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黄海农场年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实施方案DOC34页.docx

    • 资源ID:10831037       资源大小:54.66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黄海农场年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实施方案DOC34页.docx

    1、黄海农场年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实施方案DOC34页黄海农场2017年河道疏浚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单位:江苏省黄海农场设计单位: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十二月一、 概 述 1(一)基本情况 11、 自然条件 12、经济社会情况 2(二)农村河道现状 51、县域内农村河道基本现状 52、工程实施情况 63、存在的主要问题 7二、开展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81、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必要性 82、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可行性 8三、农村河道轮浚规划情况 101、2016年度工程轮浚计划 102、2017年度工程轮浚计划 103、2018年度工程轮浚计划 104、2019年度工程轮浚计划 10

    2、5、2020年度工程轮浚计划 10四、 项目建设标准 11(一)灌溉、排涝标准 11(二)水质、环境标准 11(三)工程标准:农场河道疏浚标准 11(四)小型水工建筑物配套标准 11五、 项目建设内容 12(一)建设目标 12(二)工程内容 121、河道疏浚工程 122、建筑物工程 13(三)工程定位 13(四)典型设计 131、河道疏浚工程 132、建筑物工程 15六、 资金筹措及管理 21(一)投资估算 211、编制原则 212、编制依据 213、采用定额 214、基础单价 22(二)投资机构及资金筹措方案 23(三)资金管理 23七、 预期效益及环境评价 24(一)预期效益分析 241、

    3、社会效益 242、生态效益 243、经济效益 25(二)环境评价 25八、 项目组织及建设管理 26(一)组织领导 26(二)资金保障 26(三)建设管理 26九、 工程长效管护 28一、 概 述(一)基本情况1、 自然条件(1)自然地理条件黄海农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境内,地处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及淮河入海水道下游入海处,属淮河流域下游,苏北黄淮冲积平原东北端。地理位置南临大运河支渠中山河、北临响水县陈家港。场域东西向偏长,约20km,南北向略短,约15km,总面积约200km2。全场地形因历史上黄河夺淮,在响水县境内多次决口,受废黄河过境影响,起伏较大,地貌特征上为海湾相黄淮淤积平原,地

    4、势低洼,尚属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2.5m左右(废黄河零点),高约3.2m,低约2.1m,地面坡降总趋势为由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坡降约1/10000。(2)气候降水特点黄海农场位于暖温带南缘,北临黄海,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且伴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霜期较短,由于每年的季风进退早迟和势力强弱不同,降水量在年际间变化较大,降雨不均。据建场以来多年雨量统计资料表明,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923.8mm,年降雨量最少为488.4mm(1978年),最多为1512.4mm(2000年);在同一年中,各季节降雨量差异也很大,春季(3月至5月)平均降雨日为8.1天,降雨149.9 mm,

    5、占全年雨量16.2%;夏季(6月至8月)平均降雨日为36.9天,降雨量为533.6mm,占全年雨量57.8%;秋季(9月至11月)平均降雨日23.2天,降雨量为180.1 mm,占全年雨量19.5%;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雨雪稀少,平均降雨日15.1天,降雨量只有60.2 mm,占全年雨量的6.5%,全年以7月份雨量较多,一般在226.5 mm。我场年日照时数最多为2741.0小时(1978年),最少1844.4小时(1964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306.7小时;年蒸发量最大年1956.0 mm (1978年),最小年1134.8 mm (1963年),多年平均1585.0mm;多年平均气温

    6、为13.3,年最高气温39.9,年最低气温-16.4。历年初霜期一般在10月31日,终霜期一般在4月12日,无霜期最长年238天(1964年),最短年170天(1991年),平均201.0天。(3)土壤类型黄海农场境内的土地为重粘土土壤,部分土壤含盐碱较重。(4)植被情况及自然灾害当地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夏季受海洋气候影响,又在热带暖湿气流控制之下,经常处于冷暖空气交汇之处,六月前后为梅雨期,七至九月为台风侵袭期,加上季风的早迟强弱与年际变化,上游来水泄量大小等因素,时常发生旱涝低温阴雨、台风、冰雹、海潮等灾害。2、经济社会情况(1) 社会经济情况农场下辖15个生产区,共72个生产大队(行政村

    7、),总人口17500人,其中农业人口7480人;项目区位于二生产区、三生产区、五生产区、六生产区、七生产区、十二生产区、十三生产区、十四生产区。2015年,黄海农场生产总值为5863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5610万元,工业总产值13020万元,年人均收入2.46万元,职均收入4.9万元。二生产区总面积 1.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96 万亩,生产区下辖5个大队,总人口303人,其中农业人口 129 人。2015年,二生产区农业总产值 2782.57 万元,职均收入2.9 万元;三生产区总面积1.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9万亩,生产区下辖5个大队,总人口477人,其中农业人口81人。20

    8、15年,三生产区农业总产值2730万元,职均收入3.68万元;五生产区总面积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76万亩,生产区下辖5个大队,总人口670人,其中农业人口328人。2015年,五生产区农业总产值1234万元,职均收入1.9万元;六生产区总面积1.5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4万亩,生产区下辖6个大队,总人口328人,其中农业人口328人。2015年,六生产区农业总产值3379万元,职均收入2.6万元;七生产区总面积1.8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1万亩,生产区下辖5个大队,总人口483人,其中农业人口78人。2015年,七生产区农业总产值3552万元,职均收入3.28万元;十二生产区总

    9、面积1.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生产区下辖5个大队,总人口468人,其中农业人口80人。2015年,十二生产区农业总产值3680万元,职均收入3.91万元;十三生产区总面积1.9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2万亩,生产区下辖6个大队,总人口468人,其中农业人口80人。2015年,十三生产区农业总产值3680万元,职均收入3.91万元;十四生产区总面积1.7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5万亩,生产区下辖6个大队,总人口454人,其中农业人口72人。2014年,十四生产区农业总产值3510万元,职均收入3.89万元。(2) 农业生产状况黄海农场占地面积3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5万亩,淡

    10、水养殖面积5000亩,林地绿化面积15000亩,年产商品粮17050万公斤。高效农业面积为200亩,黄海农场种植模式为稻麦轮作,全部为集体规模经营,机械化水平较高,其中麦子生产为全程机械化,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95%。项目区二生产区总面积1.5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6万亩,农业种植以水稻、小大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形成稻麦轮作。2015年大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为1.06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24万t,水稻平均亩产650kg,大小麦平均亩产520kg;三生产区总面积1.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9万亩,农业种植以水稻、小大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形成稻麦轮作。2015年大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为1.39万

    11、亩,粮食总产量为1.59万t,水稻平均亩产685kg,大小麦平均亩产465kg;五生产区总面积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76万亩,农业种植以水稻、小大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形成稻麦轮作。2015年大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为0.76万亩,粮食总产量为0.76万t,水稻平均亩产685kg,大小麦平均亩产465kg;六生产区总面积1.3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4万亩,农业种植以水稻、小大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形成稻麦轮作。2015年大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为1.05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33万t,水稻平均亩产664kg,大小麦平均亩产413kg;七生产区总面积1.8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1万亩,农业种植以水

    12、稻、小大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形成稻麦轮作。2015年大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为1.31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44万t,水稻平均亩产575kg,大小麦平均亩产475kg;十二生产区总面积1.6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8万亩,农业种植以水稻、小大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形成稻麦轮作。2015年大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为1.08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43万t,水稻平均亩产595kg,大小麦平均亩产485kg。十三生产区总面积1.9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2万亩,农业种植以水稻、小大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形成稻麦轮作。2015年大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为1.32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43万t,水稻平均亩产595kg,大小

    13、麦平均亩产485kg。十四生产区总面积1.7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5万亩,农业种植以水稻、小大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形成稻麦轮作。2015年大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为1.25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35万t,水稻平均亩产576kg,大小麦平均亩产498kg。(二)农村河道现状1、县域内农村河道基本现状(1)流域水系概况中山河:中山河又称为废黄河,该河道是黄海农场的主要灌溉水源。区域范围:南至大有镇,北至228国道,流经农场长度为8.5km,是15.5万亩耕地的水源。民生河:民生河是黄海农场的主要排水河道,农场通过内部横向排河将水排入4条纵向骨干排水河道,最终汇集到民生河入海,民生河南至南河镇,北至陈

    14、港,流经农场长度为18km,总覆盖区域面积为200km2。(2)河道概况我场计有跨生产区大沟(渠)级骨干河道13条144.3km,中沟级骨干河道64条237.5km。其中大沟(渠)级河道地跨两个以上管理区,具有流域性广、公益性强、设计标准高的特点,中沟级河道设计标准较大沟(渠)级河道低,却具有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特点。(3)水功能区划黄海农场灌溉水源为中山河,经农场的主干渠道军寨渠分向下属四条支渠(一支渠、二支渠、三支渠、四支渠)。农场主要有南北向排河四条(民生河、东直河、新荡河、西直河),东西向支流排河十三条,民生河为主干排河,其它河道水汇集到民生河中,最后经民生河流向大海。黄海农场经过几年

    15、的河道疏浚整治,目前境内河道水质为三类。2、工程实施情况 2008以来,我场紧紧围绕江苏省农垦2008-2010年河道整治规划和江苏省农垦2008-2010年河塘疏浚整治规划及2011-2012河道疏浚整治规划及江苏省黄海农场2013-2015年河道轮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了河道、河塘疏浚整治工程,2008-2014年全场共完成大沟河道疏浚24条、237.73km,土方656.47万m3,占下达任务数的102.15%;完成中沟河道疏浚132条,542.53km,土方472.22万m3,占下达任务数的 103.18%,改造建筑物887座。共投入4503.35万元,其中省级补助2753.26万元,农

    16、场自筹1750.09万元。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整个过程中,首先加强工程建设领导,从2008年起农场就成立了以场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水中心、农业中心、计划财务部、经济工作部、审计监察部和生产区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河塘河道疏浚整治项目领导小组”。其次在工程建设施工前,加强宣传、增强干部职工治水的意识,召开职工代表参加河道疏浚工作研讨会,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统一思想认识,确保河道疏浚工程正常开展。三是超前准备,每年的11月份即开始冬春水利建设前期准备,围绕县乡河道疏工程规划,针对汛期水利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进行骨干工程勘测设计和土方测算,编制年度水利建设

    17、计划。四是精心组织施工,规范招投标制度,坚持工程高标准,保证工程保质保量完成。最后在资金管理上,由农场财务部门进行把关,资金实行专户存储,规范核算,杜绝挤占截留,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监督。农场河道疏浚整治后,可显著的提高河道的引排水能力和调蓄能力,遇旱有水,遇涝排水,改善水质,改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使场容场貌大为改善,职工、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为农场农业生产灌溉,工业供水提供供水保证。由于水体流动快,水质逐步变好,改善了水环境,因而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条件明显改善。疏浚工程完成后,我场改善排涝面积27万多亩,改善灌溉面积12.5万多亩,增加旱涝保收

    18、田2.5万多亩,利用沟河渠岸植树造林15万多株,复垦面积0.35万亩,取得了较好地社会和经济效益。3、存在的主要问题黄海农场2017年度河道疏浚整治项目的项目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东直河、五排河淤积严重,影响河道的引排水功能;二是东直河地涵建设年代久远,运行周期较长,设计标准较低,过水断面较小,流量较低,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农业生产灌溉用水要求。二、开展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必要性黄海农场2017年河道疏浚整治项目分为两部分,一是土方工程,二是建筑物工程。首先,由于以往河道疏浚的方式为陆上挖掘机岸上开挖疏浚,对河道中心部分的淤泥未能彻底的清除,因此,在“十二五”

    19、努力的基础上,农场将使用水上浮桶挖机配合岸上挖机将淤积的县乡河道全面彻底的疏浚完成,解决这一当前农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势在必行。其次,军寨渠为农场的主要引水河道,东直河地涵建设年度久远,过水断面小,流量小于中山河引水闸(大有小闸),时常出现下游水量小,而大有地区出现水位高导致受淹的现象,不能充分发挥大有小闸的引水功能。2、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可行性进行河道疏浚整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利现代化的要求。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利现代化,进行河道疏浚整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农田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实现农业和

    20、水利现代化的必然措施。进行河道疏浚整治是农场建设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合理规划、科学治理、因地制宜的加快实施农场河道疏浚整治,提升农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改善农场面貌,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的基本要求。进行河道疏浚整治是村庄环境整治的要求。水环境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场河道淤积不畅,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大力开展农场河道疏浚,通过进一步畅通水系,增强水体自净及置换能力,同时加强圩堤、河道的管理,将为维系和保护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创造条件,是实现环境美化关键措施,也是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的必然要求。河道疏浚整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可以有

    21、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灌溉、排涝和防洪能力,提高农田旱涝保收的能力,在增加农业效益的同时,也保障了职工群众的利益,有力的促进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三、农村河道轮浚规划情况黄海农场20162020年河道轮浚项目计划完成土方178.05万m3,其中县级河道6条,疏浚长度39.8km,疏浚土方54.13万m3,乡级河道20条,疏浚长度107.5km,疏浚土方123.92万m3,改造建筑物15座,整治岸坡4km。1、2016年度工程轮浚计划计划疏浚河道2条,疏浚长度17km,疏浚土方24.7万m3,改造建筑物1座,岸坡整治2.5km,总投资1070.58万元。2、2017年度工程轮浚计划计划疏浚河

    22、道7条,疏浚长度38.9km,疏浚土方43.38万m3,改造建筑物1座,岸坡整1.5km,总投资564.6万元。 3、2018年度工程轮浚计划计划疏浚河道9条,疏浚长度45km,疏浚土方45.57万m3,改造建筑物4座,总投资494.68万元。4、2019年度工程轮浚计划计划疏浚河道5条,疏浚长度24.2km,疏浚土方33.79万m3,改造建筑物4座,总投资458.33万元。5、2020年度工程轮浚计划计划疏浚河道3条,疏浚长度22.2km,疏浚土方30.61万m3,改造建筑物5座,总投资496.97万元。四、 项目建设标准(一)灌溉、排涝标准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防洪除涝:基本达到10

    23、年一遇标准。(二)水质、环境标准实现河势稳定、河道通畅、水面清洁、岸坡整洁、绿化。做到河道内基本无水草、漂浮物。按照水功能区划要求做好治理,主要河道水质标准普遍提高一个等级;河道管理范围内绿化、水土保持措施到位。(三)工程标准:农场河道疏浚标准根据河道淤积的类型和淤积的规模,合理选择清淤疏浚方式,通过水上浮桶挖机河底清淤,岸上挖机配合转土,将河道内阻水的如淤泥、垃圾、杂草等清理出河道,以恢复或扩大河道过水断面,提高行洪排涝能力,增强水体流动性,改善水质。(四)小型水工建筑物配套标准县乡(大中沟)级建筑物配套率100%。五、 项目建设内容(一)建设目标黄海农场2017年河道疏浚整治项目按照农村河

    24、道水功能划分的总体目标,继续保持扶持力度,对淤积的东直河、五排河进行疏浚整治,实现农村河道水系通畅,通过对东直河地涵加建充分发挥引水灌溉功能,达到水环境面貌的工程效益。同时,落实农村河道管护工作,建立健全管护制度,建立管护队伍,落实管护经费,推动河道管理工作正常化,确保项目区引、排水工程的正常实施。(二)工程内容黄海农场2017年河道疏浚整治项目计划完成土方14.30万m3,其中县级河道1条即为东直河,疏浚长度4.94km,疏浚土方8.10万m3,乡级河道1条即为五排河,疏浚长度11.50km,疏浚土方6.20万m3,加建东直河地涵1座。1、河道疏浚工程(1)东直河本次实施东直河为东西段,全长

    25、4.94km,东起南北段东直河北侧,西至民生河。该河设计标准:河道底宽8m、底高程-3.0、边坡1:2.5,计划疏浚土方8.10万m3。(2)五排河五排河全长11.50km,东起南北段东直河,西至南潮河。该河设计标准:河道底宽6m、底高程0.0、边坡1:2,计划疏浚土方6.20万m3。2、建筑物工程黄海农场2017年河道疏浚整治项目计划加建东直河地涵1座。(三)工程定位1、东直河,东侧起点341915.39,1195644.80,西侧终点341948.81,1195335.80。2、五排河,东侧起点341533.08,1195547.26,西侧终点341645.10,1194817.22。3、

    26、东直河地涵,341710.81,1195614.56。(四)典型设计1、河道疏浚工程(1)建设内容及标准黄海农场2017年河道疏浚整治项目计划完成土方14.30万m3,其中县级河道1条即为东直河,疏浚长度4.94km,疏浚土方8.10万m3,乡级河道1条即为五排河,疏浚长度11.50km,疏浚土方6.20万m3。(2)整治河道中心线a.确定整治中心线的基本原则、必须满足设计水力条件,保证河床稳定。、充分利用现有河道断面以减少土方开挖量。、充分利用现有河道和堤防以减少圩堤改建工程量。、尽量避让沿岸封闭建筑物及居民住房以减少拆迁工程量。b.河道整治中心线的拟定根据上述基本原则,河道整治中心线沿原河

    27、线布置,以减少开挖和拆迁工作量,并确定河道中心线。具体详见工程设计图纸中的河道平面图。(3)整治河道断面设计a.边坡稳定计算根据明渠均匀流公式初步拟定河道设计标准,并采用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开发的土石坝/堤防稳定计算系统(Slope v1.0)程序对项目区河道进行稳定计算,计算工况分为:施工工况;正常运行遭遇地震工况。土石坝/堤防稳定计算系统(Slope v1.0)是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的方法、工况进行编制。本次设计采用的是瑞典条分法。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河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确定河道堤防堤等级为4级。本工

    28、程抗滑安全系数正常运用条件不应小于1.15,非常运用条件不应小于1.05。b.横断面设计疏浚标准为:东直河整治标准为河道底宽8m、底高程-3.0、边坡1:2.5;五排河整治标准为河道底宽6m、底高程0.0、边坡1:2。(4)纵断面设计本次河道疏浚工程采用平底河道,即河底纵向坡比为i=0。2、建筑物工程黄海农场2017年河道疏浚整治项目计划加建东直河地涵1座。(1)基本设计参数水位组合:上游2.5m、下游2.3m设计灌溉流量:Q=8.0m3/s(2)工程地质第(1)层素填土(Q4ml):成分以轻粉质壤土及粉质黏土为主,局部为砂壤土,湿很湿,松散,浅部含植物根茎,不均匀,场区多有分布,河道部位缺失

    29、。第(2)层粉质黏土(Q4m):饱和,软塑可塑,自上向下渐变软,局部夹薄层壤土,欠均匀,场区普遍分布,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fak=80kPa。第(3)层淤泥质粉质黏土(Q4m):饱和,流塑,夹薄层(砂)壤土,局部以砂壤土为主,欠均匀,场区普遍分布,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fak=60kPa。第(4A)层轻粉质砂壤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Q4m):其中轻粉质砂壤土,很湿,稍密,淤泥质粉质黏土,饱和,流塑,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fak=70kPa。第(4B)层轻粉质砂壤土(Q4m):湿很湿,稍密中密,偶夹壤土条带,不均匀,见于部分勘探点,分布不连续,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fak=135k

    30、Pa。第(5)层淤泥质粉质黏土(Q4m):饱和,流塑,偶夹薄层砂壤土,局部以砂壤土为主,欠均匀,场区普遍分布,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fak=65kPa。第(6)层轻粉质砂壤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Q4m):其中轻粉质砂壤土,很湿,稍密,淤泥质粉质黏土,饱和,流塑,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fak=75kPa。第(7)层轻粉质砂壤土(Q4m):湿,中密,局部为粉砂,偶夹壤土条带,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未钻透,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fak=170kPa。第(7A)层壤土(Q4m):很湿,稍密,局部夹砂壤土,不均匀,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第(7)层中,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fak=110kPa。(

    31、3)水力计算根据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东直河地涵按倒虹吸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Q倒虹吸设计流量;(m3/s)m流量系数;A过水断面;(m2);g重力加速度;(m/s2);Z上、下游水位差;(m);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总和;能量损失系数;L包括进出口斜坡段在内的倒虹吸总长度;D直径,矩形断面时D为4R;R水力半径;(m);C谢才系数;(m0.5/s);经试算,若采用2根直径2.0m倒虹吸过流能力为7.3m3/s小于设计流量8.0m3/s,不满足设计要求。当采用2根直径2.2m倒虹吸过流能力为9.0m3/s大于设计流量8.0m3/s,满足设计要求。(4)管线的选择根据现场地形,并确保现状地涵的安全,拟定加建地涵位于原地涵北侧约13m。管线与现状地涵平行,并采用地埋式。根据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 482-2011),穿越沟渠、道路时应埋入沟底或路下1.0m,穿越河流时应埋入设计洪水冲刷线以下0.5m,并采用砌护保护措施。现状东直河河底高程-1.0m(废黄河零点,下同),本次设计采用地涵管顶高程-2.0m。管道采用受力条件和水力条件较好的钢筋混凝土圆形管涵。(5)总体布置东直河地涵洞身采用2道内径2.2m钢筋混凝土圆涵,每道


    注意事项

    本文(黄海农场年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实施方案DOC34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