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小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复学工作指南.docx

    • 资源ID:10834526       资源大小:23.1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小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复学工作指南.docx

    1、中小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复学工作指南中小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复学工作指南 一、建立复学工作体系1.加强复学组织领导。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复学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校长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复学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2.建立工作联系网络。建立学校、班级、老师、家长四级复学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学生健康状况。3.完善复学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复学工作相关方案和制度,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复学工作方案;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学生晨

    2、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复学工作方案要围绕错峰返校、校门值守、校园消毒、晨午晚检落实、教室寝室管理、食堂管理和就餐安排、校园划区划片管理、可疑病人处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防控物资采购、上好复学第一课、保障信息畅通、校建等外来人员管理等方面详细制定具体措施。4.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各学校要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5.建立信息报告制度。明确疫情信息统一汇总及报告人,及时按要求向上级及有关单位报送信息。二、夯实复学工作举措

    3、(一)复学前1.加强防控宣传引导。各学校要发挥学校官网官微等作用,通过微信、短信、QQ、抖音等平台,文字、图案、音频等形式,对师生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动员师生和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措施,引导师生和家长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期间外出,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互相串门、不走亲访友、不聚会聚餐、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2.建立健康监测机制。对本校师生(含后勤服务人员)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与湖北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有关联的师生(含后勤服务人员)详细情况;每一名确诊、疑似、核酸检测呈阳性师生(含后勤

    4、服务人员)康复情况;指定地点隔离、居家隔离师生(含后勤服务人员)隔离情况;每位师生(含后勤服务人员)返校前14天身体健康状况;每位师生(含后勤服务人员)疫期外出、主要活动区域情况;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师生(含后勤服务人员)情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凡是外出或外地返渝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复学前14天有发热、乏力、咳嗽等可疑症状的师生,必须严格居家或指定地点隔离14天,无异常方可正常返校,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师生不得上班、上学。复学前14天内从外地返渝学生要求家长或学生详细记录返程途中乘坐交通工具的车次(航班)和座位号,出租车(公交车)车牌号,留存备查。3.

    5、教会学生佩戴口罩。学生应掌握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注意定期更换、处理。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要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20秒。4.要求学生讲究卫生。学生应保持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挡口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挡,并尽快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居家时应注意加强开窗通风、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5.引导学

    6、生合理饮食。学生就餐要吃熟食,不要光顾路边无证摊点,防止暴饮暴食,注意食品保质期。可使用消毒湿巾对就餐的小桌板等进行擦拭消毒。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6.开展防控技能培训。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学校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含后勤服务人员)开展防控预案、措施、制度、知识、技能培训。7.做好校园全面消毒。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教室、食堂、洗手间、空调等重点区域、室内外场所、重点设施设备提前杀菌消毒和通风换气,做好灭鼠、清除越冬蚊卵等工作,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在校门口铺设脚踏式消毒毯(含84消毒液)。复学前一天

    7、,全面检查防疫工作部署到位情况,再次进行园区环境、设施设备消毒,做好复学准备。消毒人员要加强手部清洗和消毒意识,消毒时必须穿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橡胶(或丁腈)手套。8. 设立临时观察场所。在校医务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临时观察点,在每个校门口设立临时停留点,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并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有校医的学校,要加强医务室建设,落实校医防疫职责;没有校医的学校,要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聘请兼职校医,指导医务室、观察室建设和学校防控工作。学校要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联系,明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确保突发情况应对联络畅

    8、通。9.配齐疫情防控物资。复学前按规范配齐配足测温仪、消毒用喷雾器、消毒液、一次性口罩等防控物资,确保满足复学需求;在校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学生学会正确洗手方法。合理配置带盖垃圾桶收集废弃口罩。10.做好食堂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全面清理食堂环境卫生,确保不留死角;全面清理食堂物资,确保不使用霉变过期原料调料;全面清洁食堂设施设备,确保能够正常使用;全面梳理食堂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措施落到实处。非寄宿制学校校内超市疫期一律停止营业,学生食堂如非必须停止营业。11.加强疫

    9、期值班值守。确保人员到岗、责任到位、通讯畅通,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二)复学当日1.广泛宣传报到程序。通过多种方式,对师生开展公共卫生健康知识、疫情防控、复学报到流程等宣传教育,确保师生应知应会,有序报到。2.保持教室通风整洁。对教室、公共场所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及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3.注意上学交通安全。师生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返校途中请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4.师生正确佩戴

    10、口罩。师生在返校途中、乘坐电梯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教室、办公室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20秒。5.实行错峰复学报名。学校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在校学生人数、教室分布、出入口等学校实际情况,分时段、分年级、分班级、分批次有序返校进行报名。并明确学生行进路线,尽量避免人员聚集,保持人员距离,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教材发放前应进行消毒,小学循环教材暂停循环使用。6.自觉

    11、接受检测体温。学生返校前家长须如实填写电子健康卡并作出相应承诺,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返校。返校当天需先在家测量体温,体温正常的返校。进入校园的所有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校;体温超过37.3的,暂时在校门口临时停留点等待,学校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其家长,联系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派人陪同家长送诊,送诊过程所有接触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长在外地的由学校负责送医就诊。寄宿制学生随身携带的行李消毒后方可进入校园和宿舍。送学生返校的家长一律不得进入校园。7.学生放学及时回家。放学后走读生应直接回家,尽量不在外逗留,不接触其他人员。途中应正确佩戴口罩,回到

    12、家中摘掉口罩,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把外套放到阳台等通风处,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钥匙、文具、水杯等随身物品。8.维护接送学生秩序。学校要加强与交警部门的沟通联系,安排适量的教师在校门口值班,配合交警工作,维护好家长接送、等候学生报到秩序,规范车辆停放,防止家长扎堆聚集,严禁家长进入学校。9.做好人员考勤登记。缺勤、早退、请假的师生要做好详细记录,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10.减少大型集体活动。学校要严格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不得组织开学典礼等大型集体活动,提倡

    13、通过广播、视频系统召开会议、举行升旗仪式,提倡升旗时间统一在教室开展起立唱国歌活动,尽量避免师生聚集性活动。(三)复学后1.上好复学第一课。学校要在复学后及时对所有在校生上一堂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重点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行为规范。同时,在校园显著位置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升师生疫情防控意识。2.实行错峰上学放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分年级错峰上学、错峰放学,避免家长集中接送。安排好校门口值班人员和家长志愿者,维持好家长接送秩序,避免家长扎堆等候。3.规范学生上学放学。学生上学应直接从家里到学校,放学应直接从学校到家里,尽量步行或家长接送,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中途

    14、不逗留、不嬉闹、不买零食、不接触动物,少购物、少接触人、少触摸公共物品。途中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放学回家后先摘口罩,再洗手、换外套、消毒文具等随身物品。寄宿生尽量减少回家频次。4.严格监测师生体温。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学校入口处设置全自动红外体温筛检系统。学校、年级、班级要分别指定专人负责学生晨午晚检工作和教职工(含后勤服务人员)体温监测工作。学校应制作专门的班级晨午晚检记录本,详细记录学生在家、入校、班级晨午晚检体温。学生上学必须严格落实四道体温检测:上学前在家测量,体温正常的方可上学。入校时校门口检测。发现体温超过37.3的学生,学校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其家长,联系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派人陪同家

    15、长送至定点医院就诊。班级复测。到教室后由各班负责晨午晚检并做好记录。晚上在家检测。每节课上课前课任教师应询问学生身体状况,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身体不适的学生,应立即通知专人带至学校临时观察点,上报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联系其家长,派人陪同家长送至定点医院就诊,送诊过程所有接触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长在外地的由学校负责送医就诊。同时按要求向属地疾病控制中心、教育主管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5.做好师生缺勤追访。学校应制作统一的记录本,对师生因病缺勤的及时联系,详细询问病情并做好记录。对不按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师生和家长,及时批评教育、督促改正。6

    16、.规范师生口罩佩戴。教师在教室上课、办公室办公必须佩戴口罩并及时更换。提倡学生在校佩戴口罩,在有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时必须佩戴口罩。摘除口罩要洗手。7.强化师生习惯养成。师生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传递纸质文件或资料前后均需洗手,佩戴口罩。乘坐电梯时应排队乘坐,避免拥挤,尽量保持距离,全程佩戴口罩。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佩戴口罩,减少握手、拥抱等肢体接触,及时洗手。禁止学生在教室、走廊等嬉闹,减少学生肢体接触。8.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卫生;公共场所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至少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教室可适当增加通风时间和频

    17、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制定日常消毒工作标准和细则,对教室、实验室、宿舍、图书馆、室内体育场馆、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电梯等公共活动区域,每天至少消毒2次,并认真做好记录。洗手间应配备肥皂或洗手液等。实验室、图书馆、室内体育场馆、礼堂等非特殊情况暂停开放,室内外体育场馆疫期严禁对外开放。9.落实食堂安全措施。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加强对集体配餐单位监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实送餐到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

    18、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10.改进学生就餐方式。学生就餐排队时应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排队时应佩戴口罩,进食前摘掉口罩并洗手。就餐时应使用食堂高温消毒后的餐具用品,或使用清洁消毒后的自备餐具。尽量分批、分散、错峰、定位、背对背、宽间距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减少人员交谈,餐后及时洗手。配餐时注意荤素搭配,合理营养。11.封闭管理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封闭管理,每

    19、栋学生宿舍至少安排1人专门值守,定时开放宿舍出入口,查验学生信息,控制进出人流,非本栋学生不得入内。保持学生宿舍及公共区域清洁,定期消毒,做好记录。规范住校生卫生习惯、住宿行为,严禁不同楼层走动、减少同层寝室串门,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触不相关人员。外出应规范佩戴口罩。1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学生出现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应尽快进行心理疏导。有条件的要安排心理咨询室值班,开通心理咨询热线。13.加强师生体育锻炼。引导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生应坚持做好课间操、上好体育课,通过适量活动,保持身体健康。暂停做眼保健操。14.避免大型集体活动。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

    20、体活动,必要的小型会议应控制时间,定时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与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对场地、家具进行消毒。各年级暂停开展课后服务,除高三年级外其他年级暂停非寄宿生晚自习。15.及时补充防控物资。及时核查、补充疫情防控物资,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物资充足。注:以上措施适用于复学后疫情尚未明确结束时,若复学后,疫情明确结束,则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中小学应对新冠肺炎复学工作简表防控主体防控措施复学前2周复学当天复学后学生1.减少串门、尽量居家2.了解疫情,学会防护3.注意卫生、规范行为4.均衡饮食、加强锻炼1.步行上学,远离污染2.佩戴口罩,做好防护3.配合查验,

    21、有序报到4.严禁嬉闹,减少聚集1.上学放学,直接回家,注意防护2.寄宿学生,合理就餐,减少寝室串门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4.喝开水、吃熟食5.加强锻炼,保证睡眠6.不聚集、不嬉闹7.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家长1.健康监测,配合排查2.环境清洁,开窗通风3.减少外出,注意防护4.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1.接送途中,注意防护2.快接快送,避免扎堆3.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1.健康监测,配合防控2.快送快接,避免扎堆3.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4.不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班长1.协助收集信息2.协助联系沟通1.召集本班学生2.协助监督管理1.协助体温监测2.协助环境消毒3

    22、.协助班级管理 班主任1.加强宣传,引导学生2.健康监测,详细排查3.参加培训,熟记要求1.加强宣传,引导学生2.监测体温,关注健康3.定期通风,注意保暖4.做好考勤,追踪缺勤1.加强宣传,引导学生2.监测体温,晨午晚不漏3.定期通风,注意保暖4.做好考勤,追踪缺勤学校1.监测疫情,上报信息2.封闭校园,加强值守3.制定方案,未雨绸缪4.整治环境,全面消杀5.培训教职,明确要求6.筹备物资,落实场所1.加大宣传,规范报到程序2.错峰复学,减少人员聚集3.检测体温,加强信息摸排4.严管校门,禁止外人进入5.校门值守,维护接送秩序6.关注舆情,及时化解问题7.全面消杀,保持环境整洁1.加强教育,宣传引导2.排查疫情,逐日上报3.错峰上学,有序接送4.检测体温,严管校门5.改进就餐,减少聚集6.学生宿舍,封闭管理7.关注舆情,及时处置8.室内室外,全面消杀9. 防控物资,及时补充10.强化值守,落实责任


    注意事项

    本文(中小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复学工作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