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农户贷款难分析DOC.docx

    • 资源ID:10832258       资源大小:22.0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户贷款难分析DOC.docx

    1、农户贷款难分析DOC 对目前农户贷款难问题的分析 目 录 一、 论文提纲3二、 内容摘要,关键字(中、英文)46 三、 正文716一、 农户贷款难问题的成因二、 破解农户贷款难问题的对策四、 参考文献17论文提纲一、农户贷款难问题的成因(一)农业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业贷款的风险较大(二)农村金融组织现行利率政策加剧了农户贷款难度(三)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相对较差,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四)信贷风险体系和保障体系不完善,使农户达不到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的贷款条件而难以取得贷款(五)信贷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农户贷款,特别是农企贷款难以满足 二、破解农户贷款难问题的对策(一) 建立和完善支持农

    2、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二)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与广大农户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三)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为农户贷款创造良好的氛围(四)健全和完善与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相配套保障机制,为农户贷款创造条件(五)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解决农村地区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内容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的单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在广大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资金缺乏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不论是发展生产,还是自主创业,或是从事经营活动,对于缺少原始积累的广大农户来说,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户“贷款难”以成为倍受

    3、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使得农户能够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让农村金融机构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农业产业自身特点、农村金融组织现行利率政策、农村地区信用环境、信贷风险保障体系、信贷资金供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农户贷款难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Synopsis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untry, the rural econom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farmers as the rural rconom

    4、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basic units are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one of the key link. Presentin the vast rural areas, the da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 lackof funds are not open around the problem. Whether the developmentof production, or their owh businesses, o

    5、r engaged in business activitiesfor the lack of 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bast numbers of farmer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funding support. Farmers “loans” has becomea closely watched the hot and difficult questions, how to effectively address so farmers can have an effective financial support, so

    6、 that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invest more funds in support of the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worthe of our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explore the topic.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from agriculture,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currentinterest rate poli

    7、cy, the credit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credit riskguarantee system, credit supply and demand of funds etc. were analyzed.Keywords: farmers loans to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 system对目前农户贷款难问题的分析 长期以来,农户贷款难一直是农村经济中的一个“久治不愈”的问题。从表面看来,这只是农村经济中的一个枝节问题,但其背后反映出了产业弱化、政策弱化,农村主体弱化以及商业性金融机构趋利避险的经济本能的博弈。

    8、 一、 农户贷款难问题的成因(一) 农业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业贷款的风险较大 1、 农业自身的“先天不足”。分散的农业产业结构,使得农业在与其它产业的博弈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农产品难以形成定价权,即使产品涨价,也由于流通环节的消耗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涨价抵消,农民分享的收益并不大,导致农户的投入产出不对等,投资回报率极为低下,农户很难有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一方面使得农户形成了对信贷资金的长期的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低水平重复生产,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由于农业的自身弱质性,决定了其抗风险能力低。而农业生产的这种风险很容易因信贷关系转嫁至金融机构,使农村金融业也具有了

    9、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的特点。2、 农业后天的“营养不良”。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不足,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政策性支持力度不够。过分强调农村信贷的作用,忽视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等措施增强农业和农户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农业机械化程度发展缓慢形不成规模化生产,使得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生产活动的资金回报率也相应较低。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农户的经济能力非常有限,贷款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农村金融机构不是担心农户的还款意愿,而是担心他们的还款能力。农村金融机构的趋利性和农户贷款的高风险、低收益难以对接。(二) 农村金融组织现

    10、行利率政策加剧了农户贷款难度 农村金融机构组织面对的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和高风险,低回报的农业产业。但是,根据现行规定,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导致农村信用社在执行贷款利率中存在“一浮到顶”方面的问题。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可以上浮4倍。农村金融机构面对高风险的农村信用全体,有其利用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覆盖风险的需要。但是,高利率水平不仅使一些有贷款意愿的贫困农户望而怯步,而且对贷了款的农户来说,也进一步削减了其经营利润率和收入水平,削减了农户的还款能力。(三) 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相对较差,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据调查截至2007年末,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五级分

    11、类)达39.34亿元,占比为36.33%。其原因,除了一些共性的原因外,农村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社会知识缺乏,信用意识淡薄,许多农民以为银行、信用社的钱是国家的钱,不知道是老百姓的存款,贷款可以不还。因此一部分有还款能力的农户便赖账不还款,使农户这个群体的信用度下降;二是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企业经营者还款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数据报表真实反映经营状况。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一些小企业的经营周期很短。这些因素都使农户金融机构有钱也不敢或不愿意发放农户贷款。(四) 信贷风险体系和保障体系不完善

    12、,是农户达不到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的贷款条件而难以取得贷款。1、 抵押物受限,担保体系不健全。由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场所,产品有其特殊性,不能作为金融机构的抵押物。同时,农民仅有的土地经营权国有规定不能作为抵押物而且,农村信用社担保机构缺位,各市目前已有的担保中介机构的实际运作均未涉及到农业信贷。担保抵押资产是否充足,是金融机构决定贷款与否的重要条件,而农户和中小企业往往因不能提供有效的担保抵押而不能获得贷款。2、 农业风险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农村政策性保险缺位,商业性保险服务难以到位。没有保险支持,金融机构放贷顾虑重重。因而,在农业保险制度跟不上的情况下,使农业信贷风险和农户收入风险无法有

    13、效规避。以我市为例,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在农村只开办人寿保险、养老险、意外险、医疗险等,只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开办了小麦收割期火灾险、生猪险等,农民最需要的农作物保险、养殖业保险几乎还是空白。(五) 信贷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农户贷款,特别是农企贷款难以满足。1、 农村金融机构锐减,农户贷款渠道单一。近年来,因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大量县域机构网点撤并,信贷权限集中上收,农村信贷资金急剧萎缩,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目前,我市在农村在一线直接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只有信用联社的20多个网点和邮政储蓄网点5个。特别是2006年8月份清理整顿农村信用社的农村代办服务站,农村信

    14、用社在我市农村的机构覆盖率由清理顿前的97%降到70%。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行金融机构,目前仅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90%以上的资金只用于棉油粮的收购,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不大。2、 农村信贷资金总量相对缩小。从我市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信贷资金总量也在相对减小。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涉农信贷退出。造成前景好的农村经济组织得不到成本低、周期长、额度较大的商业银行贷款。从2001年至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农业贷款呈逐年下降态势,农业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比重由原来的10%下降至3%左右。而且,业务上也逐渐离“农”。新增贷款大部分投向了

    15、规模企业,农业贷款相应减少。据对辖内300户农户和30个涉农企业的调查显示,农户与涉农企业筹资的主要途径仍为农村信用社。在涉农企业及农户选择“借入资金的只有渠道”时,选择农村信用社贷款为主的占到90%,农业银行贷款为主的占2%,民间融资为主的占到6%,财政扶贫资金及农业发展银行为主的占到2%。一社支三农,不仅使农户申请贷款的渠道单一,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而且,农村信用社有限的资金支持整个农村地区的建设中显得力不从心。不仅如此,农村地区资金外流也比较严重。一、 破解农户贷款难问题的对策(一)建立和完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强化农业的基础单位,以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为农

    16、户贷款提供基础保障。 1、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最低保护价,确保农民收入稳定。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政策设计不对称,表现在农产品价格上涨时,国家限制产品价格而不考虑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农产品价格下跌时,缺乏有效的补救措施防止农民收入下降。虽然近年来,规定了农产品收购最低保护价,但远赶不上农业生产资料的上涨速度,显然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保护只是杯水车薪。因此,要大幅度提高主要农产品保护价,稳定农户的收入预期,保护农民养殖业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2、 加快农业产业化,规范化经营。从国际经验看,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利润率,不可能依靠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模式来实现,必须加快农业化进

    17、程,提升生产单位层次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推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化企业等规模化生产方式,形成经济一体化,一方面降低金融资金的交易成本,消除农户信贷畏难情绪;另一方面,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实现将分散的、无效的金融需求,转化为规模的、有效的金融需求。3、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推广力度,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当前,农村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关键和瓶颈阶段,突破这个阶段必须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倒的资金投入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投资周期长,收益低,虽然长期看有利

    18、于农村金融的信整体发展,但现实中这些贷款需求却无法满足商业金融的信贷标准。在这一领域要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政策行金融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投资,政策行金融信贷和商业金融的合作形式来实现。4、 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保险保障机构。农村经济还十分落后,加大对农业的支持,需建立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007年中央财政投入10个亿资金补贴四川、湖南等六个农业保险试点省份。我市可借鉴试点省市的经验,争取中央和省财政的支持。对主要农作物和主要养殖业实行保险,来降低农户风险,提供农民收入和抗风险能力。5、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争取国家政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使农村土地所有权像城镇土地一

    19、样,归国家所有,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由国土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使之具有的收益权,买卖权,抵押权和继承权。(二) 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与广大农户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在提高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利率体系,指导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健全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在正确适用利率覆盖贷款风险的同时,按照市场化定价原理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对农户种植业贷款利率原则上不上浮或少上浮。以便减轻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利息负担,来提高广大农户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能力和积极性。(三)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为农户贷款创造良好的氛围1、 加强信用宣传教育,建立农村信用体系的主体培育和示范

    20、。农村信用全体包括“信用农户”、“信用农业企业”、“信用农村商业”等信用群体,通过这些信用群体的培育和示范,扩大“信用队伍”,逐步建立和发展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街道,从而构成整个农村信用建设工程的有机整体。这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广大农村诚信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全面培植农户的信用观念,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信用个体及信用区域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和金融服务上的扶持,以身边的人和事,影响和2广大农户树立“信用品牌”,牢固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思想观念,不断营造农村的诚信氛围。同时,要将有信用度的农户、农业企业、农村商业的信息全部纳入征信系统之中,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长远发展

    21、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农村金融机构准确识别借款人身份,充分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供科学、便捷、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放率。为农户和农村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支持,缓解农户和农村贷款难的问题。2、 积极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评级体系,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和农户特征的信用评价机制。要依托企业和农户信用档案信息,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信用评分,来促进中小企业提高信用意识。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在贷款利率,授信额度和贷款手续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以起到典型示范和培育广大信用主体的作用。使优质信用客户优先受到倾斜的信贷政策,快捷的金融服务和优惠的贷款利率。对农户按照不同

    22、的信用等级,在同期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分档次下浮,通过利率优惠,服务优先,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以优促好,以好带差,社农双赢”,促进“三农”与农村金融良性互动,全力打造辖区新型农村信用环境。(四) 健全和完善与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相配套保障机制,为农户贷款创造条件1、 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如,实行应收账款质押等。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探索农民将承包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融资;也可以租赁或作为投资资产与其他投资者进行合作。2、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面向农户农村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基金,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创新担保方式,以公司加农户,农户联保,会员担

    23、保,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多种信贷产品为保障发放贷款,以解决部分农户及农村企业信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五) 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解决农村地区信贷资金供求矛盾1、 全面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代行政府职能的作用。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重新定位,以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为己任。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进行业务创新,要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领域,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建设。2、 增强农业银行支农服务功能。定位于服务农业的农业银行要发挥其传统优势,创新支农手段、支农方式、金融工具和经营意

    24、识,下放贷款权限,确定一定比例的农业贷款额度,积极寻找和培育优质客户群体,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形成适度规模,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企业和项目,支持依托农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和农贸市场,使农业和农村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3、 发展新型的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户贷款开辟多种渠道。发展形式多样的小型金融组织,如小额信贷公司、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农村各种经营实体,只要符合出资要求,愿意遵守金融法规,可以鼓励其入股组建新的农村商业金融机构。4、 建立邮政储蓄资金返流农村机制,简化手续积极开办贷款业务。要积极创新贷款品种,根据农业生产,农民需求,在贷款额度、期限、品种上不断开发拓展。同时,通过与农村信用社、农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开办协议存款,购买金融债券等方式,间接向农村返还资金。参考文献 1、董翠英 对目前农户贷款问题成因及对策的实证分析 2、胡 英 农户贷款发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导刊第258期


    注意事项

    本文(农户贷款难分析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