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备课讲稿.docx

    • 资源ID:10859900       资源大小:1.35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备课讲稿.docx

    1、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备课讲稿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一:本次设计的任务与目的 这次设计的任务与目的是校园平面图的设计,对测图进行规划和对测图进行预算.二:测区概况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阴山山脉横贯市区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黄河流经该市南缘,而内蒙古科技大学处于包头市的南部,因而整个校区地势平坦,最大高差不超过5m。 目前,学校占地1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1万平方米。第二实验楼以东,包括文馨书院、图书馆;校篮球场以南,至林荫南路区域,属于我第八组

    2、测区。该区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少,且包含几条校主道。参阅我校2001年9月数字图(燕志明老师指导,测98学生测制)及其它历次测图资料,故此,经我组讨论决定:图根平面控制网采用导线网布设,图根高程控制网采用环水准网布设,碎步测量采用经纬仪测绘法,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地形图测量规范规定。三:收集资料1:控制点数据2:地形图3:我的测区4: 已知控制点19,20,29三点当做已知点四:首籍控制测量1:仪器:DJ6经纬仪,花杆,塔尺,水准仪,GPS2:平面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采用三级导线导线测量。A:坐标系的选择采用钢院建筑坐标系。B:平面图根控制点的选择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2

    3、)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测回数DJ1DJ2DJ6三等302.0131.81/550003.6610-四等201.0132.51/35000546-一级100.5175.01/1500010-24二级60.3308.01/1000016-13三级-20.01/200030-12C: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应在1.3m以上;D:各相邻三角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其边长应接近规范规定的平均边长,其角度一般不应小于;E便于加密和扩展低级网,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易于扩展、土层坚实、易于排水的地方。

    4、3:导线网的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4:导线网的布设及观测 导线网的布设(见附表)1).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2cm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52cm5:导线网的布设形式1).附和导线:布设在两个已知控制点之间的导线。2)闭合导线:从某一已知点出发,顺序连结各个未知点,最后又闭合到该已知点的导线叫闭合导线。如图所示。 3).支导线: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始,而终点为未知点的导线。 4).导线网:由若干已知点开始的几条导线连接而形

    5、成的导线。转折角的测定1).一般观测左角,但是闭合导线要观测内角;2).只有两个方向时,用测回法;3个方向时方向法;3).边长短时,注意对中;4).测前对仪具认真检验;5).尽量采用三联架法;边长的测定:采用普通钢尺丈量。普通钢尺丈量基线长度技术要求等级定向偏向(cm)最大高差(m)每尺段往返高差之差(mm)最小读数(mm)三组读数之差(mm)同段尺长差(mm)全长各尺之长(mm)外业手簿计算(mm)30m50m30m50m尺长改正高差一级二级54450.51,02,03.0300.10.11.0注:表中K为基线全长公里数7:第一套测量步骤:闭合导线和复合导线测量法1) 选择19,20,29三

    6、点当做已知点,可把整个校园分成一条闭合导线和一条复合导线2) 安置仪器:经纬仪安置在19号点上,使竖直度盘置于观测者左测,绘图板安置在测站旁.3) 定向:后视20号点,使水平度盘度数为0度0分0秒4) 立尺:由立尺员把花杆立在23号点上5) 观测:转动照准部,面准23号点上的花杆,观测左角,读取水平角,这是上半测回.纵转望远镜, 使竖直度盘置于观测者右侧,先瞄准23号点,读出水平度盘度数.,转动照准部,同样瞄准20号点,观测左角,读出水平度盘读数.这是下半测回.将观测结果依次记入到手簿中.6) 计算:一测回完成以后,进行计算,算出上下半测回的水平角,算出两个半测回之间的观测值的差数,不得超过限

    7、差.如果超过,翻工重测.符合限差,算出平均值作为结果.7) 量距:用钢尺对19点到23点开始往返测量,往返测量的较差率在一般地区应不大于1/2000.如果较差率满足要求,则取往返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边长测量的结果.8) 接着在23点立好仪器,花杆立在19号点进行定向,如上述步骤,量取11号点.接着量取27,26,28,29点组成一条复合导线9) 复合导线完成以后,在20号点安置DJ6经纬仪,定向19号点,花杆插在21号点上,按上述步3-8骤量取水平角,往返测出20点到21点的水平距离,在算出水平角,水平距离10) 在21号点上立好仪器,定向20号点,花杆插在1号点上.按照9的操作进行下去.11)

    8、按照上述步骤,完成对2,3,4,5,6,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的测量.组成一个闭合导线图.8第二套方案GPS-RTK方法 GPS点位选择的基本要求:(1)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度;(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小于50m;(3)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4)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5)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6)AA、A、B级GPS点,应选在能长

    9、期保存的地点;(7)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8)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小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步骤1)基准站选择在较高处,而且四周空旷有利于接收信号,然后准确求出基准站的WGS-84坐标 2)共联测了三个分布均匀的一级控制点,求解出测区坐标的转换参数 3)RTK测量时其卫星时段较好,卫星数不少于四颗.流动站观测时,其观测精度控制在正负2CM以内 4)每次独立测定两次,其较差小于5CM,大于5CM的均重测 5)开机前量取一次天线高,关机后在量取一次天线高作为检测,两次天线高误差小于2MM图根控制点基准站架设在测区中断,流动站分别

    10、经以及点1,2,39 计算方法 斜量法:经纬仪定线,测出倾角,化算平距:5.观测结果的处理1).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本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计算2).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要求等级观测方向值及各项改正数()边长观测及各项改正数(m)边长与坐标(m)方位角()四等及以上0.10.0010.0010.1一级及以下10.0010.0011N条导线时测角中误差计算公式:坐标计算: 1).反算坐标方位角: RMAtan -1(YMYA)/(XMXA) RMA MA 2).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后 前1803).正算各点坐标增量: XiSicos i YiSis

    11、in i 4).推算各点坐标: XiX i-1 Xi YiY i-1 Yi坐标闭合差:终点坐标的计算值与已知值的差值。方位角闭合差:终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值与已知值的差值。各闭合差的允许限差:1).坐标方位角闭合差:2).全长闭合差与相对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坐标闭合差共同影响下点的位移值。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导线的全长闭合差与全长的比值,写成分子为一的形式。10高程测量 2.水准网的布设(见附表)水准点的布设水准路线应沿公路路线布设,水准点宜布设于公路中心线两侧50-300m范围之内。水准点间距宜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3.水准测

    12、量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精度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误差(mm)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平原微丘地区山岭重丘区三等361235或1520四等5102060或2530五等816304540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km)。n为测站数,Li为检测测段长(km)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红黑面读数差(mm)黑红面高差较差(mm)三等DS1100360.31.01.5DS3752.03.0四等DS310051

    13、00.23.05.0五等DS3100大致相等-4.水准测量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在作业开始的第一周内应每天测定一次,i角稳定后可每隔15天测定一次,其值不得大于202) 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线条式因瓦标尺不应大于0.10mm,对于曲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0.5mm导线点高差测量及跨河水测量的光电测距仪和经纬仪的检校,除按本规范第4.1.6条和4.1.7条规定的项目检测外,还需进行下列检测:1) 垂直度盘测微器行差不得大于2.02) 一测回垂直角观测中误差不得大于3.03)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等级仪器类型水准尺类型观测

    14、方法观测方法三等DS3因瓦光学观测往后-前-前-后DS3双面中丝读数法往返后-前-前-后四等DS3双面中丝读数法往返、往后-后-前-前五等DS3单面中丝读数法往返、往后-前5.观测结果的处理观测结果的重测和取舍1) 观测结果超限必须进行重测2) 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必须立即重测,否则从水准点或间隙点起重测3) 测段往返测高差超限必须重测,重测后应选用往返合格的成果。如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差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4) 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或附合路线的环线闭合差在计算高差中误差M或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超限时,应先对路线上闭合差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M和MW按以下两

    15、式计算: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R测段长(km) n测段数 W水准路线经过各项修正后的环线闭合差(mm) N水准环数 F水准环线周长(km)外业成果的整理1).水准测量观测结束经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编制高差表,计算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水准路线(或环线)闭合差,1km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以及1km水准测量中数的全中误差MW。2).各等水准网的计算,应采用条件平差法或间接观测平差法,平差后应求出最弱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四、五等水准网和高程导线网也可采用等权代替法、逐渐趋近法、多边形法等方法进行平差,并应做精度评定。3).水准测量计算时数字取位等级往返侧距离总和(

    16、km)往返侧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侧高差总和(mm)往返侧高差中数(mm)高程(mm)各等0.10.10.10.111四 分幅,编号我的图名是工程训练中心,用的钢院坐标系的西南坐标我的测区主要在工程训练中心,颐园,17,18,19,20,号楼.我的测区比例尺为1:1000.图的西南角坐标为X=-0.390KM,Y=-0,135KM.则其图幅编号为0.3-0.1-六测图1:图根控制点加密加密的原则:我的图幅大小是30*30的.我的区域内没有首籍控制点,所以需要加密图根控制点.图幅内最少需要六个图根控制点,所以我在图幅中需要六个加密的二级加密控制点.而在每千米应该有五个控制点.控制

    17、点分别分布在工程训练中心左侧两个,颐园一个,工程训练中心右侧一个,楼的右侧两个点.选的这些控制点必须空旷,视野比较宽阔.测量的步骤和首籍控制的方法一样,也是两种.2打方格,展点绘制方格网 1.准备工作聚脂薄膜特点:直接着墨、直接晒蓝、可以洗;怕火、怕折。使用:粗糙的一面是正面,先用白纸贴在图板上再贴薄膜。检验直尺用尺子(坐标格网尺)两边画直线,要求这两条直线重合。2.打方格目的 能在图上确定点的坐标或根据坐标能在图上展点画方格 画两条相交接近互垂的直线(轻轻画),以交点为圆心以某个给定的半径画圆,可得到四个交点。由方格网大小可以求出半径为151.414=212.1mm,为方便后面的绘制工作,半

    18、径放宽为240mm。然后连接4个交点可得到一矩形。以西南角开始从左至右,从下往上以10cm为间隔取一点。连接起来就得到3030cm的矩形。再标上格网标志(1cm长,十字形)。 设西南角坐标:X=700m,Y=700m,以公里为单位进行标注,X在前,Y在后,1:500比例尺地形图取至0.01KM,即西南角坐标标为0.70,0.70。然后给每个格网标志线标上坐标(0.75、0.80、0.85)检查对角线 每个小方格对角线长度为141.4mm,共9个方格,18条对角线。要随机抽取2/3的对角线检查。量取对角线的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应满足:0.2mm,对于长对角线,要求:0.3mm,每个方格边长理论值为

    19、100mm,与量测值之差应满足:0.2mm,若不合格则擦掉重画;若合格则擦除多余的边长。3.展点确定图上位置以点为例,在纵轴上量取1.6cm,在横轴上量取2cm;(点坐标:)展导线点符号为不埋石图根点(按图式要求),用模板来画(工程制图的工具);并在符号的右边标上点号和高程。,展绘完导线点后应检查每相邻导线点之间的理论值和量测值的差值,应满足:0.2mm地形图的测绘1、展绘控制点用绘图铅笔或绘图仪,将图根点按坐标展绘在绘制好坐标格网的白图纸或聚酯薄膜上。控制点展绘完成后,应用两点坐标反算所得边长,对展点点位进行检核。3碎步点的测量一 碎步点的选择(一)地物特征点的选择1.能用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

    20、特征点的选择 能用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即按比例尺绘制在地形图上具有轮廓线的地物,碎部点应选在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但呢个轮廓线上的方向变换处。如房屋应选择在房基角等处。一般来讲,轮廓线上的方向变换点处均应作为碎部点测绘。对于那些轮廓线为规则或不规则的曲线段,碎部点应选择在曲线上某点处,点的密度应根据曲率半径、测图比例尺而定,以曲线不失真为准。2.用半依比例符号表示的特征点的选择 线状或狭长条带状地物,碎部点应选在起止点、拐弯点,弯曲点的地物中间,曲线段部分同样应根据测图比例、曲率半径合理确定点的密度。3.点状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点状地物碎部点应选择在中心点上。无法到达中心点处时,使方向瞄准中心点

    21、处,距离选择与中心同远处。 在地形图测绘中,经常遇到许多地物聚于一处,而在地形图上无法表示出所有地物的情况,这时应根据地物的主次,舍次留主。或将次要地物移位0.2mm表示。如果地物的直线部分较长时,要在直线中间选择一点或若干点测定,以便于检核。(二)地貌特征点的选择1.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地貌特征点应选择在地性线上,而其应选择在地形线上的一些特殊点位,如山顶、鞍部等地性线的起点、终点、方向变换点、坡度变换点等。地貌特征点的选择要比地物特征点的选择难。多数情况下,地貌的组合面不明显;棱线不明显;棱线的坡度变换点不明显;棱线的方向变换点不明显。在测图中,往往受到一些微小地貌的影响,致

    22、使选点不恰当,测绘出的地貌失真。所以,选点时要站在地貌的高处观察周围的地貌,根据总的地貌特征分析判断地性线的准确位置;分析判断地性线方向及坡度变换点的准确位置。一些坡度及方向变换点往往站在稍远一点距离更容易肯出其位置所在。通常情况下,只在地性线线上选择碎部点测绘,还不足以恰当地勾绘出地貌。还应在坡面上选择一定数量的碎部点测绘,也就是碎部点应有一定的密度才能逼真的显示地貌。还应该在坡面上选择一定数量的碎部点测绘。也就是碎部点应有一定的密度才能逼真地显示地貌。在测量规范中规定,一般丘陵地区测绘1:500的地形图,碎部点间的距离不大于15m;测绘1:1000的地形图,碎部点间距离不大于30m;测绘1

    23、:2000的地形图,碎部点间距离不大于50m,平坦地区可放宽至1.5倍。2.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陡崖、冲沟等地貌 对于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陡崖、冲沟等特殊地貌,碎部点应选在崖壁上棱线的方向变换点处,选在冲沟的沟头、沟边线的方向变换点处。3碎步点的测量1) 安置仪器.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上,量取仪器高,填入记录手簿,绘图板安置在测站旁.2) 定向.后视另一控制点,使水平度盘度数0都0分0秒3) 立尺:由立尺员选定立尺点,将水准尺竖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4) 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特征点上的标尺,读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和水平角5) 记录:将观测结果依次记入记录手簿中.6) 计算:根据视距测量原理

    24、计算测站点到碎步点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及碎步点的高程.7) 展绘碎步点七:地形图的整饰当地形图拼接与检查完成后,要进行整饰工作。目的是按照有关“图式”规定,把地物和地貌都描绘清楚,加上各种注记,使图面更加合理、清晰、美观,整饰的内容包括下列几项:(1) 地物、地貌各符号应严格按规范要求绘制,要求主次分明、线条粗细得当、位置准确。(2) 高程注记的数字一般字头朝北、书写规范,等高线上一般字头朝向地形高处。(3) 各项文字注记位置应合理、明了、美观。(4)等高线的走向合理、光滑,与高程注记点相适应。(5) 正确绘制内外图廓线、方格网坐标十字线、图幅号、图号、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施测单位、绘图

    25、者、测图时间、测图方法等各项所规定的内容。整饰时应线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八预算九:设计实践总结通过这次地形测量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清楚明白的东西,了解并懂得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整个流程,很好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同时也使我清晰的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在这次的设计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交流和自己的思考,让我深刻的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平时学习的时候不怎么在意,做设计的时候这些弊端就暴露了出来,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把不会的没有彻底明白的找出来弄懂,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次课程设计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完整设计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提高了我组成员的默契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在以后的学习、实习、工作中,我都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会宽容,学会和合作伙伴和睦相处。为期一周的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就这样结束了,回想起来,真是收获颇丰,我真切的明白了知识与团队的重要性。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可以实际设计,提高了我们的能力。这次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注意事项

    本文(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备课讲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