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生物遗传.docx

    • 资源ID:10888808       资源大小:168.8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生物遗传.docx

    1、高中生物遗传专题三:遗传1.( 2017 卷)玉米( 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因此在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 。(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 S),用 S 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 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 见图 1)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 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 2。从图 2 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 发育而来。玉米籽粒颜色由 A、a 与 R、r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

    2、因控制, A、R 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 A 或 R 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 =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 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如下请 根 据 F1 籽 粒 颜 色 区 分 单 倍 体 和 二 倍 体 籽 粒 并 写 出 表 现 相 应 的 基 因 型( 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 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 H),欲培育出高 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 2) 中的育 种材料与方 法,育 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2.( 2017卷.27 )(8分)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

    3、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 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 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 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 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使早熟基因逐渐 ,培育成新品种 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 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 进行处理, 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 2,这种方法称为 育种。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 ,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 ,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 即使得到少量后代, 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

    4、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 ,成本较高。学 . 科( 4)新品种 1与新品种 3均具有早熟性状, 但其他性状有差异, 这是因为新品种 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 ,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3.( 2017卷.32 )(9分)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 T、t )控制。 3 个复等位基因 I A 、IB 、i 控制 ABO 血型, 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 A 血型的基因型有 I AI A 、IA i ,B 血型的基因型有 IB I B、I B i , AB 血型的基因型为 I AI B ,O 血型的基因型为 i i 。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

    5、 -3 和 -5 均为 AB 血型, -4 和 -6 均为 O 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 学 &科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2 基因型为 Tt 的概率为2)-5 个体有 种可能的血型。 -1 为Tt且表现 A 血型的概率为3)如果 -1 与 -2 婚配, 则后代为 O 血型、 AB 血型的概率分别为 (4)若 -1 与 -2 生育一个正常女孩, 可推测女孩为 B 血型的概率为 若该女孩真为 B 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4.( 2017全国卷 .32 )(12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 A)与无眼( a)、正常刚毛( B)与小刚毛( b)、正常翅( E)与 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

    6、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三个纯合品系: aaBBEE、 AAbbEE 和 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 回答下列问题:(1)若 A/a 、B/b 、 E/e 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 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 A/a、B/b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5.(2017 一模 .32)(12)鸡的羽毛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 B 和 b 控制,有显性基因存在时

    7、能合成色素;小腿长度受 另一对等位基因 C和 c 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1)让雌雄蓝羽鸡交配,后代蓝羽、黑羽和白羽的比例总是为 2:1:1 。那么,蓝羽的基因型是 ,若让黑羽和白羽杂交,理论上说,后代表现型是 。2)多次让雌雄短腿鸡交配,后代中总是出现 1/3 的正常腿。合理的解释是,在该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而基因型为 时在胚胎时期死亡。(3)黑羽短腿雄鸡的基因型是 ,让其与蓝羽短腿雌鸡杂交, F1 的表现型有 种,其中表现为黑羽短腿雄鸡的比例是 ;在 F1中,B 基因的频率是 。6.(2017 一模.32)(9 分)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 A、a与 B、b两对基因控

    8、制。基因型为 A bb 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 为 aaB 的植株开黄花。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 F1 红花植株自交得F2。F2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 =7:3:1:1 。(1) F1红花的基因型为 ,上述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2)对 F2 出现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加以解释。观点一: F1 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观点二: F1 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你支持上述观点 ,基因组成为 的配子致死; F2 中蓝花植株和亲本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7.(2017 一模 .32)32( 12 分)玉米条纹病由 细菌感染引

    9、起,叶枯病由 细菌感染引起。玉米条纹病抗性由基因 A 、a 控制,叶枯病抗性由基因 B、 b 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以下是利用玉米品种甲、 乙所做实验的结果:据表回答:1)抗叶枯病的玉米品种是 ,判断依据是 。2)若用两种细菌同时感染品种乙的多棵植株,则成活个体所占比例为 。3)以上述玉米品种甲、乙为亲本进行杂交,取其 F2 中的三棵植株分别编号 1、2、3,统计各区的存活率, 结果如让其自交, 收获种子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实验区中进行相应处理,下表:据表推测:1抗条纹病是 (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2品种甲的基因型是 ,植株 2 的基因型是 ,表中的“?”处数字是 。8.(2017

    10、二模.31)(10 分)某二倍体植物( 2n=16)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 雄性不育植株 (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 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 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 F1 代均可育, F1自交得 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右表,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 定律。(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父本 / 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 操作。(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

    11、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右下图(基因 M控制可育, 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 R 控制种子为茶褐色, r 控制黄色)。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 _ _ 原理。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 个正常的四分体;在(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 有 9 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 ,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 与雌配子结合。3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 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 这一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 9 条

    12、染色体和含有 8条染 色体的雌配子的比例是 ,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 裂时的丢失有关。4色的种子;若欲继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9. (2017二模.31)(10 分)重,否则将会出现遗传性严重肥胖,作用机理 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 基因上碱基排列顺序是如何决定阿黑皮素原组成 A 基因的基本单位是 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的 (2)只考虑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人群中遗传性严重肥胖纯合命体的基因型是:(3)最近发现与遗传性严重肥胖密切相关的基因 e, ee 的个体缺乏催化阿黑皮素原转变 成促黑素细胞激素的酶。 综合考虑三对等位基因的作用, 能通过注射促

    13、黑索细胞激素进行治 疗的遗传性严重肥胖个体的基因型共有 种。10.( 2017二模 .32)(11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A、a)控制。若该植物的某种群中,不同花色的植株比例为红色 ( AA):粉红色 (Aa):白色 (aa)=5:3:2。据此回答:(1)种群的各个体之间能 ,即不存在生殖隔离。(2)该种群中 A 基因的频率是 。粉红色花植株自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为 。(3)取该植物纯合矮生品系的一棵幼苗,对其喷施赤霉素后,其成熟株高与商茎品系相 当。对此现象的解释存在两种假设: 一是赤霉素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二是赤霉素只 改变了表现型。请设计实验对其加以验证。

    14、1.( 2017 卷)(1) 10 减数 染色体组( 2)卵细胞 紫粒亲本是杂合子 aaRr/Aarr 单倍体籽粒胚的表现型为白色,基因型为 ar ;二倍体籽粒胚的表现型为紫色,基因型为 AaRr ;二倍体籽粒胚乳的表现型为紫色,基因型为 AaaRrr 。(3)用 G和 H杂交,将所得 F1 为母本与 S杂交;根据籽粒颜色挑出单倍体2.( 2017 卷 .27)【答案】( 1)遗传( 2)纯合 花药 单倍体( 3)染色体分离 配子 组培苗( 4)重组3.( 2017 卷 .32)4.( 2017 全国卷 .32)答案】(1)选择 、 、 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 F1 和 F2,若各杂交组合的

    15、F2 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 且比例为 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 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 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2)选择 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 F1 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 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 F1中雄性个体有眼 / 无眼、正常刚毛 /小刚毛这两 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解析】(1)实验思路:将确定三对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拆分为判定每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如利用和进行杂交去判定 A/a 和 B/b 是否位于位于 一对染色体上。实验过程:(以判定 A/a 和 B/b

    16、是否位于位于一对染色体上为例)预期结果及结论:预期结果及结论:5.(2017 一模 .32)6.(2017 一模 .32)(除说明外,每空 2 分)(1) AaBb 基因的分离定律(2)二 Ab(1 分) Aabb( 1 分) Aabb(1 分)7.(2017 一模 .32)1)乙( 1 分)用细菌感染乙自交子代均成活,而用细菌感染甲自交子代均死亡 ( 1 分)(2)0(3)隐性性状 aabb aaBb 18.758.(2017二模.31)每空 1 分(1)基因的分离 ( 2)母本 去雄( 3)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0% 3 7 黄 茶褐9.(2017二

    17、模.31)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 分(1)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 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 A 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经转录合成相应 mRNA,在翻译过程中, mRNA上 3 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决定 1 个氨基酸。经此两个过程, A 基因上碱基序列决定了阿黑皮素原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 分)(2)aabb、 aaBB 和 AABB(3 分)(3) 510.( 2017二模 .32)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分(1)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2)65%(0.65) 红花、粉红花和白花(答对一个 1 分,共 3 分)(3)收获该植株自交所得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种植,观测成熟植株的高度。若仍出现株高与高茎品系相当的植株,则符合假设一;若全为矮茎植株,则符合假设二。 (4 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生物遗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