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 资源ID:10785351       资源大小:32.34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1、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教案 主题一:夸夸我自己1、我的自画像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2、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3、通过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从了解老师开始,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今天我们的课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指说)我们是老朋友了,你们对我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二、自己眼中的“我” 1过渡 你们对我有了一些了解,想不想让我也了解你? 同学们之间已经相处两年多了,想不想让大家更了解你?

    2、 2介绍游戏 好,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叫“猜猜我是谁”。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张“我的小档案”,等会儿我们把自己的外貌特征、爱好、长处都写在上面,不过有一样不能写(名字),对,这一写可就露馅了。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平时对别人了解的比较多,能看了介绍,立刻就把猜出他是谁。 3师生独立填写小档案 4二人小组讨论 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特点都写出来了呢?我建议啊,大家把自己写的拿给一位好朋友看看,读给他听听,请他给你当当参谋。愿意吗?(教师和学生一起下位与朋友商量) 大家商量好了吗?就把写好的小档案折好,投进“快乐包”吧。 三、同学眼中的“我” 1组建4人小组 谁愿意来抽?这么多同学都想抽

    3、啊,这可难办了。怎么办呢?咱们就和附近的同学组成4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自由组建小组,选出组长) 相信你们一定能不负众望。你们就上去拿吧。 2游戏开始,师生共同参与 4全班汇报 同学们,你们都猜出来了吗?你是怎么猜出的?(拿出“快乐包”里的小档案)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被大家猜出来,他们是谁呢?一起来猜。 5小结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你们对自己准确、全面的描述,精彩的表演,就是一张张生动的“自画像”(板书课题),正是凭着它,大家才能一下子把你猜中的。所以,了不起的不是我们,了不起的是你自己!(竖大拇指) 第二课时一、说说你,说说我 1畅谈感受,激起交流愿望 今天,能认识你们这么多好朋友,我

    4、很高兴。你们高兴吗?为什么?那么,你们愿不愿意向老师夸夸你的同学,夸夸你自己? 2角色扮演,进行行为指导 3自主活动,拓宽展示空间 现在就去向你的同学夸夸你自己吧!(学生下位与同学交流) 二、总结 作为你们的朋友,我又欣喜地发现你们还有这些优点:勇敢,大方,很有礼貌,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吗? 你们能不能大声地告诉自己,告诉所有的人:谁很棒?谁是巨人?谁能行? 2、别人眼中的我教学目标: 1、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2、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愿意改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情

    5、导入同学们,老师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好吗?我们认识了这几天,你们对我有什么映像,你们能不能送给老师几句真诚赞美的话? 二、以他人为镜,提升自我认识。1、第一面镜子:家长在小组内交流父母写给自己的话,可以大声读,可以交换看。了解自己在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第二面镜子:同学a、 阅读教材中的活动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b、 学生分组开展“who am I”游戏,老师参与小组活动。3、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三、活动拓展1、 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可以做我们的镜子。2、 鼓励学生不断以人为鉴,完善自己。 3、心中有阳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体验自我实现的愉

    6、悦。2、引导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扬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的生角色。3、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完善,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亮出我自己 展示“我自信吗”小卡片。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机会,帮助学生“亮出我自己”。小活动:黄金广告亮出我自己二、毛遂自荐听“毛遂自荐”的故事 讨论,这个故事给大家什么启示? 阅读教材,这些同学在什么情况下勇敢地亮出自己?你喜欢他们吗? 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尝试、锻炼自己?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小卡片。三、阳光计划和自己比进步:阅读教材中的故事,思考:爱因斯坦的板凳做得并不太好,但老师为什么还夸奖他呢?说这学期你哪些

    7、方面有进步?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希望自己哪些方面有进步? 阅读教材中的个案,学习男孩的决心和勇气。学生交流:怎样才能让计划顺利实施? 四、总结号召 自信是我们快乐,自信使我们成功,希望同学们把自信的秘诀记在心里,愿你们的心中充满阳光,愿你们的生活充满快乐! 主题二:温暖的家1、温馨的港湾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自己名字的来历、诉说长辈对自己无私的关爱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人员间的亲情;激发学生孝敬父母长辈、关心热爱自己的家庭。能初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离不开可爱温馨的家庭。2、教育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平时能为家庭出一份力量,体现家庭主人翁的精神,明白父母

    8、长辈操持家务、养育自己很辛苦,从而激发自己做个热爱家庭、孝敬长辈的好孩子。3、了解父母长辈为了创造家庭的温馨所付出的辛劳。知道热爱家庭、孝敬长辈的具体表现,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父母长辈无私的关爱,体会到家庭无比的温馨、幸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名字的故事,“温馨”的感受: 1、引入:听老师讲名字的故事,猜猜她是谁? 2、活动:a、学生自由讲解自己名字的故事。(好朋友互说、师生互说) b、小记者采访。(互问互答)3、小结:小朋友们,让我们铭记父母长辈们对我们的希望,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二)、浓浓的关爱,“温馨”的体现

    9、: 其实,有心的小朋友能感受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的家人就是用无声的爱,呵护着我们的成长! 1、请大家看看这几组感人的画面吧!(随机播放录象:A、下雨天,爷爷背我行走。B、生病时,爸爸细心照料。C、遇到困难,妈妈耐心鼓励。D、做错事,奶奶严厉批评。)2、活动:学生回忆并诉说自己所经历的往事,感受到父母长辈的爱。3、小结:听了刚才那一段段感人的话,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长辈的爱是那么伟大。无论是慈爱,还是严爱,都能体现一份“温馨”。那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为自己拥有一个“可爱、温馨的家”,而歌唱吧!(播放歌曲:甜蜜的家 师生、家长齐唱)(三)、承诺的见证,“温馨”的港湾: 师:同学们,长辈们

    10、的关爱我们牢记在心。我们也是家庭中的一个小主人,家庭的“温馨”不仅是长辈们“爱”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付出”。我提议,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长辈,为这个“温馨”的家出一份功劳吧! 1、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承诺,表表决心。2、活动:作一张“承诺留言”卡。(播放音乐)3、小结:我相信只要小朋友们照着自己许下的诺言付出与行动,与家人互敬、互爱、互勉,那么我们的家庭会变得更加“可爱”,让家成为我们“温馨的港湾”。 2、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感受爸爸妈妈为家庭的温馨付出的辛劳,明白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2、使学生懂得要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主动做力所能

    11、及的事,为家庭分忧。3、使学生体验“当家”的辛劳,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他们的手1、同学们记得母亲节与父亲节是哪天吗?(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和六月的第三个星期)2、揭题:他们的手。3、看插图说故事。4、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关于家庭美德的广告,请学生讲述。5、记录爸爸妈妈今天为自己和家里做的事。6、讨论交流,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二)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1、看插图讲故事,体会人物感情。2、讨论一: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不去上班了,行吗? 3、讨论二:如何回报爸爸的辛劳? 4、交流:你了解自己的父母的工作吗?和大家说一下。(三)今天我当家1、出示一组对

    12、比数据:(各国少年儿童家务量统计数据)中国12分钟 英国30分钟 法国分钟 韩国42分钟 美国72分钟2、谈谈这组数据反映了什么情况? 3、学习制订“今天我当家”计划表: (1) 出示两个计划表进行比较,看哪个安排更合理。(2)学生自主制订计划表。制订计划表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或某一件事情。(3) 收集典型计划表,交流。(4) 分组评比,每个小组选送一个最佳方案,进行示范学习。4、实践活动:完成一篇体验日记,记述“当家”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重点写出体验和感受。 3、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家庭才会更加和睦温馨

    13、。2、指导学生学会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或在家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找父母谈心,并付诸具体行动。3、指导学生学会用“爱心留言条”等不同形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和爸爸妈妈谈心1、指导学生看图,了解同一件事为什么孩子与父母之间会有不同的看法。2、你和父母谈过心了吗? 3、你因何事与父母谈心?结果如何? 4、讨论:(1) 讨论:“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怎么办”。(2) 讨论:“妈妈下岗了,我”或是“爸爸生病了,我”(二)爱心留言条1、老师出示留言条。2、读一读,这是谁给谁的留言条,说了什么? 3、你收到过留言条吗?说给我们听一听,当收到留言条时,你有什么想法? 4、学写留言条:(

    14、1) 指导写作格式。(2) 练习:学会给家里成员写一张留言条。5、你写好了留言条,准备放在哪呢?为什么? 6、讨论:师:除了“爱心留言条”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心?让学生知道:一句话、一张卡、一幅画、一首小诗、给父母搬凳子等不同形式都是表达爱心的方式。 主题三:我爱我们的学校1、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并能做简单的介绍。2、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产生对学校的亲切感,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兴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学校的全称(1)老师出示地图,大体知道学校的地理位置(2)说出学校的全称,并能把学校的全称写下来,如“某

    15、某省某某市某某学校” 二、介绍学校的荣誉 对能说出近年来学校荣誉的同学加以肯定,鼓励他们关注学校的热情三、介绍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先引导学生看看教材中的同学是怎样介绍的,和他们比较一下,自己的学校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学校可爱的一面,引导学生注意利用学校的设施,方面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四、介绍学校的快乐生活五、介绍我看到过的其他的学校六、写下我还想了解学校的什么 2、校园里的发现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发展变化、校风校训等2、使学生感受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3、通过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活动: 一、交流上节

    16、课写下的问题卡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自由组合、拟定活动计划三、汇报活动计划1、学生汇报活动计划 我最自豪的发现:我最不满的发现:我最感动的发现:我认为最有趣的发现: 2、教师提示学生的发现方法:采访、调查、参观、查阅校园信息网等3、讨论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四、开展校园寻宝活动我们的校园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同学们带上你的问题一起去“校园寻宝”吧,看看谁的发现最精彩! 3、给学校画张“地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关经验。2、指导学生正确辨别方向,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环境图。教学时间

    17、: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进行活动前的准备1、学生回忆画学校平面图的步骤,说说自己的收获2、根据学校大门,帮助学生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3、组织学生讨论注意事项及怎样才能画好路线图二、外出活动 学生带上纸笔和相关工具三、汇报探路情况1、说清楚探路的方向,沿路经过了哪些地方2、把自己的记录和本组同学进行交流,相互补充,纠正错误的地方四、完成学校周边的线路图1、启发学生为商店、大厦、报亭、车站等建筑和其他设施设计图例2、讨论画线路图和画学校平面图有什么不同3、小组合作,完成线路图4、通过投影点评一张线路图,让学生说说画得清楚不清楚,大家共同提出修改意见5、学生适当修改自己的线路图五、再

    18、次探路,寻找发现六、再次汇报探路情况七、小结 4、在学校工作的人们教学目标: 1、热爱学校,关心学校,尊敬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劳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随时收集周边信息的习惯。3、知道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工作人员和各种设施都是为培养学生服务的。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你们走进学校都看见了谁?(板书:老师、同学、传达室的爷爷)这些人都是学校的工作人员,我们学校里还有哪些工作人员?(板书课题: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二、了解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当一次校园小记者,采访你最喜欢的或最想了解的在学校工

    19、作的人。谁来给大家谈一谈自己的采访经历?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 1、采访老师 先让学生说,然后教师引导:你们每天和老师朝夕相处,还观察到老师做了哪些工作?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2、采访校长(出示照片)让学生说,然后教师引导:你们没采访校长之前,以为校长每天都做什么?通过这次和校长零距离接触,你们感觉了解校长了吗? 师补充:校长每周要组织老师们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之前需要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或是从网上搜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每天还要抽时间听老师们的课,指导老师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化成具体的教学行为 3、采访微机老师(出示照片)学生说,教师补充:学校的网站的维护等等都是牛老师的工作

    20、,“笨小孩”就是牛老师在校园网上的网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他在网上交流。 4、英语老师(出示照片)请学生根据平时和老师的接触说一说对老师的了解。 5、图书馆老师(出示照片)鼓励学生踊跃借书。 6、传达室的爷爷(出示照片) 7、工友徐师傅 师:听说同学们在采访过程中吃了一次闭门羹,谁来谈一谈?(学生说) 引导学生知道徐师傅不善于表达自己,请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说一说,然后请几个学生模拟表演,完成采访任务。 第二课时对学校工作的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1、 同学们你们想过吗?如果有一天,学校里没有了他们,会是什么样子? 师:如果没有校长(学生说)如果没有英语老师下面让学生来设想和回答。 2、 原来在学校工

    21、作的人们对我们是这么重要,他们每天忙忙碌碌、默默无闻,是为了什么?(办好学校,给同学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请学生现场采访一下老师。你们想过该怎样和他们相处,怎样回报他们?(学生回答) 3、 无论是不善表达的工友申师傅,还是侃侃而谈的校长、老师,他们都在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学校发展而努力工作,都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热爱的人,我们对他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板书:(请学生欣赏歌曲动画:感恩的心) 4、 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他们说,让我们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在心形卡上,写给昨天你采访过的人。 5、 学生写。 6、 请个别学生念一念。同学们,让我们手捧这一张张写满祝福的卡片,连同我

    22、们一颗颗真诚、炽热的心去送给在学校工作的工友、老师和校长,好吗? 5、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学校名片,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热爱学校的情感。2、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个性。活动准备: 1、设计表格,搜集有特色的名片。2、准备硬卡纸、彩笔、剪刀等制作工具。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名片,激趣导入 1、生活中,名片有什么作用? 2、小组交流自己带来的名片,看看别人在名片上介绍了什么3、导入活动主题:同学们愿意为学校制作一张名片吗? 二、找出学校的特点 1、你对学校有了哪些了解?(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荣誉、老师和同学的情况、开

    23、展过的大型活动) 2、汇报结果 3、游戏“校园之最”快速抢答 如:学校最有名的人是( )学校最美的地方在( )等 4、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学做名片 二、制作名片 三、展示名片 四、总结、拓展 主题四:家乡的山山水水1看地图,找家乡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2了解图例和实物的关系;学习看地图的方法,培养读地图的能力3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简单的图例、方向;初步养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中国行政地图及所在地区省市行政地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看地图,说家乡1导入: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 学

    24、生说说家乡的所在地2师:知道了家乡的地址,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学生在书中的地图上把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说说它在祖国的哪个位置。3师出示中国行政地图,说说它像什么。 复习地图上的东西南北和上下左右的关系,认认“雄鸡”的头、胸、背、尾、脚各是祖国的哪些省份。学生说说涂色的图形像什么(认认自己所在省的图形特征)。4说说写写你家乡的地址。如我家所在地是浙江省,在宁波市的鄞州区,杭州是我们的省会。这里是鱼米之乡,盛产雪菜、年糕等。二、“我找到家乡了” 1出示家乡(省市)地图。2学习图例。(1)讨论问题:地图上为什么要有图例?图例和实物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地图的时候,

    25、这些图例可帮我们哪些忙?(2)根据各自家乡的地图特征,添加个别图例,加深印象。3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图例,在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4上台交流,说说我是怎样找到家乡的。 第二课时“地图告诉我很多”汇报会1汇报内容:选择地图、地图差异、看图收获、看图疑问等。2汇报程序: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推选一名同学上台向全班交流汇报。介绍地图的比例尺地图是将地球表面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描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因此,要想知道地图上某一段距离在实地上的长度,就必须知道实地在地图上缩小的倍数。地图比例尺的定义:地图上某一段长度与实地相应长度之比。地图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1文字比例尺:直接用文字来说明地图与实地上长度的比例关

    26、系,“1厘米代表10公里”。 2分数式比例尺:分数式比例尺,其分子为图上距离,分母为实地距离。分子与分母为同一单位且分子为1,如“1:5000”。 3图解式直线比例尺:地图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比例尺,它可以不必经过数学计算,可直接在地图上量出相应的实地距离。4斜分比例尺:斜分比例尺是纵横两种分划的复合比例尺,叫复比例尺,又可称为微分尺。 5纬线比例尺:上述直线比例尺及斜分比例尺主要用于大中比例尺地图,而在小比例尺(1:100万以下)的地图上,由于投影的关系,使之各纬线(或经线)的长度变形不同,所以不能用一种直线比例尺来概括全图。此时应对每一纬线(或经线)画一个直线比例尺,结合起来叫作纬线比例尺。

    27、2、家乡的山和水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1. 启

    28、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

    29、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四.说一说,唱一唱。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3、我的家乡变了样活动目标1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进一步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2发现家乡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之提高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

    30、能力。活动准备1组织学生收集表现家乡过去和现在情况的照片、图片(能反映家乡面貌的变化或反映家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或反映家乡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2组织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并做好记录。3指导学生从一个侧面,通过绘画,反映家乡现在的面貌或过去的样子。活动过程(一)找变化 1明确任务:了解学校附近社区最新的变化,或了解学校附近社区某个地方过去的样子。做好记录,准备汇报。2学生分组自由活动。(1)可以寻找学校附近道路、桥梁、建筑、公用设施、环境等各方面的变化。(2)可以询问学校里的工作人员,了解学校过去的情况。(3)城市学生可以调查访问老人、街上店面的店主、交警、环卫工人;农村学生可以调查学校附近的农

    31、户和老人,了解学校附近社区过去的样子,甚至了解农民家庭的变化。(二)说变化1各组学生可以采取新闻播报的形式汇报自己找到的变化、了解的情况。2教师:家乡的变化远不止我们刚才了解的这些,课外我们还收集了很多关于家乡变化发展以及家乡过去的资料,把这些资料展示出来吧!3学生把收集的照片、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自己画的反映家乡过去、现在面貌的图画展示出来,可以将资料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展区,贴在黑板上或墙壁上。4学生参观,自由发表看法,也可以向提供资料的学生提问题。5讨论交流:这些年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自由谈。(三)谈感想1教师提问:看到家乡的变化这么大,家乡人的生活越变越好,你有什么感想?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家乡变化这么大吗?2学生自由谈感想。3教师可以请社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