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焊接安全报告.docx

    • 资源ID:10783492       资源大小:147.5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焊接安全报告.docx

    1、焊接安全报告目录摘要 1第1章 焊接安全基础知识 21.1 焊接原理本质 21.2 焊接安全用电 21.2.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1.2.2 影响电击严重程度因素 21.2.3 安全电压 21.2.4 发生焊接触电事故的部分原因 31.2.5 触电急救知识 31.3 焊接环境卫生 41.3.1 常见物理化学反应污染 41.3.2 常见焊接方式主要危险 5第2章 焊接典型案例事故分析 62.1更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 62.2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 62.3用烧红的焊条头点烟,遭电击 62.4锰中毒事故 72.5烟尘损害事故 7第3章 焊接其他事故种类与防范 83.1其他事故种类 83

    2、.1.1 火灾 83.1.2 爆炸 83.1.3 放射损伤 83.1.4 烧伤、烫伤 93.1.5 噪声损害 93.1.6 高频电磁辐射 93.2焊接事故防范措施 9总结 11参考文献 12摘要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焊接技术是一门技术性非常高的并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代焊接技术中,利用化学能转变为燃烧热能,和利用电能转变热能来加热金属的方法,已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而火和电在人类手里一直是巨大创造性和破坏性的力量。在焊接操作中,一旦对它们失去控制,就会酿成重大灾害。所以了解焊接基础知识和做好安全防护对于每位从事焊接的

    3、工作者是重中之重的。第1章 焊接安全基础知识1.1 焊接原理本质焊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或异种材料通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和扩散连接成一体的工艺过程,促使原子和分子之间产生结合和扩散的方法是加热或加压,或同时加热又加压。利用局部加热的方法,将金属连接处加热到融化状态,使之互相熔合而形成整体,这种方法称为熔化焊。如焊条电弧焊、气焊、氩弧焊、CO2焊、埋弧焊等。1.2 焊接安全用电1.2.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在焊接操作中,电流对人体能造成电击、电伤和高频电磁场生理伤害等危害。点击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其中主要是间接

    4、或直接的电弧烧伤或熔化金属溅出造成烫伤等。高频电磁场的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使人呈现出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而言,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1.2.2 影响电击严重程度因素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人体健康状况等。1.2.3 安全电压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致命危险性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使人感到最小电流值成为感知电流,交流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

    5、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实践证明,电流超过50mA就会使人呼吸麻痹、心脏颤抖、发生昏迷,出现致命的电灼伤。在有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对于触电危险性较大但比较干燥的环境(如在锅炉里焊接,四周都是金属),人体电阻可按10001500考虑,流经人体的允许电流可按30mA考虑,则安全电压为,我国规定为36V。凡危险及特别危险环境里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均应采用36V安全电压。对于触电危险性较大而又潮湿的环境(如阴雨天在金属容器里的焊接),人体电阻应按650考虑,则安全电压为,我国规定在潮湿、窄小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中,安全

    6、电压为12V。凡特别危险环境里以及在金属容器、矿井、隧道里的手提灯,均采用12V安全电压。对于在水下或者其他由于触电会导致严重二次事故的环境,流经人体的电流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5mA考虑,则安全电压为。对此我国尚无规定,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为2.5V以下。安全电压能限制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在较小的范围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1.2.4 发生焊接触电事故的部分原因1.电焊操纵中人体触及焊钳口、焊条或电极等带电体。2.在布线或调节焊接电流时,触及接线柱、极板。3.在登高焊接时,靠近高压电网或触及低压电网。4.人体触及漏电的焊机外壳或尽缘破损的电缆。5.零线与火线错接,或低压接进高压。6.利

    7、用管道、轨道、吊钩或其他金属物件代替焊接电缆。7.电焊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绝缘损坏,错接变压器接线,将第二次绕组接到电网上去,或将采用220V的变压器接到380V电源上,手或身体某一部分触及二次回路或裸导体。8.触及绝缘损坏的电缆、胶木闸合、破损的开关等。9.由于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天车吊钩或其它金属物搭接作为焊接回路而发生触电。10.焊接工作中人员防护绝缘措施不当,导致触电。1.2.5 触电急救知识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外表上也呈现昏迷不醒状态。这种情况不应认为是死亡,应迅速、持久地进行抢救。据统计,从触电后1min开始救治者90的可

    8、复苏;从触电后6min开始救治者复苏率下降到10;而从触电更长一些时间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可见,救治及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从事焊接作业的人员有必要学习和培训应急救护技能。合理地运用抢救方法,很有可能把触电者从致命电击的死亡线上挽救过来。1.迅速解脱电源人体触电是因为有电流流过人体。触电的程度不仅与电压的高低(流过人体的电流强度)有关,还与电流流过人体的时间密切相关。触电时间越短,则人体触电的症状越轻,反之则越重。因而,当发生触电事故时,第一位的是想尽一切办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尽量减轻触电者的触电程度。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具体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采取最得力的措施。比如,迅速拉开供电开关切

    9、断电源:当电源开关较远时;可用绝缘物体(如木棒、或铁锹等木把工具、电工用绝缘钳、干燥的衣服等)把人体与电气设备分离以切断电源;也可用木把斧头、电工绝缘钳等将供电线路剪断,切断电源;还可用干燥的木板、木棒插在触电者体下,使其与地面分离,切断电流回路;当触电者身着衣物较多且与身体缠裹不紧时,可通过拉拽衣物的办法使其脱离电源。但切不可直接与触电者身体接触,以免酿成更大的触电事故。2.积极组织抢救在触电者身体离开电源后,应及时组织人身急救。首先,应根据触电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得当的救助措施。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还清醒,只是全身无力,则可让其平稳躺下,安静休息,并请医生对其身休进行检杳或送往次院检查,

    10、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并同时通知医务人员和急救中心,在触电者呼吸没有恢复以前,人工呼吸措施不得停止。当发现触电者心脏跳动停止时,应实施心脏挤压法急救。3.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是一种强迫触电者被动呼吸的急救方法。在诸多的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方法效果最好。首先应使触电者平躺仰卧,身体垫高,头部尽量后倾,清除触电者口中杂物,揭开上衣纽扣,使呼吸道畅通;用手捏住触电者鼻孔,救护人深吸气后,用口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吹气后立即放开触电者的口、鼻,使其自行呼气;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触电者能自行呼吸为止。4.心脏挤压法急救心脏挤压法是当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时实施的一种

    11、急救方法。其要求触电者仰式平卧在坚实的地面上,头部后倾,急救者用手掌用力挤压触电者的心脏部位,每次挤压约半秒钟,每分钟挤压约60次为宜。1.3 焊接环境卫生在焊接与切割过程中,一些物理和化学反应对环境的污染作用,也有害于人体的安全和卫生。1.3.1 常见物理化学反应污染1.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长期吸入会导致焊工尘肺。2.在使用高锰焊条的焊接中则容易导致职业锰中毒。3.焊接烟尘中的氧化铁、氧化锰微粒和氟化物等通过肺部进入人体,则会导致焊工金属热。4.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氢等会使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机能受到损害。5.焊接弧光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在

    12、无防护的情况下,可能损伤视觉器官,导致电光性眼炎、白内障和视网膜灼伤。6.强的可见光线则导致电焊晃眼。7.高频电磁场、放射性物质、噪声对人体的生理机能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1.3.2 常见焊接方式主要危险1.手工电弧焊:电焊打眼经常发生,电焊烟尘是主要有害因素,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或锰中毒,触电的危险也很大。2.氩弧焊:弧光辐射的强度比手工电弧焊大,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能引起红斑、小水泡等皮肤疾病,存在高频电磁辐射和放射性危害,有毒气体臭氧和氮氧化物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存在触电危险。3.气焊与气割:火灾和爆炸是主要危险,焊接铜、铝等有色金属时,有毒气体会引起急性中毒。4.碳弧气刨:高浓度的烟尘是主要有

    13、害因素,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或中毒,操作中火花飞溅,可能造成灼烫或火灾。5.等离子切割:弧光辐射、臭氧、氮氧化物 浓度均高于氩弧焊,同时还存在噪声、高频电磁场、热辐射和放射性等有害因素,劳动卫生条件差,存在触电危险。第2章 焊接典型案例事故分析2.1更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1.事故经过某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内焊接,因舱内温度高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2.主要原因分析事故主要原因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加之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

    14、危险性增大。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身亡。3.主要预防措施船舱内焊接时,要设通风装置,使空气对流。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兆时,立即拉闸进行抢救。2.2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1.事故经过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2.主要原因分析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3.主要预防措施焊接设备接

    15、线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2.3用烧红的焊条头点烟,遭电击1.事故经过某建筑工地有位焊工饭后坐在金属构架上休息,而弧焊变压器二次回路的一端连接着金属构架,该焊工手拿焊钳,用烧红的焊条头点烟,焊接电流通过人体,该焊工遭电击后从高处摔下。2.主要原因分析电弧焊接的单相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由带电体经人体、大地形成回路,从而导致人体遭电击。当焊钳上的焊条作为电极与无绝缘的香烟接触时,电流就会通过作为电极的焊钳-焊条头-嘴部与身体-金属构件形成回路,从而发生触电事故。3.主要预防措施焊接工作环境中应严禁烟火,不用焊把点燃其他易燃物品,施工人员更不能随意坐在金属构件,做好绝缘措施。2.

    16、4锰中毒事故1.事故经过1996年47月,锅炉检修分场制作排粉机叶轮,2名焊工被安排负责全部焊接工作,使用普通J422、J507焊条。焊接过程中,由于连续作业时间长,焊工又不注重个人安全防护,未能采取戴口罩、间歇性作业等措施,几个月的焊接工作完成后,在后来的体检中,查出这2名焊工有锰中毒现象,遂安排住院治疗。2.主要原因分析焊工在工作中未带安全防护措施,长时间在环境污染下工作。3.主要预防措施焊接工作环境应通风良好,不密闭,焊工应带好防毒面具或口罩,防止有害气体吸入体内。2.5烟尘损害事故1.事故经过1995年5月,在机组小修工作中,1名焊工进入烟道内进行焊补工作。由于焊接作业环境极差,烟尘密

    17、布,而焊工本人也未对此次焊接作业的安全事项引起足够重视,在焊接开始几分钟后,即窒息而晕倒,经监护人发现后立即救出现场才幸免于难。2.主要原因分析焊工没有及时反映工作环境差,没有做好烟尘防护措施。3.主要预防措施焊工应佩戴防毒面具,采用间接性歇息工作,工作环境及时通风,间接休息呼吸新鲜空气。第3章 焊接其他事故种类与防范3.1其他事故种类3.1.1 火灾火灾的危险源主要有:气焊火焰、电弧、熔渣、铁液飞溅、气体自燃等。火灾的发生就是上述危险源与易燃、可燃物品相接触而引起的。针对火灾的防范措施主要有:焊接作业场所不得存有木材(屑)、油脂或其他易燃、可燃物品等,以上物品一般应距工作地点10 m以外;露

    18、天进行焊割作业要采取防风措施,以防火星飞溅,当风力超过5级时,不宜进行焊割作业;不管在平地还是高空作业,都要采取措施防止金属熔渣的飞溅和掉落,在离开现场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留下;气焊时对气瓶及减压器的使用、维护必须按照有关规程、规定进行,不得受热、受冲击、沾染油脂等;在可能引起火灾的场所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3.1.2 爆炸爆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气瓶及减压器的不正确使用,气焊气割工作的不正确操作,燃料容器及管道的不正确焊割工作,带压容器及管道的不正确焊割工作。爆炸的发生主要是在工作中违反了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规程或安全操作规程等引起的。针对爆炸的防范措施主要有:氧气

    19、瓶和乙炔气瓶应按规定定期检验,使用期满或送检不合格的气瓶,均不得使用;禁止把氧气瓶与乙炔气瓶或其他可燃气瓶、可燃物同车运输;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气瓶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脆裂爆炸,气瓶应有瓶帽和防震圈;气瓶应避免直接受热或阳光曝晒;操作中氧气瓶距离乙炔瓶、明火或热源应大于5 m;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氧气瓶及减压器沾染油脂;气焊和气割工作现场存在爆炸性粉尘或其他危险因素时禁止作业,易燃易爆物品应距工作地点10 m以外;不得直接在水泥地面上切割金属材料,气焊、气割工作发生回火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关闭氧气、乙炔调节阀,氧气、乙炔胶管或减压器燃烧爆炸时,应立即关闭气瓶的总阀门;燃料

    20、容器及管道、带压容器及管道的焊割工作必须有严密可行的事故预防措施方可进行,否则不得进行。3.1.3 放射损伤放射损伤的危险源主要是氩弧焊使用的钍钨棒电极。钍是天然放射性物质,能放射出、3种射线,会引起人体慢性辐射损伤,出现各种病变。虽然在焊接现场放射性浓度都比较低,但在钍钨棒磨尖、修理,特别是储存地点,放射性浓度大大高于焊接地点,因此,也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放射损伤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接触钍钨棒后,应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并经常清洗工作服及手套等;配备专用砂轮来磨尖钍钨棒,砂轮机应装设除尘设备;钍钨棒存储应置于密闭铅盒内,存储地点安装通风装置;选用合理的工艺规范避免钍钨棒的过量烧损。3.1.4 烧

    21、伤、烫伤烧伤、烫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气焊火焰、电弧、熔渣、铁液飞溅、气体自燃等。而烧伤、烫伤的发生就是上述危险源与人体相接触而引起的。针对烧伤、烫伤的防范措施除与针对火灾的防范措施相同外,还应注意:工作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好防护服,防护鞋等;在工作现场注意站立位置,尤其不能站在焊割作业点的下方;气焊点火时要注意焊嘴的方向不能对向人,焊割作业不能直接在水泥地面上进行,以防火星飞溅。3.1.5 噪声损害噪声的来源主要是在焊接现场或焊接方法、焊接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噪声的危害主要是影响神经系统,以及对听觉的损害。噪声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焊工佩戴隔音罩或隔音耳塞等个人防护器;在工作现场和焊接设备等

    22、部分采用吸声或隔音材料等。3.1.6 高频电磁辐射高频电磁辐射的危险源主要是氩弧焊引弧时产生的高频电磁场。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严重时会使血压不正常等。虽然氩弧焊时每次起动高频振荡器的时间只有23s,对人体的影响较小,但仍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高频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主要有:减少高频电的作用时间,若使用振荡器旨在引弧,则可于引弧后立即切断振荡器线路;施焊工件的地线做到良好接地,能大大降低高频电流,接地点距工件越近,情况越能得到改善;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振荡器的频率;屏蔽把线及软线。3.2焊接事故防范措施1.改进焊接工艺:减少封闭或半封闭型结构,以自动焊

    23、代替手工焊,以单面焊双面成形代替双面焊等。2.改进焊接材料:研制和采用低尘低毒焊条、低害焊剂、低害钎料和钎剂等。3.作业环境防护:可以采用通风换气、环境净化和降温等措施。通风换气是降低作业环境有害气体和烟尘浓度的有效措施。它包括对作业场所的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环境净化则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治理方法,可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采用合适的空气净化装置。在高温季节,处于窄小或半封闭的结构中进行焊接作业时,环境降温是防止中暑和休克的一项重要措施。4.防火、防电击和防爆:重点是防止乙炔发生器和气瓶爆炸,以及焊补易燃容器、管道时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防电击的措施有:焊接电源应装有接地线;操作须注意电缆、电焊钳和工

    24、作鞋等绝缘的可靠性;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作业。5.个人防护:根据作业方式和产品对象选择合适的面罩、防尘口罩、护目镜片、焊工手套、工作服、护脚等。如图3-1所示。图3-1 焊接工作防护措施总结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不断增加,特种工作的安全生产和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更是变得重中之重。经过本次安全培训,本人受益匪浅。在这之间学到了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杜绝违章作业,一定遵从安全规章,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参考文献1杨泗霖主编焊接安全(第二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2王长忠主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操作技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3安全管理网焊接安全及劳动卫生注意事项.安全管理网,2011


    注意事项

    本文(焊接安全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