资源部都有或多或少的参与,但始终没有起到决 定作用。签订劳动合同、填 写履历表(期限 3 年、试用期 3 个月图 1:A 企业招聘流程图2、A企业近两年员工招聘情况。招聘的员工类型、招聘选用的渠道以及招聘时所用的主要评估要素统计(见表 1)。表 1 :企业招聘员工类型表年份2009年2010年职位类型录用人数主要招聘渠道录用人数主要招聘渠道高层管理者01内部招聘中层管理者7内部招聘13内部招聘普通员工19人才市场25网络招聘高级技术工人3人才市场5人才市场应届毕业生14校园招聘22校园招聘表 2 :员工招聘要素评估表评估方法 (所占比重)高层管理 人员中层管理

    23、人员普通员工高级技术 工人应届 毕业生简历( 学历、职称)15%15%30%30%30%工作经验30%25%20%25%5%面试10%15%15%10%25%背景调查25%20%10%10%15%领导面谈10%15%15%15%15%体检10%10%10%10%10%四、 A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 A 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问卷的内容 来源于国内外招聘情况调查的汇总。另外,结合 A 企业现状对问卷的内容进行 适当调整,力求更加简洁、 适用(见附录)。本次调查的对象为 A 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人员,调查的范围为公司总部及下属 3 个子公司和 14个分公司。整个调查

    24、共发出 30份问卷,剔除未回收及不合格问卷后,有效问卷 25 份。对调查结果 进行汇总统计(见表 3)。表 3 :调查结果汇总观点人数(人)所占比例缺乏招聘前期准备工作1456%招聘的流程不合理728%招聘标准不明确1768%招聘经费有限416%招聘渠道单一1248%缺乏客观评价标准1248%存在就业歧视现象1040%来应聘的优秀人才少312%招聘后未进行评估832%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A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缺乏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对“ A 企业是否有正式、书面的年度人员招聘计划” 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见表 4)。

    25、表 4:A 企业员工招聘计划性情况观点人数(人)所占比例有计划,并且按计划执行28%有计划,但未按计划执行520%几乎没有计划416%有一部分岗位有1456%A 企业采取现缺现招的方法,部门有增员需求时才向人力资源部提出招聘 要求,而人力资源部在招聘过程中经常因为时间紧迫而降低人员录用标准,导致部分新进员工不具备很好的工作胜任能力。 A 企业没有对因企业未来发展而 造成的人员需求进行预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企业招聘基础工作薄弱 , 缺乏动态的、系统性的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在招聘 前 , 他们没有对本企业人员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评定 , 没有深入分析 , 没有结

    26、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用人规划 , 其中包括所需的人员结 构、层次、类型、要求和条件 , 以及数量和轻重缓急。在这种情况下招聘到的 人员要么因人定岗 , 要么人才资源浪费 , 完全违背了企业因岗定人的市场规 律。另外 , A 企业缺少完整的招聘制度 , 没有把招聘看成是个循环和程序化的 过程 , 往往使招聘过于盲目而无秩序性。以为招聘就是收简历、筛选简历、面 试和把人员安排到用人部门了事 , 而忽略了招聘的准备工作 , 如企业的人力资 源需求分析、职位描述、招聘流程的设计、招聘后的效果评估、成本核算等。 在人员招聘过程中 , 招聘人员组织实施不力、操作程序不规范 , 经常过分看重 学

    27、历、经验或者以貌取人。 A 企业没有一个合理、规范的操作流程 , 一方面在 客观上造成了对应试者的不公平 , 不尊重 , 损坏了用人单位的企业形象。另一 方面招到的很多人员因能力不足而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 损失。致使“招到的人不合适 , 合适的人招不到”的结果。 10(二)缺乏明确的招聘标准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对“ A 企业各部门向人力资源部提交招聘需求时,是否会明确界定对应聘者的要求”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见表 5)表 5:A 企业员工招聘标准明确情况观点人数(人)所占比例几乎没有14%有一部分有936%大多数有1040%全部有520%从实际情况看, A 企业用人部门在提出招聘

    28、需求时能够说明空缺岗位的一些职责并对应聘人员提出基本要求,但对能力的认识普遍较为模糊,对个性特征则更缺乏认识。例如在招聘设计师时, 人力资源部能够明确地制定出诸如 “学 历本科以上、拥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样的招聘标准,但并没有制定出能衡 量应聘者能力的指标 (如:能独立完成一个家装设计项目) 。由于 A 企业缺乏相 应的招聘规划,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由于没有在事先进行工作分析,招聘人员 不能很好地对岗位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进行明显的界定。招聘人员对空缺岗位缺 乏必要、充分的分析 , 不清楚其工作职责、 工作内容及工作目标 , 在招聘中不能 有的放矢 , 工作流于盲目 , 且选聘缺乏明确标准 , 主

    29、观感觉成为用人之道。 11 A 企业在进行招聘时表现出了明显的高学历倾向,在一些对智力要求不高的岗 位也要求高学历。他们认为人才的范围界定为:以学历层次为界限,把“大专 及大专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以学位级别为界限,把“学士及学士以上”的 人界定为人才;以职称为界限,把中级职称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申请者能否 被录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历、学位或职称的高低,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 了人才资源的浪费。高学历者(相对于岗位标准而言)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 感到大材小用、怀才不遇,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此时人才流失就不可避免。 从另一方面讲,学历、学位或职称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工作能力。 由于如上所

    30、述的对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的认识不足 , 缺乏合理的标准 , 很难保 证能为企业招到所需的人才。 12(三)招聘渠道选择不当A 企业招聘人员盲目地追随大流,在各种招聘手段中都投入了较高成本。 每次市区有大型招聘会时他们都会报名参加。也经常会去一些外地的高校进行 招聘,来回花费甚多。人力资源部在进行招聘时不能很好地选择最适合的招聘 渠道。例如:在参加最近一次的校园招聘活动时,人力资源部招聘人员前往吉 林建筑工程学院进行招聘,花费招聘经费 3 余万,最终录用人数却只有 4 人, 招聘成本高昂。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网络招聘是一个有效且低成本的渠道。 而 A 企业却选择了到该学校参加校园招聘会这一渠道,

    31、结果收效甚微。在招聘 企业的一级建造师(一种建筑类执业资格,是担任大型项目经理的前提条件) 等高职称人员时,招聘人员选择利用人才市场和网络招聘这两种招聘手段,而 不是猎头公司,结果他们没能招聘到理想的人员。同时,在招聘工作中,招聘 人员不能打开思维,没能有效广泛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经常采取僵化的固定 模式来招聘人才。企业内部招聘时,难以破格录用优秀人才,常常反复研究,讲究人际关系 平衡,认为这样才不会打击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有些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本可 以由内部员工快速 “上位”,然而 A 企业却选择进行外部招聘, 这样不仅在一定 程度上打击了部门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由于招聘工作的进行造成职位 空缺时间过长,工作任务堆积。招聘来的“空降兵”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 新的工作,在此期间又会给公司造成损失。(四)筛选手段的科学性不够在此次问卷


    注意事项

    本文(企业员工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08261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