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复习物态变化光现象检测题2.docx

    • 资源ID:10927979       资源大小:24.1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复习物态变化光现象检测题2.docx

    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复习物态变化光现象检测题2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复习:物态变化、光现象检测题2_年_月_日_部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2.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3. 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地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

    2、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 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 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4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压锅内水的沸点比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高,原因是气压越高,沸点越高B.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吹风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D.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5. 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6. 下列实验利

    3、用光的反射的是( )A.用凸透镜取火B.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C.司机通过后视镜了解车后的交通状况D.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7. 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8.图中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水中倒影B.铅笔“折断”C.鸽子的影子D.日食形成9. 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

    4、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10.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1.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 (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12. 如图4所示,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现象形成的,

    5、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_现象形成的。13. 在教室的不同位置都能看清投影幕上的字,这是光在投影幕上发生 的缘故。14.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沿_形成的;可以看到湖水中的鱼,这是光的 现象;当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时,他马上判断出是同学小张的声音,这主要是通过声音的 来判断的。15. 小敏学习了看不见的光,对下面的说法进行了判断:太阳光中包含能引起人的视觉的可见光,也包含人眼看不见的光;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红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热作用;利用红外线可进行遥控;红外线是浅红色,而紫外线是淡紫色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医院

    6、的手术室经常用紫外线灭菌;人们照射紫外线越多越好。正确的说法有:_;不正确的说法有:_。(填序号)16.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的凝固图像,当该液体凝固后,它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第15分钟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分钟的内能;若500g该液体从A点降温到B点,共放出J的热量。c液4.2103J/(kg)17. 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石油液化气是通过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三、计算题(共12分)19.(6分)用酒精灯给质量为0.5kg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升高20

    7、时,消耗了5g酒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1)0.5kg的水温度升高20,需要吸收多少焦的热量?(2)5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焦的热量?20. 6分)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40kg的水,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10升高到60,已知c水=4.2103J/(kg).求:(1)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四、简答题:(共13分)21. (6分)小红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如图),记录的实验数据如

    8、下表:时间/min01234567温度/8084889296989898(1)图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水沸腾后继续给谁加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请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睡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22. (6分)在广州的春季, 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1)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2)提出一个防止课室内“出水”的方法五、实验探究题(共30分)来源

    9、:Zxxk.Com23.(12分)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3)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24. (6分)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

    10、间变化的图象.(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25. (8分)利用如图18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较 (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成的像是 像。(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 关系。26. (4分)如图所示,OB为一束

    11、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O为入射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其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玻璃窗上的“雾”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所以在玻璃窗的内表面,故C错;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所以在玻璃窗的内表面,故D正确;应选D。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来源:Zxxk.Com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B

    12、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C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D正确.故选D.3.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因为水蒸发过程中吸热,导致气温降低,所以夏天在教室内洒一些水会觉得凉快些,故应选A。4.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A选项正确;液体蒸发需要吸热,风扇加快了人体表面液体的蒸发,使人感觉凉爽,而室温并未降低,故B选项错误;热锅上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C选项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迅速放热凝华形成的,D选项错误。答案:A5.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玻璃上

    13、的水变干属于汽化现象;雾的消散属于汽化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现象;故应选A。6.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用凸透镜向日取火,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司机通过后视镜了解车后的交通状况,利用镜面反射,因此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是利用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

    14、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鱼上了。如图所示:故选A。8.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B铅笔错位是因为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路的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圼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不符合题意。D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挡住了

    15、部分或全部的太阳光便为曰食,故D不符合题意。9.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如果环境的光线太强,像就会显的比较暗淡,甚至看不到,所以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故A正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故B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光线实际会聚成的,所以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C错;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如果移动左右移动平面镜会造成两支蜡烛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则像与蜡烛B将不重合,故D错;应选A。1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因为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C、A、T、V,从模型上看,只有C左右不对称,而A、T、V,左右对称,所以当小明把四个

    16、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T、V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C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来源:学科网ZXXK11. 正确答案: 一定 虚答案解析:由题意可知,小明能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由于光路是可逆的,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一定了也能看见小明;后视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因此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虚像。12. 正确答案: 折射 反射答案解析:水中的鱼反射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再进入小雪的眼睛就看到了鱼,光从水中进入到空气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鸟在水中飞翔是空中的鸟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形成的虚像,属于光

    17、的反射现象。13.正确答案: 漫反射答案解析: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例如在教室的不同位置都能看清投影幕上的字,这是光在投影幕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14. 正确答案: 直线传播 折射 音色搜索答案解析: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现象,光斑是太阳的实像,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光从水传入空气进入人眼,发生了光的折射.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不同,我们通常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不同的人.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折射;音色.15. 正确答案: 16. 正确答案: 晶体小于4.2104答案解析

    18、: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由图像可见该液体在1固过程中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液体凝固后是晶体。第10分钟到第15分钟液体逐渐放热凝固,内能减小。由图像可见该液体从A点20降温到B点0:,放出的热量为:Q放=cm(t0-t1)=4.2104J/(kg)0.5kg(20oC-0)=4.2104J。17. 正确答案: 压缩体积降低温度答案解析: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石油液化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这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8.三、计算题(共12分)19.正确答案:(1

    19、)4.2104J;(2)1.5105J答案解析: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0.5kg的水温度升高20,需要吸收:Q吸=cm水t=4.2103J/(kg.)0.5kg20=4.2104J;(2)5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吸=m酒精q=0.005kg3.0107J/kg=1.5105J。20.正确答案:(1)8.4106J;(2)0.1m3答案解析:(1)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Q=cm(t-t0)=4.2103J/(kg.Co)40kg(60Co-10Co)=8.4106J(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吸=8.4106J,因为Q放=Vq,所以天然气的体积V=0.1m3四、

    20、简答题(共13分)21. 正确答案:(1)甲 98 不变 (2)如图 (3)使用出事温度高的水22. 正确答案:(1)春天到来,气温上升较快,墙壁、黑板、地板温度上升较慢,南风吹来温暖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在墙壁、黑板、地板上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大量的水珠使得地面非常潮湿。(2)可以关闭门窗、开空调抽湿、(不能打开门窗。合理即可)五、实验探究题(共30分)来源:学科网23. 正确答案:(1)B;96;(2)99;小于;不变;(3)水的质量不同答案解析:(1)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即上述三种情况中,甲属于俯视,即读出的数据会偏大,丙是仰视,即读数会偏

    21、小.即只有B是正确的.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o,故其读数为96Co;(2)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9Co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Co不变,由于沸点低于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3)观察图丙中的图象可知,两组同学水升温的快慢不同,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24. 正确答案:(1)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晶体;(2)小于答案解析:(1)把盛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使固体均匀受热,减慢熔化速度,发现熔化过程中的规律,这种方法叫水浴法;由

    22、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2)物质在t1到t2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25. 正确答案:(1)薄 (2)等大 (3)虚 (4)位置答案解析:(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罝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3)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4)若将玻璃扳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26. 正确答案: 见解析答案解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AO,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复习物态变化光现象检测题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