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发展.docx

    • 资源ID:10900836       资源大小:47.0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发展.docx

    1、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发展我國當前職業教育的困境與發展1、 前 言從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說出:高職將成為歷史名詞。對於參與高職教育多年的教師與就讀高職學生而言,是一記當頭棒喝,也引起社會大眾對於職業教育的關心注意與熱烈的討論。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至今,從早期的的慘淡經營,到蓬勃發展的輝煌時期,培育了大量的技術或服務人才,是臺灣創造經濟奇蹟的推手。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由於時代潮流的改變,科技迅速發展,國際經濟環境的變遷,海峽兩岸政治情勢不明,導致國內社會、經濟、政治的動盪不安,人民教育自主觀念的轉變以及教改的呼聲,國家整體的產業結構已逐漸朝技術資本密集、自動化高科技的方向升級發展,各級技術人力結

    2、構及各行業的人力需求,勢必隨之轉變。因此,對於整個職業教育的衝擊,可能是危機也有可能是轉機,端視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否正確而定。近年來,為有效掌握國家經建發展的脈動,迎合產業的實際需求,主導技術人力培育的技職教育,必須未雨綢繆及早隨時因應規劃,舉凡學制調整、設科調整、課程修訂、入學方式多元、提昇師資設備、行政組織再造等,均有待相關教育機關檢討調適。本報告擬針對高職教育部份之現況開始,探討高職教育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及解決之道,以筆者從事高職教育多年的經驗及參酌相關文獻提出個人的看法,希望能為高職教育盡一點綿薄之力。2、 職業教育的現況近十年來,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產業發展產生相當的變化,亦直

    3、接或間接影響我國高職教育之發展。以下就政治、政府教育政策、技職人力發展、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各種不同的層面來說明現今職業教育的發展的現況。就政治層面而言自從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宣告解嚴,我國政治正式邁向民主化,人民要求教育自主的聲浪不斷提高,希望政府能夠廣設高中、大學。就政府教育政策層面而言教育部近幾年來廣設高中、綜合高中、完全中學,因此高職學生的人數大幅滑落,素質普遍下降。依據教育部統計九十學年度全國在學學生人數分析(教育部,民91),高中370,980人,高職377,731人,五專前三年94,347人,高中補校5,400人,高職補校104,943人,高職實用技能班39,7

    4、50人,高級中等學校階段合計993,151人,高中、高職與五專前三年之比例為38:53:9,技職教育在高級中等學校階段的在學學生人數仍佔62的大多數。就技職人力發展層面技職教育的三個層級來分析,培養基層技術人力的高職加五專前三年在學生共計616,771人,培養中級技術人力的五專後二年加二專在學生共計388,585人,而培養高級技術人力的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含研究所)在學生有212,814人,三級技職教育的人力結構比為51:32:17,呈現基礎寬頂部宰的金字塔型,整體而言,大學技術教育學生數仍然偏低。若比較普通教育與技職教育在學生數,普通教育(含高中、大學及研究所)在學生總數為943,950人,

    5、而技職教育在學生總數為1,218,170人,兩者百分比分別為44.65%與56.34%。從表1分析,在國民教育以上的學制,技職教育學生數是普通教育的1.29倍;在後期中等教育階段,職業教育學生數是普通教育的1.1倍,但是在大學階段,則普通教育學生數是技職教育的2.6倍。九十學年度普通與技職教育體系學生數之比較可看出,有六成以上的學生必須在技職教育的領域裡發展(如表1)。表1 九十學年度普通與技職教育體系學生數之比較區 分普 通技 職合 計技職人力結構層 級人 數結構比國 小1,925,491國 中935,738高 (中) 職370,980377,731993,151616,77150.63%高

    6、(中)職補校5,400104,943高職實用技能班39,750五 專前 三94,347後 二80,081388,585388,58531.89%二 專232,413二專補校76,091大學(學院)472,114205,057780,384212,81417.46%研 究 所95,4567,757合 計943,9501,218,1702,162,1201,218,170100%百 分 比 ()43.65%56.34%人 力 結 構1:1.29資料來源:教育部,民9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就經濟發展層面而言在經濟上,我國在民國九十年國民所得已達到一萬二千八百美元,國民生活水平已達一定水準,產業結構改變

    7、,勞力密集產業外移,服務業產值與從業人員比重已經超過製造業如表2所示。表2 我國產業結構變動(按各種產業占GDP比重) 單位:年度農業工業服務業製造業商業765.3046.6738.8948.0312.90813.6040.0831.8256.3215.10862.5535.3127.8062.1417.23892.0632.3726.3365.5719.16901.7130.1124.6268.1818.94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就科技進步層面而言受到資訊科技、網際網路及其它科技快速進步的影響,我國產業朝向高科技、資訊化、自動化發展、生產技術日新月異,傳統式的生產技

    8、藝已漸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以電腦自動控制,可以大量生產的現代化機具,生產技術與設備更新相當快,影響所及,不僅使得職場人力層次結構與行職業產生變動,也使得職場需求能力和以往有相當的不同。職場人力層次結構、行職業產生變動與職場需求能力不同,終身不斷學習與進修,已成為每個人之需要。未來職場所需求的能力,除行業技能外,尚需具備堅實的基礎學科與通識學科能力,以便在多變的職場上能適應社會變遷、分析、思考,保有彈性,發揮創意,有效地進行人際間的溝通與協調,發揮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就社會價值觀層面而言我國人口結構逐步朝向少子化、高齡化;一般家庭因生育觀念的改變,生育子女人數降至一至二人,傳統農業社會的大家

    9、庭結構迅速崩解,轉變成僅包括父母及一至兩個小孩的核心家庭,使得學齡人口下降。而傳統升學主義風氣更趨強烈,父母親有相當之經濟能力培養子女至大學院校就讀,國中畢業生人人以擠上高中然後升大學為第一選擇,技職教育淪為國中畢業生次要的選擇。近年來普通高中與大學的快速發展,使得技職學校之生存備受挑戰。如何加強技職學校的課程實驗與改革,以增進學生基礎學科與通識學科能力;如何落實職業證照制度,以提升學生之就業能力,積極輔導技職學校朝向多元化與精緻化發展轉型,已成為當前技職教育的重要課題。3、 職業教育面臨的困境 當前技職教育的主要缺點有:未能提供技識教育體系之學生升學之需求;教學內容末能配合就業市場之需求;及

    10、教學內否過於單調,無法使學生學習多方面之技能 (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民85)。然而由文獻資料及筆者實際教學發現,當前高職教育發展所遭遇到的困境,顯然比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對技職教育的建議,更令人擔憂,諸如:一 、高職體系學生來源將嚴重短缺高職體系學生來源將嚴重短缺的情況可以從下述層面來分析:(一)政府政策根據教育部表示,增加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及完全中學的招生人數,是政府既定的政策,因此自八十八學年度至九十學年度期間,政府將把高中與高職的學生比率重新調整,由目前的四比六,調整為五比五(教育部,民 88)。當學生總數不變甚或減少時,而又同時大量增加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及完全中學的招生人數,無疑將造

    11、成高職學生來源的嚴重失血,由表3可以比較出高中職學生的人數比率由七十學年度的28.7%:71.3%,調整至今九十學年度的44%:56%。表3 高中與高職五專前三年學生人數比較表學年度高級中學與職業學校校數比率高中與高職學生比率高中、高職(含五專前三年)學生比率高中高職高中高職高中高職+五專 七十 47.952.132.867.228.771.3 七五 46.253.831.468.627.472.6 八十 45.554.531.468.627.073.0 八五 51.548.534.066.029.670.4 八七 54.645.438.761.333.966.1 八八 56.044.041.

    12、558.536.463.6 八九 59.640.445.554.540.159.9 九十 62.437.649.550.544.056.0資料來源:教育部,民9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另外在政府開放大學院校的設立及專科和技術學院改制及升格的配合措施下,大學聯招錄取率不斷的提高,如4所示,九十學年度高中畢業生升大學的錄取率高達70.73%,而同年度高職畢業生升四技二專的錄取率卻只有43.82%;兩種教育體系學生升學機會率仍相差甚為懸殊(如圖1)。估計本屆高中入學新生到民國九十三年大學入學申請時,每個學生至少有1個大學入學機會。升學無阻力,學校自己挑,大學聯招錄取率的提高,無疑的將激勵國中畢業生及家長

    13、對就讀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及完全中學的意願。資料來源:教育部,民9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表4 高中、高職升學率比較表 單位:年高中畢業生升學率高職畢業生升學率平均男女平均男女八十51.9455.2448.4313.6814.4713.04八五58.8855.3162.7117.7116.6718.58八六61.9560.3063.7323.3222.5323.99八七67.4366.4368.4624.7422.8526.37八八66.6468.4364.8330.4927.5633.18八九68.7467.7469.7138.4333.7542.80九十70.7369.6871.7841.823

    14、7.1846.27資料來源:教育部,民9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八十七學年度年四技二專新生錄取率約百分之三十二,而四技進修部及二專夜間部的錄取率也只有百分之五十一 (四技二專聯招會,民 88),若將未來可以升格改制為技術學院的專科學校或高職併入計算,至九十一學年度,四技及二專日夜間部的平均入學機會也將不超過百分之六十。長久以來高職畢業生升學管道不夠暢通可見一般,短期間若高職畢業生的升學機會無法大量擴增的情況下,勢必未來高職無法吸引學業成就較佳之國中畢業生就讀。(二)家庭生育率降低自民國六十年代開始,政府即大力提倡人口節育政策,由於節育政策成效卓著,因此兩個恰恰好,一個不算少的口號,早就深植人心。資

    15、料顯示,國內每一家庭平均生育人數已顯著的降低,自民國50年的348人,60年的257人,70年的20人,再降至87年的15人(行政院,民88)。另外根據教育部資料統計,八十七學年度的國一新生和八十六學年度的國中應屆畢業生人數相比較,國一新生人數短少五萬多人;另一方面,八十八學年度的國一新生和八十七學年度的國一應屆畢業生人數相比較,也預期同樣減少約五萬人 (吳明清,民88)。由於深受士大夫的觀念影響,又適逢人口節育政策下出生的國一適齡學童明顯減少,當家庭生育人口數減少時,每個適齡學童都是父母親的寵兒,而將子女培養教育成材,甚至能進入一流大學的學府,更被視為父母的養育功勞及炫耀成就的方式之一,因此

    16、當大學入學率持續提高,勢將更吸引大量嚮往大學生活的國中畢業生選擇進入普通高中就讀。由上所述,家庭生育率的降低,是影響到高級職業學校未來招生來源的另一主因,部份較無特色的私立職業學校發生招生不足而導致減班及裁員的窘境。(三)國際共通現象其實技職體系學生來源將嚴重短缺的情況也同樣發生在美國,根據美國教育部所公布的資料發現,在 1984年時全美國有超過30的高中生選擇技職教育,但是到了1994年,全美國只剩下不到10的高中生選擇技職教育(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1988-94),此一現象迫使許多以培育技職高中生為辦學目標的學校,紛紛大

    17、幅度的調整課程及轉型為綜合高中,也迫使許多以培育技職教育師資為目標的著名大學系所,紛紛關閉或轉型,例如美國馬里蘭大學工業職業教育系所、賓州州立大學工業職業教育系所等。二 、高職體系學生素質欠佳由於士大夫觀念及文憑主義的盛行,大多數學業成就較高的學生仍然以選擇進入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及完全中學為最優先的考慮,導致高職體系只能招收素質較差的學生,因而造成教學困難,學生學業成就普遍低落的情況。資料顯示,八十七學年度的高職畢業生,參加該年度的大學聯考入學甄試,而榮獲錄取者不到畢業總人數的4,相較於一般普通高中畢業生的平均錄取率約67%(教育部,民 88),高職畢業生學業成就無法與普通高中畢業生競爭的情形

    18、可見一般。另一方面,根據美國教育部的資料顯示,在美國選擇技職 (高職)教育的學生也以學業成就較差及具殘障身份者居多,這種現象更讓有心培育子女往技職教育發展的家長們裹足不前(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4)。三 、終結教育導向的高職教育終結教育導向的高職教育,只注重職業知識與技術的傳授,不重視基礎數理及語文課程的啟發,不但阻礙了高職畢業生自我學習以提升知識與技術的能力,更因為學業成就較差,無法與普通高中生競爭,導致在公開的升學競試中落敗,而無法進入技術學院或高等教育單位中進修更專業的知識及技術,更加窄化了高職畢業生生涯發展的機會與管道,使高職教育成為終結教育

    19、(林騰蛟,民87;王廣亞、林騰蛟,民88)。四、設備與課程規劃不符企業實際需求由於高科技產業技術發展快速且不易預測,學校儀器設備老舊或不合實用,課程規劃調整速度過慢及高職師資進修誘因不夠等因素的影響下,以標榜學以致用、專業教學為導向的高職教育,已發生學生專業技能不符企業實際需求,而與產業發展脫節的現象(饒達欽,民85)。五、學制僵化,忽視學生個別差異及發展潛力由於高職教育課程設計,強迫分科,強調齊頭式教學,忽略學生的個別差異及發展潛力,以致無法協助資質優秀生提早完成學業或繼續進修獲得更高學位(饒達欽,民85)。六、證照制度不落實高職教育較強調實務課程的學習與實際操作,因此證照制度的實施是推動高

    20、職教育的最大助力之一,然而由於證照制度立法進度緩慢,造成證照制度未獲社會肯定,證照優勢無法發揮,更導致高職畢業生專業技能被忽視與低估的情形(江義平,民86)。從上述有關高職教育發展的因境,發現高職教育的改革實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在政策層面的教育主管行政機關與負責執行層面的職業學校本身如何因應這波改革,其對策與成效是否正確,將決定高職學校是否沈淪沒落,或者脫胎換骨向上提昇。4、 職業教育如何因應由於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產業結構與人力需求方面的轉變,為了配合目前產業的變遷,高職教育必需作多方面的改革,方能配合新世紀來臨的改變。以下由各方面來探討職業教育如何因應這一波的衝擊:1、 確定職業教育的

    21、定位與目標首先要討論職業教育的定位和目標。高職教育究竟是要走向普通高中或者是綜合高中,高職教育現階段是否有其功能存在,或者是何時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教,教育主管機關應及早宣佈,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的走向,以利學生、家長、學校教師及早因應與準備。就目前技職教育體制逐漸成形,學生升學意願強烈,第二條國道暢通,職業教育的定位應為終身教育而不是終結教育。而其教育目標應以職場的需要為主要依歸,有別於一般高等教育的學術研究導向。2、 體制的調整與發展高職教育的下游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和科技大學的容量自民國八十五年開始大量擴充,至今技職教育體系在學制上,自職校、五專、二專、大學部和研究所成為一貫、銜接的完整體制

    22、。然而在高職教育的上游國中部份,由於出生率降低,依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八十八學年度全國國中畢業生人數為336,893人,八十九學年度全國國中畢業生人數為302,767年,減少約3000人。學生人數逐年下降而高中、綜合高中及完全中學逐年增加,現有高職容量勢必過剩,各校除朝降低班級人數因應外,應有必要作適度的轉型或調整,建議逐年停辦夜間部,補校轉型為進修推廣教育,辦學績優高職改制為社區學院,注重教育品質,亦即將職業教育上移化、精緻化。3、 類科調整與課程改革職業教育的類科相當龐雜,部份傳統類科已不合時宜或數量太多,但是有些新興行業沒有培訓其所需人才之類科的現象。因此,需要建構中長程理想類科架構,導

    23、引職業學校開設及調整出有利學生發展的科系。目前傳統產業所需的技術人力將大幅減少,而高科技產品生產人力需求增加;服務業的人口也急速增加。高職教育設科應朝向七年一貫、先廣後專;基礎實用,統整簡化的原則規劃。為因應技術人力素質提升的教育需求,及未來專門科技內涵的學習需要更深厚的學前能力等因素,若能將職業教育上移至高級中等學校畢業後,在社區學院、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實施二至四年的技術職業教育,也就是等學生完成通識基礎能力之後,再學習專業理論與技術,將有事半功倍之效(劉世勳,民90)。在課程改革方面應切合業界之需要,透過一貫課程改革方案,調整科系與課程。鼓勵在校生參加技能定,放寬建教合作辦理彈性,上課時

    24、間及上課方式多樣化。為提升實務教學品質,應加強與職業證照相結合,課程內容應以就業市場為導向,強調學生專題製作之能力。在高職課程方面宜朝向課程多樣化,重視基本學習能力的建立(如加強學生語文、通識、資訊應用課程的學習),彈性增加學校本位課程的比例,建立學校特色及培養多元學習的能力,使在工作快速變遷的經濟社會中,每個人都具備充分的適應及競爭能力。綜合之,就業市場的需求影響工業職業學校的設科規劃、招生人數、以及課程教材的發展,所以職業教育要能永續發展,就必須與就業市場的需求密切配合。4、 落實建合作建教合作是落實技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建教合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認識工作,了解企業的組織文化,學習就

    25、業所需的技能,及協助學生順利的從學校教育銜接過渡到職業工作。根據教育部技職司調查報告發現,目前常見的建教合作方式有,實習式、觀摩式、輪調式、階段式、三明治式、專題研討式、實地參觀訪問式等型態(教育部技職司,民87)。然而由於企並主客觀環境配合不易、學校單位督導不落實、法令規範不週延、實習環境欠佳、學生和家長對學校及企業合作的信心不夠、及學生自我意識太強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建教合作一直都未步入正軌(林炎旦,民86)。另一方面更因為部份建教合作方案沒有注意學用配合、沒育教導學生安全防範知能,因此不但讓學生淪為廉價勞工,並且導致學生受傷甚至於喪失生命的情形時有所聞。因此當上述問題未能妥善因應及解決下,

    26、勢將更增加推動建教合作的困難度。為求能順利推動建教合作應訂定一套切合實用的辦法,以規範學校、學生、學生家長及企業間的建教合作行為,明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學者劉崑義(民89)認為建教合作辦法及施行細則,必須以法令為基礎,妥善規劃並且明訂:(一)企業與實習學生問的雇傭關係,包括訂定最低薪資、最高工時、工作範圍、實習項目、學生應守的規定、應盡的義務、可享的權力及企業應負之責任等;(二)企業與學技問的夥伴關係,諸如經由派遣學校負責執行建教合作的人員,不定期的到學生實習現場訪視,以發覺有關違反建教合作規定或亟需改善的相關問題;專業教師的參與及協助以促進產學合作;研發儀器及設備的相互支援,以節省開支並提升

    27、研究發展成效;及提早儲訓企業未來需求之人力資源等;(三)學技與學生及家長問的配合及輔導等關係,定期舉辦建教合作發展研討會、協助簽訂建教合作同意書、嚴格考核及報告學生實習情況及查覺一切有待改善及有助於建立各方信心的工作等,以增強學校與學生及家長問的配合及輔導關係,才能落實建教合作,達到各方皆贏的境界。5、 鼓勵教師進修及更新設備教學活動基本上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歷程,教師主導教學活動的進行,想要達到教學品質精緻化的理想,先要提昇教師的教學能力,然而由於教師的工作繁重,以致無心進修,因此,在人事法令的制度面上,應以積極的態度鼓勵教師進修,例如留職留薪、留職停薪、帶職進修、減少授課等措施。畢竟以教師過

    28、去的知識及經驗,教導目前的學生,要來學習未來的就業技能,是無法滿足學生及企業的需求。在學校設備方面應不斷的充實,才能吸引優秀學生就讀、留住好學生,滿足學生的需求,減少與業界的差距,進而使學校永續發展。民國九十一年教育部大力推動高中職社區化,均衡高中職的城鄉教育資源,建構適性發展的高中職教育,其中一項即為改善學校教學設施,藉由鼓勵社區學校透過專案合作之方式,來縮短地區教育品質的差距。6、 強調生活導向及人文素養教育應溶融入生活,職業教育除了專業知識的傳授外,也應該培養國民對社的責任感與參與度,及獨立判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應強調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建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職業道德,注重興趣與嗜

    29、好的培養,訓練溝通協調的能力,建立社會服務的認知與自信心,進而結合個人生涯規劃與發展,持續不斷學習,儲備更高的專業能力,以追求個人生涯發展的極限,善盡社會一份子的責任與義務(江文雄,民86;周談輝、林益昌,民86)。過去職業教育過份強調專業技術能力的養成及升學考試科目的準備,忽略了人文素養的陶冶;對於物質文明努力追求,而忽視了精神文化的提升。因此,職業教育在課程的安排與教學實施應融入人文內涵,重視人文精神的陶冶,從精神、文化層面提升人文素養,發揮人性光輝,以全人教育的觀點培養全方位的科技人。5、 結 語高職教育的成敗攸關國家經濟的興衰,但是這幾年來,國內外環境劇變,高職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

    30、,如何開創新局則是有賴政府教育主管機關展現魄力,帶領職業教育往正確的方向改革,而技職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亦應集思廣益為未來高職教育的經營與發展貢獻心力。為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挑戰與需求,在體制改革推動的同時,職業教育體質的改變更為重要,推展精緻化、上移化、社區化的職業教育,在教改浪潮的衝擊下,共同促成職業教育成功的轉型與發展。處於多變與多元的大環境裡,維持適當比例的高職教育,力求精緻化發展,繼續發揮我國三十年來技職教育體系培育質優量豐科技實務人才的特色,相信仍將是二十一世紀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之一!參考文獻1. 教育部(民9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2. 林秋源(民87)。二十一世紀的高中教育,第二十五屆中日教師研討會資料。3. 歐用生(民87)。從教育改革談心靈改革,第二十五屆中日教師研討會資料。4. 楊朝祥(民88)。加強推動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的重點工作及施政方向,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四屆第一會期報告內文。5. 劉崑義(民89)。高職學校發展之道,德明學報,15,1-11。6. 江義平(民86)。對職業照制度之檢討及建議。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1,11-16。7. 饒達欽(民85)。技術職業教育課程和教材發展的問題與重建。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