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含注解.docx

    • 资源ID:10923416       资源大小:32.1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含注解.docx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含注解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处。重(chng)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月。至于夏水襄(xing)陵,沿溯(s)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n?)千二百里,虽乘奔(bn?)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n)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yn)多生怪柏(bi),悬泉瀑布,飞漱(sh)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jin)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引凄异,空谷传(chun)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chng),猿

    2、鸣三声泪沾裳(chng)。注释:? (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缺。(3)嶂(zh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6)曦(x):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ng):上,这里指漫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9)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3、11)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12)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16)绝巘(y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19)良:实在,的确,确实。? (20)?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4、(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24)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25)沾:打湿。? (26)?裳(chng):衣服。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

    5、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创作背景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

    6、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以水经为纲,写就水经注。2、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注释? 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

    7、)人。曾任中书鸿 5? 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山川:山河。之:的。共谈:共同谈赏的。?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四时:四季。俱:都。歇:消。? 乱: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

    8、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着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复:又。与(y):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

    9、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3、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xng)。念无与乐( l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zo)、荇(xng)交横,盖竹柏(bi)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释?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2)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10、 (3)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4)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5)行:散步。? (6)念:考虑,想到。(7)者:的人。(8)遂:于是,就。(9)至:到。(10)寻:寻找。? (11)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12)寝:睡,卧。? (13)相与:共同,一同。(14)中庭:庭院里。? (1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16)藻、荇(x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17)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

    11、原来是”。(18)也:是。(19)但:只是? (20)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21)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

    12、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4、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注释?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3.

    13、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6.自:从。?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9.独绝:独一无二。独,只。绝,绝妙。?10.皆:全,都。? 11.缥(pi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14.急湍(tu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

    14、快。甚,胜过,超过。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23.激:冲击,拍打。?24.泠(l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

    15、。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25.好:美丽的。? 26.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27.嘤(y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8.蝉则千转(zhu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29.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30.鸢(yun)飞戾(l)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 8? 极力攀高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31.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

    16、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2.经纶(ln)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33.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反,通“返”,返回。? 34.横柯(k)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蔽,遮蔽。? 35.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昼,白天。犹,好像。? 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37.见:看见。? 38.日:太阳,阳光。? 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

    17、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

    18、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5、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释 ? 望东皋(g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迫近。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徙倚(xy):徘徊,

    19、彷徨。楚辞 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依:归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晖:落日的余光。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三闾结飞辔,大耋嗟落晖。?犊(d):小牛,这里指牛群。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相顾:相视;互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 知音:乃称史迁着书,咨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

    20、己的苦闷。?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6、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释? 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4.历历:清楚可数。?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21、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7.乡关:故乡。?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2?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还乡途中逗留武昌时所作。作者登临黄鹤楼,遥望汴州感到家乡越来越近,思乡之情也因之更切,所以提笔写成了这首满怀乡愁的诗作。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

    22、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 11? 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见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

    23、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地。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

    24、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长河:即黄河;一说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候骑:一作“候吏”。?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

    25、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 12? 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8、渡荆门送别/

    26、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释?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万里:喻行程之远。? 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

    27、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

    28、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注释? 钱唐湖:杭州西湖的别称。因古时杭州名为钱唐,故名。后来写成“钱塘湖”。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暖树:向阳

    29、的树。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没(m):隐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足:满足。白沙堤:指西湖东面的白堤,上有断桥等名胜。?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好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创作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这首钱唐湖春行当作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1

    30、0、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2、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3、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14、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

    3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

    32、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解释? (1)岂:难道?(2)安居:安静?(3)是:这?(4)焉:怎么?(5)子:你? 15? (6)命:训导?(7)之:去,到?(8)戒:告诫?(9)戒:谨慎?(10)居:居住?(11)居:住所?(12)之:的?(13)得:实现?(14)移:改变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qun)亩之中,傅说(yu)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含注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