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清单doc.docx

    • 资源ID:10926000       资源大小:22.4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清单doc.docx

    1、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清单doc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清单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第一是种类繁多、复杂,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既有施工工艺产生的危害因素,也有自然环境、施工环境产生的危害因素,还有施工过程产生的危害因素。既存在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的危害,也存在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温作业、低温作业、高原(低气压)作业、水下(高压)作业等产生的危害,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危害也相当突出。| 一个施工现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施工过程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次,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难度大。建筑施工工程类型多;建筑施工

    2、地点复杂;作业方式多样。施工工程和施工地点的多样化,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多变性,受施工现场和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术设施。 建筑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 一、粉尘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多种粉尘,主要包括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以及其他粉尘等。 1、矽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铺路机、压路机、打桩机、钻孔机、凿岩机、碎石设备作业;挖方工程、土方工程、地下工程、竖井和隧道掘进作业;爆破作业;喷砂除锈作业;旧建筑物的拆除和翻修作业。 2、水泥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水泥运输、储存和使用。 3、电焊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电焊作业。 4、石棉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保温工

    3、程、防腐工程、绝缘工程作业;旧建筑物的拆除和翻修作业。 5、其他粉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木材加工产生木尘;钢筋、铝合金切割产生金属尘;炸药运输、贮存和使用产生三硝基甲苯粉尘;装饰作业使用腻子粉产生混合粉尘;使用石棉代用品产生人造玻璃纤维、岩棉、渣棉粉尘 二、噪声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主要是机械性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 1、机械性噪声产生该类噪声的作业主要有:凿岩机、钻孔机、打桩机、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自卸车、挖泥船、升降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传输机等作业;混凝土破碎机、碎石机、压路机、铺路机、移动沥青铺设机和整面机等作业;混凝土振动棒、电动圆锯、刨板机、金属切割机、电钻、磨光机

    4、、射钉枪类工具等作业;构架、模板的装卸、安装、拆除、清理、修复以及建筑物拆除作业等。 2、空气动力性噪声产生该类噪声的作业主要有:通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铆枪、发电机等作业;爆破作业;管道吹扫作业等。 三、高温 建筑施工活动多为露天作业,夏季受炎热气候影响较大,少数施工活动还存在热源(如沥青设备、焊接、预热等),因此建筑施(活动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温危害。 四、振动 部分建筑施工活动存在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危害。产生局部振动的作振动棒、凿岩机、风钻、射钉枪类、电钻、电锯、砂轮磨光机等手动工具振动的作业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移动沥青铺设机和整面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作业。 五、密闭

    5、空间 许多建筑施工活动存在密闭空间作业,主要包括:排水管、排水沟、螺旋桩、桩基井、桩井孔、地下管道、烟道、隧道、涵洞、地坑、箱体、密闭地下室等,以及其他通风不足的场所作业;密闭储罐、反应塔(釜)、炉等设备的安装作业;建筑材料半年的船舱、槽车作业。 六、化学毒物 许多建筑施工活动可产生多种化学毒物,主要有:爆破作业产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油漆、防腐作业产生苯、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酷类、汽油等有机蒸气,以及铅、汞、锅、铬等金属毒物;防腐作业产生沥青烟;涂料作业产生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脂以及铅、汞、福、铬等金属毒物;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沥青烟、煤焦油、甲苯、二甲苯

    6、等有机溶剂,以及石棉、阴离子再生乳胶、聚氨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路面敷设沥青作业产生沥青烟等;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铬、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地下储罐等地下工作场所作业产生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和缺氧状态。 七、其他因素 许多建筑施工活动还存在紫外线作业、电离辐射作业、高气压作业、低气压作业、低温作业、高处作业和生物因素影响等。 1、紫外线作业主要有电焊作业、高原作业等; 2、电离辐射作业主要有:挖掘工程、地下建筑以及在放射性元素本底高的区域作业;可能存在氨及其子体等电离辐射作业;x射线探伤、Y射线探伤时存在x射线、Y射线电离辐射作业;

    7、3、高气压作业主要有潜水作业、沉箱作业、隧道作业等; 4、低气压作业主要有高原地区作业; 5、低温作业主要有北方冬季作业; 6、高处作业主要有吊臂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升降机作业和脚手架、梯子作业等;7、可能接触生物因素的作业主要有旧建筑物和污染建筑物的拆除作业和疫区作业等,可能存在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建筑业的职业病预防措施: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

    8、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公司安全管理科设专人负责各在建工程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在各在建工程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人员给予奖励。各在建工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加强职工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设置安全管理科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

    9、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职工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在各在建工程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情况。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一旦发现职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

    10、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向施工人员提供相关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信息。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隐瞒或欺骗。按“三级教育”的原则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职工,公司按照

    11、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位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12、。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三、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四、油漆工、粉刷工

    13、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2、个人防护措施: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良好通风,工人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五、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

    14、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降噪音措施,工人佩戴防护耳塞,工作时间不超时。六、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2、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足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及时发放工人工资,稳定工人情绪。3、检查措施:工人劳动强度适宜,文明施工,工作时间不超时,工人工资发放情况。七、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器材。2、个人防

    15、护措施: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3、检查措施:夏季施工,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饮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备,工人劳逸适宜,并指导提高中暑情况发生时,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学 分:4.5学分 学 时:72学时 理论学时:64学时 实验学时:8学时教学对象:建筑学专业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课,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成就,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地域建筑的风格特征。培养学

    16、生分析、评价建筑的能力,为后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要求讲课为主,幻灯、录像等传统教学手段和CAI教学手段为辅,课堂教学注重对基本史实和影响因素的描述和分析,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强调建筑历史形化特征和相关建筑设计内容。要求学生预习、复习教材并阅读、归纳其他相关材料,扩大知识面,增加理解能力。考试以闭卷为主(70%),着重检查对基本线索和事实的掌握情况和认识程度,并考察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史实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平时作业成绩20%,实验成绩10%。教学内容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部分(46学时)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4学时)重 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木构架的特色、

    17、单体建筑的构成、建筑群的组成特征等;难 点:工官制度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6学时)一、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重 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起源的多元化;难 点:理解各地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遗址特征;二、 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重 点:了解夏商西周春秋建筑特点及技术进步。三、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至南北朝 公元前457公元前589年)重 点:了解战国至南北朝建筑特色;四、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至宋 581年1279年)重 点:了解隋至宋建筑特色;难 点:宋代材份制度特点;五、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 1271年1911年)重 点:了解元明清建筑

    18、特色;难 点:区分明代与清代建筑特点;第二章 城市建设(4学时)一、概说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发展 三、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的比较 四、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与地方城市建设的实例重 点: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发展,认识代表性实例;难 点:理解城市规划与发展机制与设计思想 第三章 宫殿、坛庙、陵墓(8学时) 一、宫殿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 2)中国古代宫殿考的型制与实例重 点:了解宫殿的代表性实例难 点:理解宫殿布局原则与设计思想; 二、坛庙 1)坛庙建筑的内容 2)实例分析重 点:了解坛庙的代表性实例难 点:理解坛庙的类型及其产生机制与设计思想; 三、陵墓 1)陵墓的演变与形制组成 2)实

    19、例分析重 点:了解陵墓的代表性实例难 点:理解陵墓规划思想与布局设计手法;第四章 宗教建筑(6学时)一、宗教及其建筑演变二、寺庙祠观实例分析 1)佛教寺院 2)道教祠观 3)伊斯兰教礼拜寺重 点: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基本类型、主要特色、实例特征;难 点:理解佛教建筑类型逐步中国化的原因与衍变过程; 三、佛塔与经幢重 点:了解佛塔与经幢的基本类型、主要特色、实例特征;难 点:理解塔逐步中国化的衍变过程;第五章 住宅与聚落(4学时) 一、概说 1)住宅型制演变2)住宅构筑类型二、实例重 点:分析中国住宅型制演变与住宅构筑类型;难 点:理解、掌握各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第六章 园林与风

    20、景建设(4学时)一、概说二、明清皇家苑囿三、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四、风景建设重 点:了解明清皇家苑囿和江南私家园林基本特征,风景建设的基本规律;难 点:分析、理解中国古代造园思想及基本处理手法;第七章 建筑意匠(4学时)一、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二、选址与布局三、审美与建筑设计重 点: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处理选址与布局的基本手法;难 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及其审美与建筑设计;第八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6学时)专题一、台基、踏道、栏杆、铺地专题二、大木作专题三、墙壁专题四、屋顶专题五、小木作专题六、彩画重 点:分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详部做法特征难 点:古代建筑术语的解释与理解;

    21、第二篇 近代中国建筑(12学时)专题一、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4学时)专题二、近代中国城市建设(2学时)专题三、近代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思潮(2学时)专题四、近代中国建筑优秀个案分析(4学时)重 点:近代中国城市建设、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难 点:剖析近代中国建筑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渊源所自;优秀个案的理解与分析第三篇:现代中国建筑(1949年至今) (6学时)专题一: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专题二: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专题三: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发展;实验教学(8学时)1一座传统建筑的解析基本要求: 通过实际参观、观察,分析一座古典建筑的形制特点,撰写分析报告。实验项目:分析教学模型,

    22、认识古建筑构成形式;1) 认识单体建筑一:北京先农坛庆成宫为例步骤:绘制平面, 立面, 剖面图,并分析平面, 立面, 剖面构成特点;绘制门窗、斗拱等节点大样,了解古建筑构造做法;了解并绘制屋顶组成, 瓦的铺设以及脊部的设计;2) 认识单体建筑二:北京故宫角楼为例步骤:绘制平面, 立面, 屋顶平面图,并分析特点;绘制门窗、斗拱等节点大样,了解古建筑构造做法;了解并绘制屋顶组成;、认识斗拱的构造:)以清官式平身科, 柱头科, 角科一组斗拱为例步骤: 绘制平面, 立面, 剖面图; 拆卸斗拱, 绘制分件图;组装斗拱。通过实际观摩,使学生对构筑形式有较深入了解;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学 时中国古代建筑史

    23、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4一古代建筑发展概况6二城市建设4三宫殿、坛庙、陵墓8四宗教建筑6五住宅与聚落4六园林与风景建设4七建筑意匠4八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6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九专题一、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4十专题二、近代中国城市建设2十一 专题三、近代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思潮专题四、近代中国建筑优秀个案分析(4学时)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4十二 专题四、近代中国建筑优秀个案分析2十三专题一: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2十四专题二: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4十五专题三: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发展;2实 验8总 计72作业与习题 1、各章知识点学习与习题;2、读书报告与实例调研;3、实验测绘作业。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 教材:1、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 (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二) 主要参考书: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2、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3、刘致平著:中国建筑的类型与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李允鉌著:华夏意匠,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5、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6、梁思成著:图像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7、中国古代建筑史(多卷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有关建筑历史与理论的书籍、刊物等。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清单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