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古诗词鉴赏1111.docx

    • 资源ID:10795201       资源大小:33.8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诗词鉴赏1111.docx

    1、古诗词鉴赏1111古诗词鉴赏201311111、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2分)(2)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2分)2、过湖 俞桂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1)诗中有画。(2分) 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2)景中有情。(2分)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

    2、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野池 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2分)(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4、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1)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1分)(2)“轻舟已过万

    3、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5、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素机:织布机。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1)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6、田家 郑獬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7、早梅 齐己

    4、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8、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1分)(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9、玉楼春 戏赋云山 辛弃疾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

    5、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政区 的一项是( )(2分)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B、上片后两句式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C、词的最后两句式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10、田园乐 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6、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1)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11、天净沙秋 白 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2分)12、阙题 (唐) 刘慎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每:每当。(1

    7、)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13、谢亭送别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14、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注释】姜夔(ku):宋朝著名诗人 。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1)

    8、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2)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15、采桑子 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 派。(2分)(2) “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6、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注】亡:此处读作“w

    9、”。(1) “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_。(1分)(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17、塞下曲(其一)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的特点。(1分)(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分)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

    10、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18、望月有感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羁旅:犹漂泊。寥落:冷落。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九秋:秋天。(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2分)(2)“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4分)19、采莲曲 王

    11、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20、瀑布 洪源要下山!要出各!一声呐喊,从云崖上扑下,哪怕它粉身碎骨!向往着滔滔江河,茫茫大海,思念着展翼的凤帆、击浪的挠橹,啊,奎凭一腔燃烧的信念,脚下才开辟出一素奔腾的生命之路。(1)诗歌开头两个“要”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简要分析。(2)诗歌塑造“瀑布”这一形象,请你谈谈它背后的深层意蕴。21、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

    12、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2、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注】陂(bi)塘:池塘。飏(yng):飞扬,飘扬。(1)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 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 、 的特点。(3分)(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5分)23、晚春 韩愈草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杨花,诗中指柳絮。(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

    13、并简析其妙处。(3分)(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24、雨后池上 (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薝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注释:薝楹:薝廊。更:又。(1)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分)(2)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分)25、少年行 【唐】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注释】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1)诗的前两句塑造了一个英武勇敢的少年形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2分)(2)诗的后两句中

    14、“未收”与“不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26、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别董大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27、秋夜曲 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

    15、感?(2分)28、咏路 宋邹浩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注释: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赤路:炎荒之路。伊:句首语气助词。(1)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2分)(2)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29、谢公亭 李白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仿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释】谢公亭:谢 曾在此处送别友人。(1)请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景象,并说说这两句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30、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

    16、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1)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31、雨后池上 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注】刘攽(b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分)(2)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节的图画?(3分)32、月夜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

    17、个回答。(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33、秋风引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2分)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2)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2分)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4、渔家傲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

    18、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3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渐东 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

    19、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诗人把水比作眼波,把山比作眉峰,既描绘 之貌,又暗示 之情。(2分)(2)该词是怎样来表现词人的思想感情?(2分)36、论诗 元好问慷慨歌谣传不绝,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土默川。(1)诗中说的这首“慷慨歌谣”指的是()(2分) A.白居易观刈麦 B北朝民歌敕勒歌 C王维使至塞上 D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对元好问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热情赞美了中州的英雄气概。 B诗歌评价这首“慷慨歌谣”:慷慨、质朴天然、有英雄气概。 C诗歌描绘了一幅中国北方草原的天然图景,展现了草原的独特魅力。 D诗歌表现了热爱草原、热爱家乡

    20、的思想感情。37、登西楼怀汤损之 陈允平杨柳飘飘春思长,绿杨流水绕宫墙。碧云望断空回首一半阑干无夕阳。(1)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 ,一个“空”字写出了诗人_的心青。38、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诗歌后两句借景抒情。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 (4分)(2)诗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请写出一句“逢秋悲寂寥”的古诗词名句。(2分)39、浣溪沙 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将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2)全词抒发了词

    21、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40、舟行 明吴承恩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注释】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寺方。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可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1)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2)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41、湖上 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1)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2分)(2)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2分)1、(1)(2分)早春的城东,景色

    22、清新,柳枝还未泛青,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的叶芽。(写出早春柳树的特点即可)(2)(2分)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2、(1)(2分)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2)、(2分)愉悦、快乐。(大意写出即可)3、(1)满溢(满)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意思符合即可) (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4、(1)湍急 评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2) “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 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5、(1)(2

    23、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2)(2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6、(1)(2分)明(2)(2分)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7、(1)(2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2)(2分)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语意相近即可)8、(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1分)。(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9、(1)B;(2)D。10

    24、、(1)绘行绘色,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闲适恬静。(3分)(评分:共3分.前一问2分,后一问1分。意思对即可。)11、(1)B (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2)迟暮萧瑟,明朗绚丽12、(1)(1分)幽(2)(3分)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13、(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2)(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14、(1)向往自然,追求宁静

    25、(或“闲适”“愉悦”“沉静”等)。(2分,意思对即可。)(2)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2分,意思对即可。)15、(1)小令 婉约 评分:每空1分,共2分。(2)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评分:两点1分,共2分。(3)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评分:2分,答出两点即可。16、(1分)顽皮,可爱 (2)(2分)B17、(1) 单调、清冷 (1分)(2)答:“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而用“枕”则不能

    26、达到这个效果。 (3)答: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18、(1)2分,影、雁、根、蓬(答对二、三个意象只给1分,答对四个意象2分,只答对一个意象不给分)(2)“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1分)“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1分)。19、(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

    27、“闻歌”看出活泼。(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20、(1)(2分)开头两句“要”的呐喊,写出了瀑布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一泻千里的特点。(2)(2分)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把无生命的瀑布当作人来写,粗看宇字在咏物,细看句句在写人,写那些有追求、有理想,用燃烧的信念为自己开辟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的战士。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21、(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

    28、淡的意境。说明:两个小题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22、(1)共3分)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 色彩明丽 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一空1分,意思对即可)(2)共5分)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2分)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1分),有色有声(1分);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1分)(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23、(1)(3分)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拟人1分,写出效果2分。)(2)(3分)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得1分。)24、(1

    29、)水面平静如镜说明雨停了;风吹杨柳洒落的水珠落在荷叶上发出声响,衬托了雨后的宁静。(2)“淡磨明镜”四个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双重手法,把平静的水面比作明镜,而且是经过细雨轻轻磨刷过的明镜,这就使“水如镜”这一平俗的比喻有新鲜之感。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并能进而联想到前此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淡磨明镜照檐楹”,造就了非春雨后池塘莫属的艺术境界。25、(1)诗的前两句刻画了飒爽英姿青年将士的少年形象(2)写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突出表现了青年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26、(1)秋季、冬季(2)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

    30、绪,后诗通过劝勉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27、(1)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3分,每点1分)(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2分,“思念”“关心”各1分)28、(1)特征,曲折漫长、荒凉险恶、隐现俯仰。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仕途之路(或人生之路、进谏之路等)。评分:特点1分,含义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2)示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楚、愤恨之情;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俯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评分:共2分,答出其中一种即可。意思对即可。29、(1)当年客人们欢聚的场面不见了,深蓝的天空上高悬一轮孤月,空山寂静,碧水长流。透露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30、(1)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静、明净(清澈)的状态(答山1点给1分)。(2)垂杨、荷叶,春季(答对1点给1分)。31、(1)(2分)示例一:“悬”


    注意事项

    本文(古诗词鉴赏111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