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

    • 资源ID:10817752       资源大小:265.02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

    1、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可行性策划报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一一年四月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前言1.1.1 立项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XX地区近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新建高楼拔地而起,城中村大规模拆迁,使建筑垃圾排放量急剧增长,2008年排放量达到2000万吨,2009年将超过2000万吨,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给XX市的生态环境、市容卫生管理以及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目前XX市

    2、已规划筹建810个建筑垃圾消纳场地,这些消纳场距市区较远,每年需耗用大量建筑垃圾清运费。同时建筑垃圾的排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运输和排放过程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地影响到XX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龙头和城市园林化的国际都市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建筑材料消耗加剧了开采运输能源的消耗。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以混凝土为例,近年来XX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成倍地增加,2007年1000万m3,至2008年达到1500万m3,与之相应的水泥用量达到525万吨,砂750万m3,石子1050万m3。由于环

    3、境保护的要求,XX附近已不允许采砂石,需要从几十公里外的泾阳、周至等地方能采购,使运输能耗激增,加大了XX市交通压力和C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从循环经济角度考虑,将建筑垃圾中的砖、石、混凝土块(占建筑垃圾80以上)资源化利用,直接将建筑垃圾破碎为再生粗细骨料代替天然砂石料,或利用建筑垃圾中各组分的特点生产处新的建材产品。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是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问题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差距相当大,日本建

    4、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达到98,欧盟国家平均综合利用也超过70。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但大中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均处在探索阶段。XX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更应该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尽快建立本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示范工程,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探索适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发挥示范作用,带动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工作全面开展。1.1.2 项目的必要性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XX地区建筑垃圾已构成危害,每年侵占大量的耕地,污染环境,形成永久性危害。3)XX市建筑材料资源日趋短缺。4)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可形成新的产业链,对XX发展多元

    5、化经济起到一定促进作用。5)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与XX市国际化大都市地位不相符。6)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必要推广。1.1.3 项目的可行性1)政策方面:国家已颁布循环经济法等政策法规,XX市也针对建筑垃圾处置出台了相应政策,为项目落实打下了基础。2)技术方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及相应标准日趋完善。3)环境方面:建筑垃圾处置已有多年经验,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渣排放,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噪音、粉尘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达到环评要求。4)企业方面:XXXX科技力量雄厚,在建材行业享有盛誉。5)建筑垃圾来源方面:项目的主管单位是XX市市容园林局,直接负责管理建筑垃圾的清运

    6、,有利于项目所需原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和协调,保证工厂化生产的进行。1.1.4 建成示范工程的效益1)社会效益:项目实行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探索合理的运行模式,将有助于从根本解决城市建筑垃圾问题,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对XX市创“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2)环境效益:每年可以消纳城市建筑垃圾100万t,可节约因放置垃圾而占用的土地100多亩;项目生产的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可减少对不可再生矿产的开采;项目部分产品取代粘土砖,每年可节省取土20多万m3,节省耕地约100多亩,还可节省标准煤2.0万吨,减少CO2、

    7、SO2等有害气体排放。项目实行就近原则,可以缓解运输带来的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3)经济效益: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能降低建材成本,从而带动建材、房地产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利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4)技术效益:对墙材革新、实现建筑工业化做出贡献。1.1.5 XXXX建立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的可能性1)XXXX是以发展生态环保建材为主业,目前有水泥生产线一条,设计能力为80万吨硅酸盐水泥,企业管理团队精干,经营状况良好,职工素质较高。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成后,产品中的预拌砂浆、混凝土砌块及墙板所需的再生骨料和水泥也可以完全自给,不需要外购,有条件降低产品成本。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产品众

    8、多,技术途径多样化,示范项目建成后,可以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器,可少走弯路降低探索成本,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有指导作用。3)依托XX地区雄厚科技力量,在技术难点攻关,产品性能和工艺标准编制等各方面加快行进步伐。4)该项目的主管单位是XX市市容园林局,建筑垃圾的清运调度直接有局下属的渣土管理处实施,有利于本示范工程原材料的协调,保证工厂化生产的进行。1.2 项目背景 1.2.1 项目名称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1.2.2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XXXX,项目总负责人:XXXX。1.2.3 项目主管部门 XX市市容园林局1.2.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未央

    9、工业园区石化大道西段东柏梁村,在西三环路以外,东傍XX石化厂,西邻咸阳,北依绕城高速。该项目周边道路纵横,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的运输。1.2.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XXXX,法人代表:XXXX,项目可研负责人:XXXX。1.2.6 研究工作依据研究工作依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四条(2005年6月1日起施行)、XX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第十三条(2003年5月20日起施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

    10、一步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通知(市政办发2008234号文件)以及XX市散装水泥管理条例第九条(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这些法规、文件中提到: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XX市市容园林局牵头,市政管委会配合,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规划;积极解决建筑垃圾处理厂建厂用地问题;政府积极鼓励、扶持企业从事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11、。2009年XX市还规定:城市建成区内的建设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1.2.7 研究工作概况随着近年城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批的建筑物建设和拆迁,必然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长期堆放占用大量的可利用的土地,还时有出现随意倾倒建筑垃圾问题,这都严重影响着市容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石骨料和粘土砖,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破坏大批耕地。该项目的建设完成可消纳100万t建筑垃圾,可适量解决该区域的建筑垃圾的矛盾问题。同时变废为宝,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符合国家关于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政策。项目采用封闭作业、先进的除尘设备和

    12、中水处理系统,在噪音、粉尘和污水排放完全满足环评要求。1.3 可行性研究结论1、该项目以年消纳100万t建筑垃圾为目标,生产建筑材料包含混凝土用再生骨料、建筑工程用预拌砂浆、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墙板、水泥,上述产品均属于资源再生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有利改善XX城市环境。2、综合利用产品可以满足XX地区城市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各项产品的性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工艺是成熟可行的。3、项目的投资主要通过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政府补助分期分批投入,三年内完成目标规模,资金来源是可靠的。4、企业建成后,通过产品销售、政策优惠,处理100万t建筑垃圾

    13、的同时,生产50万t再生骨料、20万t预拌砂浆、4.0万t水泥掺合料、20万m3砌块、20万m2墙板,总产值可达1.1亿元,新增311个就业岗位,年利润达1842万元。5、经过投资风险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投资风险小。1.3.1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项目投产后需要的主要原料:建筑垃圾、水泥(本公司生产)、粉煤灰;燃料动力:电、煤、柴油;主要辅料:外加剂。以上物品均可在本地区解决。1.3.2 厂址 项目位于未央工业园区石化大道西段东柏梁村,申请占地面积180亩(包括原厂租用土地33亩)。项目使用水源为地下水和循环利用的中水处理系统,废水经过中水处理系统处理重新利用

    14、,项目实现资源完全利用无废渣排放。1.3.3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项目通过对建筑垃圾分类分级破碎、筛分,生产出可取代天然砂石的骨料。其中部分骨料作为企业深加工原材料,配合企业自行生产的水泥,用以生产预拌砂浆、水泥混合材、墙板及构件等产品,剩余部分作为商品骨料销往混凝土搅拌站、预拌砂浆站、公路地基回填等。风选出的粉料和泥土供给建材厂家生产砌块和园林部门作为绿化用土。项目主要生产设施有:破碎系统、筛分系统、输送系统、制砂系统、干法预拌砂浆系统、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混凝土墙板生产系统,所用设备都可以在国内采购。另附带有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洗浴中心、职工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1.3.4 环境保护

    15、该项目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在于建筑垃圾卸车破碎、筛分时候所产生的粉尘和噪音污染。针对上述污染源采取全封闭厂房;骨料破碎车间放置地下;骨料成品放置全封闭筒仓内;传送带加防护罩防止粉尘扬起;在粉尘释放点采用先进的PPDC气相脉冲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高;车间隔墙设计为双层墙表面进行消音处理,内衬消音材料以阻止噪音扩散;厂区四周种植大面积绿化带既起到消音吸尘,还能美化厂区环境。使得噪音排放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及粉尘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力争将企业做成花园式工厂。1.3.5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项目

    16、计划人员311人,其中再生骨料生产系统84人,干法预拌砂浆系统34人,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89人,混凝土墙板生产系统38人;厂部66人。劳动力来源:应届毕业生,下岗工人,周边村民。1.3.6 项目建设进度 建设期为3年,第一年投资7000万,年处理建筑垃圾40万吨,产品为粗、细骨料、干法预拌砂浆、水泥混合材。第二年投资3000万,年处理建筑垃圾70万吨,新增产品:建筑墙板。第三年投资2000万,年处理量达到设计值100万t,新增产品:混凝土构件。配套设施根据生产需求逐年建设,第三年配套设施建设完成。1.3.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自筹3000万元,另外9000万元来自银行

    17、贷款;贷款方式:第一年5000万、第二年2000万、第三年2000万(第二、第三年贷款额度根据销售情况而定);贷款期限:三年期;利率:5.31%。1.3.8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9012万元/年,单位成本:再生骨料16.2元/t,预拌砂浆174.9元/t,砌块160.8元/m3,墙板32.1元/m2。(2)项目总销售收入1.1亿元,另外国家可再生资源项目补贴和墙改基金未统计。(3)项目内部平均投资收益率24%,平均盈利率20%,投资回收期7年。1.3.9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随国家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城市的建筑垃圾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汶川地震以后,国家对建筑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给予更

    18、高关注,已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中央和地方都出台许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扶持和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发展。通过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及相应标准日趋成熟完善,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已得到了解决。项目建立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缓解建筑垃圾给城市带来的环境和交通压力,节约大量土地和不可再生资源,并能为XX地区提供大量的建筑材料,有利于促进形成新的产业链,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财务和经济分析,该项目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综合评价XXXX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切实可行,具有广阔的发

    19、展前景。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产品消耗材料统计表产品名称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水泥混合材预拌砂浆砌块墙板/年产量33.4万t25.3万t4.0万t20万t10万m32条线20万m2/年消耗材料名称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水泥混合材预拌砂浆砌块墙板合计粗骨料33.4/4.0/12.31.350细骨料/25.3/13.49.10.948.7粉料/1.20.11.3水泥/5.53.10.38.9其他材料/1.11.90.23.2年消纳建筑垃圾数量33.425.34.013.422.62.3100表1.2产品技术经济指标产品名称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水泥混合材预拌砂浆砌块墙板/产量(年)50万t4

    20、8.7万t4.0万t20万t20万m320万m2/单价20元/t30元/m320元/t30元/m320元/t230元/t170元/m340元/m2总计值年产值(万元)1000974804600340080010854生产成本(万元)71069257303828765627935营销成本(万元)10097/460340801077利润(万元)1901852311021841581842注:每年按300天,每天按16h计算。表1.3项目参数名称设备投资总投资设备总功率劳动定员占地面积数值2753万元1.2亿元1631 kw311人180亩1.5 存在问题及建议(1)是否有充足的原材料即建筑垃圾来源

    21、保证项目正常运行。 相关政府部门配合调度运输周边区域的建筑垃圾。(2)群众对建筑垃圾循环再生产品的接受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相关政府部门协助企业开展建筑垃圾循环再生产品推广,在市政工程和公共建筑中优先推广使用建筑垃圾循环再生产品。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到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量待处置的建筑垃圾困挠着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对建筑垃圾处置实行

    22、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因此该项目是完全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要求。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项目发起人:XXXX。项目发起缘由:贯彻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政策,项目有助于解决城市建筑垃圾管理问题,也给企业带来可观经济收益。项目的原材料即建筑垃圾由环卫部门供应,生产的产品属循环再生产品可获得国家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因此在同类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2 项目发展概况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前,我们在北京、上海、都江堰、天津、厦门、邯郸的等地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充分分析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各个

    23、利用方向的优缺点,同时结合XX市建筑垃圾组成分布和相关产品市场情况进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项目以骨料、预拌砂浆、再生混凝土制品、水泥混合材为主要产品。另外,企业前期进行了建筑垃圾在水泥混合材中应用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新型混凝土掺合料”。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建厂规模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1)XX地区建筑垃圾每年生成量1000万t以上,若项目规模过小,则不能达到大量消纳建筑垃圾的作用。考虑到就近原则,XX市已规划810个消纳场,因此,作为示范工程,初步考虑项目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t以上。(2)经济实力。根据国内已建成的建筑垃圾处理工程平均处理量1000 t/h(30万t

    24、/年),需投资20005000万元(估算),则处理100万t建筑垃圾需总投资660016500万元。XXXX可自有资金3000万元,其余可通过贷款来解决,这样的规模对企业也属合理负担范围之内。(3)再生资源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初建规模受产品使用范围限制,过多产品的积压将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不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1 项目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表3.1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量(XX地区)产品名称骨料(配制C30以下混凝土)预拌砂浆砌块墙板水泥混合材市场需求量750万t/年600万t/年800万m3600万m270万t/年(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表3.2项目

    25、产品计划销售量产品名称再生骨料预拌砂浆砌块墙板水泥混合材计划销售量50万t/年20万t/年20万m3/年20万m2/年4.0万t/年销售方向:混凝土搅拌站、预拌砂浆站、建设施工单位、个人建房装修。(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表3.3项目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产品名称再生骨料预拌砂浆砌块墙板水泥混合材产品单价20元/t230元/t170元/m340元/m220元/t销售收入预测1000万元4600万元3400万元800万元80万元(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项目拟建规模年消纳建筑100万t,建设期为3年,第一年年处理建筑垃圾40万吨,主要产品为粗、细再生骨料和干法预拌砂浆,第二年

    26、年处理建筑垃圾70万吨,产品新增建筑墙板,第三年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t新增混凝土构件、块材成品。(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表3.4产品和产量产品名称主要产品副产品再生骨料预拌砂浆砌块墙板水泥混合材分离粉料年产量50万t20万t20万m320万m23.0万t15万t3.2 再生骨料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自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XX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龙头城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建筑材料的需求激增,以商品混凝土为例,2008年已达到1000万m3,2009年估计可达到1500万m3,混凝土组成材料:水泥、砂、石、粉煤灰材料已供不应求。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X

    27、X地区主要河道(浐河、灞河)已禁止采砂、采石。碎石来源距XX80km泾阳,砂子来源向西至周至,粉煤灰作为电厂废弃物经过几十年使用已得到社会认可,但每年夏季西北电网为充分利用水电资源,而对广泛燃煤火力发电的生产能力进行限制,粉煤灰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水泥行业一再扩建新型大型生产线,由于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项目开工数量增加,仍保持良好的供求关系。陕西省XX市为节约资源改善城市环境,专门颁布在XX城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近年来已取得明显效果,混凝土质量明显提高,砂石抛洒消耗也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对再生骨料研究表明:来源于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主要有破碎混凝土的石子、砂浆碎块以及碎砖块组成,由于再生骨

    28、料成分比较复杂,有优质有软弱颗粒,碎块强度不一致,生产高强度混凝土是不切实际的,但生产C30以下的混凝土还是可行的。商品混凝土以C30混凝土为例:表3.5 C30混凝土典型配合比材料水泥砂石粉煤灰材料用量,kg/m33007001100100北京建工学院宋少民教授的研究表明:在C30以下混凝土再生骨料用量为1020kg/m3,采取加入减水剂降低水胶比,R28强度达到42.0MPa。按XX地区每年生产混凝土1500万m3估计,C30以下混凝土占30%,可达450万m3,粗骨料和细骨料的表观密度为1.51.6t/m3,则粗骨料用量450万t/年,细骨料用量300万t/年。若C30以下混凝土中有30

    29、%使用再生骨料,则需粗骨料135万t/年,细骨料90万t/年。XXXX综合利用项目地处北郊就近供应为原则,提供25%再生骨料,则粗骨料33.7万t/年,细骨料22.5万t/年,此消纳能力应该是切合实际的。另外考虑生产其它产品需消耗粗细骨料,该项目 步确定再生粗骨料生产能力按50万t/年,细骨料生产能力按48.7万t/年。表3.6再生骨料经济分析,元/t分析项目单价每t再生骨料用量每t再生骨料各项费用,元/t电耗0.5元/kwh7.3 kwh/ t3.7工费16.6元/人h0.21人h/t3.5管理费/2.0设备折旧/5.0生产成本/14.2销售价/20.0元/t表3.7再生粗细骨料生产线参数与

    30、经济分析年产量总功率生产能力年产值生产成本营销成本(产值的10%)利润98.7万t873.4 kw210 t/h1974万元1402万元197万元375万元3.3 预拌砂浆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砂浆用量仅次于混凝土,传统的工艺是在现场搅拌,计量不准、材料浪费大,质量波动大。采用商品砂浆(预拌砂浆)在工厂中生产配比准确,比传统砂浆提高14倍,降低材料消耗50%70%,运输便利,有利于施工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XX地区近年来出于环保和城市建设的要求,原来在市区浐河、灞河的采砂场已陆续关闭,砂子只能到远郊咸阳、周至等地去采购,该项目拟采用破碎建筑混凝土和废砖渣取代天然砂,生产建筑砂浆,生产工艺无变化,对配合比稍加调整,即可生产出M5M15的砌筑砂浆、抹面砂浆,既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又消纳大量的建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