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docx

    • 资源ID:10949508       资源大小:19.5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docx

    1、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六年级科学实验实验1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实验材料:三张32开的白纸、两个木块、数个垫圈。实验目的:拱形的物体比平面的物体承重力大。实验步骤:1、用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大小相同的木块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平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2、再用另一张32开白纸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拱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3、用最后一张白纸折成波浪形,搭在相距10厘米的两个木块上,看看此时最多能放多少垫圈。4、比一比哪种桥上放的垫圈多。实验现象:波浪形桥上放的垫圈最多。实验结论:无数个拱形叠加在一起承受的重力最大。实验2实验名称:探究建筑物的结构

    2、与力的关系。实验材料:两张相同的16开白纸、小圆铁数个。实验目的:验证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比空心纸棍抗弯曲能力强。实验步骤:1、用一张16开白纸卷成一个空心纸棍。2、再用另一张16开的白纸卷成一个与空心纸棍直径相同的纸棍,把里面塞满小纸条,使它变成一个实心纸棍。3、先在空心纸棍上悬挂小圆铁,依次增加,直到纸棍不能承受为止,看最多能悬挂几个。4、再在实心纸棍上悬挂小圆铁,同样依次增加小圆铁,直到纸棍不能承受为止,看最多能悬挂几个。实验现象:实心纸棍上悬挂的小圆铁多。实验结论:直径相同的实心物体和空心物体抗弯曲能力不同,实心物体较空心物体能力强。 实验3实验名称:建筑物的结构与力的关系。实验材料:小

    3、木棒(或小塑料棒)6根、橡皮筋4根。实验目的:证明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最稳固。实验步骤:1、用4根小木棒和四根橡皮筋捆扎成一个四边形,扎成后用手拉一拉四边形,试一试它的稳固性如何。2、把四边形的其中一对对角用一根较长的小木棒连接起来,并用橡皮筋固定住,此时再用手拉一拉这个四边形,试一试此时四边形的稳固性如何。3、把四边形的另一对对角用另一根较长的小木棒连接起来,并用橡皮筋固定住,此时再用手拉一拉这个四边形,试一试此时四边形的稳固性如何。 实验现象:用2根较长的木棒和2根橡皮筋把四边形的两对对角固定住时,四边形的稳定性最强。 实验结论: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最稳固。 实验4实验名称:探究建筑物的结构与力的

    4、关系实验材料:几张16开白纸、一本重0.5千克的16开图书、胶条实验目的:探究哪种形状的纸能把重0.5千克的图书支起10厘米的高度,并且用的纸最少实验步骤:1、先把16开的白纸剪成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再卷成圆柱体,此时把重0.5千克的图书放上面,看是否能撑起 。2、依次用16开的白纸剪成长和宽分别为10厘米、8厘米,10厘米、7厘米,10厘米、6厘米,10厘米、5厘米、10厘米、4厘米五种规格的长方形纸,并把它们分别卷成五个不同的圆柱形。3、分别用五个不同的圆柱形纸筒支撑重0.5千克的图书,看是否能撑起。实验现象:能撑起重0.5千克图书的纸最少是长10厘米宽5厘米的纸。实验结论:能撑起

    5、重0.5千克的16开图书所用的白纸最少是长10厘米、宽5厘米的白纸。实验5实验名称:制作“建筑物”实验材料:卡纸数张,剪刀,尺子,不干胶。实验步骤: 1、剪取长和宽分别为:20厘米,6厘米;14厘米,6厘米;8厘米,4厘米三种规格的长方形卡纸.2、用三块20厘米6厘米的长方形卡纸组成三棱体,在虚线切口处插入8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把3块14厘米6厘米的纸片分别撑在主体的侧面,做成一个基本单元。3 、将若干个基本单元插接在一起。实验6实验名称:观察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一架,各种动植物的细胞装片实验目的:让学生认识各种动植物细胞的形状,同时学会使用显微镜。实验步骤:1、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

    6、座。2、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大约放在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3、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 把一个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5 、把所要观察的细胞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6、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7、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

    7、的物象更加清晰。实验7实验名称:测量肺活量实验材料:水槽、较大的玻璃瓶或塑料瓶、胶皮管或带弯头的吸管、带刻度的标记纸条。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方法自己测量肺活量。实验步骤:1、选一个尽可能大的透明瓶子作为测量瓶,将胶条垂直贴在纸上。2、用200毫升的 烧杯向测量瓶中加水。每200毫升在胶条上做一个刻度标记。3、找一个大水槽,向水槽中加入3/4容量的水。4、将装满水的测量瓶倒扣在水槽中,不让瓶中的水流出来。5、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胶皮管或塑料管用力向倒置的测量瓶中呼出,呼气过程中不要停顿。呼气完成时,迅速封住管口,记录瓶中气体的容量,这就是自己的肺活量。实验8实验名称:制作肺的模型实验材料:细线、

    8、气球2支、橡皮筋、剪刀、圆珠笔管、橡皮泥、塑料瓶。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人体是怎样呼吸的。实验步骤:1、先把塑料瓶的瓶盖拧开,底部再剪空。2、把气球套在圆珠笔管的一头上,防止漏气,再用橡皮筋牢牢固定。3、把它们塞进瓶中,有气球的那一头放在瓶中。4、在瓶口沾上橡皮泥,把圆珠笔管固定住。5、再拿一只气球,减去一半,剩下有嘴儿的那一半气球。6、把此气球套在瓶子底部,用细线固定住。7、在气球的吹嘴儿那里绑上一段细线,做好了有两种方法:a吹圆珠笔管,让气球鼓起来。b往下拉瓶子底部的带吹嘴儿的气球的吹嘴儿上的线,让气球震动。实验9实验名称:测量心率实验材料:胶管、漏斗、秒表、网球(较硬的皮球)实验目的:能用

    9、自己制作的简易听诊器测出自己和同学的心率,让学生体会到脉搏的频率与心率是完全一致的,能体验出心脏工作的“辛苦”。实验步骤:1、把胶管的两端分别装上漏斗,简易的听诊器就做成了。2、把漏斗的一端放在自己或同学心脏的部位,漏斗的另一端放在耳边。3、用秒表计算出自己或同学在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连续三次,取平均值,便是自己或同学的心率了。4、用秒表再计算一下自己脉搏在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看看是否与自己心跳的次数相一致。5、用力握住小皮球,在一分钟内用力挤压它,挤压的次数与一分钟内自己心跳的次数相同,体会手的感觉,同时让学生想象一下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这样“辛苦”地工作。实验10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

    10、素实验材料:秒表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运动是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之一。实验步骤:1、先在室内用秒表测出自己平静状态下心跳的次数。2、在室外测出慢走1分钟后的心跳的次数。3、在室外再测出慢跑1 分钟后心跳的次数。4、最后再测出跳绳1分钟后心跳的次数。5、比较一下这几次心跳的次数。实验现象:数字一次比一次大。实验结论:运动的越剧烈,心跳的次数越大。实验11实验名称:观察池塘实验材料:多媒体课件1套实验目的: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使学生了解池塘里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能写出或画出生物间的食物网,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实验步骤:1、观看池塘的多媒体图片。2、让学生找出池塘里有哪些生物。3、写出这些生

    11、物间的食物关系。4、找出池塘里还有哪些非生物。5、学生自己分析出池塘里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6、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的概念。实验12实验名称:分析生态系统实验材料:记录用纸、笔、表格、塑料袋、细绳、皮尺或卷尺、小夹子、洗干净的玻璃广口瓶或罐头瓶、温度计。 实验目的:能根据自己选取的某个区域正确记录统计区域内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数量,能根据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最后能主动将研究用过的动物放回大自然中。实验步骤:1、选点观察2、取样记录3、统计整理4、展示结果实验13实验名称:制作“生态瓶”实验材料:有盖的2升以上的广口瓶、活的小鱼或小虾两条、田螺两个、水草两棵、洗净的沙砾

    12、、河水。时 间鱼水草田螺河水沙砾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实验目的: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习惯,探究池塘生态的平衡。实验步骤:1、洗净玻璃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在瓶子中放入3厘米厚的沙砾,再将河水倒入瓶中至离瓶口6厘米左右。2、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拧紧瓶盖,并在瓶子上贴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3、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在不直接被阳光晒的窗台上,或有其他光源照射的地方。4、在一周内,每天观察自制的生态瓶,将 瓶内情况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实验14实验名称:自制望远镜实验材料:2片透镜、2张硬纸片、剪刀、胶带。实验目的:能按要求自己独立制作一个望远镜,并能听

    13、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望远镜。实验步骤:1、用硬纸片制作两个纸筒,使其中一个纸筒刚好套在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在其中自由滑动。2、将两片透镜分别固定在两个纸筒上。3、将安装好透镜的两个纸筒插合在一起,就制成了自己的望远镜。4、用眼睛靠近纸筒的一端,观察远处的物体,滑动纸筒,直到物体清晰为止。注意事项:千万不要用望远镜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实验15实验名称:制作小火箭。实验材料:剪刀、条形的气球、硬纸板、不干胶、彩色笔。实验目的:按要求独立制作一个火箭模型。能说出影响火箭飞行的因素及其道理,总结出使火箭飞行更直,更高的办法。实验步骤:1、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剪下来,粘贴成圆筒。2、在硬纸板

    14、上画出一个扇形,剪下后把它卷成圆锥形,固定在圆筒顶端。3、在硬纸板上画出火箭尾翼,并用剪刀剪下来,用不干胶把它们粘在圆筒下端。这样,火箭就做好了。4、装饰自己的火箭,并给自己的火箭命名。5、把自己的火箭带到室外,将长条形气球装到火箭里,向气球内吹气,捏住气球的开口,把火箭顶端朝上放稳后,迅速松手,火箭会被射出。估计自己火箭发射的高度。6、重复上面的过程,改变向气球内吹气量的大小,看看火箭飞行的高度是否有变化。7、调整火箭的尾翼,看看飞行的效果有什么不同。注意事项:发射时要举过自己的头顶。不要向有同学的方向发射。实验16实验名称: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实验材料:一根0.5米长的棉线和一个乒乓球,小石

    15、子或沙子。实验目的:能用模拟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实验步骤: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内,拉紧棉线。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体会此时握棉线手的感觉。4、按上述做法,在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再做圆周运动,体会握棉线的手有什么感觉。5、把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后,改变棉线的长度,比较握棉线的手与棉线的长短有什么感觉上的不同。6、把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后,让它做圆周运动,然后再改变乒乓球的旋转速度,体会握棉线的手与旋转速度的大小有什么感觉上的不同。实验结论: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大;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也越大。注意:做乒乓球的旋转时要远离同学,同时也不要让细绳脱手,否则击伤同学或自己。


    注意事项

    本文(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